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讣告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神田升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7期通俗文学-外国小说
  病床上,沙沙地翻弄着报纸的国男一下子惊呆了。他屏息注目第三版消息报道的一角:
  “二十二日上午四时许,在K市的国道上,K市公司职员冈田启介(五十二岁)驾驶轿车与大型卡车正面相撞。冈田脸部、头部等遭受强烈撞击,重伤……”
  ——K市的冈田启介……是这小子?
  一种无法形容的兴奋涌上国男的心头。
  “你,怎么啦?脸色这么难看。”
  妻子明美担心地问道。
  “没,没什么。”
  国男合上报纸,扭转身子把背朝着妻子。
  ——是吗?那小子受了重伤……
  这天夜里,国男彻夜未眠。
  山本国男因患肝病住进Y镇的医院已经一个月了。
  不知是由于中层管理职务过于繁忙的工作,还是因饮酒过度而病倒的。刚入院时,即使躺在床上也想着工作,总是焦躁不安。最近总算是知道急也白搭,只好安心养玻
  为打发无聊的时光,每天看看电视,把报纸的旮旯儿看个遍。要是平时,也许会漏掉小小的交通事故报道。
  报道中出现的高中时的同班同学冈田启介的名字,勾起了国男的憎恶之情。
  国男和启介曾经是同一个橄榄球队的队员,关系密切的好朋友。可是,两人同时爱上了比他们低一届、后来当上酒店经理的同学——敏子。大学毕业后,仨人还继续保持着这种特殊的关系。
  国男下决心向敏子求婚遭到了拒绝。因为敏子认为国男感情波动激烈,自己缺乏跟他过一辈子的信心。
  不久,敏子跟启介结了婚。
  国男认为敏子之所以选中启介而不是自己,是因为自己只不过是中小企业的工薪族,而启介是继承了大笔家产的资本家。国男因此而憎恨敏子。由于失意至极,国男跳出K市,移居同一县内的Y镇。从那时起,他再也没有参加过高中同学的聚会,疏远了过去的伙伴。
  几年后,国男跟同一单位的事务员明美结了婚。二十多年过去了,国男还是不能忘记对敏子的爱情,有时甚至因爱而恨不得杀掉敏子和启介。
  一般说来,在交通事故中身受重伤,大体一周左右便会死掉……几乎是无法挽救的了。
  国男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病床上神志不清的启介,以及在他身旁哭得死去活来的敏子。
  ——活该!耍老子,遭报应。怎么还没有消息呢?急煞人也……为何不向原先球队的老朋友打听一下启介的消息呢……慢着,多年音信不通,事到如今,不可造次。弄不好会被人耻笑,说我还在依恋敏子。哦,报纸来啦。
  国男急忙打开报纸,搜寻着“讣告栏”里登载的县内的死者名单。
  K市栏内没有启介的名字。
  此后,每天早上,国男一打开报纸就感到热血往外涌。
  十天过去了,仍然不见登载启介的名字。会不会登在别的报上?国男的焦躁越来越厉害。
  国男让明美找来昨天以前的报纸,拼命地翻阅。
  对于国男的如此执著,妻子明美感到很奇怪。
  “你还在爱着敏子,我知道。憎恨别人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把她忘了吧!你不是还有我吗?最重要的是:你是病人,要保重啊!”
  眼看着国男一天天地衰弱。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照进冈田的病室。床头柜上,月季散发着清香。
  “哎,你来看这个讣告栏。”
  “你干什么呀,上面有你的熟人吗?”
  讣告栏内写着:“Y镇,山本国男,因病死于医院,享年五十二岁。死者之妻:山本明美。”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2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