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芥川龙之介 - 奉教人之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奉教人之死①
  芥川龙之介
  ①此篇作者托名古籍,以日本文言体写作,因亦以文言试译之。
  纵令人寿三百岁,愉逸度世,较之永生无尽之乐趣,亦不过梦幻耳。
  ——庆长译GuiadoFecador②唯立心为善者,乃能于圣教中得不可思议之妙趣。
  ——庆长译ImitationeChnisti③
  ②人名。
  ③《教徒景行录》,书名。
  昔日本长崎圣鲁卡堂,有此邦少年罗连若者,于圣诞夜饥极仆地,匍匐堂门外,得诣堂奉教人之援手,并受神甫哀悯,收养堂中。问其籍贯,则谓家在天国,父名天主。众皆失笑,然亦卒莫明其来历,唯彼腕系青玉念珠,知非异教。于是神甫以次,合堂法众,皆不之怪,而悉意扶持之。尤以其道心坚定,不似孺子,即长老辈亦为之惊诧,以为罗连若即非天童转世,亦良家子,乃以深挚之爱慈遇之。
  罗连着颜如冠玉,其声呖呖类小女子,性复温柔,故深得爱怜。法众中有此邦人西美昂者,尤视罗连若如兄弟,日常出入相偕,如影随形。西美昂出身于奉仕大名之武士家,魁伟出众,孔武有力,每教堂受异教徒投石滋扰,神甫辄令挺身防卫。彼与罗连若之相亲,诚若雄鹰之伴乳鸽,或如葡萄之藤,缘列巴农之巨桧而放其幽葩也。
  岁月如流,倏忽三载。罗连着已臻弱冠,时谣诼繁兴,谓距堂不远坊间一伞铺之女与罗连若有暧昧事。此铺老翁亦为天主教徒,常携女来堂顶礼,祈祷之余,其女常向职司提炉之罗连着眉目传情。且彼女每诣教堂,必盛其容饰,瞩目于罗连若,以之常为堂中教众所侧目。有人谓见女于行动时,故触罗连若之足,并见二人密通情札云。
  事闻于神甫,某日,召罗连若人室,婉言询之:“外传尔与伞铺女行止不检,此事究属实否?”罗连着满脸愁云,频频摇首,哽咽中再三声言:“绝无其事。”神甫视其年事尚幼,平时信心坚笃,知其决无虚言,遂亦信之。
  无奈神甫之疑窦虽解,而出人教堂之众人间,流言仍未稍戢,西美昂与罗连若既亲如手足,自更悬悬于怀。方其初闻恶诼,深感羞涩,亦以严词究询,终至羞与罗连若为伍。某日,在圣鲁卡堂后园,拾得女致罗连若艳书,值室中无人,即面掷罗连若前,载恫载诱,再次反复究询,而罗连若仍唯红霞蒙其美颜,力言“此女虽倾心于余,余但纳其书翰,从未置答也!”唯西美昂仍不之信,追究不休,罗连若乃勃然日:“尔以余为欺上帝之人钦?”言讫,离室而去,如小鸟之惊逝。西美昂方深悔己之多疑,嗒然欲出,忽见罗连若匆匆折返;腾身抱西美昂首,嗫嚅而言曰:“余过矣!”西美昂不及置答,则彼已掩其泪濡之脸,又复疾奔而出矣。而此“余过矣”之低语,终乃不明其寓意,谓己确已与女有染,自知过恶,抑以己疾言厉色答西美昂,而深表歉仄耶?
