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饥饿游戏3嘲笑鸟 - 第二篇 袭击 第十四章 死亡圈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区是个很大的辖区,山脉绵延,村镇星罗棋布。每个村镇都有附属的矿井或采石场。但现在许多村镇以培训和输出治安警为主。因为十三区已经掌握了制空权,因而二区的军事力量并不能对反抗军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有一点除外:位于二区中心地带的一座山可以说牢不可破,这里聚集了凯匹特的主要军事力量。
  我们给这个山起了个诨名叫“硬骨头”,因为我在对二区反抗军指挥官提到这座山时沿用了普鲁塔什的说法“难啃的骨头”。这座山久攻不下,二区的指挥官已经为此感到既疲惫又泄气。这块“硬骨头”是在黑暗时期结束后不久建造的,因为当时凯匹特刚失去了十三区,急于要建立一个新的地下堡垒。当时他们有一部分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集结在凯匹特郊外——核武器、飞机、军队——但是大部分都已经在敌方的控制之下。当然,他们不可能再重建具有十三区规模的军事堡垒,因为那是花费几个世纪时间建造起来的。然而,他们发现二区的废旧矿井也可以加以利用。从空中俯瞰,“硬骨头”与平常的山无异,只不过上面有几个入口而已。但在山体内,却隐藏着巨大的空间。大块山石被挖掘出来,拖到地上,然后再通过泥泞狭窄的山间小道,运送到远处用于建造房屋。在“硬骨头”和二区主要城镇之间甚至还建造了铁路来运送矿工。其中一条铁路直接通到二区司法大楼所在广场。当时我和皮塔参加胜利巡演时曾站在司法大楼门前的台阶上,不敢面对台阶下加图和格拉芙哀痛不已的家人。
  这座山所处位置并不十分理想,泥石流、山洪和雪崩时有发生,但它仍有一定优势。在山体被开凿时,由于矿井在采矿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起到支撑作用的石柱、石壁等,这对于基本设施的建造发挥了一定作用。凯匹特在对原有构造加强之后,建成了新的军事基地,里面装配了大量的计算机,还拥有会议室、兵营和武器库。他们将出入口扩大,以方便机库中飞机的出入,并建立了导弹发射平台。但山体外观基本没有改变,仍是山石耸立,林木茂密,野生动物出没。这种天然的恶劣环境恰使其不易被敌方攻破。
  在其他个辖区的眼里,凯匹特对二区可谓优宠有加。从二区反抗军的身上可以看得出他们衣食充裕,童年幸福。一些人长大后确实在采石场或矿井当了工人,其他一些人会接受教育到“硬骨头”里工作或者当治安警。他们从小受到训练,非常强悍,善于格斗。饥饿游戏被他们看做是一个致富成名的机会,这种观念在其他辖区是不多见的。当然,二区的人更容易受到凯匹特宣传的影响,也更易于接受凯匹特的思维方式。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仍然是奴隶。如果说成为治安警或在“硬骨头”里工作的人没看到这一点,那么在采石场劳动的工人却不会迷失,而正是他们构成了主要的反抗力量。
  两周前我到达这里时,交战双方仍处于胶着状态。村子的外围已被反抗军控制,城镇里双方力量各据一方,但“硬骨头”却一如既往,坚不可摧。几个入口处的军事工事已被加强,中心固若金汤。在其他个辖区已被反抗军夺取的情况下,二区仍在凯匹特的掌控之中。
  每天,我会尽力做一些事情。看望伤员、和摄制组成员合作拍摄短片。他们不允许我参加实战,但经常邀请我参加军事会议,比在十三区参加的会议要多很多。我在这里感觉好多了,更自由了,胳膊上无需印制时间表,被占用的时间也较少。我住在地上由反抗军控制的村镇或山洞里。出于安全考虑,我经常变换住所。白天,只要带着一个警卫,不走太远,我就可以打猎。在大山上呼吸着清冷的空气,我觉得又有些力气了,思维也渐渐清晰起来。可是越是清醒,心里越能明显地感到皮塔的不幸遭遇所带来的刺痛。
  斯诺把他从我的身边偷走了,将他扭曲成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又把他送到我身边。和我一起来到二区的博格斯后来告诉我,虽说营救计划十分周密,但营救皮塔的过程也显得过于容易了。他相信,如果十三区不去救皮塔,凯匹特也会把皮塔送还给我。或者把皮塔扔到一个激烈交战的辖区,或者直接送到十三区,打上丝带,挂上有我名字的标签。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我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皮塔目前的疯癫状态比他死去更能让我看到一个善良、执著的皮塔,他热情似火。在这个世上,除了波丽姆、妈妈和盖尔,谁还会如此无条件地爱着我?如果换了我,我想我是不会同样爱他的。有时,当我独自一人时,便拿出藏在口袋里的珍珠。这珍珠让我想起那个拿面包皮给我的男孩、那个在火车上用自己坚强的臂膀为我除却噩梦的人、那个在竞技场吻我的人。这珍珠让我记住了我失去的是什么。可这又有什么用?过去的都已过去,他也已离我而去,我们之间曾拥有的一切都已随风飘散。而我拥有的只有一个承诺:杀死斯诺。这句话我每天都会对自己说十遍。
  在十三区,皮塔的治疗仍在继续。我还没有问,普鲁塔什就会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关于皮塔的令人高兴的消息。“好消息,凯特尼斯,我们基本已经使他相信了你不是一个变种人!”要不就是,“今天,他可以吃布丁了!”
