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绞刑架下的报告 - 小说《绞刑架下的报告》第八章一小段历史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九四三年六月九日。在我的牢房门前挂着一根吊裤带。那是我的吊裤带。这是押解的标记。今天夜里他们就要把我押送到帝国法庭去听候判决了……事情就是这样,在我生命的边缘上,时光正在贪婪地啃嚼着最后的几口。在庞克拉茨监狱度过的四百一十一天快得不可思议。还剩下多少天呢?我将在什么地方度过这些日子呢?又将怎样度过呢?
  在这些日子里,我将很难再有写作的机会。那么,这就是最后的叙述了。对于这一小段历史,我显然是最后一个活的见证。
  ……
  一九四一年二月,捷克共|产|党的全部中央委员以及准备万一出事时接替他们的领导人全部被捕了。党为什么会遭到这样严重的打击,现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证据。关于这个,有一天盖世太保的头头们在受审时也许会供出来的。我也像佩切克宫的杂役一样想仔细弄明白这事的真相,但是白费工夫。
  当然这事少不了有奸细的破坏,但多半是由于不谨慎。两年来地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些同志的警惕性多少有些放松。地下组织扩大了,经常有新同志参加到工作中来,有些人本来应该暂时作为候补人员在一边等待一下的。机构扩大了,庞大得难以控制。敌人对党中央的袭击显然蓄谋已久,在他们快要进攻苏联的时候就向我们下手了。
  开始我不知道逮捕的范围有多大。我还等着我平日的联络员,但他没有来。一个月后,我才知道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情,不允许这样傻等下去。我只好独自去寻找关系,别的同志也这样做。
  我首先找到了洪扎·维斯科奇尔,他是捷克中部地区的领导人。他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他搜集了一些材料准备出版《红色权利报》,党没有中央机关报是不行的。我写了一篇社论,但是我们俩又决定把全部材料(我还没有看过这些材料)印成五一节的传单,而不作为《红色权利报》,因为另外一些同志已经在别处出版了《红色权利报》,尽管印得相当简陋。
  我们进行了几个月游击式的工作。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这个打击不能置它于死地。几百个新同志决心接替牺牲了的领导人的岗位,担负起他们留下的未完成的工作,使这个组织的基础不致被瓦解或陷于瘫痪。但仍然没有中央的领导,游击式的工作中蕴藏着极大的危险:因为在这最紧要的关头——德寇准备进攻苏联时——我们的步调可能会不一致。
  在我所收到的几期以游击方式出版的《红色权利报》上,我认出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的手笔。而别的一些同志也从我们出版的、可惜并不十分成功的五一节传单上,看出有可信赖的人存在。于是我们开始相互寻找。
  好像在密林里相互寻找一样。我们一听到声音就跟踪追迹,但却从另一边传来了呼唤声。沉重的损失,使得全党更加谨慎、更加警惕,如果党中央机关的两个同志要碰头,就必须通过他们双方以及其他负责联系的人所设下的试探或暗号的重重障碍。这一回就更困难了,因为我不知道那“另一边”的人是谁,而他也同我一样,不知道对方是谁。
  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联系人。就是优秀的青年米洛什·涅德维特医生,他成了我们的第一个联络员。这事也有偶然性。一九四一年六月中旬,我病倒了,打发丽达去请他来给我看玻他立即来到巴克萨家里,我们就在那儿把事情谈妥了。原来他就是受了委托来寻找“另一边”的人,他根本没有想到那“另一边”就是我。相反地,他也像那一边所有的人一样,以为我被捕了,并且很可能已经牺牲了。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希特勒向苏联进犯。就在那天晚上,我们还同洪扎·维斯科奇尔一起印发了一份传单,阐明这次进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六月三十日,我和我寻找了这么久的那个人会面了。他来到了我约定的联络点,因为他已经知道将同谁会面。而我那时还不知道将同谁会面。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从敞开的窗口飘进来槐花的清香,这正是情人幽会的美妙时刻。而我们却拉下窗幔,打开了灯,互相拥抱起来。原来他就是洪扎·齐卡。
