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江南三部曲 - 第三部-春尽江南 第二章 葫芦案 1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2
  第二天早上九点,家玉去演军巷与唐燕升见面。
  这条幽深的巷子,从宋代开始就是屯兵之所。家玉熟悉那里的一门一楼,一草一木;熟悉那里的乌檐青瓦,夹径浓阴;熟悉木拖在青石路面上敲出的跫跫之声。她喜欢那里的岑寂与幽黯。以前,每次走进这座薄暗之巷,总能让她的心一下子静下来。后来,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忘掉它。
  十多年前,家玉和唐燕升布置结婚用的新房,正赶上春夏之交的雨季。仿佛一切都长了霉。长日陪伴着她的,是燕升请来的两个木匠。他们给她打了一张雕花婚床。家玉成天躺在竹椅上看书。通常,她看不了几页,就在樟木屑和刨花的香气中沉沉睡去了。每到中午,木屑味中混入了邻居做菜的醉人的香味,她也觉得很安逸。看着满街的烟雨洴濛,看着青石板上乱溅的水珠,看着风摇墙草,雨绿老苔,她忽然觉得,在这个有点残破的老巷中,打发掉或长或短的一生,其实也挺好。
  她拼命地克制着去上海的冲动。强迫自己不去想端午。忘掉招隐寺的池塘、莲花和月亮。怎么着都是一辈子。她不过是一个从外乡来的没人要的女孩子,就该过平常人的日子。
  下了十多天的雨终于停了。天刚刚放晴,燕升就带着家玉去华联百货商店挑选戒指。她和唐燕升的婚期,定在了一个月后的五一劳动节。在二楼的周大福金店,她从墙上的一面方形的镜子中看见了端午,就像看见了鬼。她回过身去,那人影子一晃,就不见了。自动扶梯的拐角处空空荡荡。
  燕升把金店的戒指让她试了个遍,可家玉都说不合适。
  燕升有的是耐心。他要带她去大市街的晨光购物中心,去周生生看看。家玉忽然就痛苦地按住了自己的胸部,蹲在了地上。她十分及时地犯了“心绞痛”。唐燕升开着警车,响着警笛,风驰电掣地送她去医院。
  在去医院的途中,她的心绞痛当然不治而愈。
  第二天,她留下片言只字后,收拾自己的行李,悄然离去。
  奇怪的是,燕升竟然也没再去找她。
  三年后的清明节,她抱着她与端午刚满周岁的儿子,去鹤林寺去看桃花,冷不防遇见他从一辆警车上下来。燕升大大方方地走过来与她搭讪,有一种对命运开出的价码照单全收的阔绰。倒是家玉心里七上八下,急急忙忙就要往人堆里藏。为了燕升刚刚说过的那句话,她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场。
  他说:“事到如今,就是想做兄妹,怕也是不行了吧?”
  她为燕升打过一次胎。
  家玉把车停在了演军巷外的马路边,一个人朝巷子里边走。这条巷子正在被改造成“民俗风情一条街”。原先的灰砖楼刷上了油漆和涂料。深红,翠蓝或粉白。每个店铺的门前高高低低地挑出一对红灯笼,一眼望去,有一种触目刺心的俗艳。店铺里销售的茶叶、蜡染布、绣花鞋、首饰、古董和丝绸,无一是当地的土产。
  现在是早上,街面上还没什么游人。倒是公共厕所还在原先的位置,还像原来一般破旧,气味难闻。福建会馆高大的门墙下,有个老人抱着一根拐杖坐在路槛上打瞌睡。旁边趴着一条大黄狗。老人一动不动地看着她从眼前走过,眼神十分晦涩。

  走在这条已多少有点让她陌生的街道上,家玉觉得自己心里有点什么东西,已经死掉了。不过,这样也好。没有什么枝枝桠桠牵动着她的情愫,搅动着她的记忆。至少不用担心,会在这条白晃晃的长街上,遇见过去的自己。
