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局长借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杨海峰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9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一天傍晚,万和饭店的老板田兴正在店门口招呼客人,见一个穿戴落伍的小老头向自己走来,那人走到近前田兴方才认出,原来此人是自己的高中同学——本市现任环保局局长黄明。田兴颇为诧异:两年前的同学聚会上,黄明还是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怎么这么快就落魄成了这个样子呢?
  田兴心里画着问号上前握手寒喧,忍不住问道:“黄局长今天这是怎么了,好像满腹心事嘛?”黄明笑了笑说:“可不是嘛,乡下的老岳父患了脑血栓,正在医院治疗,我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现在抽空出来,是想跟你借点钱……”
  田兴难以置信地说:“我说黄局长,你可别拿我开涮了,你堂堂一个大局长,还用得着跟我借钱?”黄明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叹息着说:“唉,我是万不得已才开这个口呀!你别看当局长风光,其实还不是靠那点死工资吃饭,你嫂子没工作,孩子又在上大学,这又赶上岳父生箔…唉,难哪!”
  田兴眼见四下无人,便小声说:“现在不少当官的都贪,你身为一局之长,稍微动动脑子,钱不就自己长腿跑来了吗?”黄明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了,不扯那个蛋了……你要是手头也紧,就不麻烦你了。”田兴一时感慨万分:“黄明,没想到你是一个难得的清官啊,现在就缺你这样的人。本来我是不愿意借给别人钱的,但今天这钱说什么也得借给你,说吧,你需要多少?”黄明说:“2000块就差不多够了。”
  田兴打开拎包,拿出一沓钱递给黄明:“这是我刚从银行提出来的3000块,你啥时有啥时还,我不急着用。”黄明接了钱,不停说着感谢的话。田兴红着眼圈给他打了出租车,把他送走了。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黄明也没提还钱的事,好在田兴打心眼里佩服这位老同学,并不在乎这点钱。
  一天,田兴去市政府办事,正巧看见黄明从政府大楼里出来。黄明一眼看见了田兴,快步走过来打招呼,并主动提起借钱的事。田兴再三表示自己不着急。
  田兴发现黄明的情绪不对头,显得比上次见面还要憔悴,就随口问是怎么回事。黄明说:“唉,别提了,刚才我到市纪委去了,纪委书记那儿有举报我的信,他叫我过来了解情况。”田兴气愤地说:“现在有些人就是惟恐天下不乱,专门用举报的方式整人,说你这样的人是贪官,真是瞎了眼!”黄明长叹一声:“唉,如今的官不好当碍…”
  田兴刚跟黄明分了手,在一楼大厅里遇见了他和黄明共同的老同学姜山,这姜山是信访办主任。田兴是个心里头搁不住事儿的人,便把刚才遇到黄明的事说了。姜山不屑地说:“没事,说他有问题鬼才会相信,半年前,他还向我借了2000块钱呢!”田兴抢过话头说:“老姜你说什么,黄明跟你借过钱?”姜山点点头。
  田兴吃惊不小,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黄明的生活竟到了四处举债的程度了,于是便把黄明找他借钱的经过也讲了一遍。姜山听罢,更是感慨不已,两人都为有这样一位清官朋友而感到自豪。
  可是让田兴倍感意外的是,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深夜,田兴正准备睡觉,姜山打来电话,他告诉田兴,他们的老同学田局长被双规了。“什么?!”田兴一听差点扔了电话,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姜山告诉田兴,黄明近年来借大批采购环保器材之机,多次接受省外几家环保器材公司的贿赂,总额竟有100万元之多。对此,黄明并不满足,又多次主动索贿50多万元,黄明原来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
  田兴说:“既然如此,那他向你我借钱的用意何在呢?”姜山说:“因为我是信访办主任啊,向我伪装清廉,我可以替他压下一些举报他的信。事实上,我不止一次这么做过。”
  田兴纳闷地问:“可是我无官无职,黄明向我演这出戏又有什么意义呢?”
  姜山说:“你是真不明白还是假装糊涂,你虽然是个普通人,可是你老婆在反贪局工作呀!”
  “我的天,原来如此!”田兴这才恍然大悟,他只觉得心里仿佛打翻了五味瓶,那个复杂的滋味简直让他难受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0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