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假曙光 - 第05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一座微小的威尼斯教堂,充其量也只是一座附属教堂,一座很不起眼的小教堂。旅游指南上提都不提它,刘易斯·雷西的眼睛豁然开朗了。要不是跟那位英国青年在勃朗峰边邂逅,刘易斯·雷西就永远不会听说有这么一个地方;可是他还会听说什么值得了解的地方呢,他感到纳闷。
  他久久地伫立在那里,凝神注视着一幅幅壁画,起初并不喜欢——他现在承认——因为人物的姿态有点生硬,因为他们的衣着细腻到幼稚的程度(跟乔舒亚爵士的《艺术讲话》教他欣赏的大画家笔下的那种壮丽的衣饰迥然不同),因为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显得天真没有表情——因为就连那些白胡子老人好像也很年轻。后来,他的目光突然落到其中一张脸上:那是一张少女的脸,圆圆的脸蛋,高高的颧骨,两只眼睛相距很远,头上戴着珍珠编结的精致的头饰。呀,这就是特里希——活脱脱的特里希·肯特!绝对不能认为这位小姐“相貌平平”,她正是那种故事中屡讲不衰的绝代公主,她居住的地方真是一座仙境啊——那里到处是身体矫健的少年,圆脸撅嘴的少女,满面红光的老人。皮肤黝黑发亮的黑人;美丽的鸟,可爱的猫,还有那正在咬啮的兔子——周围是金色的栏杆,粉红色和蓝色相间的柱廊,月桂花环从象牙色的阳台上悬垂下来,夏日大海衬托的圆顶和尖塔!“刘易斯望着这一幅景象渐渐入了神,忘记了他来意大利欣赏那些艺术家们的华丽的衣饰、高超的情趣和朦胧的背景所感到的遗憾——忘记了萨索费拉托、圭多·雷尼、卡洛·多尔奇、洛斯帕尼奥莱托、卡拉西奇兄弟,甚至拉斐尔的《基督变容》,尽管他知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幅图。
  此后,他几乎看遍了意大利艺术必须展示的一切,到过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去波洛尼亚钻研折中派,去帕尔马研究柯勒乔和朱利奥·罗马诺。而那初次的景象在他的双唇间播下了一粒魔种,它让你听见鸟儿的讲话,小草的细语。即便他的英国朋友不在他身边继续向他指点、解说、启发,刘易斯·雷西自信那小巧的圣乌尔苏拉圆圆的脸庞也会带着他万无一失、信心百倍地一一观赏可与她媲美的人物。她已成为他的试金石,他的吉星;当他仔细端详过她那惊异的少女的眼睛,细察过她的织锦上的精美图案之后,所有那些面部表情温顺,裹着红、蓝色彩笔绘成的袍子的圣母像在他眼里似乎显得多么的乏味!他现在可能还十分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他连比雅特丽齐·沉西都放弃了……至于出自卡洛·多尔奇之手的那位裸体的胖玛格德琳,懒洋洋地倚在一本她并未读的书上,以那高妙的老样子向观赏者做媚眼……呸!圣乌尔苏拉不见得非要把他从她手中搭救出来不可……

  他的眼光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他的使命是要向他人揭示这个世界——他,渺小而无知的刘易斯·雷西,“要不是上帝赐福,”还有勃朗峰的那次机遇,他也许走到尽头了!成群结伙的那不勒斯丐童,黑黢黢的僧侣,打转儿的先知,无精打采的圣母,臀部粉红的爱神,也许要和他一起乘坐新式快速班轮回家了,一想到这里他就不寒而栗。
  他的激动有点像使徒的迷醉。几小时后,他不仅要去拥抱特里希,与他可敬的父母团聚;而且要前去向呆在萨尔瓦多·罗萨和洛斯帕尼奥莱托的黑暗之中的他们宣讲新的福音……
  使刘易斯深有感触的第一件事便是桑德湾房屋的矮小与雷西先生的高大。
  他本来期待着接受相反的印象。在他的记忆中,那座装饰过的托斯卡纳式别墅,哪怕与所谓的原型相比,仍旧保留着某些宏伟气派。或许,正是这些原型的通风间距与光秃秃的地板跟“高岬”的昂贵的地毯与明亮的炉火之间的鲜明对照增强了他对后者的回忆——满桌丰盛的菜肴不时在脑海里闪过,当然更进一步加深了印象。然而,雷西先生的形象却变小了。在儿子回首往事时,有关父亲的一切似乎都那么狭隘,不成熟。简直稚气十足。例如,他对埃德加·坡态度蛮横——在刘易斯眼里他仍不失为一位真正的诗人,尽管此后他听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旋律;他对自己的女眷苛求而凶暴;他对现在充斥儿子头脑的大多数事情、书籍、人物、思想茫然无知,却又浑然不觉。尤其是他对艺术鉴赏表现出的高傲和无能。雷西先生读书范围狭窄——刘易斯认为,他充其量也只是在茶余饭后从奈特的《名家浅尝》中乱抓一点,漫不经心地浏览浏览——雷西先生并不装出一副博览群书的样子,他满不在乎地说,这种事儿留给“书呆子们”好了。可是在艺术问题上,他固执己见、直言不讳,准备着搬出著名权威和市场价格来为自己的见解进行辩护,显而易见,正如他与儿子告别谈话中表示的那样,问题是哪些早期大师应当有入选雷西藏画的荣幸。

