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教父 - 第十八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住的地方离他的殡仪馆只隔几个街区。因此他经常回家吃饭、吃过晚饭,又回到殡仪馆,同送葬者一起向躺在他那昏暗的停尸房里的死者告别。
  他一向憎恨那些拿他的职业所开的玩笑和那些拿他给死人整形的技术的细节所开的玩笑。他自己的朋友,家人或邻居,当然没有一个人会开这种玩笑。千百年来,只要凭卖力气、流汗水换饭吃,任何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
  现在,勃纳瑟拉同他老婆正在他们那布置得很朴实的家里吃晚饭,餐具柜上放着几尊童贞玛丽亚的镀金塑像。还有红玻璃筒罩着的几根闪闪烁烁的蜡烛。勃纳瑟拉点着了一支骆驼牌香烟,还饮了一杯使人轻松的美国威士忌。他老婆把热气腾腾的汤端到餐桌上来。现在家里就他们老两口子,他把女儿送到波士顿姨妈家去了,为了使她忘却在那两个流氓手中遭到的骇人听闻的暴行和创伤。那两个流氓早受到了惩罚。
  老两口在喝汤的时候,老婆问丈夫:“你今天晚上还要去上班吗?”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点了点头。老婆尊重他的工作,但却不理解他的工作。他的职业的技术其实是最不足挂齿的,这一点她是不理解的。像大多数人一样,她也认为他赚钱凭的就是他能够使死者在棺材里看上去像活人一样。说实在的,他在这方面的技术的确是名不虚传的。但是他职业中更重要的,甚至更必要的一面,乃是他守灵时全神贯注的表情。当死者的家属夜间在死者的棺材旁边接待他们的亲戚朋友时,他们很需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陪着他们。原因就是他能很认真地陪伴死人。
  他的面容一直很庄重、很坚强、很能安慰人。他的声音很平稳,很低沉。他的情绪控制着整个追悼会的气氛。他能够把过分的悲伤情绪缓和下来。当父母没有心思教训小孩子的时候,他能够把不守规矩的小孩子加以约束。他吊唁时绝不悲哀过度,但是也绝不表现得吊儿郎当。一旦一个家庭使用过亚美利哥·勃纳瑟拉的殡仪馆,下次他们家死了人,一定还要来找他。而他呢,绝不会丢下那个在人间过最后一夜的“顾客”不管。
  他通常在晚饭后要小睡一会儿,醒来,就洗一洗,刮一刮脸,然后往脸上擦大量的爽身粉,想把他那刚刮的但仍然乌黑的胡子盖住。他每次都要用漱口剂漱漱口,慢条斯理地换上新衣服:白得发亮的衬衫、黑领带、刚烫过的黑服装、暗黑色的鞋袜。但是,总的效果是使人感到安慰,而不是使人感到忧郁。另外,他经常把自己的头发染得黑黑的,这种爱俏的轻浮习惯,在他那一代意大利男子中是绝无仅有的。但他染头发可不是出于虚荣。原因很简单,他的头发黑白相问而呈现灰色,这种颜色显得活泼,但同他的职业有点不相称。
  他喝完了汤,他老婆在他面前放了一小块牛排,还有几根流着黄油的菠菜。他饭量不大,当吃完了那些东西之后,又喝了一杯咖啡,抽了一支骆驼牌香烟。他一面喝咖啡,一面想着他那可怜的女儿,她绝对不会恢复原来的样子了。她的外部美已恢复了原状,但是她的眼睛里还留着那种受惊的小动物的恐惧神态。她的这种神态使他目不忍睹,因此,他们老两口把她送到波士顿去住一段时间,时间会治愈她的创伤。疼痛和恐惧并不像死那么绝对,这他是很明白的。他的职业使他成了个乐观主义者。

  他刚一喝完咖啡,起居室里的电话铃就响了。他在家,老婆是绝对不接电话的。于是,他站起身,把杯子里的咖啡喝完,灭了香烟。他一面走,一面松开领带,接着又动手解衬衫钮扣,准备去小睡。他抓起电话筒,平静而礼貌地说:
  “喂”
  电话那边传来的声音又沙哑又紧张。
  “我是汤姆·黑根,”那个声音说,“我这是在替考利昂老头子打电话,是他要我给你打的。”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感到刚喝下去的咖啡在胃里胡乱翻腾,有点想吐,因为老头子替他女儿报了仇,自己有义务为老头子效劳。此事离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期间,他心中此恩必报的意识渐渐地淡薄了。当时,他看到那两个流氓的血淋淋的脸,心中是非常感激的,他简直愿意为老头子赴汤蹈火。但是,时间对感激之情的腐蚀比对美的腐蚀要快得多。勃纳瑟拉像一个大难临头的人那样,感到浑身瘫软。他吞吞吐吐地回答说:
  “对,我明白了。我在听着。”
  他对黑根那种冷淡的语气感到吃惊。参谋一向是彬彬有礼的,他虽然不是个意大利大老粗,但此刻却表现得横蛮无礼。
  “老头子对你有恩,你还没有报答,”黑根说,“他毫不怀疑地相信:你是愿意报恩的,你有了这个报恩的机会也会感到高兴。一小时之后,不会提前,也许会晚一些,他本人就会到你的殡仪馆去要求你帮忙。到时候,你就在那儿等着招呼他,别让你的任何助手在跟前,打发他们各自回家去。如果你对这个要求有任何反对意见,现在就说吧,我马上就转告老头子,他另外还有许多朋友可以给他帮这个忙。”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吓得差点惊叫起来。
  “你说到哪儿去了,我怎么会拒绝教父的要求?我愿意干他要我干的任何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嘛。我一直没有忘记我受的恩惠,我马上就到我的殡仪馆去,我这就动身。”
  黑根的声音变得比较温和了,但是仍有点阴阳怪气。
  “谢谢你,”他说。“老头子从来没有怀疑过你,问题是我对你有点不放心。今天晚上你就满足他的要求吧,以后你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好了。只要你满足他的要求,你就会赢得我的友谊。”
  这几句话甚至把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吓得更厉害了。他结结巴巴地说:“老头子今天晚上就要亲自来找我吗?”