  黑密斯随后打来电话,告诉我皮塔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唯一的一线希望来自波丽姆的建议,“波丽姆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把他劫持回来。”黑密斯对我说,“先把他对于你的不良记忆调出来,然后给他用大剂量的镇静剂,比如吗啡。我们只实验了一项记忆,我们让他看了你们两个在竞技场山洞里,你给他讲波丽姆得到山羊的那段录像。”
  “有什么进展吗?”我问。
  “哦,如果说头脑极度混乱比极度恐惧强的话,那可以说是的。我不敢说这也算进步,他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失去语言能力,似乎陷入一种昏迷状态。当他清醒时,他问的唯一的问题是关于那羊的。”
  “好的。”我说。
  “你那边怎么样?”他问。
  “没有进一步行动。”我对他说。
  “我们已经派出了一个小分队专门攻克那座山。比特,还有其他几个人。你知道的,智囊团。”
  智囊团成立时,我毫不奇怪盖尔也在其中。我想比特一定会带上他,倒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专业技术,而是比特希望他能想出办法智取这座堡垒。一开始盖尔提出要跟我一起来二区,但是我觉得这样就把他从比特的研究工作中分离出来了,我告诉他最好老老实实地待在最需要他的地方。可我没有告诉他的是,有他在身边,皮塔的不幸所带给我的伤痛就更加难以愈合。
  一天下午,他们来到了二区,傍晚,盖尔找到了我。我正坐在村子边的石头上,给一只野鸭拔毛。我的脚边堆着十来只。自从我来这里以后,总有一群群野鸭在南迁,打鸭子毫不费力。盖尔二话没说,往我身边一坐就开始拔毛。我们拔到快一半时,他说:“我们能吃到这些野鸭吗?”
  “是的。大部分要送到营地厨房,但他们允许我留一两只给今晚和我一起吃饭的人,这样是为了留住我。”
  “难道你获得的殊荣还不够留住你?”他说。
  “随你怎么想。”我答道,“不过有人说嘲笑鸟吃了对身体不好。”
  我们不说话了,静静地拔鸭毛。过了一会儿他说:“我昨天看见皮塔了,从玻璃窗里。”
  “你当时想什么来着?”我问。
  “一些自私的想法。”盖尔说。
  “你再也不用嫉妒他了?”我的手猛地一拽,一堆鸭毛散落在我们四周。
  “不,正相反。”盖尔把一根鸭毛从我的头发上摘下来。“我想……我永远都争不过他,不管我有多痛苦。”他拿着鸭毛在他的拇指和食指间揉搓着,“如果他好不了,我就不会有机会,你心里永远都不可能放下他,你和我在一起永远都不安心。”
  “我吻他时,老想着你,心里觉得不安,那时也是一样的。”我说。
  盖尔深深地凝视着我,“如果我早知道是这样,其他的我都可以不计较了。”
  “这是真的。”我承认道,“可你刚才说皮塔的那些话也没错。”

  盖尔愤愤地发出一声叹息。我们把野鸭送回营地后,又自愿回到林子里拾柴火。在林子里,他把我拥到了怀里。他的嘴唇轻拂着我脖子上的淤伤,之后慢慢地移到我的嘴边。尽管我心里时时挂念着皮塔,时时为他感到难过,但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觉得他再也不会回到我身边了;或者,我再也不会回到他的身边了。我会一直待在二区,直到全国解放,然后去凯匹特,杀死斯诺,而后我会让自己悄然逝去。而他,也会在疯癫和愤恨中死去。所以,在这光线渐暗的黄昏,我闭上眼睛,吻着盖尔,把我一直深埋在心里的吻全部还给他。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关系了,而我也太绝望、太孤寂了。
  盖尔抚摩着我,他的气味和他身体的热量至少在提醒我,我还活着。此时此刻,这种感觉很好。我清空了脑子里缠绕着我的一切繁芜之事,尽情地享受着这种感觉,让它传遍我的全身。这时,盖尔轻轻地把我推开,我向前紧贴住他的身体,可他却用手托住我的下巴。“凯特尼斯。”他说。在我睁开眼睛的瞬间,觉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扭曲了。这不是我们常去的那片林子,不是我们的那座山,也不是我们的过去。我不由得摸着左边太阳穴上的伤疤,这伤疤总和我的思维混乱紧密相连。“现在吻我吧。”我心里很乱,但是却很坚定。盖尔俯下身,用他的唇轻轻触碰我的唇。之后,他定定地看着我的脸,“你在想什么?”
