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山梅(外一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安庆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4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年轻的老板牛富是“好口味”酒店的常客。牛老板一进酒店,几个服务小姐就会对白雪挤眉弄眼的。白雪是这里的领班,白皙的脸上长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身材苗条又不失丰满,是小姐中的姣姣者。白小姐是牛富的追求者,在将近一年的交往中,两人的关系几乎到了如胶似漆的程度。每次牛老板来,白雪总能让他多消费三百二百的,老板对她很赏识,她还总是娇滴滴地让牛富捎些礼品给她,有时趁牛老板高兴,挽着他的胳膊去精品店,动不动就是几百上千块钱的服装或者首饰。饭馆的小姐们对白雪很是羡慕。
  这天将近中午,牛老板带着两个客人来到“好口味”。白雪微笑着看了看他,饭馆的小姐们平时都钦佩牛富的随和和气度,都有想为牛老板和他的客人服务的心思,几张青春红润的脸像夏日的向日葵一样一齐朝着他。
  牛富却毫不犹豫地点了山梅。
  山梅是刚招进酒店的服务员,听说是从山区来城里打工的女孩,平时不爱声张,一张质朴端庄的脸蛋文文静静的,透着城里女孩少有的那种娴静和清纯,像山韭菜一样,有一种特有的风韵。
  山梅把农村的那种纯朴和节俭也带到了饭馆。有两次山梅在包厢为牛老板服务,牛老板酒喝到半醉嚷嚷着再上菜再上酒。山梅不像其他小姐那样高兴地出去报菜、掂酒。山梅微笑着对他说:老板,你看桌上的菜还没动多少呢,酒你们也喝得可以了,还是以适量为好。几个客人也附合着:就是,就是。
  牛老板觉得山梅和白雪是两种不同风格的人。
  且说这天牛老板落座,好像格外兴奋,放任地猜拳、喝酒。宴席结束,两个客人先行告辞。牛老板一把拽住了正要出门的山梅,山梅挣扎着冲出了包厢,牛老板发疯般地追了上来,在大厅里旁若无顾地抱着吻着山梅,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我爱你、喜欢你,雪。

  白雪先是惊异地看着,当他听见从牛富的嘴里吐出自己的名字时,明白了他是喝得太多把山梅当成了她。然而,她忍不下牛富这样毫无顾忌地去亲热别人。“啪”!白雪打了牛富一巴掌。
  这一掌把牛老板打醒了。他歪歪仄仄地冲出了酒店。山梅含泪哽咽着跑进房间,伏在床上,顾自地抽动着肩膀掉着眼泪。
  牛富知道这件事情当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出了门,坐辆车回了公司。
  第二天,牛老板又来到“好口味”。他先在山梅面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对不起,山梅,我昨天喝多了,能原谅我吗?说着把一个晶亮的钻戒递过去。一点心意,表示我的歉意,请接受。
  山梅拢了拢头发,光洁的额头透出一个山里女孩不卑不亢的气质。山梅说:只要下不为例,我可以原谅你,但礼物我是不会收的。
  牛老板恭敬地说:放心,山梅,我保证这样的事情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山梅说:那好,就这样吧,欢迎你继续光临“好口味”。
  牛老板返身又来到白雪面前:“白雪,你能原谅我吗?”
  白雪对昨天的事还耿耿于怀,刚才见牛富又给山梅买什么钻戒表示歉意,心里更不是滋味,傲然地给了他一个背。
  牛老板去扳白雪的膀子:请你原谅我,白雪,我保证以后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白雪膀子颤动起来,伸出手打掉了牛富放在她肩膀上的手。幸亏这时候饭馆老板过来解围,才避免了两人之间的一场尴尬。
  牛老板还来“好口味”,但和白雪的关系开始变得不冷不热。这样僵持了一段,白雪又主动找牛富,可牛富对她已经显得有些疏远了。
  白雪一赌气,凭她的身材和容貌傍上了另一个常来酒店的老板。
  牛老板每次来还是点山梅,但山梅的个性没变,一次牛老板吩咐山梅拿一条中华烟给客人,可山梅拿来的却是一条中档的天渠烟,和中华烟的价格差了一半。

