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老枪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高玉芳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5期通俗文学-幽默小说
  “老枪”与《捉刀网》签订了代笔合同,铁了心要当次真正的枪手。
  他要捉刀一篇研究生论文。合同规定,此论文如在核心级刊物发表,即可获得八千元的酬金。老枪是冲着八千元去的。他急着用钱。
  老枪本名强文,是一中型企业的老宣传干部。厂里经济效益一般。家里人口简单。原来的妻子嫌他书呆子,在家啥都不会干,光埋头爬格子,早年离他而去。由此,写作代替了婚姻。儿子成了他命根。
  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够吃够花、紧紧巴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上研三的儿子暑假刚返校,急匆匆打来了电话:刚带去的一万元学费、生活费丢了!老枪心里格登一家伙:天哪,那是我10个月的工资。要写小说,得写100篇才能挣回来!没法子,借吧。东借西借,凑了万元寄去。
  要早还钱,就得想辙。碰巧《捉刀网》招枪手,待遇优厚。硬着头皮试试吧。万一写成,早日还清债务不说,本身对咱非正规大学生不也是一种挑战?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嘛。他寄去了简历和作品,得到了试用机会。
  他,66年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粉碎四人帮后上了个中文夜大。如此学历能写硕士论文?没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老枪是省级业余作家。四十年来,发表了几百篇小说散文。精通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也发表了些文学评论。别的硕士论文他不敢接。写中文的,他倒想碰一碰。谁让儿子丢了钱呢。

  儿子很给他争脸。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一路过关斩将,顺顺当当。但也没让老枪省心。儿子上四年级时,强文在《人民文学》上发了篇小说。《人民文学》,那是中国文学界的最高刊物哇,老枪高兴,破例晚饭前喝了几杯酒。儿子噘着嘴、抹着泪进了家门。原来,儿子作文让老师给了个不及格。还留下了新题目。对儿子作文差,老枪平时并不在意,凭遗传,他将来写作文能赖得了?那天酒兴所至,他立马抄起一张稿纸,豪情万丈地说:“孩子,爸爸这就替你打翻身仗!”提笔一挥而就。果然,此文被老师推崇备至,当堂阅读。给了99分。那1分还是错别字扣的。儿子搂着爸爸又亲又跳。笑的小脸像牡丹花。
  一发而不可收。每次留作文,儿子总缠着爸爸替他写,不写就哭闹。开始老枪还有些勉强、无奈,到后来成了真正的志愿者。为啥?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不能看着儿子关键时刻在求学的道路上落马。他要帮儿子在千军万马中杀出来,冲过大学的独木桥。翻开他发表作品的纪录,凡是儿子升初中升高中升大学乃至考研究生的年份,他发表的作品纪录为零。干吗去了?其实在这年份他最辛苦。为了应考,他会为儿子写几十篇记叙文、论说文、应用文。凡能想到的题目,他都写到了。儿子考完,常会笑嘻嘻地跑回家:“爸,那作文题又让您押住了。”父子俩好不得意,比《中国作家》上篇小说还惬意。

  大概是遗传作怪,儿子考取的是中文研究生。接到录取通知书,老枪在庆祝家宴上告退:“儿子,你如今是研究生了,爸爸为你当枪手算当到头了。爸爸老了,将来写研究生论文得看你自己的了。爸爸的这点文化,也帮不了你。”儿子脸上似闪过一丝阴影。随即举起酒杯,真诚地感激:“谢谢爸爸这些年为我操心,我会努力的”
  为了还债,白发苍苍的老人带上老花镜,埋头到故纸堆中。虽是小有名气的作家,写起硕士论文来,犹如使惯了银枪的武士,偏让你耍耍大片刀。老枪感到,这比他以前任何一篇作品写得都艰难。也难怪,要是好写,谁肯出此高价雇枪手,自己写不就结了?一个月,老枪白胡子写出了半寸长。牙掉了两颗,稀疏的头顶,脱出了一片小圆镜,在灯下闪光。眼里布满了血丝,看起人来,放出可怕的光芒。好不容易脱稿,他给稿件定名为《蒲松龄笔下鬼狐之刻画》,他哆哆嗦嗦敲打着键盘,刚发给了《捉刀网》,就一头昏倒在电脑桌上。

  老枪住了院,诊断为轻度脑溢血。在输液打针中度过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一直由单位的人陪伴,没敢告诉儿子自己的病情,怕惊动了儿子写硕士论文。
  三个月后,老枪接到《捉刀网》寄来的八千元辛苦费,并预约了新的枪手稿。老枪回绝了。
  寒假,儿子喜气洋洋回家来了。父子二人兴冲冲到了餐馆。酒菜备齐,老枪举起杯,正要把自己的写硕士论文挣大钱的喜事告诉儿子。儿子却迫不及待说:“爸爸,告诉您件好消息——我的硕士论文发表了,这回可没让您辛苦。”
  老枪喜出望外,接过儿子从书包里掏出的杂志。儿子凑过来,指着一篇文章说:“那,我写的。您看看?”
  老枪一看,胸口似挨了一枪,心里一阵悲凉:那文章正是自己写的《蒲松龄笔下鬼狐之刻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