  “不知道。”我轻声说。
  “这么说你就像在亲吻一个醉汉,这不算数。”他轻蔑地笑了一下说。他抱起一堆柴火,推到我的怀里。在那一瞬间,我又变回了原来的我。
  “你怎么知道的?”我说,一心只想着掩饰自己的尴尬。“你难道吻过喝醉的人?”我猜盖尔在十二区时肯定亲吻过不少女孩子。肯定总是有人追在他屁股后头。我以前从未在这方面多想过。
  他只是摇摇头,“没有,可这也不难想象。”
  “那么你从来没吻过别的女孩?”我问。
  “我可没那么说。你知道,我认识你时,你只有十二岁,还挺讨人嫌,难道我除了和你一起打猎,就没过过日子?”他说着,抱起了一堆柴火。
  突然间,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你吻过谁?在哪儿吻的?”
  “太多,记不清了。在学校旁边,在煤渣堆上,随你说什么地方吧。”他说。
  我骨碌着眼珠,“那么什么时候我成了你特别喜欢的?当我被带到凯匹特的时候?”
  “不是,大约在那之前六个月,刚过完年那会儿。我们当时在霍伯黑市一起喝着格雷西·塞做的汤。大流士开玩笑说,他要亲你一下来换你的一只兔子。那时我突然觉得……我很在意你。”他对我说。
  我仍记得那一天。到了下午四点钟,林子里就已经又冷又黑了。我们打了一天猎,飘落的大雪使我们早早就准备收工了。霍伯黑市里挤满了躲避大雪的人。格雷西·塞在卖肉汤,她的肉汤里放了我们一周前打的野狗骨头,可那天汤的味道不如平时。不管怎么说,汤是热的,我也确实饿了,我盘腿坐在她的柜台上大口喝汤。大流士倚在小摊旁边的柱子上,正用我的辫子梢抚弄我的脸颊。我没好气地把他推开。大流士却在一旁不停地絮叨,说他的吻能抵上一只兔子,也许两只兔子,因为人人都知道红头发的男人是最有男人味的。格雷西·塞和我看着他可笑的样子忍不住一个劲地笑,他还透露霍伯黑市的某某为了尝尝他的美唇的滋味,给他的好处可不止一只兔子。“看见了吗?你个戴绿围巾的女人,如果你真想问的话,就去问问她。”
  这是八辈子以前的事,盖尔还记得。“大流士不过开个玩笑。”我说。
  “也许吧。就算不是,他也不会承认。接受皮塔,或者接受我,甚至接受芬尼克。我担心他已经看上你了,不过最近他好像又恢复成老样子了。”盖尔说。
  “你要觉得芬尼克喜欢我,那你就是不了解他。”我说。
  盖尔耸耸肩,“我知道他很绝望,可绝望的人才会做出疯狂的事儿。”

  我突然觉得他这话是在说我。
  第二天一早,天气晴朗,我头脑也很清醒,开始琢磨“硬骨头”的事。尽管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但他们仍通知我去开会。在会议室,我没有坐在会议桌旁,而是坐在宽敞的窗台上,从这里能看到那座山。二区的指挥官是一个叫莱姆的中年妇女。她让我们看了“硬骨头”的模拟图,介绍了它的内部设施、防御工事,以及久攻不下的现状。我来到二区以后见过她几次,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她。她很容易记,六英尺的身高,肌肉强健。我一直想不起在哪儿见过她,直到有一次我看了她在前线指挥军队进攻“硬骨头”山的短片时才想起来,我面前的这个人是另一个胜利者,二区的“贡品”。她多年前曾赢得饥饿游戏,属于上一代人。当时为世纪极限赛做准备时,艾菲曾把她的录像带连同其他胜利者的录像带一起拿给我们看。也许我在以前的饥饿游戏节目中看到过她,但她一直很低调。在我最近得知了黑密斯和芬尼克的经历后,我一直在想:在她赢得饥饿游戏比赛后,凯匹特又是如何对待她的?