  牛富说:我不是让你拿中华烟吗?
  山梅说:对不起,服务台没有中华了。
  客人说:天渠烟蛮不错的嘛。
  这次招待客人,仅烟钱牛富就省了几百块,其实牛富知道,店里肯定是有中华烟的。
  客人走后,牛富还在包厢。按照店里的规矩,服务员必须把客人照顾到底,山梅仍然侍立在包厢里。牛富忽然定定地看着山梅,伸手把山梅揽在了怀里,牛富说:山梅,你不要动,这次我真的没喝多,我的事业需要你这样的女人,其实,那次吻你,我也没喝多,我是故意的,故意让白雪看的,白雪太浮躁了……
  这年冬季,山梅做了牛富的新娘。
  一年后,牛富包下了这座酒店,山梅做了酒店的老板。
  村长家的狗
  在村委跑腿的二旺匆匆跑进村长家,额上的汗珠一甩一甩的,“村长,狗咬人了!”
  村长正和人搓麻将,村长剜一眼二旺,“喊什么喊,打,打死它!”
  二旺说:“狗咬了几次人了。”
  村长“啪”地调出一张牌,“打,打死它嘛。”
  二旺说:“人家都认得是你村长家的狗,都看你的面子哩。”
  村长“嗯”了一声。
  二旺擦擦额上的汗,“村长,狗拴了吧,不能再让它咬人了。”
  村长很响亮地摔出一张牌,村长说:“什么狗咬人,是人惹了狗,狗才咬人的,再说狗也被他们打过嘛。”
  二旺说:“狗还是拴着好。”
  村长说:“我不是一直拴着吗,可放风的时候也得让它放放风吧,你要是条狗,整天呆在院子里不寂寞吗?”
  二旺不说话了,二旺只能讪讪地笑笑。
  说话间,狗回来了。这是一条黄色的大狗,光洁的毛,嘴上挂着油气。看见狗回来,村长不打麻将了,狗撒娇般又像受了委屈似地卧在村长身边。村长捋捋狗的鬃毛,亲昵地问狗:“挨打了吗?你怎么又乱咬人了?”一边喊,“二旺,你去冰箱里给狗拿点东西吃,把狗拴了吧。”

  狗拴了,—段日子在平淡中过去。
  这天早饭后,那狗一直挣链子,还不时汪汪地叫几声,用怜怜的眼光看村长。村长蹲在狗的身边,狗毛茸茸的头在村长身上蹭来蹭去的。村长拍拍狗,说:“伙计,又想出去放风了吧,今天咱可约法三章:第一,不能仗势咬人。我不过就是个管着一千多口人的村长嘛;第二,早点回家,免得让我牵挂;第三,这第三嘛,就是不要招惹那些母狗,那样会伤你的身子,再说你以后怕更不安生了。”说着村长解开了那条锃亮的链子,狗像断了线的风筝,疯似地跑得没了影踪。
  夕阳要落西山时,那狗还没有回来,村长急得在门口跺脚骂:“这狗真他妈跑野了……”骂过了,村长喊二旺,村长说:“你带人快去找狗,一定要找回来。”
  二旺带一个村民小组长出去找。盘绕几个回合,最后来到村西河滩,二旺站在河水边,递给组长一支烟,自己也燃着一支,像有什么话要说。终于,二旺说:“你说这狗凶不凶?”组长说:“凶,已经咬过好几个人了。”二旺说:“你说这狗要是死了亏不亏?”组长说:“要是别人家的狗早给打死了。”二旺问:“要是咱找着了狗,敢不敢把它打死?”组长疑惑地看着他,“你知道狗在哪儿?”二旺说:“回答我的话,敢不敢打?”组长咬咬牙,“不就是一条狗么,你敢我就敢!”
  二旺带组长走到一个僻静的水泵房旁边,忽然传出几声狗吠声。组长紧走儿步,见那狗脖子上拴着条绳子,绳子在水泵上系着,狗的身下扔着几根被啃光了的骨头。二旺从衣袋里拿出一个食品袋,食品袋里是一条鸡大腿,二旺说:“吃吧……”
  傍晚,二旺和组长把狗抬到了村长家。狗真沉,累得他们身上额上都是汗,心口嗵嗵地跳个不停。二旺沮丧地说:“村长,真对不起,我们找到狗时,狗已经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