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笔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杨友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3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秋鸣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迷上文学,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小说和散文,有的还被权威的选刊转载,在校园里曾轰动一时。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的县城,县委、县政府办公室都争着要他去做秘书,但秋鸣却选择了文化局。许多人都说他犯了方向性错误,到县委办或政府办当秘书,以他的条件只要拼上几年肯定要青云直上,前程锦绣。文化局是个清水衙门,这年头文化工作又不怎么吃香,无论是地位上或经济上都“无利可图”。但秋鸣却义无返顾,又心满意足。秋鸣到文化局后按他的意愿被安排到创作组,名正言顺地搞起了专业创作,仅仅两年的时间便获得了惊人的成果。特别是他在这里遇上了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燕欣,并且赢得她的芳心。事业和爱情的收获都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是何等正确!
  燕欣是文化局一名普通文化干事,论长相不是特别出众,但气质不俗,有魅力。两个人相爱后,彼此都有一种“你是我的惟一”的感觉。可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却是分道扬镳。分手的原因并不是感情的破裂。燕欣在与秋鸣相爱的过程中看到了爱情的另一面:一个女人嫁给作家就必须甘心于奉献,就必须强迫自己平平常常默默无闻,她的终身职责就是“妻子”。而燕欣却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她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要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样的代价太大……而秋鸣则认为这正是燕欣的优秀所在。他当然尊重燕欣的这种选择。于是他们友好地分手了。分手时,燕欣送给秋鸣一只钢笔,祝愿他笔底风云、笔下生花、笔下千秋……
  果然,这只笔在秋鸣的手中大显神威。他用这只笔写出连篇佳作,有的被选刊转载,有的获了大奖,有的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有的被译介到国外,使秋鸣成为国内瞩目的青年作家。
  有一天,秋鸣一个不小心把那只笔掉在地板上摔断了。当时那种痛惜的心情实在无法形容,手捧着已分为两截的笔呆呆地站了两个多小时。那只笔不能用了只好买了一只新笔,但这只新笔用起来使他总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想写的就是写不出。他一连换了五只新笔,没有一只跟他很好地配合,都跟他过不去似的。后来,他又找出那只断笔,用胶布小心地缠接上,将缠接后的残笔握在手中,一种莫名的激动从手指末梢神经传到大脑使他立刻找到了感觉!于是,他握着这只残笔又激情奔涌地投入创作。不久,一篇篇作品又接二连三地发表出来。后来,已调到政府办公室当了副主任的燕欣听说秋鸣一直用那只残笔写作,颇受感动,于是就买了一只高级金笔送给了秋鸣,并将那只残笔带走了。
  高级金笔确实很好,笔尖柔韧适度,书写流畅。但秋鸣使用起来实在不能得心应手,拿起笔来就仿佛精神迷失,不能进入良好的创作状态。而且写的字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写了两行撕了重写,再写两行又撕了,已经构思好了的作品愣是不能成篇。大感苦恼的秋鸣像得了病一样,食不甘味,夜不能寝,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后来,他又去找燕欣陈述失去残笔的苦楚,诚恳地哀求燕欣把那只残笔还给他……燕欣听了笑得前仰后合,面对如此迂腐不堪的秋鸣她只好将那只残笔给了他。
  果然,秋鸣讨回残笔后创作又进入正常……
  这些都是几年前的事,当然现在秋鸣也使用电脑了。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他从来不直接用电脑打稿,而是像以往一样用那只残笔先把稿子工工整整地写好,然后再往电脑上打。似乎他不相信自己的手,好像他只相信那只“神”笔……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朋友们聚会,有人问秋鸣说:“听说了吗?县里这次换届,燕欣要当副县长了……”
  秋鸣一愣:“燕欣?燕欣是谁?”
  朋友们听了哈哈大笑:“你那只‘神笔’哪儿来的?”
  秋鸣毫不退疑地回答道:“燕欣送给我的呀!”
  朋友们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秋鸣用怪怪的神情望着大家说:“你们笑什么?”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