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瓷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王书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1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木华下午接到前妻莉莉的电话,两年了,声音、口气一点没变,还是命令式的:“把那个女人赶走,不然明天你别想见到虎虎,这辈子也别想再见虎虎!”
  木华来不及说话电话就断了。
  虎虎是木华和莉莉的儿子,明天是虎虎的生日,也是木华的生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到莉莉的通牒,离婚后木华去深圳打工,带回来两个馅饼:彩票一等奖和一个漂亮女人丽丽。按理说,离了婚莉莉就没有权利干涉木华的自由,但在她心里,木华还是属于她的,自从她知道木华从深圳带回来一个女人,她就开始了无休止的骚扰。
  现在,她就是要用虎虎逼丽丽离开,毫无道理而且野蛮。然而,木华却感到连一点反抗的勇气也没有。他已经有一个月没有见到儿子了,周末本来是属于他和儿子的时间,却被莉莉无情地剥夺了。木华知道莉莉说得出做得到,虎虎是木华的命根子,这辈子不见虎虎他怎么会受得了?
  这些日子丽丽看出了他的烦恼,但却一次也没有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木华感到奇怪,这不是丽丽的风格。
  丽丽是个温柔的女子,木华正是看中了她这一点,而且她的名字和莉莉同音,这让他多少想起些过去。在深圳,两个人同在一家瓷器店打工,木华觉得丽丽更像那些瓷器架上摆着的洁白的瓷器,干净、美丽,泛着安静的光泽。现在,这件瓷器完全是属于他的了,但是他会拥有多久呢?
  木华心里明白,在儿子面前,他什么也会舍弃的。
  从深圳回来,木华开了一家服装店,他和丽丽勤勤恳恳,把小店打理得红红火火。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到处开满了鲜花,木华的店里和家里的也到处都是鲜花,房间里多了一股春天的气息。这都是丽丽抽空从野地里采来的,丽丽说:“你看,这些鲜花多么新鲜多么美丽,春天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也应该是这样!”
  木华就感动了,这就是她和莉莉的不同,知道享受阳光和生活。即使是在深圳的那些艰苦日子里,丽丽也会把他们简单的日子打扮出一种淡淡的诗意。
  坐在花香的包围中,木华总是有些陶醉,只有与丽丽在一起,他才觉得生活是有滋味的,是甜蜜的。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女人,他把空闲的时间都用来欣赏丽丽,就像欣赏一件在他的生活里泛着金子般光泽的瓷器。
  然而,丽丽在他的生命里还能呆多久呢?木华觉得他和丽丽在莉莉面前,更像一件脆弱的瓷器。
  这天晚上躺在床上,丽丽抚摸着他的头发说:“华华,明天是你的生日,去和虎虎一起过吧,晚上我等你!”她喊他“华华”,而莉莉从来都是喊他“木头”。
  木华的眼泪偷偷掉下来了。他知道丽丽不走,莉莉是不会让他看到儿子的。
  丽丽伸过手把他的眼泪擦掉,她总是知道他在想什么。
  第二天中午,木华给莉莉打了电话,莉莉出奇的痛快,同意他们在一起吃饭,自从离婚后,也只有每年的这一天他们三个人才会坐在一起。
  木华带虎虎和莉莉去了一家高档饭店,木华第一次感到爷俩的生日过得没有滋味。吃过了饭,他匆匆赶回店里,下午,丽丽早早回了家,准备晚上的生日晚宴。
  天还很早木华就关了店门,他骑着摩托车匆匆回到家,只见桌子上摆着饭菜和一个蛋糕,蛋糕上插着蜡烛,却不见丽丽的身影。
  木华在蛋糕旁边发现了一张纸条,是丽丽留下的,上面写着几句话:
  华华,我很抱歉,今天晚上只能是你一个人的夜晚了。莉莉找我谈过了,为了你和虎虎的幸福,我答应她今天离开,这也算是我送给你的一份生日礼物吧,如果有缘分,我们还是会再相见的,记得我爱你……
  木华发疯似的骑上摩托车就向车站跑,一辆车刚刚驶出站台,远远地,木华在一个窗口发现了丽丽的身影。
  丽丽也看见了他。
  “丽丽,等等我!”木华边喊边加大了油门,就在他通过车站一侧的十字路口时,他闯了红灯,一辆车把他撞了出去,他飞起来了。
  半空中,木华突然觉得,他才是一件脆弱的瓷器,刚开始拥有自己的幸福,就被毫无理由地打得粉碎。
  当他落地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只剩下安静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