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经典小小说 - 拜访“对联大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陶今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7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午觉刚睡醒,我的书房兼卧室的门就被一阵风吹开了。我抬头一看,却见进来的不是风,而是我的学生林平。这个愣小子,怎么这样兴冲冲的?
  “陶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网上出了一个新网站,叫《对联大王》,你知道不?”林平说着,就坐到我的电脑桌边了。
  叫“对联大王”?挺新鲜的。而今称王称霸的,满天下都是,什么“芙蓉王”,“酒鬼王”、“小品王”、“破烂王”、“袜子王”……多着哩。自称“对联大王”的倒是头回听说。
  “你拜访过这个‘大王’没?调出来看看。”我对林平发话了。
  林平手握鼠标,一阵点击,《对联大王》果然从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霍,五光十色,花花绿绿,够别致的。
  林平说:“这个网站,与其它楹联网站并无太大的区别,楹联理论,楹联仓库、楹联互动、联坛动态和征联信息等等,都是大同小异的。唯一比别的网站高出一筹的,是网站上有一个软件,叫‘撰联快车’,下载了这个软件,小学生写楹联都会出口成章得心应手的。”

  “哟,有这么神奇?我倒真想见识见识。”我说。
  一会儿,林平就将软件下载好了。他开始给我演示。林平打出“白日依山颈一行字,再点击“对下联”,立即就跳出了“黄河入海流”。林平说:“怎么样,方便吧?”接着,他打出“一行白鹭上青天”,再点击“对上联”,就跳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林平又说:“怎么样,方便吧?”
  是够方便的,我心里想。“不过,”我说,“这些都是古诗里现成的句子,算不了啥。我如果随便说出几个字,它也能对吗?”“能埃”林平说,“你随便说吧。”
  我说:“好,先来个简单的,‘天高云淡’,让它对下联吧。”一会儿屏幕上就闪亮登场了“地广人媳、“水美鱼肥”、“叶茂花红”、“意切情真”、“红瘦绿肥’、“国富民强”……一共30多比。林平笑了,又说:“这30多比。包括‘严式’和‘宽式’两大类,你可以任意选用。怎么样,方便吧?”
  “如果再复杂一点的,行吗?”
  “行啊,高科技嘛,比人脑还聪明哩,你说吧。”
  “好,我出个上联:‘花间命笔,饱蘸杏红宜入画。’把下联对出来吧。”

  林平再一阵点击,一大串下联又横空出世了:“湖畔抚琴,轻撷柳韵好吟诗”、“雾里攀竹,喜淋翠雨正逢时”、“池上采莲,漫摇叶桨可巡天”、“沙场擎旗,号鸣烽火待班师”、“柳下相亲,初开情窦慢交心”、“堂内娶妻,轻掀头盖好成亲”……
  “看看,精彩不精彩?怎么样,方便吧?”林平眉飞色舞。
  看起来这个软件的确是够可以的,让初学者作为一个学习园地,倒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被人用来图“方便’,到这个软件上来找现成的,那还叫楹联创作吗?面对林平,我正色道:“小林,你真的以为这样写楹联好吗?我不能赞成这种做法。我看还是多动脑子多动笔的好。你说呢?”
  林平笑笑,没说什么,走了。
  不久,林平又来串门了。这回,他的脸色却不像上次那样阳光灿烂,也不像上次那样一进门扰发布“好消息”了。
  我说:“最近情况怎么样?参加过什么征联,得了什么奖不?”
  “别提得奖的事了。”林平说,“那回‘新芽杯’征春联,8000多人参赛,其中300多人的应对联一字不差,叫人家征联单位怎么办?最后,只好取消评奖了。”

