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两个小保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刘殿学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1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丁医生有了儿子,非常喜欢。丈夫要去澳大利亚读博士,丁医生一个人没法带,就托人找了两个小保姆,一个专门负责照应孩子,一个专门负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丁医生准备等孩子大一点,留下一个做长期的。
  现在,啥事有了一点竞争,人的心态就不一样。丁医生看得出来,两个小姑娘,都想长期留下来做,都不想自己首先被淘汰,在丁医生跟前,表现特好。
  小李去买菜,小张就趁机会推荐自己,并指出对方的缺点:丁医生,这小李什么都好,就是手脚大了点。你没看见,昨天炒菜,往锅里放油,就跟倒水似的,好像丁医生家的油不是钱买的。煤气灶火开那么大,炼钢哪?上个月煤气费就交了两百多块耶!
  小张不在,小李也过来嘱托丁医生几句:丁医生,给娃娃换尿布,可要细心一点,不能拎着娃娃两只小腿,跟捏田鸡似,娃娃骨头嫩哩。给娃娃洗澡更要小心,一手要托着娃娃的后背和腰,娃娃小嘛,还没长骨头,能那么笨手笨脚的吗?把娃娃骨头弄坏了,将来成废人咋办哪?
  丁医生心里有数,总是这只耳朵听,那只耳朵出,也不往心里去。时间长了,说得多了,丁医生觉得心里烦,挑明了跟小张小李说:你们俩好好干,只要我喜欢,我把你们全留下。孩子这么小,我的病人那么多,有时候,特殊情况,夜里还要出诊。家里的事一点没时间照应。
  小张小李听了,表面平静,不敢在丁医生跟前明斗,就晚上关起门来掐。小张骂小李吃得多,猪!小李骂小张睡懒觉,狗!小张骂小李臊,小李骂小张鸡。这些骂街话,她们一次也不当丁医生面骂,她们知道丁医生大知识分子,听不惯这些话。在丁医生跟前,俩小丫头争着乖。小张大两岁,小李都叫小张姐。一起吃饭时,小张不吃,总往小李碗里夹,小李也往小张碗里夹。丁医生高兴,说,吃吧吃吧,又不是没有。
  一天,小李去菜场买菜,小张一边给娃娃换尿布,一边哭起来。丁医生问她咋了。小张说上个月丁医生给她的四百块钱工资,放在口袋里少了一张。
  丁医生不信:“你们俩好得像亲姐妹,小李能拿你的钱?”
  小张只哭,不说话。
  丁医生说:“哎呀!别哭了!你也别对小李提这事,我再给你一张得了。你们俩都是出来做事的,说出去倒也不好。”
  事情过去没几天,一次,丁医生抱孩子喂奶时,手一摸,孩子背后衣服里有一块硬硬的东西。解开来看,是小张绕头发的尼绒发套。丁医生不高兴。叫小张:“小张你过来,你咋这么粗心?给孩子换衣服把发套包在衣服里?好在是软尼绒丝的,要是金属的东西咋办?不把孩子疼死呀?啊?他又没嘴说!”
  小张站一边不说话,听丁医生批评。丁医生批评过了,她悄悄告诉丁医生,这个旧发套都好几天不用了,咋会自己跑到娃娃衣服里呢?你再好好想想。
  丁医生望着小张:“你是说小李?”
  小张眼一瞥,嘴一歪,不说话。
  一山不能容二虎,一棵树上也不能落两只鸟。一个月后,小张小李都不在丁医生家做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