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经典小小说 - 逝去的生日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毛雅琴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7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晓雪捧着一束小雏菊,朝贝儿住的地方走去。每次来看贝儿,晓雪都觉得有什么东西堵在她的胸口,闷闷的,逼得她喘不过气来。
  自从贝儿住到这儿后,每年的这一天晓雪都会过来,陪贝儿说说话。
  晓雪是十年前认识贝儿的。那时,她从学校毕业,被分到一家医药公司的药检室工作,当时贝儿也在这个部门。人事科长把她带到办公室,刚介绍完她的情况,贝儿就冲了过来,拉着她的手大声地嚷嚷:真是人如其名,美得像雪一样纯净!我喜欢你!晓雪,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你说是吗?末了,还给她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臊得晓雪一脸通红。后来,两人还真成了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手机把晓雪从回忆之中唤醒了。丈夫打来电话,说爸、妈已经来了,还给她买了生日蛋糕,让她早点回去。晓雪立时觉得胸口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生日,生日,又是该死的生日……”晓雪不喜欢过生日,可晓雪又躲不掉生日,躲不掉亲人们对她的爱。这些年,晓雪常常想,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生日,贝儿也许不会住到这个地方来。
  当贝儿知道那天是晓雪的生日后,就到处嚷嚷着要给她庆祝,并让她的男朋友忠在舞厅包了一间卡座。忠是一个略显忧郁气质的男孩,一双眼睛又黑又深,好像隐藏着无数的心事。忠的眼神常常让晓雪害怕,可她又说不上到底怕什么?她不愿意看见忠。但晓雪又不能躲开忠,既然他是贝儿的男朋友,那么他也是她的朋友。
  忠是在“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响起之后出现的。舞厅的灯光渐次熄灭,晓雪先是看见一团移动着的星星点点的烛光,然后又看见一个托着这团烛光的黑影。再后来就看见了忠那双又黑又深的眼睛。
  晓雪的心莫名地慌乱。晓雪不敢看忠的眼睛。晓雪扭头望了望贝儿。贝儿正笑眯眯地催她:快许愿呀!晓雪。晓雪就闭了眼睛,一口气吹灭了那团在蛋糕上扑闪扑闪的烛光。
  不知道为什么,忠在给晓雪切蛋糕时,拿刀的手老是发抖。贝儿就疑惑地看着忠。贝儿问:忠,你今天是怎么了?忠说,没什么,我想请晓雪跳第一支舞。忠说完就走到晓雪面前,目光幽幽地望着晓雪,晓雪的心又莫名地慌乱起来。晓雪望了望贝儿,贝儿也正瞅着她。半晌,贝儿说,晓雪,你去跳呀!
  晓雪一直低着头,晓雪怕碰见那双又黑又深的眼睛,那眼睛像一口深井,拼命地把晓雪往里面吸。晓雪怕掉进那口深井里,晓雪在心里不断地对自己说,那口井是贝儿的,那口井是贝儿的……
  后来忠跑到台上唱了一首歌,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忠说这首歌是献给一个在他心底埋藏了很久的女孩的。忠还没有唱完,贝儿就捂着脸跑了出去,晓雪也跟着追了出去……
  走着走着,晓雪发现已经到了贝儿住的地方,贝儿正在雪松树下望着她,贝儿怕热,每过一次夏天都像死里逃生似的。贝儿住到这后,晓雪就帮她种了两棵雪松树,现在雪松已经长大了,站在贝儿身边就像两个为她打着遮阳伞的保镖。
  晓雪躬身把小雏菊放在贝儿身边,这是贝儿最喜欢的花。碑上的贝儿还是十年前的样子,还是笑得那么灿烂。看着贝儿的脸,晓雪的心又猛地搐了一下,嗓子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哽咽着唤了一声,贝儿!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手机又响了,还是丈夫的电话。晓雪,你在哪儿?要我来接你吗?晓雪,你要注意身体,要好好照顾自己。自从知道她怀了孩子后,丈夫就变得有些婆婆妈妈了,每天都像个跟踪器,一会儿叮嘱她要注意这样,一会儿又叮嘱她要注意那样,还不停地唠叨着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听着丈夫絮絮叨叨的声音,晓雪突然冲口而出,我们的孩子就叫贝儿,就叫贝儿,贝儿!晓雪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不可遏止地涌了出来。那可怕的记忆,不可回避地闪现在她眼前:
  那天,晓雪跟着贝儿跑出去,在一个交叉路口追上了贝儿,正当晓雪拉住贝儿时,一辆汽车从路口冲了出来。贝儿用力把晓雪往旁边一推,自己却跟着车子飞了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2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