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丁工头(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全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1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丁建华是建筑工地上的一个小包工头,因他长得高大,脾气也暴躁,对待工友十分苛严,稍有不对,就把那群工友骂个狗血喷头。因此,那些工友在他那里干不上十天半月都另找门路。丁建华只得回家把村里的那一帮人找来替他打工。
  领头的叫张叶,原是丁建华老婆翠花的恋人。那时丁建华在外做多年的包工头,挣到不少的钱,回家后,把一大笔钱往翠花爸面前一丢,说,我要娶翠花做老婆。翠花爸是一个酒鬼,见丁建华这么有钱,想也没想就硬生生地把翠花嫁给了丁建华。
  结婚后,丁建华就一直把翠花带到身边,不让翠花与张叶见面。这次,请张叶来,也是翠花的主意。她对丁建华说,建华,你就去找张叶吧,好歹他在村里也有点人缘,如果他能来,村里的那些人肯定会随他的。丁建华本来想反对翠花的这个主意,认为他去把张叶找来,翠花与张叶正好混在一起。可工期又催得紧,丁建华没别的办法,也就死马当活马医一回。
  张叶起初来工地时,干活也非常老实,但不久,就与翠花眉来眼去。丁建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气得是还真应了他的想法,张叶没有安好心,急的是如果自己这时候去干涉,张叶把那一伙人领走了,他不能如期完成工程,那他丁建华损失十分严重。

  这天中午,丁建华在工地上转了一个大圈,都没见张叶出来,心里十分生气,跑到张叶的工棚里一看,张叶不在。于是,丁建华就骂了一句,狗日的,上班的时间到了,也不见人影,跑到哪里去了?丁建华正骂着,就见张叶从工棚里钻出来,灰溜溜地向工地跑去。丁建华觉得有些不对劲,也没顾上张叶,跑进工棚里一看,翠花正在穿衣服,脸上还有着他从未见过的红晕。翠花一见丁建华进来,赶紧穿好衣服往外跑,丁建华把翠花拉住,咬牙切齿地问翠花,是不是他把你睡了?
  既然你都知道了,还问什么?翠花见自己与张叶的事情败露了,反而显得很平静。她说,当初你就知道我与他好,你还要强行与我结婚。这是你自找的。
  你,你这个婊子!张叶扬起手给了翠花一巴掌,顿时,翠花的脸上起了五根手指印,嘴角流出血来。翠花擦掉嘴角的血,把头往丁建华面前一迎,说,你有种就打死我,如果你不打死我,你就是狗熊!如果你是狗熊,我还要与他来往!

  你,你……你要气死我!丁建华把再次扬起的巴掌收了起来,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痛哭起来。翠花淡淡地说,你也算个男人,应当知道现在的男人可以找个二奶三奶的,女人就不能找个二夫三夫的?你有种也去找一个女人,我们就算扯平了。要不,我们就离婚。
  你……丁建华站起来,吃惊地看了看翠花,半晌没有说出话来。痛苦地说,翠花,你这又是何必呢?我知道你与他旧情未断,但我还是把他请来了。你要知道,你跟着我可是吃香的,喝辣的,他张叶能给你这些吗?我们还是好好地过日子吧。翠花冷冷地回答,不行。就算我求你了。丁建华突然给翠花跪了下来。翠花见丁建华给下跪,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真是一个狗熊。说完就走了出去。
  看着翠花远去的身影,气得丁建华把拳头往那张叶床上狠狠地一砸,然后耷拉着脑袋往工地上走去。
  日子过得飞快,丁建华终于提前两天完成工程,特地把所有工友请到全市最豪华的大酒店里饱饱地撮了一顿后,他借着酒劲把工钱提前发给了工友们,还一个劲儿地向大家赔不是,说这只是工钱,等他在大老板那里结了账,他还要给工友们发奖金。一下子,把所有的工友的热情调了起来,他们出门打工以来,从没有听说过奖金二字,这丁建华真是钱多得不得了,管他的,拿了工钱再说,如果他能发奖金,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发,这工钱也拿到手了。

  第二天,大老板与技术人员就来验收工程了。他们发现在十楼的外墙上有巴掌大那么一团黑色,在白墙上显得格外刺眼。大老板说,重新粉刷。几个工友一听,都要争着去,丁建华摆了摆手说,这点小事,还是我去。说完就命张叶用绳子把他捆起来,从十一楼的窗口吊下去。
  很快,丁建华就把那团黑色重新粉刷好了。就在把丁建华往上拉的时候,一件意外发生了。吊丁建华的绳子断了。丁建华从十楼高的空中摔了下去。
  还没有送到医院,丁建华就死了。大老板赔给翠花一大笔钱,也把工钱及时地算给了翠花。翠花有了这笔钱后,顺理成章地与张叶结了婚。在大喜这天,一个人给翠花送来了一个信。翠花拆开信封一看:里面装的是丁建华的一本全部财产存折和密码,一份人生意外保险单,还有一份离婚协议书,但落款时间是丁建华出事前一天。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零下一度》
作者:韩寒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我1982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以后一向的无拘无束。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小学的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那时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