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油菜花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文佐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1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暮色漫过来,空气中满是油菜花的清香,几只麻雀在一方方油菜地间起起落落,油菜花开得正旺。老梁觉得有些累了,支好自行车,曲腿坐到路边柔柔的草上,燃一支烟,深吸一口,目光就落到了那暮霭涂抹的村庄上。
  村庄曾经有个叫文秀的女人。
  老梁是离婚的那年认识文秀的。做了老梁头任老婆的女人叫美琴,文秀只是老梁生命里的一季油菜花。
  九岁那年,老梁成了孤儿,常在这一带收破烂的美琴父亲看他可怜就把他领回了家。美琴小老梁三岁。这以后的日子,印象中老梁觉得阳光总是暖暖的。
  当凄苦的岁月漂白了美琴父亲两鬓时,老梁在美琴的眼里成了憨厚的小伙子,老梁念完中学在镇上做了民办教师。美琴一直没有离开过父亲。老梁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晚的上午,柳絮纷飞,美琴父亲把老梁和美琴叫到一块儿,说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老梁不敢看美琴,美琴盯着自己的鞋尖。
  亲戚庄邻来喝了顿喜酒,老梁就由养子变成了女婿,美琴仍喊老梁哥,老梁叫美琴小妹。
  日子像小河里的水,一天天流去。转眼过了两年,美琴却闹起了离婚,父亲怎么劝也劝不祝闹腾了半年之后,老梁就是在那时学会抽烟的,而且烟瘾很大。离婚的美琴没有给老梁留下一儿半女。
  那天,老梁挑着美琴跟他到学校住时带来的衣物,把美琴送回美琴的家,也是属于过自己的村里。河水解冻,麦苗返青,柔风里混着泥土的清新气息。老梁低头走着,觉得阳光与冬天的阳光一样,惨白惨白的,没有一点儿热量。乡间土路上刻着深深浅浅的牛羊蹄樱美琴跟着,一路无语。
  有人叫老梁,老梁扭头,看见了不远屋后的胖大嫂。念中学时,老梁路过这个村子,常会碰到胖大嫂,时间长了,也就熟悉了。胖大嫂哈哈地说这是咋了,像一对生了瘟的小鸡。老梁如实相告。胖大嫂说你回来时到我家吃午饭。
  老梁下午回镇上时,一转念间就拐到了胖大嫂家。胖大嫂洗着衣服,说青梅竹马的,伤心呢,人哎,难说着呢,以后嫂子给你张罗一个。老梁没吭声。
  这年秋天,是一个镇上逢集的上午。胖大嫂来学校坐坐,还带来个姑娘说叫文秀。文秀一直低着头,又厚又长的刘海遮住了眼,偶尔抬眼看老梁,脸颊就像朝霞了。老梁觉得文秀的眼睛真大真亮,文秀两条又粗又黑的辫子充满了活力。
  镇上逢集的日子,文秀有时来老梁的学校。文秀帮老梁拆拆洗洗,一忙就是半天。老梁觉得文秀话虽不多,可人比美琴心细。老梁屋里开始变得整洁起来,人也恢复了往日的精神。
  有一次文秀晾好最后一件衣服时,老梁从背后抱住文秀。那天,文秀没有走。文秀从姑娘变成了女人。
  镇上不逢集的日子,文秀有时也会来了。
  命运就像夏天里多变的云,有时很会捉弄人。当空气中隐隐有些油菜花的芬芳时,老梁听到了本该知道却一直不知道的事情。美琴闹离婚之前,曾在县上算过命。假瞎子说她命硬,无后,克夫。她思来想去不能害了老梁,才和老梁离婚的。
  老梁把自己闩在屋里闷了两天,课也没上,谁也不理,第三天一早回了村里。
  下午,老梁去找胖大嫂了。胖大嫂直叹气说都是命埃老梁和胖大嫂去文秀家,文秀不在。等文秀被喊回来时,文秀家的院里早已围满了人。胖大嫂把文秀拉进屋里,好一会儿,文秀出来时,脸色煞白,两条辫子在身后颤动。老梁埋头抽烟,蓝色的烟雾把老梁的眉头熏成了“川”字。
  文秀对院里的人说这是我的事,大家都回吧。人们就散了。
  文秀泪如决堤的水,摇晃着老梁的双肩说你真狠心,你害苦了我,你叫我今后怎么办。老梁泪水打湿了烟。他能说什么呢?
  老梁偷偷回来的,不忍再看到文秀的眼泪。鸡叫最后一遍,老梁悄无声息地出了文秀家。半道上,文秀追来了。老梁呆了,被文秀披头散发的样子惊呆了。文秀抱着老梁不停地哭。
  天边泛白,太阳出来了,爬上树梢,一束束阳光洒在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上,黄灿灿的,点点晶亮。文秀的泪落在了油菜花上,油菜花落满了老梁的心。
  这之后,老梁再没有见过文秀,只听说文秀嫁到了外乡。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0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0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