  后此不久,又传伞铺女身怀六甲,且自由于乃父,谓腹中胎儿乃罗连若之裔。伞翁大怒,立诉于神甫。事至于此,罗连若无辞自解。是日,神甫集法众磋议,决予破门之处分。罗连着既遭破门,即面临逐离教堂,生计中断之厄。但如此罪人,若害其留堂,则事关上帝之荣光,断不可行。平时亲密相处之法众,遂亦不得不挥泪摒罗连苦于门外。

  其哀痛最甚者,西美昂也。西美昂既悯罗连若之被逐,又怒其欺罔,遂于少年仓皇去堂时,在门际迎面饷以老拳,罗连若受击仆地,复强自起立,泪眼望天,喟然长叹曰:“主乎,乞宥恕西美昂,彼实不明余真象也!”西美昂闻语悚然,唯伫立门际,向空续舞其老拳。自余法众,亦乘机敛手,默然无言,面色阴沉。据彼时临场目击者云,时暴风将至,无色惨淡,罗连若嗒然低首,向长崎西空夕阳残照处,踽踽而行,其萧条之清影,如飘摇于火焰中也。
  自后罗连若一变其昔日圣鲁卡堂提炉童子之风貌,栖身郊外卑田院中,赫然为一可悯之乞儿矣。尤以原为异教人所嫉视之天主教徒,现身街头,不仅遭儿童之嘲谑,且常有棍棒瓦石之厄。又曾一度突罹热病,匍匐长崎道旁七昼夜,呻吟欲绝。幸以天主无涯之怜悯,尚得苟延一息,在不得钱米之日,山间野果与海滨鱼介,均可充一日之粮。而此际罗连若仍不忘圣鲁卡堂之日课,勤晨昏之祈祷,其腕际念珠,亦不变青玉之光泽。且每于夜阑人静时,悄然逸出卑田院,践稀微月色,独诣鲁卡堂前,默求主耶稣之加护也。
  昔时同堂,久已疏远罗连若,避之唯恐不及。神甫以次,无人予以垂怜。知此破门之无耻少年,犹存每夜诣堂祈祷之信心,虽由主力无边,仍视为不当之行,罗连若对此,自是深痛难言。
  伞铺女于罗连若破门不及弥月后,产一儿,伞翁虽为之愕然,然见幼孙之稚容,亦不憎愠,遂与女同加抚育,提携抱持,习以为乐。尤奇者,则法众西美昂,此力敌巨魔之大汉,闻伞女产儿,每诣翁处,以巨臂抱儿,熟视其颜,泫然欲涕,固不忘如弟罗连若也。伞铺女自罗连若晦迹,常有怨悔之色,于西美昂来访,似不甚怡。
  此邦有俗谚曰:“流光如矢没遮拦,”物换星移,倏又年所。是地突遭巨灾,长崎市一夜间半化焦土,大火事也。景象惨厉,如闻最后裁判之号角,吹波于烈火冲天之空际,令人毛骨为之悚然。时伞翁家适当风势,父女狼狈离室,仓皇间忽失稚儿所在,盖忘置室内矣。翁大惊号陶,女则如不被众阻止,亦几奋身入火谷矣。而风益骤,火益盛,烈焰轰轰而呜,直欲煅夜空之繁星。众救火者张皇扰攘,亦唯争阻半颠之女,束手无策矣。时有一人,排众而入,则法众西美昂也。此不畏身冒矢石之彪炳巨汉,略一顾视,即奔向巨火,惟火势过烈,浓烟扑面,数度辟易,遂至翁父女前曰:“此事唯任天父之意志矣,究非人力所能胜任也。”是时翁身后忽有人大呼曰:“天主乎,加护哉!”其声似甚熟,西美昂返首觅所从来,则赫然罗连苦也。火光映其癯颜,疾风靡黑发于肩际,眉目清丽,一目即识其人。罗连若以乞儿姿伫立众前,目炯炯遥瞩火中之家宅,咄嗟间,于狂风烈焰中,一跃而前,向火柱、火壁、火梁隙地疾奔而入。西美昂霍然失色,急向空频频划十字而呼曰:“天主乎,加护哉!”心目间仿佛见圣鲁卡堂前,夕阳残光中,罗连若秀沏悲寂之清影。

  时四周教众,目睹罗连若一往无前之雄姿,亦顿忘其破门之耻,呼声雷动,交口互议曰:“亲子之情,终莫能移,此自愧获咎久晦踪影之罗连若,终因拯其血胤,舍身入火窟矣。”伞翁亦同此感,目送罗连若之逝影,不能匿其沉郁,而大声喧豗.伞女则跪伏于地,双掌掩脸,一心祈祷,不动声色。空中火鹰飞舞,纷纷坠落,浓烟卷地,扑面而来。女唯低首默祷,不复知有人间世矣。
  是时环火人众,忽又跃然齐呼,则见罗连若乱发蓬蓬,手抱幼儿,如天神之降临,自大火中奋身而出。适一烬余之屋梁,訇然自空坠落,声震如雷,烈焰飞腾,顿失罗连若所在,唯有融融火柱,赤光闪耀如珊瑚树。
  西美昂以次,迄至伞翁,临场人众,睹此巨祸,莫不怵目惊心,茫然失色。其间伞女大号,如遭迅雷之猛击,突自地上跃起,旋又颓然仆倒,则见生死不明之稚儿滚地而来,伞女接过,立即紧搂于怀。帝力无边,圣智弥穷,已不知何辞以谢。盖罗连若置身火梁下,奋其必死之力,遥掷手中幼儿于女之足下,而儿竟无恙也。
