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女人的较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桂芳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1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菊和兰的较量从做新娘那天就开始了。
  那天,两人的迎亲队伍在青牛山的牛颈上汇合了。那一带有个风俗,谁的迎亲队伍被撂在了后边,谁婚后的运气就孬。冲着这,两队的吹鼓手就鼓圆了腮帮,颈上的青筋暴起,拼了命地比赛起来。见分不出高下时,有人提议,让两新娘站在岔道五十米远的地方,同时跑,谁先跑到回村的道口,谁就先走。人们只看到两红衣女子旋风般地刮到了村道,最终菊胜了,人们细打量才发现菊足足比兰高出一个头,怪不得跑得那么快。新娘兰就只得心里恨恨地认了输。迎亲队伍近了,两人才知道嫁到了同一个生产队,而且两家檐挨檐的,成了邻居。
  成了邻居的菊和兰就比别人多出许多口角来。今天你家的狗把我家的猫饭吃了,吵了架;明天我家的鸡把你家的菜园子啄了,骂一通。吵来吵去的,两人的较量就愈加地激烈起来。
  不知菊是否因为自身“土地肥沃”的优势,不足一年就早早抱上了个女娃。看着兰瘪瘪的肚子,两人再骂时,菊的气势就分明旺盛了许多。兰就四处地寻医问药,一年后也将白胖胖的女娃抱在了怀里。菊就愈发地不甘示弱,一口气生了两个女娃后,终于心满意足地有了个男娃。兰也憋足了劲,却不幸第三个娃还在肚里时赶上了计划生育。被迫引产的兰就像一架加足了马力的马车一下子断了缰绳,痛苦的滋味犹如三月的苦艾疯长起来。幸好男人是个好男人,晚上在炕头搂了兰说,你看那牛,不管公母,只要调教好了,母的拉犁还格外卖劲呢。兰就笑着骂男人说,有你这么比方的吗?自己阴沉沉的心就一下子让男人的话给照亮了。

  就在菊搂了男娃尖酸刻薄的骂声中,兰的两个女娃逐渐长大了。也就六七岁的年纪,兰就赶了她们和自己一起劳动,打猪草、拾柴禾、放牛,能干的都让干。旁人就说,又不是童养媳,是自己的女娃,咋那么使唤?兰就说,我给她们吃饱穿暖,吃点苦算啥?等人走了,又转头对撅着屁股正打猪草的女娃说,你们记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两女娃就点点头,其实不是明白了,是怕挨打。因为兰也说过,黄荆棍下出好人。
  吃了苦的兰的两个女娃上学的时候就格外地卖劲。兰就高兴地说,好好学,咱家争取考出个女状元,比过隔壁那野小子。兰说的野小子自然是菊的男娃。这时,菊的男娃正在人家树上偷桃吃呢。听到那家的骂声后,菊的声音就响起来,像村里通知开会的大喇叭。菊说,你骂啥,不就是几个桃吗?谁家孩子不嘴馋。别跟有些人似的,眼馋人家生了男娃就三天两头找茬。兰就清楚地知道菊在指桑骂槐,连两女娃也听出来了。大的说,妈,咱出门跟她骂,不信骂不过她。别,把骂的工夫做作业去。让她当脓泡疮似的护那狗东西,看有啥下常

  就在兰的两女娃铆足劲往前赶,隔三岔五捧回学习奖状的时候,菊却把两女娃叫回了家。菊对两女娃说,女娃就是女娃,早晚是婆家的人,念那么多书干啥?大女娃说,兰婶家的女娃不也在念书吗?别叫兰婶,她家是她家的事,看两个小妖精能考上大学,才怪死人呢。
  兰的两个女娃还真怪死人,先后都考上了师范学院。兰愈发喜悦,却也愈加憔悴了。两口子没日没夜地找钱,甚至连年猪也卖了,还是堵不住两女娃巨大的学费窟窿,兰只得让男人去了沿海打工。菊就在背后对人说,看她那两女娃将来像鸟似的飞了,谁管那一对孤寡老东西。说那话时,菊的田里女儿、女婿一大堆,叽叽喳喳热闹非凡。邻田的兰却形只影单,听着菊脆脆的笑声,兰的心里乱七八糟的。
  菊和兰不再较量的时候,已是白发苍苍的了。

  那是个冬日午后,两人在山坡上放牛。兰远远地看见菊一手抱了孙子,一手费力地拽牛,兰就主动迎上前去,说,老嫂子,让我帮你牵牛吧。菊诧异地看着兰,见兰一脸的真诚,就不自然地笑笑,递过了牛绳。两人在草坪上边晒太阳边聊开了。兰说,老伴儿走了,一个人怪冷清的。菊说,是啊,儿孙有儿孙的喜好,连电视都看不到一块儿。那时,两人的老伴儿都已经去世了。
  顿了顿,兰说,老嫂子,想想咱们这么些年你争我斗的,图个啥?菊就红了脸说,是啊,女人就是女人的命,再折腾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你是比我强多了,两个女儿都出息了,享福埃兰就接了话茬说,我就是跟你辞个别的,女儿接我到城里住了,恐怕得等死了才回来。菊就露出了羡慕的神色说,好啊,到了城里找个老伴儿,听说城里时兴那个。兰就羞涩地笑了,还真是那回事儿,是个退休老工人,人挺厚道。对了,你跟刘老汉也住一块儿吧,人家就跟看庄稼似的看了你好几年了。菊就擦了擦眼睛说,孩子们不同意。再说说吧,兰说。唉……两人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悠长悠长的。
  夕阳正好,艳艳的晚霞映照着两个女人沧桑的背影。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0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0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