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给花开一次机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薛峰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7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她是一个脸上长满雀斑的女孩,在她八岁的时候,上小学一年级,老师把她和一个男生调到一个座位,可那个男生不愿意和她坐一块,他大声地嚷道:“她脸上有小黑点。”于是,全班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脸上。那一刻,她特别难堪和自卑。
  长大一些,她曾吃过药动过手术,但那些可恶的雀斑仍没能从她脸上消失。有时候她也告诉自己不要在意这些,可是每当与别人说话时,她总不自觉地在心底难过起来。她真是不明白命运怎么给她开这么一个玩笑。于是后来的日子她开始了逃避。她不与人接触,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与陌生人说话。她觉得自己就像山脚下瓦片中一株无名的小草,没有花开,没有芳香,没有伴侣,只会孤独地生长,寂寞枯萎。
  可是,这一株小草,在大学二年级那年,喜欢上了隔壁教室里的一个男生。当然,这是一份埋藏在心底的喜欢,没有任何人知晓。缘于这份喜欢,她开始关注操场起来,因为他常在操场上打球。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投球,她都看得十分清楚,她把它们定格在心中,仔细地收藏了。她默默地守候着这份喜欢,在青春飞扬的季节里,她的心隐隐作痛。
  后来,她做梦了,梦的主角是他。常常在午夜时分醒来,黑暗中她睁大眼睛,面对无边的黑夜她勾画他的身影。还有些时候,她低着头上楼,在楼梯上走着走着,无意中一抬头,她会产生幻觉,看见他从楼上迎面走下,冲她温柔地笑,笑容明亮,眼睛清澈。每每这个时候,她的脑海会突然变得空白。而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疼得刻骨。
  伴着这份喜欢,一年过去了,转眼到了毕业的时间。她想她应该把这份喜欢告诉他。无论他在不在意,无论他如何看待她,无论他接不接受,她都要把她的内心告诉他。她不能带着这份喜欢毕业,让它永远不见天日。否则,她会后悔一辈子的。
  于是,在毕业前夕,她给他写了一封信,写得相当诚恳,言语也十分质朴,就像山谷的一阵清风。她本想直接把信交给他,可她实在鼓不起这个勇气。最终,她选择了邮寄。贴上小小的邮票,她的心也跟着飞走了。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一周过去,两周过去……没有任何音讯。她突然嘲笑自己起来了,一个满脸雀斑的女孩,谁会在乎啊!想到此,她不禁潸然泪下。
  可是,就在临离校的前一天,她接到了他的回信,约她在某一个时刻在某一个公园里见面。激动与惊喜是不必说了,她第一次把自己刻意打扮了一番。她穿上了她的那件洁白的裙子,迎风飞扬。然而,在公园里,她等了有两个小时也没见他的踪影。她估计他可能是临时有什么事不能赶到了,所以她的心里十分失落。就这样,带着深深的失落,她在回学校的路上发生了车祸。白色的裙子上全是鲜血,时间凝固,风停云散。而她不曾明白,她所接到的那一封约她的信,只是他宿舍的人搞的一个恶作剧……
  生命像一个易碎的玻璃瓶,经不起任何的儿戏和捉弄。每一个生命都有开花的希望和追求,请给花开一次机会,尊重每一株小草。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美的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中国还很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你去过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如果你对那些史实并不十分熟悉,那么,作一次美的巡礼又如何呢?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 [点击阅读]
致青春
作者:佚名
章节:179 人气:0
摘要:9月10日,南国的盛夏,烈日炎炎。大学新鲜人郑微憋红了一张脸,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将她的两个大皮箱半拖半拽从车尾箱里卸了下来。她轻轻抬头用手背擦汗,透过树叶间隙直射下来的、耀眼的阳光让她眼前短暂的一黑,突然的高温让她有些不适应。她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掏了掏,翻出了出门前妈妈给她备下的零钱,递给身边的出租车司机,笑眯眯地说道:“谢谢啊,叔叔。 [点击阅读]
花田半亩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 [点击阅读]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