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醉酒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王秀华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2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毕竟都是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毕竟都已混得人模人样。所以大家一落座,那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气氛就立马从酒桌上荡漾开来。
  一张大桌子,围了十个人,六男四女。一个女同学说:“俺们喝饮料吧?”一个男同学马上反对:“不行不行,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于是大家就笑,于是就在笑声中达成了默契。
  酒杯太小,撤了。一律换上一斤白酒盛三杯的“苹果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不到一个小时,四瓶53度的五粮液见底了。
  第五瓶酒打开了。四个女的还能保持刚落座时的矜持,还嘁嘁喳喳地交谈大学毕业后的情况。那六个男的就不同了,个个满面红光不说,连说话声音也不约而同地高了八度。
  声音高出八度后话题转向每个人从事的事业。谈到事业,大家不约而同地让酒局的组织者兼东道主先说。坐在主陪位置上的东道主姓许,是一个眉眼儿粗犷、面庞黝黑的汉子。他主持一家家政服务公司,业务涵盖了整个城市。除去银行里有上亿的存款外,头上还顶着市“十大杰出青年”、市政协副主席等一堆耀眼的头衔儿。他得到那位同窗好友要从京城来此地的消息后,就联络本市和附近城市的大学同学,于是便促成了今个儿的聚会。大家让他先说,一小半出于礼貌,一大半出于感激。
  “事业?我的事业?!”他虽然端坐在那里,但说话时舌头开始打弯。
  “我的事业是从这里开始的!”他刷地撸起右胳膊上的袖子,灯光下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胳膊上凸起的紫红油亮的伤疤,足有半尺长。“这,是我刚毕业在一家搬家公司当小工时留下的纪念!”
  老许的话引来一阵惊叹,一阵赞扬,一阵劝慰。
  “为了我爱的人,我曾经像狗一样生活,我的爱碍…”他扬起头嘟哝了一句,一下子趴在桌上,呜呜地哭。
  “他醉了,快给他服点醒酒汤。”一个女同学说。
  “老许没醉,让他交代他暗恋的是谁。”一个男同学说。
  “谁说我醉了?拿笔来!”他自己边说边抓起烟灰缸当酒杯,往嘴唇边凑,被邻座一把夺下。
  “快找纸笔!”男同学都兴奋起来,女同学好奇中表现出些许紧张。
  在目光的包围中,老许眯缝着眼接过服务员递上的纸笔,又眯缝着眼,在纸上一阵划拉。
  邻座的同学一把抢过来:“出-水-芙-蓉,咦,这出水芙蓉是谁?”
  “念,念!”七嘴八舌中透出莫名的兴奋。那一刻,久违了的顽皮又借助酒精回到了大家的身上。
  “高雨芳、郭海燕、刘春梅……”一口气念了五、六个名字。除去那个“出水芙蓉”外,都是本班同学。
  “老许用情不专啊!”男同学们都开怀大笑,女同学捂着嘴,嗤嗤的笑声从指缝里漏出来。
  “咦?怎么没有在座的女同学,老许是不是真的醉了?”那个宣读名单的同学忽然皱起了眉头。
  “这好办,让他再写一遍。”另一个男同学嚷了一句。
  “对呀对呀!”大家一起附和。其实大家都已发现,老许此刻真是醉得一塌糊涂了。
  又一张纸被摊到面前。老许的手就哆嗦着,在纸上一笔一划地描。
  那位自告奋勇负责宣读的同学又一次接过来,这次他没念出声,而是读后默默地把两张纸一起递给了身边的同学。两张纸很快传了一圈,大家都没有笑:这个烂醉如泥的老许,在两张纸上写的名字和排列的次序竟然一模一样!
  在座的只有一个人知道,即使让这个老许再写上一百遍,那个“出水芙蓉”也会排在第一位。
  时隔十年,老许当初信中的话还是那么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中:“俺看咱们班女同学个个都好,但最好的是你,像出水芙蓉一样。”
  时隔十年,她还记得她拒绝老许时老许说过的那些话:“俺人穷志不穷,等俺三年好吗?就三年……”
  不是不想等。就因为她母亲得了重病急需开刀,就因为她弟弟没钱考大学,走出大学校门的第二年,她把自己嫁给了能负担这笔开支的另一个男人。
  此刻,她猛地把手伸向酒杯,端起来,两眼一闭,把大半杯酒一口倒进喉咙里。
  然后她就用手捂着嘴咳嗽起来。再后来她就掏出手帕揩眼睛。
  “我好笨,错把酒当水喝,把眼泪都呛出来了。”她笑着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