  我笑笑。我说:“莫非那300多人的应对联都是到那个‘撰联快车’上找的?你也是在那上面找的吧?”
  林平哑巴了,脸红了。
  我给林平泡上一杯茶。我说:“小林啊,你知道,楹联是我们的国粹,博大精深。要想写好楹联,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知识,一定要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一定要了解社会深入生活,更要多练多写,任何捷径都是行不通的,任何‘巧妙’的办法都是不可取的。”
  林平望着我,点点头,说:“是哟,近些时来,每当我写不出对联时,我就图方便,到‘撰联快车’里面去找,脑子都快变成泥巴变成浆糊了。现在呀,我是越写越没劲,差不多我都想撒手不干了。”
  “别,千万别这样。你的对联功底并不差,只要你抛开那个‘撰联快车’,多动脑子多动笔,发奋写下去,不用太长时间,你就会真正成为‘撰联快车’的。”
  林平望着我,重重地点了点头,又点了点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妻妾成群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3
摘要:第1节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仆人们以为是在北平读书的大小姐回家了,迎上去一看不是,是一个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女学生。那一年颂莲留着齐耳的短发,用一条天蓝色*的缎带箍住,她的脸是圆圆的,不施脂粉,但显得有点苍白。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芙蓉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001婚礼中的插曲1林静站在巨大的落地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不禁伸手抚触自己的脸庞。高挽着的头发,披着轻柔的婚纱,精致的妆容,有着一种妖冶的美,雪白的项颈装饰这耀眼的钻石项链,圆润的耳垂搭配着同一系列的耳环,巴黎空运过来的婚纱,镂空的设计衬托着她那姣好的身材,带着点妖娆。这是她吗?林静不禁在心底问自己。是的,是她,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而她就是新娘。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4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北京北京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九九四年北京的一个夏夜,我说:“我要做个小说家,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见祖日祖,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要娶个最心坎的姑娘,她奶大腰窄嘴小,她喜欢我拉着她的手,听我胡说八道,无法无天。我定了我要做的,我定了我要睡的,我就是一个中年人了,我就是国家的栋梁了。 [点击阅读]
国史大纲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钱穆着商务印书馆修订本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点击阅读]
美学散步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李泽厚八十二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名家就都在学校里。但当时学校没有美学课,解放初年的社会政治气氛似乎还不可能把美学这样的学科提上日程。我记得当时连中国哲学史的课也没上过,教师们都在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学习马列和俄文……。所以,我虽然早对美学有兴趣,却在学校里始终没有见过朱、宗二位。 [点击阅读]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鬼车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6
摘要:这已经是苗我白近几天第4次在深夜3点钟被楼下的汽车报警器的鸣叫声吵醒了。他怒不可遏。从30岁起,苗我白的夜间睡眠改为一次性的:醒了当夜就再也睡不着,不管几点醒。这个毛病已经困扰苗我白6年。为了能睡一个完整的觉,苗我白每天下午从5点起就停止饮水,以防夜间膀胱骚扰大脑。和苗我白睡在一张床上的,是他的妻子鲍蕊。鲍蕊不是苗我白的原配妻子。苗我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崔文然,那是苗我白的至爱。 [点击阅读]
韩寒《青春》
作者:韩寒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青春》里收编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最早在台湾地区出版,大陆版本自然多有不同。这个书名源于早先时候富士康员工不断跳楼,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其实不太恰当,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和很多人逝去的青春不一样,这篇文章得以幸存。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皮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 [点击阅读]
倾城之恋
作者:张爱玲
章节:9 人气:3
摘要:娄家姊妹俩,一个叫二乔,一个叫四美,到祥云时装公司去试衣服。后天他们大哥结婚,就是她们俩做傧相。二乔问伙计:“新娘子来了没有?”伙计答道:“来了,在里面小房间里。”四美拉着二乔道:“二姊你看挂在那边的那块黄的,斜条的。”二乔道:“黄的你已经有一件了。”四美笑道:“还不趁着这个机会多做两件,这两天爸爸总不好意思跟人发脾气。”两人走过去把那件衣料搓搓捏捏,问了价钱,又问可掉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