  莱姆介绍完战况,二区来的智囊团问了她许多问题。时间在一点一点地过去。大家吃了午饭继续讨论,试图找到攻破这座山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比特认为他有办法攻入敌方的计算机系统,也有人建议启用敌人内部的几个内线,事实上,没有人提出有新意的想法。在下午的时间悄然流逝的时候,人们的讨论又回到数次使用过的办法上——直接进攻敌人的入口。看得出莱姆很沮丧,因为数次这样的尝试已经失败。最后,她忍不住了,说:“如果有人建议直接进攻入口,他最好能想到好的进攻方法,因为这个人必须负责指挥这次攻坚战!”
  盖尔在桌子旁坐了几个小时了,早已不耐烦了,一会儿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一会儿又坐到我坐的窗台上。开始,他好像和莱姆的看法是一致的,认为入口不可能攻破,所以已不再参加讨论。在刚过去的一个小时里,他一直一声不响地坐着,眉峰紧锁,透过窗户凝望着远处的“硬骨头”。莱姆说出最后通牒似的话之后,会议室一片寂静,这时他开口说道:“我们真的有必要攻入‘硬骨头’吗?把它摧毁是不是就够了?”
  “这是正确的一步,你是怎么考虑的?”比特问。
  “我们把它当做一条野狗的洞穴。我们不攻进去,那么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把狗憋在里面,要么把狗撵出来。”盖尔接着说。
  “我们曾尝试炸开入口,可他们的防御工事伸入到山体内部,爆破没能对他们构成真正的威胁。”莱姆说。
  “我想的不是这个。我在想如何利用这座山。”盖尔说。比特站起来,来到窗户旁盖尔坐着的位置,从他不合适的眼镜片后面看着那座山。盖尔接着说:“你看到了吗?我们攻击它的边路?”
  “那是雪崩多发地段。在这里要十分谨慎,我们要精确布置好引信,一旦爆炸开始,我们就无法控制了。”比特用很低的声音说道。
  “如果我们放弃占领‘硬骨头’的方案,也就无需控制它了。只把它关闭就行了。”盖尔说。
  “这么说你是建议我们引起山体崩塌,然后堵住出口?”莱姆问。
  “没错。把敌人困在里面,切断他们的给养,使他们的直升机也飞不出来。”
  大家都开始考虑这一计划。博格斯翻着“硬骨头”的模拟图,皱着眉头说:“这一下里面的人没有能活着出来的了。看看它的通风系统,最多只能算是简易通风系统。跟我们在十三区的通风系统没法比。它完全靠从山体两侧泵进空气。堵塞这些通风口,里面的人都会被闷死。”
  “他们仍然能通过火车隧道逃到广场上。”比特说。
  “但如果我们爆破,就不行了。”盖尔突然说。他的意图,整个的意图很明显,盖尔不想让“硬骨头”里的人活着出来。对于那些钻进圈套的猎物,他从不打算留着它们的命。这是他的死亡圈套之一。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0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大西洋案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珍-玻波小姐坐在窗前瞧着前面,好久以来她已不再欣赏这片原是茂密的花园。但是什么也没去做。雷库克的藉口总头头是道,不是天气太干燥,就是太潮湿,或是泥土泡了水。雷库克自己栽花种菜的原则很简单,泡几杯浓浓的甜茶做为提神用,秋天来时扫落叶,夏天时种植他喜爱的鼠尾草和紫苑花。凭良心说,他喜爱他的主人,也迁就他们的喜好,对于蔬菜他知道得很清楚,什么是上好的香薄荷或是甘蓝菜绝不会弄错。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