  “是的,”黑根说。
  “那么他的伤好了,健康完全恢复了,感谢上帝。”勃纳瑟拉说。
  他说话的语调,使这个陈述句听上去就像疑问句。

  电话那边稍停了一会儿,又听到黑根非常平静地说:“好吧。”
  电话挂断了。
  勃纳瑟拉浑身冒汗,回到卧室,换了衬衫,漱了漱口,但是他没有刮脸,也没有换上新领带,还是用白天用过的那条领带。他打电话到殡仪馆,告诉他的助手同死者家属一起待在前厅。他本人将在整容实验室工作。当助手发出疑问时,勃纳瑟拉果断地打断他的话,要他严格地执行命令。
  他穿了上衣,老婆还在吃饭,诧异地抬头望望他。
  “我有些工作要做,”他说。
  她看到他那种神色,也不敢再问什么。勃纳瑟拉出了家门,走过了几个街区,就到了他的殡仪馆。
  殡仪馆的房子孤零零地耸立在一片很大的空地上,周围有白色栅栏。从大街到这座房子后面,有一条很狭窄的车道。只能通过救护车和灵车。勃纳瑟拉把大门上的锁打开,把门开得大大的,然后,他走到房子后面,从宽大的后门进了屋子。当他向房子后面走去的时候,他看到许多吊唁的人正在从前门进入殡仪馆,向亲友的遗体告别。
  许多年以前,勃纳瑟拉从一个退休的殡仪馆老板那里购买了这座房子,那时门前的一段台阶有十来个阶梯,吊唁的人要爬十来个梯级才能进入殡仪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吊唁者中的老弱病残者有心同死者见最后一面,但却爬不上去。原来的老板就给这类吊唁者使用行李吊车。所谓行李吊车,就是一个小小的铁板平台,设在房子旁边,同地面一样高,能够升起来。这个行李吊车本来是专门运送棺材和尸体的:先是降到地下,然后上升,就到吊唁厅里面了。这样,病残的吊唁者就会发现自己从棺材旁边的地板下面钻了上来。当这些吊唁者向死者告别之后,吊车又接他们下去。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认为这不像话,像是舍不得花钱。因此。他把房子前院整修了一下,台阶去掉了,改修成坡度很小的人行道。但吊车仍然保留着,专门用于运送棺材和尸体。房子后半部同前半部的吊唁厅与接待室是隔开的,中间有个很大的门,是隔音的;业务办公室、给尸体涂防腐剂的屋子、棺材仓库、锁得很牢的贮藏化学药品和可怕的整容器械的密室,都在后半部。勃纳瑟拉走进办公室,坐在办公桌旁,点着一支香烟。他难得在这栋房子里抽一次香烟。他在等候考利昂老头子的到来。
  他等待着,心里沮丧极了。他将接受什么任务,这他心中是有数的。最近一年来,考利昂家族一直同纽约五大家族打仗,具体照片和说明充满了报纸,双方都有许多人遭到了屠杀。可以肯定,这次考利昂家族一定是失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想隐瞒他的尸体,销毁他的尸体:除了把尸体由殡仪馆按照正常手续埋掉,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对他所承担的任务并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会成为谋杀案的从犯,万一走漏了消息,他肯定要坐几年牢。他的女儿,他的老婆都会丢脸。他的名字,亚美利哥·勃纳瑟拉这个受人尊敬的名字,也将被拖进黑帮战争的血污之中。

  他放纵自己,又抽了一支香烟。他还想到了更可怕的后果:别的黑帮家族一旦发现他帮助考利昂家族,也会谋杀他。想到这里,他悔不该当初去找教父,求他为自己报仇。他悔不该当初让自己的老婆同考利昂老头子的老婆交朋友。他悔恨女儿的遭遇,美国的社会风气,以及自己生意的兴隆。想着想着,他又乐观起来了,一切也可能平安无事。考利昂老头子是一个聪明人,肯定为了保密,一切早就安排好了。他只要保持镇静就行了。因为有一种风险比任何别的风险都更能致人于死地,那就是,得罪老头子。
  他听到了汽车轮胎在石子路上的沙沙声。他那有经验的耳朵告诉他,有一辆汽车从狭窄的车道开来了,停在后院。他打开后门,让他们进来。他见克莱门扎先进来,后面跟着两个看上去非常毛躁的小伙子。他们没有同勃纳瑟拉打招呼,就把一个个房间搜查了一番,然后克莱门扎退了出去,那两个年轻人待在殡仪馆老板身边。
  几分钟后,勃纳瑟拉听出从狭窄的车道开过来的汽车是一辆沉重的救护车。接着克莱门扎又出现在门口,后面有两个人抬着一副担架,亚美利哥·勃纳瑟拉的预感变成了现实。担架上有一具用灰毯子裹着的尸体,发黄的脚从担架的一端露了出来。
