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没有对不起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吴宏庆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3期通俗文学-怀旧小说
  二狗子一早出门,看到门口坐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目光呆滞,头发蓬乱,傻傻地坐在那里,见到他来也不开口。李二狗以为是逃荒的,一看她穿得又不像,虽然脏乱不堪,可也是绸缎的面料,这种衣服在乡下只有地主才能穿得起。
  二狗子问道:“大婶,你是谁?从哪里来?”女人抬起头来,看了看他,什么也没说。二狗子明白她一定是疯子,就赶紧把族长李大爷找来了。李大爷带了一帮人来,到底他老人家见识广,一眼就看出女人疯了,说:“疯子也是条人命,二狗子,你把她留下来当老娘照顾,有什么困难就对我说。”想了想又说:“没名没姓的不好叫,以后就叫她疯妇吧!”二狗子双亲早就死了,是村里人养大的他,听了这话,当下就点头答应了。
  二狗子是个厚道人,这以后就真的把疯妇当成老娘伺候了。二狗子穷,但再穷他也让疯妇吃得好住得好。几个月下来,疯妇似乎也习惯了他的照顾,一时见不到他,就“啊氨地四处找。
  这天,二狗子做完农活回来,看到疯妇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二狗子忙上前扶起她,虽然明知她不会说话,却还是问道:“你怎么了?”
  这时,疯妇开口了,说:“牛屎在走路了。”
  二狗子吓了一大跳,这可是几个月来头一次听到她说话,原先还以为她不仅疯而且还哑呢。但“牛屎在走路了”是什么意思?问她,她却还是不停地嘀咕着这句话。二狗子觉得疯妇现在这样子就像村里的巫师在说神秘的话,有点害怕了,忙又去找李大爷。路过村口的时候,他被一群穿着土黄色的兵拿住了。他们把他推到村口的打谷场上,发现村里大部分人都在。

  一个人中留着一小点胡子、好像是当官模样的人正在训话。明明是人,可是二狗子一点也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叽哩咕噜的。当官的说完话后,向旁边一个拿着大白扇子的人点了点头。拿大白扇子的总算说出了人话来:“刚才佐木太君说了,大日本皇军进入村子,是为了大东亚和平来的。所以大家要把家里的粮食和牲口统统地交出来,否则的话,别怪皇军无情!”
  二狗子虽然没读过书,没进过城,可自小就听过村里老人说书,什么岳飞传三国志等等,立即就明白,村里来强盗了。再一看四周那些拿着枪的兵们,他们穿的衣服可不就是跟牛屎一样吗,突然就明白了疯妇所说的“牛屎在走路了”的意思了。当下忍不住地“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佐木猛地抬起头来,将手中的刀直指二狗子,顿时就有两个鬼子把二狗子拖了出来,狠狠一甩,二狗子顿时就趴在了地上。刚要起身,脖子上被什么东西压住了,原来是佐木的指挥刀。佐木的鼻子都歪了,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你的,皇军在训话,你的却笑,良心大大的坏了。死啦死啦的!”
  二狗子心里一凉,自己这就完了?眼看着那指挥刀高高地举起来,他两眼一闭,等了半天却没感觉痛,睁开眼一看,原来是那拿大白扇子的人拦住了佐木,正和他嘀咕着呢。佐木恨恨地收起刀子。拿扇子的那人对二狗子说:“还不快谢谢皇军,要不是皇军刚来,想和大家建立良好关系,你的脑袋就要掉下来了!”二狗子在心里狠狠地“呸”了一声。

  二狗子就像再次获得生命一样,庆幸万分地回到家中。疯妇还坐在地上,抬头看了看他,冷静地说:“我儿子来了。”二狗子鼻子一酸,说:“娘啊,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了!”
  突然听到背后有声音,回过头一看,竟是那个拿大白扇子的人。二狗子警惕地站起来。那人却看也不看他,只把目光投向疯妇,他的嘴唇哆嗦着,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来,叫道:“娘啊,你怎么到这来了?我找你找得好苦啊!”二狗子一愣,疯妇竟然是他的娘!
  但疯妇却像没有听到这话一样,回过头来,对二狗子说:“孩子,走,我们回屋里去!”那人追上来道:“娘,我是有苦衷的。”疯妇回过头来,说:“张帆,你投靠鬼子,杀害中国人,你还有什么苦衷?你说,我听着呢!”
  张帆张了张嘴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疯妇冷笑着转过身子,和二狗子一起回到屋里去了。二狗子透过窗户,看到张帆站在那里愣愣地发着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二狗子本来以为他会跟进来的,但张帆呆了片刻,却还是走了。二狗子回过头来,这才发现疯妇的眼泪流了出来。又想到她刚才的举动,根本就不像个疯子。疯妇看出了他的惊讶,叹了叹气说:“你一定很奇怪吧,我为什么不是疯子。是的,我没有疯,只是心死了。”

  张帆是她的独子,留学到日本后,回来在县城里做了政府文员。没想到鬼子一来,他就投靠鬼子当了翻译官。她常听说鬼子的残暴,却没想到儿子却助纣为虐,反过来杀害中国人。一时心灰意冷,离开了家。一路上懵懵懂懂的,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了二狗子的家。好在二狗子收留了她。相对于张帆来说,二狗子虽然穷,可跟他在一起,远比张帆快乐。她说:“鬼子进村向来就没有好事,也许我们都会死的。你怕不怕?”二狗子说:“你都不怕,我怕个啥!”疯妇点点头说:“好,我们娘儿俩就死在一起!”
  但是谁也没想到,鬼子当夜就走了。
  几个月后,又是一群部队来了。他们自称“八路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其中一个当官的找到疯妇,把一件玉佩交给她。疯妇认得这是张帆三岁生日时自己送给他的礼物,他一直带着,她不解地看着那人。那人闭上眼睛,沉痛地告诉他,张帆同志已经牺牲了。他其实是共产党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因为身分特殊,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告诉。他带着鬼子进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里,鬼子们全军覆没,他也身受重伤,弥留之际,他告诉他们说:“转告我娘,我没有对不起她,更没有对不起中国人!”
  疯妇和二狗子顿时就哭了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