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偷鸡不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吕麦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7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赵力的小房屋中介公司,生意像山顶泻下的瀑布一落千丈。每月房租要交,税收赖不掉,老家的爹娘女儿要寄生活费。赵力心里着急,恨不得走路时地上像长蘑菇似的长钱。于是,常蛊惑三五个小生意人在店子里吆三喝四地玩“诈鸡”。别人说五毛钱的底,小赵死活不干,非得五块钱的底。谁知自己点儿背,自个绊自个摔跟头,一天玩下来就输了一千多。几百块现金输光了不死心还想扳本,好似河马掉进泥淖里越陷越深,欠条打了好几张,天都黑了死拽着人家不肯歇手。隔壁性保健店看热闹的老板娘揶揄道:狗日的赵力,不好好守生意,整天诈鸡诈鸡,诈得自己个连根毛都没了。再不回家你老婆又要找来了,咳!
  赵力一脸沮丧地回到家,像斗败的公鸡歪着脑袋一屁股瘫在沙发上。
  老婆端着饭碗没好气地乜他一眼:老家打电话说女儿的奶粉吃完了,要寄钱呢!
  赵力休克了似地没开口。老婆边扒拉饭边等他回答:你聋啦,成天一副赖狗样,啥时候才有点出息。
  这话似乎戳到了赵力的软肋,他像刚吹足了气的气球立马坐起来,翘起下巴瞪圆了小眼,机关枪似地嚷嚷:你娘的吵啥,整天钱钱钱烦不烦?我没出息,我没出息马成有出息好了吧,当初你眼睛瞎掉两只半,咋不做他婆娘哩?问我要钱,你不是做他的会计吗?工资咧?别是瞒着老子赔了身子又白卖力吧!
  赵力,你狗日的不说人话!家里的水电煤气费用你交一分了吗?
  老婆摔下饭碗,手上的筷子像两支飞刀直飞赵力的脑袋。一场人民内部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乒乒乓乓一阵乱响,战争持续了几分种,武场终告休息。老婆披散着缎子似的头发倚在床头柜上嘤嘤啜泣。小赵舔了舔嘴角带着腥味的血,瞟了瞟老婆的惨淡花容,心里似有几分愧疚。他挪了挪身子,但最终还是栽在沙发里没挪窝,索性两脚放平抱着脑袋躺了下来。
  老婆抽搭了一阵想起了一件事,冲赵力道:你别光顾着挺尸,去年借马成的五千块钱该还了。我出面人家才借你的,说好一年还,你得守信用,别连我的信誉一起毁了。老婆捋了捋头发蹀躞进了卫生间。
  马成马成又是马成,少给我提他!他和咱们一起从老家来这里混,没准就是舍不下你呢。哼!狗日的,他倒好,混得人模人样连车都有了,哼!啥世道碍…小赵愤愤不平地呶呶着,嘴里跳出的吐沫星子,做了个抛物线运动,跌进他脸上几道血红的抓痕里有点生疼。于是他住了口,眼睛瞅着天花板想心事。
  突然,赵力一骨碌爬起来跳到床上,涎着脸扳过老婆的肩头意欲温存,老婆坚决地背过身子不理。赵力只得怏怏地躺在一边说:这个周六让马成来我们家吃晚饭吧,不能每次都吃他的请。老婆拿红肿的眼在赵力脸上扫一圈复又转过身去,那神情仿佛怀疑说话的不是她丈夫。
  周六晚,一向吝啬的赵力变得特大方,买了好多老婆和马成喜欢吃的熟菜加几个盆装净菜,啤酒是罐装的青岛牌。赵力一人发了一听啤酒,三人围着小圆桌就吃了起来。不一会工夫,赵力的手机提示有短信息。赵力扔下正啃着的凤爪扫描了一眼说:噢,老婆你先陪马成吃着,隔壁复印店的小李下午把车钥匙丢我店里了,我去帮他拿了就来。
  大约四十分钟左右,徘徊在小区门口的赵力撞上了马成,许是喝了酒的缘故,马成红着脸对他说:有事,先走了!急急地掏出遥控器开了车门钻进去,小雪佛来车屁股冒着烟转了个弯闪着尾灯走了。赵力一步跨三级台阶奔进了家门。满脸绯红的老婆,举着半水杯浮动着些须“头皮屑”的啤酒喝问:你在酒里放了什么?这种事你也做得出?你要钱明说啊,何必费这心事,我可以帮你问马成要回五千块的借条,你以后还有脸在这块混么?
  赵力正纳闷着老婆说这些话,咋没掉一滴眼泪呐。半听啤酒像手榴弹似地飞了过来:亏马成心细,喝了几口……你不是人0咣”!老婆关上了卧室的门,并在里面扣上了保险。
  第二天一早,赵力大概还在梦中,他老婆拖着行李箱去了车站。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