  燕升家隔壁的杂货铺,如今已变成一家酒行。院子的门虚掩着。窄窄的天井里,有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女孩子,看上去七八岁,手里拿着一枚毽子,疑惑地望着她。女孩的身边还站着一个俊秀的女人,三十出头,嘴里咬着一根绿头绳,正在阳光下梳头。她一看见家玉,就扭头朝屋里喊:
  “燕升,有人找。”
  女人麻利地将头发扎起,然后笑着招呼家玉进门。家玉听见屋子里传来了马桶冲水的声响。
  她记得这个小院内原先还住着一户人家,是个磨豆腐的。燕升说,那个磨豆腐的老张,前年得癌症死了。他从老张儿子的手里,把整个小院都买了下来。几个小房间打通了之后,又在东西两面各开了一扇窗户。甚至就连屋顶上那片玻璃明瓦,也换成了塑钢的天窗。屋子倒是豁亮了许多,却没有了当年的幽暗与暧昧。
  他们在窗边围着一张四仙桌坐了下来。
  西风刮出一片蓝天。阳光也是静静的。
  “占你房子的那个女的,名叫李春霞。”燕升手里夹着一支如烟,对她说,“她是第一人民医院特需病房的护理部主任。”
  原来是个医生。
  家玉与她见面时,春霞就莫测高深地暗示自己,她的身上有一种死亡的味道。
  原来如此。
  “这种人最难弄。关系盘根错节。”燕升道,“市里的大小领导,包皮括有钱人,都在她手上看病。明摆着不是一般人。”
  燕升媳妇已经替他们沏好了一壶铁观音。随后,又拿过一只文旦来剥。她用水果刀在文旦上划了几个口子,咬着牙将文旦皮往下撕,却不小心弄坏了指甲。燕升心疼地将她的手抓过来,在阳光下瞅了瞅,轻轻地笑道:“你也就这么点本事。”
  女人也望着他笑。夫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昵。
  “我那房子,就叫她一直这么占下去?”家玉问道。声音有点发干,也有点生硬。
  “不是这话。”燕升宽慰她说,“你先别急。我们得慢慢商量出一个法子来。你喝茶。”
  他们喝着茶,说了一会儿闲话。家玉偷偷地朝燕升瞟了两眼,发现他两边的鬓角也出现了斑斑白发。脸上的毛孔,在阳光下更显粗大,脸颊上多了些褐斑。人却比过去沉稳了许多。没多久,女人就带着孩子出去了。她们要去市少年宫。学钢琴。
  燕升打趣道:“自从中国出了个郎朗,所有的警察,似乎都对孩子的前途想入非非。”
  女人笑了两声,转过身来,对家玉道:“中午就在我家吃饭,阿好?”
  她的话,和她的人一样,很干净。自己与燕升过去的关系,看样子她是知道的。家玉只是拿不准,燕升会如何向她讲述从前的那段经历。看着她搂着孩子穿过天井往门外走,不知为什么,家玉的心里忽然就有了一种奇怪的羞愧之感。

  因为昨天晚上,她做过一个梦。
  她梦见自己刚踏进这个小院,唐燕升就把她拦腰抱住了,用一双冰冷的手铐将她铐在了床架上,双手提着她的两条腿,向她的最深处撞击。像打夯,又想舂米。她拼命地挣扎,燕升嬉皮笑脸地对她说:在谈正经事之前,他先要复习一下以前的功课。家玉想了想,也就就忍耻含垢,由他摆布。可他“复习”起来就没完没了。就像记忆中的那场绵绵春雨。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她的梦也是疯狂的。
  可眼下的唐燕升,不管真假,脸上的表情倒是十分的庄重。他说:“干我们刑警这一行的,说到底就是个收尸队。做的都是马后炮的事情。你懂我的意思吗?”