  这位青年对这些看法也没有感到不耐烦,美洲与欧洲相隔遥远,雷西先生旅游欧洲已是多年前的往事。他不知道他所欣赏的东西已经不值得欣赏了,这也难怪。至于不知个中原因,则更是无可厚非的。在他父亲的青年时代,刘易斯心灵所跪拜的那些画实际上还未被发现,甚至还未被学美术的学生和评论家所发现。一个美国绅士既妄自尊大,又给他的信使竹以高薪给他展示公认的“杰作”——他怎么会猜到每当他全神贯注地站在一幅萨索弗拉托或卡洛·多尔奇的画前时,一件无人知晓的瑰宝就潜藏在附近的灰尘和蛛网下面呢?
  不会的。刘易斯感到的只是宽容和理解。这种观点并不是为了增大父亲的形象;而是当年轻人走进了书房时。雷西先生因痛风病一动不动坐在那里,那条伸展在沙发上、包皮扎起来的腿似乎是宽容的另一原因……
  后来刘易斯回想道,也许正是父亲卧倒的姿势,他那硕大的块头在沙发上鼓起的样子,以及那条像一座山脊似的伸出去的瘸腿,使他好像突然之间填满了整个屋子。要不然就是他那在屋外都能听得见的暴躁的轰鸣声,凶狠地驱散雷西夫人和女儿们的声音:“喂,女士们,如果拥抱亲吻完了,我倒想和儿子呆一会儿。”然而,说来奇怪,妈妈和女儿们连同她们的裙环和荷叶边一起撤走后,书房似乎变得更小了,刘易斯本人觉得更像一个没有石子的大卫①
  ①大卫;《圣经》中的人物,曾用机弦甩石战胜非利士人。参见《撒母耳记上》第十七章。
  “好啦,我的孩子,”他的父亲红着脸、喘着气喊道,“你又回到家了。肯定有许多历险故事要讲;还带来几幅杰作让我瞧,因为我从大把大把花我的钱的情况就猜出来了。”

  “嗨,说到杰作,先生,那当然啦,”刘易斯傻笑着说,一面又感到奇怪,他的声音听起来像笛声一般空洞,他的笑容是有意识地用了好大劲儿才强装出来的。“好——好,”雷西先生一边赞许,一边挥动着一只似乎要成熟得需要包皮扎的紫色的手,“我想,里迪执行了我的命令吧?操心把那些画儿和你的一大堆行李安放在运河街了?”
  “是的,先生,里迪先生带着准确无误的指令到码头上等着,要知道他总是执行你的命令的,”刘易斯带着点儿讽刺的唿哨,壮着胆子说。
  雷西先生怒目而视了。“里迪先生,”他说,“是按我的吩咐办事的,要是这就是你的意思的话;要不然他不可能被我雇用三十多年。”
  刘易斯默不作声,他父亲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他。“你看起来长胖了,身体还好吧?好啦……好啦……罗伯特·于扎尔先生和他的女儿们今晚在这儿吃饭,对了,他们一定等着看法国最时兴的领圈、马甲呢。马尔维娜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是你的妹妹们告诉我的。”雷西先生捐着嘴轻声笑了笑,刘易斯心想。“我知道这是于扎尔家的长女!”这时一丝寒意透过了脊梁。
  “至于这些画嘛,”雷西先生劲头逐渐上来了,继续说道,“你都看见了,我被这可恶的病痛折磨倒了,在医生们使我站起来之前,我只好躺在这里努力去想象在新画廊里你的珍宝是个什么样儿。我心爱的孩子,在这期间,不用说这些画经过我的检查、挂好以后才可以让别人看。里迪必须马上打开行李取出画儿;我们下个月搬进城后,要是上帝许可,雷西夫人要举行一次纽约有史以来最排场的晚会。好炫耀炫耀我儿子的收藏品,也许。……呃,对吧?……来庆祝他历史中又一个重要的事件。”
  刘易斯听了,只是轻轻地,但又敬重地笑了笑。他的眼前模模糊糊地出现了特里希·肯特那张热切的脸庞。
  “呃,好吧,我明天见她,”他想道,一离开父亲,他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