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三位书记驻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胡海林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8期通俗文学-疯刺小说
  太平镇的刘书记到胡家坪驻村。
  刘书记是镇里主管党群的副书记,他是实干家,想弄点政绩,摘掉头上的副帽转为正科。
  跃进支书说:“胡家坪十年九旱,村里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是老百姓饮水问题。”刘书记和村委一班人实地察看。
  刘书记说:“现在干事,不要小家子气,要具有超前意识,起码五十年不落后。”决定从离村二里远的黄沙井引水到村垸中心,建一水池,搞自来水。
  跃进支书一听,头皮发麻,怯怯地问:“得多少钱?”
  刘书记说:“二十万吧。”
  我的天,可官大一级压死人。跃进支书暗暗叫苦。
  先开动员会,刘书记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两小时,老百姓听得云里雾里。跃进支书一看风向不对,待刘书记讲完,紧接着强调补充说:“我们概算过,即每人交二百元,就能吃上跟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
  原来是这样哟。
  动员会开得很成功,刘书记当场捐一千元,村干部、党员、科技示范户纷纷带头交钱,收了近一万元。
  刘书记像个干大事的。雷厉风行,决定先上车,后补票。一面请来施工队组织施工,一面带领村干部到老百姓家里收钱。
  工程进展很快,但好景不长。五更的女儿冬天结婚嫁往他乡,交二百元未吃一口水,这明显不合理嘛!五更要少交一人的钱。大牛的儿子原本准备“十一”结婚,见这回事,决定推迟到正月结婚,一打秋风二拜年。五更情有可原,大牛明显是寻缝占大家便宜嘛?一石击起千层浪,老百姓纷纷找茬少交钱。按下葫芦浮起瓢,村干部成为平息矛盾的灭火队,弄得焦头烂额。收上的两万元也被老百姓以各种借口要回。施工队见无米下锅作鸟兽散回了家。

  饮水工程搞一年,弄个大水坑,带头交钱的党员和村干部都有意见,跃进支书是豆腐跌进灰里,左右为难。刘书记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挺尴尬地离开胡家坪。
  镇里马书记来胡家坪驻村。
  太平镇换届选举,半路杀出程咬金,排名最末的马副镇长当上副书记,虽说副职易副职,按官场游戏规则,此副非彼副,升了半级。据说,马书记特别会协调关系。
  马书记下村,听完跃进支书的汇报后说:“要老百姓凑二十万元搞自来水,简直是痴人说梦嘛!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谋事,也许能行。”
  马书记不愧是协调关系的行家。把村里在外面工作的老乡跑一遍,筹了两万元;以此做本钱,集中火力猛攻胡家坪的女婿,一个说话挺有分量的水利官员,承诺给二十万元。首期五万元拨款已到位。

  饮水工程再次上马。
  好事多磨,问题出在“老太爷”身,此公德高望重,为人耿直,儿子在县委组织部当管官的官。他是饮水工程的百姓代表,监督员。两万元老乡集资款被马书记攻关一去不复返,五万元首期拨款,马书记又拿出两万元去冲锋陷阵,估计是肉包子打狗。羊毛不出在羊身上,只要不要老百姓掏腰包就行。跃进支书睁只眼闭只眼。“老太爷”心里怄气,慷国家之慨,也不是这么个弄法嘛。他不怕,找到儿子告状。县纪委派来调查组。一查,马书记屁股还真不干净,借攻关之名,往自己腰包搂进!”?5万元。嘿,好家伙,这饮水工程刚开始呢……鸿运高照的马书记,做梦也没料到在阴沟里翻了船。
  瞧这饮水工程弄的……跃进支书叹气连天。
  王书记来胡家坪驻村。
  虽说是书记,实则是嘴上无毛手中无丁点实权的镇团委书记。跃进支书心灰意冷,对饮水工程彻底死了心。
  王书记不愧是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频频在外跑,引来一个莫老板,愿意承包开发饮水工程。
  死马权当活马医。王书记作证,跃进支书做主,与莫老板签下协议。
  饮水工程第三天上马。王书记和莫老板吃住在工地,亲自督工,工程进展神速。三月后,工程完工。莫老板说,第一户申请开户吃水的,减收两百元初装费。老百姓谁也不愿意出头。妒嫉眼红呗,全村二百户,每户一千五百元开户费,就是三十万,除却各项开支,莫老板少说挣五万元,还要坐收五年的水费红利,是多少钱?才短短三个月呢!

  跃进支书奈不住了,他第一个吃螃蟹。钱一交,水龙头立马装到屋,当天就吃上清洁的自来水。其实,一千元也不是蛮大的数目,只是心里怄气,屋门口的钱被别人赚去,心不甘呢。又有老百姓说,涧边的鲤鱼轮客钓嘛。这样一想,心里豁然开朗。
  短短半月,全村都装上自来水。
  莫老板挺义气,村里的三位五保户免交初装费,五户特困户减半收费。按合同,他还可以坐收五年红利,他把这一切无偿移交给村里。他真诚地说:“商人言利,我之所以放弃,就冲王书记这人,他诚信有头脑够义气,是个可以依赖值得交的朋友。”
  跃进支书对年轻的王书记刮目相看,从心底里佩服他。
  有回聊天,跃进支书问王书记:“你从什么学校毕业的?”
  王书记说:“商学校。”
  “学的什么专业?”
  “市场与营销。”
  哦,跃进支书心中一动,似有所悟……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