  原来一九四一年二月里,并不是全部中央委员都被捕了。
  中委之一的齐卡得以幸免。我早就认识他,并且早就爱戴他了。但只是现在,当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才真正认识了他。圆圆的脸,总是笑眯眯的,像个慈祥的大伯,而在党的工作中却表现出坚决果断,毫不妥协,有信心,有决心。他不知道,而且也不愿知道还有比党交给他的任务更重要的事。
  为了完成党的任务,他可以放弃一切。他爱人们,人们也爱他,但他从来不以无原则的宽大博取别人的爱。
  只用几分钟我们就把事情商量好了。过了几天我认识了第三个新的领导成员,这就是洪扎·切尔尼,他早在五月间就同齐卡取得了联系。他是一个身材魁梧、风度潇洒的小伙子,同群众关系很融洽。他在西班牙打过仗,大战开始后,他带着一叶被打穿了的肺,经过纳粹德国回到了祖国,还留着几分军人的气质,具有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是一个有才干、有首创精神的人。
  几个月的紧张战斗和纯洁的友谊把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我们这三个人的性格和能力是相互补充的。齐卡是一个干练的组织家,认真而精细,办事严谨,不会被任何一句圆滑的话弄糊涂。他深究每一则消息,刨根问底,从多方面分析研究每一个建议,热诚却又铁面无私地监督每一项决议的执行。领导怠工和准备武装斗争的切尔尼,用军人的方式思考问题,机敏而有魄力。他精力充沛,不知疲倦,总能成功地找到新的工作方法和新的群众。而我呢,是一个宣传鼓动者,一个新闻记者,会凭自己的嗅觉工作,有点幻想家的气质,为了平衡也兼有点批评家的气质。
  职务的划分与其说是分工,倒不如说是分头负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全部工作,哪儿需要就分头上哪儿去。
  工作是不轻的。党在二月份受到的创伤还没有复原。所有的联系都中断了,有些地方的组织全部被破坏了,有的虽然保存下来,但接不上关系。一些组织、一些工厂,甚至整个地区几个月都跟中央断了关系。在关系接上之前,我们只好依靠中央的机关报,希望它能到达他们手中来代替领导。我们没有联络点,也不能利用过去的联络点,怕有人监视着这些地方。最初我们还缺少活动的经费,粮食给养也十分困难,许多事情都得从头做起……这一切恰恰出现在党已经不能只做恢复和准备工作的时期。在德寇进攻苏联的日子里,党应该直接参加战斗,组织反对占领者的后方战线,在敌后发动小规模的战斗,这不仅要靠党组织本身的力量,而且要动员起全民的力量来进行。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一年的准备时期,党不仅对德国警察,就是对于人民也是极其隐秘的。现在,党受到创伤,它在占领者面前应该更加秘密,更加改进自己的工作,但是在人民面前它却应当从隐秘转向公开,应当同党外人士建立联系,应该向全国人民和每一个决心为自由而战的人开门,同他们结成同盟,用直接的行动把那些还在犹豫的人引向斗争。

  到一九四一年九月初,我们初步能够这样说:虽然还不能说已经把严重破坏的组织恢复起来——我们离这个还远着呢,但是我们却有了一个组织得牢固的核心,这个核心本身已经能够,至少部分地能够完成一些重大的任务。党的活动明显地恢复了。各个工厂的怠工和罢工的次数在增加,——九月底,他们派了亨德里希来对付我们。
  第一次戒严并没有摧毁那正在增长起来的积极反抗,但是把它削弱了,党受到了新的打击。特别是布拉格地区的党组织和青年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一批党的宝贵的干部:扬·克雷依奇、什坦茨尔、米洛什·克拉斯尼和别的许多人都牺牲了。
  每次遭到打击之后,都可以看到党是多么不可摧毁。一个战士倒下了,——如果另一个人代替不了他的话,就会有两个或三个人站到他的岗位上去。一九四二年初,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坚强的组织,虽然它还没有包皮括所有的部门,也远没有达到一九四一年二月的规模,但是它有能力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完成党的任务了。虽然我们大家都分担了这项工作,但主要应归功于洪扎·齐卡。