  当伞女匍匐地面,且哭且喜之际,其旁,正高举双腕之伞翁,亦不觉肃然高诵赞美天父之大慈大悲。时西美昂方图拯罗连若于大火中,腾跃而前,翁之颂声,顿易为祷词,高闻空际矣。临场教众亦随之齐声高呼:“天主乎,加护哉!”且祈且哭。于是圣玛利亚之圣子,我人之主耶稣基督,以已饥已溺之心,倾听呼吁,则见通体焦煅之罗连若,已抱持于西美昂之双腕,自火中得救矣。
  是夕巨变,不第此也,当罗连若一命如缕,由教众合力舁至教堂前,寂然仰卧时,手抱幼儿泪盈满面之伞女,忽跪伏自门中出现之神甫足下,于众目睽睽中,作意外之忏悔,大声言曰:“此儿实非罗连着之裔,系妾与邻人异教徒私通所产!”其声凛凛然,无泪之目炯炯有光,正证其忏悔绝无虚言。“诚哉此言!环立教众,闻之皆瞿然屏息,顿忘目前漫天之巨焰。”
  女又止泣而言曰:“妾私恋罗连若,奈其信心坚笃,凛然峻拒,私心怨愤,遂诬称腹中儿为罗连若血胤,以资报复。罗连若品德崇高,竟不声辩,亦不尤妾,犯此巨愆,今夜忘一身之安危,敢冒地狱之烈火,拯儿一命,其慈心盛德,城耶稣再生矣,妾身罹大恶,虽肌肉寸裂于魔爪而死,亦所甘愿也。”女忏悔既毕,又伏地哀哭不止。
  时重重环立之教众中,有交口惊呼者曰:“殉教!”“殉教!”声如波涛之起伏。特于罗连若心悯罪人,虽堕身乞儿,不自辩白,即如父之神甫与如兄之西美昂,亦未识其懿行盛德,此减殉教之土哉。
  罗连若闻女忏悔,但微颔其首,其时肌发焦毁,四肢失灵,默然无语,但听之而已。翁则五中欲裂,遂与西美昂踞跳于罗连若之侧,思欲有以救助。罗连若喘息愈促,弥留在即,唯以平日如星之双眸,仰瞩天宇而已。

  神甫侧耳于女之忏悔,白巾飘拂夜风中,背门而立,肃然宣告:“悔改者有福矣,与其待人手之惩处,宁如深铭天主之戒律,静待末日之裁判乎。罗连若生平行事,深体基督之意志,在此邦教众中,实为稀有之德行。彼以少男之身……”神甫语至此,突然噤口,似见圣光一闪,熟视罗连若横陈之姿,骤然易色,形容庄肃,双手微颤,如见奇迹。在枯萎之颜际,热泪夺眶而出。其时西美昂与伞翁,始见此身映火光、寂然仰卧于鲁卡堂前之美少年,于焦破胸衣中,垂垂露其少女之双乳,莹然如玉。而焦煅之玉容,益不能掩其娇姿。“呜呼,罗连着乃女郎也!罗连若乃女郎也!”则见身背火场而环伺之教众,咸皆木然失色,以破色戒被逐鲁卡堂之罗连若,竟与伞女同性,乃一美目盈盈之此邦少女也。
  瞬息间众皆肃然起敬,如闻天主玉青,自无星之夜空遥遥传来。于是圣鲁卡堂前教众,如风靡麦穗,低首环跪于罗连若之侧,耳所闻,唯万丈烈焰于空际呼啸。自后,不仅伞女,其如兄之西美昂,亦均于静默中高举双腕于罗连若之上,肃听神甫喃喃诵经,而高呼罗连若之名。此邦之窈窕少女,遂脸含微笑,仰视天空而溘然长逝矣。
  此女生平,所知仅此,他无所闻,然此何事哉。夫人生之尊严,实已极于此刹那之铭感,无物可与之匹俦矣。世途茫茫如夜海,一波崛起,触新月之明光,苟不然者,又乌足以道生命之意义。故知罗连若之最后,亦足以知罗连着之一生矣!
  余庆藏长崎耶稣会刊行一书,曰:《列干达·奥乌里亚》,盖LEGENDAAUREA之音译也。内容虽非尽如西欧之“黄金传说”,然于记载彼士使徒圣者言行而外,亦采录此邦西教徒猛志精进之事迹,为福音传道书之一种。
  体式分上下二卷,以美浓纸刷交杂草体汉字与平假名文字,印刷不甚鲜明,亦不知是否活版。上卷扉页,刷横行拉丁文,其下刷汉字“千五百九十六年,庆长二年三月上旬镂刻也”,作二直行。纪年二侧有吹唢呐天使画像,技不甚工而楚楚可观。下卷扉页,除“五月接刻也”一语,与上卷无异。
  二卷各约六十页,所载“黄金传说”,上卷八篇,下卷十篇。又二卷卷首各有序言,不署作者之名,及拉丁文目次。序言文不甚驯,间杂如欧文直译之语法,一目即知必出于西教士手。
  上所采录《奉教人之死》一篇,系据下卷第二篇,疑为长崎西教堂遗事之实录。但所记火灾,查《长崎港草》等书,未能证实有无其事,事实发生之年代,遂亦无从确定之。
  余于《奉教人之死》一篇,为发表之必要已稍加文字之润饰,如原作平易雅驯之笔致,能无所损毁,则幸甚矣。
  一九一八年八月作
  楼适夷译
  1976年4月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