  克莱门扎给抬担架的人做了个手势,让他们把担架抬进那间给尸体涂防腐剂的屋子,接着,另一个人从黑暗的院子走进了灯光明亮的办公室。这个人就是考利昂老头子。
  老头子变瘦了,动作很僵硬,不那么自然。他用双手拿着自己的帽子,他那大脑壳上的头发显得很稀薄,同勃纳瑟拉在女儿婚礼上看到的模样比较起来,显得老多了。但是他的身上仍然散发着威力。他把帽子按在胸口上,对勃纳瑟拉说:“哎,老朋友,你愿意给我帮帮这个忙吗?”
  勃纳瑟拉点点头。老头子跟着担架走进了那间涂防腐剂的屋子,勃瑟拉紧跟在他后面。尸体放在了一张有沟槽的桌子上,考利昂老头子拿着他的帽子轻轻地摆了一下,别的人就退了出去:“勃纳瑟拉小声地说:“你想要我干些什么?”
  考利昂老头子凝视着那张桌子。
  “你全心全意地爱我,眼下我希望你一如既往,为我使出你的全部本事、全部技术,”他说。“我不希望他妈妈看到他这个样子。”
  他走到桌子跟前,掀开毯子。亚美利哥·勃纳瑟拉违背自己的全部意志,违背自己多年来的全部锻炼和经验,不由自主地惊叹了一声。在桌子上躺着的就是面孔给子弹打得稀烂的桑儿·考利昂。左眼简直是泡在血里,眼球晶体上有一块星状伤痕。他的鼻梁骨和左颊骨也都给打得稀巴烂。
  一瞬间,老头子感到头昏眼花。他伸手抓住勃纳瑟拉,免得晕倒。
  “看,人家把我的儿子打成什么样子了,”他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心灵鸡汤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上帝造人因为他喜爱听故事。——爱尼·维赛尔我们满怀欣悦地将这本《心灵鸡汤珍藏本》奉献在读者面前。我们知道,本书中的300多个故事会使你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您以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您以慰藉。毫无疑问,它会成为您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点击阅读]
恐怖的大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雷诺被绑架非洲!我向你致意,你这神秘的大地!让我骑在骏马上穿越你那一望无际的空旷草原;让我骑在矫健的骆驼上穿越你那布满了炙热的石头的沙漠;让我在你的棕榈树下漫步,观看你的海市蜃楼美景;让我在你生机盎然的绿洲上思念你的过去,感叹你的现在,梦想你的未来。 [点击阅读]
恶月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仅点燃着烛光的书房里,桌案上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刹那间,我知道我的生活即将面临一场可怕的转变。我不是算命先生,我也不会观看天象,在我眼里,我掌中的手纹完全无法揭露我的未来,我也不像吉普赛人能从湿得的茶叶纹路洞察命理。父亲病在垂危已有数目,昨夜我在他的病榻旁,替他拭去眉毛上的汗珠,听着他吃力的一呼一吸,我心里明白他可能支撑不了多久。我生怕就这样失去他,害怕自己将面临二十八岁生命中首次孤零零的生活。 [点击阅读]
无声告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这个时候,与平常一样,母亲在莉迪亚的粥碗旁边放了一支削好的铅笔,还有莉迪亚的物理作业,作业中六个有问题的地方已经用对勾标了出来。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砂之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剧本作者:松本清张改编:桥本忍、山田洋次翻译:叶渭渠人物表今西荣太郎新闻记者松崎吉村弘俱乐部女招待和贺英良三森警察局局长本浦秀夫三木的旧同事本浦千代吉桐原小十郎高水理惠子检验处技师田所佐知子伊势扇屋老板田所重喜伊势扇屋女佣三木谦一光座经理三木彰吉山下妙侦察处长世田谷的外科医生侦察科长世田谷的巡警西浦田警察局便衣冷饮店老板警察若叶庄女管理员岩城警察局局长警察朝日屋老板农妇酒吧女招待其他 [点击阅读]
等待戈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