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错过的美丽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阎霜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4期通俗文学-新人新作
  小城在江南,山青水秀的,静静的溪水从城里流过,小城里的人们,也平静地生活着,日出日落。
  在这座宁静的小城里,有一所著名的军事指挥学院,占地数百亩,大墙内火热的军营与外面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离军校大门的不远处,有个小咖啡屋。尽管军校的严格纪律,明确了出门、归队的时间,可明每个星期天都钻空子去咖啡屋坐一会儿。
  咖啡自是消费不起的,顶多要杯红茶,明就是喜欢这静谧优雅的环境,在舒缓的音乐中喝杯茶,坐一会儿,这一周紧张的情绪就轻松了不少。
  还有一点,明一直非常想家,十九岁的年龄,别人刚进大学校门,可十九岁的明却再有几个月就要大学毕业了。而这种想家的念头,在这个完全男性的军校世界中,在这处处标榜自己是个男子汉的氛围中,是千万不能流露出来的。而在这小咖啡屋里,明喝着茶,听着音乐,尽可以静静地想家。
  明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高大魁梧,轮廓分明,更重要的是明有一双像蒙了雾的迷离的眼睛,谁看了都会忘不掉的。
  玲是咖啡屋的服务员,这个名字明是听咖啡屋其他小姐妹叫玲才知道的。玲并不漂亮,个子很高,不知是因了她的青春,还是她的羞涩,玲给明上茶时,两个脸蛋红红的,颜色很重。明却很喜欢,明的家乡在西北,风吹日晒的,有红脸蛋的人很多,明感觉玲的红脸蛋有点像他家乡的人,挺亲切的。
  明每次到咖啡屋都是玲给上的茶,似乎有一种默契。每次明进了咖啡屋,就四处环顾玲的红脸蛋。而星期天的时间,玲也盯着每一位进咖啡屋的顾客,如果看到了明,红红的脸蛋就会更红,眼睛也笑了,然后就转身去拿茶具。可明和玲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
  明星期天去咖啡屋,又多了一个原因,去看红脸蛋的玲。
  毕业前的实习分配方案下来了。综合素质俱佳的明,被选中去云南前线参战见习,一共八个人。接下来,准备行李,同学告别,开欢送会,忙忙碌碌的,直到临出发前,稍稍静下来的明想去见玲的念头却欲来欲强烈。明跟队长请十分钟的假,说去还老乡的吉它。队长说:“都什么时候了,事儿还没办完,快去快回。”明撒开步子,一路急行军跑到咖啡屋,咖啡屋只有老板和一个明见过的女服务员在。见到明,女服务员就说:“玲现在没班,过一会才来。”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麻烦给我张纸和笔,我留个条。女服务员说:“老板那有。”说完就忙着招呼客人去了。明要了纸和笔,写道:“玲,晚上八点十二分的火车,希望你能来。”明把纸条递给老板:“麻烦你把这张纸条交给玲,一定啊!”
  直到列车启动,望眼欲穿的明也没有见到红脸蛋的玲。
  半年后,参战见习结束的明又回到了学校,又回到了小城。
  终于没忍住,一个星期天明又去了咖啡屋,明想问问玲为什么不去送他。
  咖啡屋依旧,舒缓的音乐让静静的小城里的咖啡屋更静,明看了一下四周,没有发现红脸蛋的玲,就径直走到老板面前,低声地说:“老板,半年前我来过,曾麻烦你把一张纸条转给玲。”老板说:“认得,认得,我把纸条转给玲了,不就是那个瘦瘦小小挺漂亮的小女孩吗?”
  明感觉有些不对,赶忙问:“老板,你们这儿几个玲?”“两个呀,一个瘦瘦小小挺漂亮的;一个高高大大、脸蛋红红的,我说像猴子的红屁股。”说完哈哈大笑。
  明却想哭。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