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这个女人不寻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葛长海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7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人道是女人嫁三嫁,妖魔鬼怪全不怕。柳月娥守着一个地儿结过三次婚又都离掉了,也算是名人了——应了那句话,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个名女人尤其难。柳月娥出来进去免不了有人在身后指指戳戳。好在她习惯了。习惯是对付人生无穷无尽尴尬的良药,尽管人生包罗着千奇百怪的苦涩。
  柳姐性格孤僻、内向,长相也不出众,不像是那种命犯桃花的女人——怎么这么能在婚姻上折腾呢?我没兴趣打听别人的隐私,但是每逢有人跟我神秘地提起她,我还是忍不住竖起耳朵谛听。
  柳姐的第一任丈夫叫李强。李强是接父亲的班来到城里的。李强生得方脸大眼,体格虽不高,但虎背熊腰,敦实健壮,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他生性木讷憨厚,上班只知道低着头干活,还抢着干“苦累脏”,下了班,吃过饭洗过澡只知道钻进宿舍睡大觉。逢到轮休调休,他还主动找到车间主任要求顶班加班,车间主任不批准,他就一个人上街闲逛,再不就是跑到公园里看老头们下棋。
  柳姐的第二任丈夫叫黄翔。黄翔长得高高瘦瘦,斯斯文文,不知是真近视还是冒充有学问,平日里总戴一副玳瑁眼睛。黄翔同柳姐一样都是厂里的班车司机,年轻时患上胃下垂,病情控制得不好,随身总带着各式各样的药片。黄翔婚后五年无子,离婚再娶,很快娶上了挺着大肚子的柳姐。这下好了,蜜月未满,黄翔就当上了爹,捡了一个大大的现成。
  柳姐的第三任丈夫是厂里看门的鳏夫老王。老王和柳姐都属羊,却整整年长她一轮儿。柳姐第三次结婚我赶上了,那时我刚分配到厂里行政科,已经和她成为同事快一年了,她却没通知我喝喜酒,也没通知科里其他人。记得我们的头儿在柳姐结婚那天一脸暧昧地对我笑道:她通知了他的两个前夫,怪不怪——这个女人呐不寻常。头儿说着说着还唱上了。
  厂里状况不景气,厂里下文规定:凡是直系亲属同在厂里上班的,至少必须有一个人下岗回家。这事弄得好似古代良将挑选精兵出征一样——父子同在军中,父回;兄弟同在军中,弟归。不同的是前者是为了获得军心,以利死战;后者却纯属江河日下途穷日暮的无奈之举。文件的落实情况应属良好,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情愿,该回家的还是回家了——例外也有,譬如说已经过了四五年的半路夫妻老王和柳姐就没有一个人下岗回家。事后得知,柳月娥和老王在事发当天悄没声地领了离婚证。
  据知情人讲,柳月娥第一次离婚是净身离家,没带走家中一根筷子;第二次离婚“净身”得更彻底,她连亲生孩子都没带走;只有第三次离婚离得拖泥带水——她离婚不离家,还和老王在一起搭伙。
  后来,厂子彻底垮了,大家各谋生路。柳姐当了的姐,凭借自己的技术和辛勤劳动,挣了不少钱。她买了一套二手房子后,立马从和老王共同生活的家中搬出去。
  当我们热切期待她重披嫁衣的消息时,她出了车祸,人没死,却从此成为植物人。
  三个至今单身的终生情敌不知怎地达成默契,一个一天轮流看护长睡不醒的柳姐,他们还共同供养柳姐的儿子。柳姐的儿子十六岁,今年上高二。在他还是个孩子时,有人逗他问,你姓什么?小家伙爽利地回答,明。有人就又问了,百家姓里有你这个姓吗?小家伙很老成地回答,百家姓里没有千家姓里有。柳姐没出事前,她和三个前夫四个人明争暗抢地宠他,宠出他一身臭毛玻母亲出事后,儿子逐渐转变为可教育好子女,懂事多了。顺便提一下,他的名字叫——明天。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