  关于我们在出版方面所做的工作,将来可以从同志们秘密保存在地下室或阁楼上的文献资料中找到足够的证据,我在这里就不必多说了。
  我们的报纸传播得很广,不仅党内的同志读,而且党外人士也读。它大部分是在许多各自独立而相互严格隔离的秘密“印刷所”里用复印机印出来的。根据形势的需要,经常出版很快。比如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斯大林同志给苏联军队的命令,二月二十四日夜晚就已经传到第一批读者的手中了。印刷人员出色地工作着,如医生组,特别是“富克斯——洛伦兹”这个组,他们除了出版报纸,还出版了全世界反希特勒的情况报道。为了节省人力,其余的工作都由我亲自承担。还准备了一个万一我出事时可以代替我工作的人。在我被捕后,他就接替了我的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我们建立了极其简单的机构,这样在执行任务时,就可以尽量少用人。我们缩减了一长串的联络点,因为一九四一年二月的经验证明,过多的联络点不但不能保护党的机构,反而会使它受到威胁。对我们个人来说这样做的危险性是增加了,但对于整个党却安全得多。像二月里的那种打击就不会再重复了。

  因此,在我被捕后,中央委员会只要补上一个新的成员,就可以安然地继续自己的工作。至于候补的人是谁,连我最亲近的战友都一点不知道。
  洪扎·齐卡是在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夜里被捕的。
  这又是一次不幸的偶然机会造成的。那是在亨德里希被刺的当天晚上,占领者的全部机构都开动起来,在布拉格全城进行搜捕。他们也闯进了斯特舍肖维采的住宅,恰好齐卡那天晚上正躲在那里。他的证件齐全,显然是可以逃脱他们注意的。但他不愿连累这个善良的家庭,就试图从三楼的窗口跳下去逃走,但他摔倒了,脊椎受了致命的伤,被送进了监狱医院,盖世太保对落到他们手里的这个人毫无所知。十八天以后,才在对照片的时候认出了他,于是就把这个生命垂危的人送到了佩切克宫受审。我被传去对质时,在那里同他见了最后一面。我们紧紧握手,他面带亲切的微笑对我说:“祝你健康,尤拉。”
  这就是他们从他嘴里听到的唯一的一句话。此后他就再也没说过一个字了。他脸上挨了几下,失去了知觉,没过几小时就死了。
  五月二十九日我就知道他被捕的事。我们的“触须”的工作做得很好。经过他们的协助,我和他商定了今后工作的大体步骤,后来又做了些补充修改,洪扎·切尔尼也同意按这个步骤进行工作。这就是我们这届中委的最后一个决议了。
  洪扎·切尔尼是在一九四二年夏天被捕的。这次不是出于偶然,而是由于同切尔尼联系的扬·波科尔尼严重地违反了纪律。波科尔尼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立常他在被拷问几个小时后(的确是够受的,但他能期待别的什么呢?)供出了他和切尔尼碰头的联络点。这就使洪扎被跟踪上了。几天以后他便落入了盖世太保的手里。
  他们把他抓来后,立刻叫我去对质。
  “你认识他吗?”
  “不认识。”
  我们的回答是一致的。之后他就完全拒绝开口。他的旧伤使他经不住长时间的折磨。他很快就昏厥过去了。还没等到第二次提审,他就知道了详情,于是就照着我们的决定行事。
  他们没有从他嘴里得到任何东西。他们把他牢牢地禁闭起来,长时间地等待,企图用别人的新口供来逼十他说话,但是没有结果。
  监狱没有能改变他。他仍然生气勃勃、快乐而勇敢,他还继续给活着的人指出生活的前景,而他自己,却只有死。
  一九四三年四月底,他们突然把他从庞克拉茨监狱押走了。我不知道他们把他送到哪里去。不过在这里,突然被送走的人,照例是凶多吉少的。当然,也可能猜得不对。但是我想,我们俩是不会再见面了。
  我们对死亡有足够的估计。我们都知道:一旦落到盖世太保手里,就不会再有生还的希望。在这里我们正是根据这一点来行动的。
  瞧,我的戏也快收场了。我已经写不完了。我无法知道它的结局。这已经不是戏。这是生活。
  生活里是没有观众的。
  幕已经揭开。
  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埃
  一九四三年六月九日
  尤利乌斯·伏契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