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艰难的道歉(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杨海峰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6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大壮脾气暴躁是出了名的。两年前,他遇见一个小混混戏弄少女,就揪住他,让他给对方道歉,小混混死活不肯,一怒之下,他失手打瞎了小混混的一只眼。后来赔了不少钱不说,还在看守所里住了半年。
  出来后,大壮就老实了。不老实不行,老父亲被他气出了心脏病,动不动就犯。大壮是孝子,哪敢再惹老爷子生气!如今气人的事儿太多了,大壮只得咬牙忍着。
  可是这几天,大壮又有点忍不住了。原来最近,大壮家楼里有几个住户搞装修,楼道里堆满了装修垃圾,弄得乌烟瘴气、一片狼藉,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油漆味儿,让人闻了都能背过气去。
  尤其装修队的电锯、电钻一开,整个楼都嗡嗡地响,好像发生了八级地震。大壮父亲的心脏病为此犯了好几回,每天都得吃药盯着。
  大壮去提醒了他们几次,5楼和2楼的那两家还算客气,陪着笑脸说软话,扰民行为也有所收敛。最可恨的是3楼那个络腮胡子,他家电锯的轰鸣声从早响到晚,只把大壮的劝告当耳旁风。
  这天,巨大的轰鸣声都快把耳膜震破了。大壮这个气呀,拿棉花球给父亲塞了耳朵,就跑下楼去找络腮胡子说理。
  他敲了半天门,络腮胡子才出来,显得极不耐烦。大壮强压下火气说:“你能不能注意点?你让我们怎么住!”络腮胡子蛮横地说:“不能住你就搬走啊!”大壮火了:“我告诉你,你必须马上停工!”络腮胡子挑衅似地说:“停不停工我说了算,你算老几?你爱哪告哪告去!”说完“咣当”一声关了门。
  大壮气得浑身发抖,心想:“你留着络腮胡子,就以为我怕你了?要是搁以前,非把你打趴了不可!”大壮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种窝囊气,不出这口恶气,看来这几天是别想睡好觉了。

  大壮毕竟不是当年的大壮了。他静下心来,开始设计报复计划。拿石块砸他家玻璃?往他家防盗门的锁孔里塞口香糖?这些办法太小儿科了,不解气。最过瘾的就是找几个哥们,在路上故意找碴儿,然后抡他一顿板砖。
  说干就干。大壮立刻把几个哥们召集到一家小酒馆,他把烦心的事儿一说,哥们儿一致认为:对这种缺德又不讲理的人,就应该让他长点记性!
  大家一边喝着酒,一边商量着暗算的时间和地点,酒过三巡,暗算计划也已设计周全,简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了。晚上,大壮回到家还意犹未尽,躺在被窝里,还扳着指头盼那解恨的一刻到来。
  第二天下班,大壮路过络腮胡子家门口时,发现墙边新堆了几块木板,最里边一张木板的边上,竟然写着“对不起”三个大字。大壮一愣,心里顿时翻腾开了:这三个字明摆着是络腮胡子写的,肯定他认识到自己错了,想道歉吧,挺大的一个老爷们,又拉不下脸,所以就采取了这种方式,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想着想着,大壮心中有种暖意闪了一闪,不禁叹了口气:“唉,邻里邻居的,也许是他太着急,或者有别的苦衷呢,大家还是互相谦让一点吧。”
  从这以后,大壮每天上楼下楼,都会看到那几个字。虽然轰鸣声还在继续,可是大壮已经不觉得怎么烦了,听惯了嗡嗡声,甚至还把它当成了一种特殊的催眠曲,如果哪天不响了,反倒觉得像少了什么似的。
  大壮打电话给朋友,通知他们暗算计划取消了,说那家伙已经道歉了,就原谅他吧,谁没有心情不好做错事的时候呢!

  十几天后,地震终于平息了,看来络腮胡子家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
  这天傍黑,大壮下班回家,看见络腮胡子家门口的木板只剩下了写字的那一张。楼道里灯光幽暗,大壮隐约发现,“对不起”的后面,还有另外几个字,先前被前面的木板挡着,没有露出来。他凑近前一看,原来写着“票已售完”四个字。
  大壮一看,鼻子差点气歪了。他这才想起,他和哥们调查过,这个络腮胡子是一家已停业的电影院的经理,明摆着,这家伙贪公家便宜,把电影院的告示栏拿回家准备装修用。
  大壮长叹一声:“唉,算这小子幸运,无意中免遭一顿皮肉之苦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大壮还想不明白:这平平常常的“对不起”三个字,就能化解一场矛盾,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现在的人说出来怎么就那么难呢?
  良药
  晓丽每天早晨上班时,都要顺手拎两袋垃圾下楼,一只袋里装的是生活废品,另一只袋里是熬过的中药渣。在职场压力的侵蚀下,她患上了严重的胃玻
  每当她走向垃圾箱时,总会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佝偻着身子在翻捡废品。为了得到她所期望的东西,她需要打开每一只方便袋,然后仔细地检查。
  这个拾荒女人在这附近活动有一年多了,晓丽对她并不陌生。有一次,晓丽偶然发现,拾荒女人显然对她丢弃的中药渣更感兴趣,她总是首先打开那只方便袋,然后举起一片一片药渣,迎着阳光反复地观察。
  在晓丽越来越感到好奇的时候,一天早晨,拾荒女人拦住了她,她带着拘谨的神色问道:“大妹子,你能告诉我你扔的那些药渣是治什么病的吗?”晓丽不假思索地说:“胃病,怎么,有什么问题吗?”拾荒女人惊喜地说:“真的?那太好了!我男人也有胃病,我把这些药渣拿回去,再好好地熬一熬,就可以给他治病了。”

  “什么?”晓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今竟有用这种方式治病的人!但转念间,她就被这对贫贱夫妻之间的感情感动了。她疑惑地问:“这能行吗?”拾荒女人高兴地说:“行,怎么不行!我认识的一个人就是这么治好病的。”晓丽专注地看了看她,叹了口气说:“那好,我每天早上都为你拿下来。”
  此后的每一天,晓丽都把药渣用干净的方便袋包好,拎到楼下交给她。偶尔有几次拾荒女人不在,晓丽就给她留个纸条,然后把方便袋挂在垃圾箱旁边的树枝上。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晓丽的胃病逐渐好了,她一直想知道拾荒女人的男人吃了用药渣熬成的药有没有效。
  天一天比一天冷了,在晓丽递给拾荒女人最后一副药的药渣时,终于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
  拾荒女人开心地说:“托你的福,他差不多快好了,因为你送给我们了两种药呀!”“两种药?”晓丽一时无法理解。
  拾荒女人小心翼翼地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只黑皮夹,拿出一张两指宽的纸条给晓丽看。只见纸条上写的是:大姐,方便袋里有碎玻璃,小心别扎手。
  晓丽认出来那是她自己的笔迹。她想起来,那是她在扔一包有碎玻璃的方便袋时,担心伤到拾荒女人的手而留下的便条。
  拾荒女人说:“大妹子,这张纸条我给我男人看了,他都感动得哭了,他说,这是我们在这个冰冷的城市里所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良药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