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八月里的一场雪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周结东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1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2005年的8月在深圳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雪。不,我没有胡言乱语。你可以看见我的颤栗,不仅仅是手,还有身体;你可以感到我的恐惧,不仅仅在眼里,也在心底。
  当我被一辆铺满香蕉皮与烟蒂的列车抛在深圳旷无人烟的文化沙漠上,表情如同一张发黄的寻人启事。我在寻找一个被人叫做小哲的女子。
  三年前,我把她送到这里时她还叫胡春美,当她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忽然灵感乍现为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李哲。她认为这是上天赐予天生丽质的她最完美的称号。
  不久李哲打电话说:“爱一个人就送她去深圳,因为这里是天堂。谢谢你,我到了。”
  稍后李哲打电话说:“我需要一张文凭,我要念书。”于是,她念书了。
  后来李哲打电话说:“我需要一份薪水。”于是,她工作了。
  最后李哲打电话说:“我需要一个驾着法拉利的男人带我去旅游。”于是,驾着法拉利的男人就出现了,当然,不是我。
  从此,李哲再也没有了电话……
  知道李哲的消息是在3年后,那时我正惯例地一到周末就感冒。一位异性朋友来探望我,她曾经是胡春美最好的朋友。得知她的到来于是我的感冒就小人得志般更严重起来。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对我说了她的故事。
  她3年前和她南大的同学男友分手,据说那小子也跑去了深圳。
  稍后那小子打电话说:“我有文凭,工作不成问题。”于是,他工作了。

  后来那小子打电话说:“我需要一份更高的薪水。”于是,他辞职了。
  最后那小子打电话说:“总有一天我会驾着法拉利来接你的。”
  但她等到了法拉利,却没有等来那小子。
  她天天提心吊胆地诅咒他,咬牙切齿地祝福他,若无其事地牵挂他,可这一切都显得软弱不堪无济于事。
  我显出满不在乎地顺便问她是否有春美的下落,她反问我:“你不知道吗?她住在沙头角,云深处,11#。”……她再往后的话就变得无关紧要了。
  沙头角,云深处,11#。
  我忘记了自己正惯例地感冒着,一头扎向了罗湖桥畔。
  我坐在冷气十足的出租车里不停地颤抖着,窗外是一片白茫茫的阳光晃晃刺目。
  司机听说我将去的地址后显然对我表现出过分的殷勤,不断地找话题和我攀谈。他说云深处他可从来没去过,听说房价最低五百万起,住那里非富则贵,连保安都荷枪实弹守卫,外人是绝对禁止入内的。他说深圳这地方就是帝王与乞丐同在,狮鹫与蝼蚁相安,无数人还一家数口挤住在不足10平米的租屋里,头对马桶脚顶灶,一到睡觉地上连只蚊子也没地落脚……
  除了冷,我什么也说不出。我看到一束阳光直射我的瞳孔,一瞬间所有色彩如同画布被拧成一团,接着咸腥味从喉底涌来……
  在我保持清醒的最后一刻,听见司机在呼120急救车,于是我想起了一个亲切的号码--我唯一的异性朋友。我醒来的时间正是2005年8月在我混乱记忆中下了一场史无前例大雪的那天。我醒在一间漆黑阴湿的小屋里,我的前后左右全是人挨着的人,我感觉出男女老少都有,还听见婴儿含乳啼哭。我问:“这是在哪里?”一张看似熟悉的半生面孔在打火机的微光下凑了过来,我依稀记起他正是那个扬言要“驾着法拉利来”接娶女朋友的南大小子。--可爱的异性朋友居然托千里之外的往日恋人来照顾我。

  “这里是深圳著名的十元店,住一晚才花十元钱。”他微笑说。奇怪的是,他的口吻里竟然没有一丝自嘲,好像他生来住在这里已经好几个世纪。打火机熄灭了,他的微笑也熄灭在黑暗中。但是我仍然听见他的呼吸,沉着,均匀。这绝不是一个生活窘迫失魂潦倒的男人的呼吸,而更像一触即发的战场前指挥若定的将军在沉默。
  我们开始低低地聊天,声音像发自腹部。我问他怎么会住在这里,他说有三万初来深圳的人都过过这样的生活,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有的人回去了,可是留下来的是因为把梦想丢失在这里了,不找到是回不去的。“是你梦想的法拉利吗?”“不,是老板欠我的工资!”他愤愤然捶响了床板(确切的说只是地上的一张破烂不堪的草席),立刻招来周围人的唾骂。
  我仍然为自己的病情郁闷着,当一个说着白话的老板娘“哗啷”拉开卷闸门,阳光倾泻入屋时,我居然有着目睹漫天白雪的错觉。
  民工们相互推攘着叫醒,一会儿工夫,所有人都开会般围拢在法拉利小子的周围,开始商议对策,听起来那个老板似乎欠了所有人的钱。更为可气的是,那个据说顺风撒尿都湿鞋的老头居然娶了一位我们如花似玉的小同乡。看上去法拉利尽力在说什么,“……腥耍……腥硕急环吲……捣……恕?”最后,不知是哪里开来一辆大卡车把这伙气愤的乡亲连同法拉利一同装了上去。我也不知何去是好地跟上了车。

  老破车摇晃着驶出了市区,爬上了蜿蜒的山道,在转弯处我隐约看见一块写着“云深处”的路牌。我揉揉眼睛卡车已经嘎然停住,一排衣冠鲜明的保安挡住了去路。法拉利跳下车与保安交涉了半天,显然未果,人群开始互相推攘骚动起来,接着有人大喊了一嗓门“××的敢打人?!”于是全乱了。我企图去拉法拉利,但我发现他已经满脸鲜血,他捂着流血的眼睛大声喊着“还我血汗钱”的口号,像头被虐杀的驯鹿那样冲撞着。他的衣服已经撕破,如同一面飘扬的旗帜,当眼看这面旗帜就要冲进豪宅大院的一刻,他被猛击了一棒,软软地弯曲下来,趔趄着倒下了。我抱起他,却不知该怎样呼喊他的名字,于是我对他说:“法拉利--”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可以听见我最后的话:“她其实一直在等你接她,……不管有没有法拉利。”我在慌乱中抬眼无意瞥见了眼前的门牌:沙头角,云深处,11#。
  我知道有一双眼睛隔窗在看着我和我们,我不由自主打了个冷颤。
或许您还会喜欢: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witthlove,intheair送给之前陪我一起傻的你这是一个关于爱旅行成长的故事兔子安东尼失恋了于是他踏上了旅程寻找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旅行中他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对人生和爱也有了新的体会Chapter1很久之前onceIwas安东尼温柔又骄傲懒散又认真关于人生他有很多疑问和感想可是又不觉得要着急解答ItmakesmethinkofaperiodinmylifewhenIwasyounyandst [点击阅读]
金拇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当被我经历过一万七千五百多次的清晨又一次光临我时,我着实感到厌倦。我睁开眼睛,预看上帝分配给我的属于我的这一天,我不知道怎打发它。前些年的某天,当我从一张报纸上看到“雷同”这个词时,我马上想到了人生的每一天。世上还有比人生的每一天更雷同的事吗?那张报纸上说,雷同是杀害艺术品的刽子手。照此推论.雷同的生活就成了杀害人生的刽子手。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