  家玉点点头。其实她根本就没听懂他的话。她用指甲掐下一小块文旦皮,在指间轻轻地搓成一个小球。眼看着这个金黄色的小球,在汗渍的作用下慢慢变成深黑色。燕升比先前还是苍老了许多,眉宇间的那么一点英武之气,也早已褪尽。
  “我们的工作,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好比你身上长了一个疮。皮肤下结了一个小硬块,又疼又痒,可你拿它一点办法也没有,阿是的?你要疮好起来,只有忍耐。等到它化了脓,有了脓头,你将脓头一拔,将脓水挤干净,敷上点药就可以了。我的意思是说,在毒没有发出来之前,我们刑警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李春霞占了你的房子,可她手里也有中介公司的正式合同,也就是说,在法院的判决出来之前,她的行为基本合法。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破门而入,替你轰人。如果你们两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只能走法院程序。如果要刑警队介入,就必须闹出点动静来。你懂我的意思吗?说句不好听的话,假如你们两家真的打起来了,出现了人员的死伤,那不用你说,我们也会即刻出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你是说,让我带人打上门去吗?”家玉道。
  “不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燕升说,“如果你想立马解决问题,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听上去,燕升的这个“脓疮理论”,与婆婆的“焊门方案”相比,也没多少本质的区别。不过此刻真正让她感到心悸的,倒不是什么皮肤下的硬块,而是在她心里悄悄生出的怅惘。燕升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嗅不到一点过去的味道。就连他脸上常见的那种嬉皮笑脸的神情,也早已绝迹。
  燕升告诉她,指望刑警大队很快就抓到颐居公司的老板,是很不现实的。不过,实在抓不到人,法院拖个一年半载,说不定也会开庭。那样的话,得有逆来顺受的耐心。末了,他问家玉:
  “顺便问一句,你认识一些黑道上的人吗?”
  “不认得。”家玉的心猛地跳了两跳,笑道:“我怎么会认识那些人?”
  “街上的地痞流氓、劳改释放犯、街区的小混混之类的人呢?”

  家玉本来想说:“那就只有你了!”可她吃不准这样的玩笑,会不会惹得对方突然翻脸(毕竟他们已经有好多年没见面了),硬是把它憋了回去。
  “不认识也没关系。”燕升想了想,又道,“下个星期天,我就来替你摆平这件事。你找几个亲戚朋友,人越多越好,最好找些青壮年。你让他们一律穿上黑西装,戴上墨镜,先骗得李春霞开了门,然后这伙人不由分说就往里冲。进了屋之后,也别和他们搭腔。尽量避免发生肢体冲突。我说的是尽量。就算是动起手来,也不要把人伤了。然后,你立即给我打电话。那天早晨,我会带人在唐宁湾附近巡逻,保证在五分钟之内赶到。接下来的事情,你就别管了,由我们来处理。”
  “你们会怎么处理?”
  “嗨!无非是调解吧。”唐燕升道。
  “要是调解不成功怎么办?”
  “那是不可能的。”燕升笑道,“你们这么多人,往那儿一摆,胆小的早就吓得尿裤子了,按我的经验,他们也乐意让我们调解。到时候,他们也许会提出赔偿要求,这一点,你预先要有一点心理准备。照我看,如果他们的胃口不太大的话,你们讨价还价之后,给点小钱,事情也就算了结了,阿好啊?”
  家玉不由得一阵苦笑,喃喃道:“那就先这么试试吧。不过,你让我到哪儿去找这么些穿黑西装的人啊?”
  她起身向燕升告辞,燕升也没留她吃午饭。他的眉头紧锁着,没什么话。两人出了院门,来到了巷子里。
  街面上风呼啦啦地吹着灯笼。家玉忽然心头一动,差点流下眼泪。
  她想起当年不辞而别的那个午后,也是个刮大风的日子。她一个人在这条深巷里走走停停。一个三轮车夫见她提着包皮,就一路跟着她。她心里盘算着一个念头,希望在街上遇见下班回家的唐燕升,用他强有力的胳膊让她回心转意。她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那天燕升因为凌晨的一个电话,到句容抓案子去了。
  燕升似乎没有觉察到家玉的情绪变化。两人并排往前走了一段,燕升忽然长叹了一声,对她说,他真的不想再穿这身狗屁警服了!那不是人干的事。作孽。好像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家玉没问,他也就没有往下说。
  燕升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郊外的“锦绣江南”买一个复式的公寓房,也体会一下住别墅的感觉。因为孩子上学的原因,因为攒钱的速度老也赶不上房价,目前还只是想想而已。他的另一个计划是,等他辞了职,就把这所小院的一部分,改建成一个有品位的咖啡馆,让自己静下来,彻底“放飞”一下心情。他打算在院子里搭个葡萄架。每天躺在浓荫下,喝喝茶,读读于丹或易中天,听听理查·克莱德曼……
  他还说,世上的路千条万条,可是没有一条是可以回头的。这话明显是说给她听的。家玉没有吱声。
  到了巷子口,两个人默然告别。燕升忽然摸了一下她的头。
  像个真正的兄长,笑了一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