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加勒比海之谜 - 八、与伊淑·华德丝闲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地方也跟以往大不一样了,”赖菲尔先生厌烦地说,他看见玛波小姐正朝他与他秘书坐的地方走过来。“没走几步就会碰上只老母鸡跟到你脚旁来。老母鸡跑到西印度群岛来干嘛?”
  “你认为她们该到哪儿去呢?”伊淑-华德丝问。
  “去加登瀚,”赖菲尔先生不加思索地说。“或是勃纳模斯,”他开始列单子了:“托尔奎还有兰登道-威尔斯。地方多的是;她们会喜欢那种地方,一定很快乐的。”
  “我看她们不见得常来得起西印度洋,”伊淑说:“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你这么命好。”
  “不错,”赖菲尔先生说:“再往下损我呵。我在这里是满身疼痛,关节也脱落。你可曾施舍过我任何安慰吗?你什么事都不做。那几封信你怎么还没打好呢?”
  “我哪有功夫。”
  “快去打呵,成不成?我带你到这儿来是做点事情的,不是带你来作日光浴、展露你那副身材的。”
  别人一定会认为赖菲尔先生这种话未免太站不住了,但是伊淑-华德丝替他工作已有多年,她深知赖菲尔先生的嚎叫远比他的咬人厉害得多,他是个疼痛片刻不离身的人,他的唠叨与咒诅只是一种发泄。因此,不管他说什么,她都是逆来顺受。
  “今天晚上天气多好呵,是不是?”玛波小姐在他们身旁停了下来。
  “为什么不好?”赖菲尔先生说:“不好我们干嘛到这儿来?
  不是吗?”
  玛波小姐清脆地笑了几声。
  “你也太苛刻了,谈天气不是英国人最擅长的话题吗,我想人们都忘怀了。哎呀,真糟,我毛线带错颜色了。”她将编织用的袋子放在花园的桌上,就朝自己的小木屋快步走了回去。
  “贾克森!”赖菲尔先生大声嚷着。
  贾克森应声赶了过来。
  “扶我回房去,”赖菲尔先生说:“你现在就替我按摩,不然那个叫个不停的老母鸡又要回来了。你那按摩其实没什么用。”他加了一句。说完之后,他被挽着慢慢站起身来,跟他的按摩师一起回到木屋去了。
  伊淑-华德丝在后面注视着他们的身影,见玛波小姐带着一团毛线回来。这才转过头来。
  “希望我没有打搅你?”玛波小姐说。“哪里的活,”伊淑-华德丝说:“我等一会儿得去打几封信,不过此刻我得好好地欣赏十分钟的夕阳美景。”玛波小姐坐下身来,开始娓娓地聊起天来。她一边说,一边对伊淑-华德丝仔细作一番推敲。
  一点也不时髦,不过如果她有心的话,仍旧会挺漂亮的。玛波小姐想不通她何以不会下点心思。当然,可能赖菲尔先生不太赞成,但是玛波小姐认为赖菲尔先生应该是不会在意的。
  他是如此一个自我中心的老人,只要有人好好照顾他,他的秘书打扮得像个天仙美女般地,他该也不致反对吧。何况,他通常晚上很早就上床就寝,当油桶敲打音乐演奏时,伊淑-华德丝应该很轻易地——玛波小姐心头一边琢磨着适当的字眼,口边仍在谈她去詹姆斯镇游玩的事——喔,对了,绽放的。伊淑-华德丝应可在晚间像花朵般绽放的。

  她慢慢将活题转到了贾克森身上。
  谈到贾克森,伊淑-华德丝的话语有些含糊。
  “他很能干,”她说:“训练有素的按摩师。”
  “我想他追随赖菲尔先生一定多年了吧?”
  “呃,没有——不过九个月,我想——”
  “他成家了吗?”玛波小姐冒了一句。
  “结婚?我想没有吧,”伊淑略表意外地说:“至少他没跟我提起过——”
  “没有,”她又说:“我敢说,绝对没有。”她脸上还显着调侃的神色。
  玛波小姐把她所说的话在心中自己加了这样一个解释:
  “不论怎么说,反正他看起来不像个结过婚的男人。”
  话又说回来了,天下有多少已婚的男人作出就像未婚的模样呢!玛波小姐就可以顺手举出上打的例子!
  “他长得挺不错的,”她刻意地说。
  “是的,我想是蛮不错的,”伊淑-华德丝全不热衷地说。
  玛波小姐心中在深深研究着这个女人。对男人不感兴趣?
  也许她是个只对一个男人有兴趣的那种女人。也许正如人说的,是个寡妇吧。
  她问:“你替赖菲尔先生工作很久了吗?”
  “四、五年了。我先生死后,我不能不出来找份工作。我女儿还在求学,我先生什么也没为我留下来。”
  “赖菲尔先生一定是个很难伺候的上司吧?”玛波小姐又冒失地问了一句。
  “倒也不尽然,只要你认识他很清楚。他很容易冒火,也很矛盾。依我看,他最大的苦恼是他对一切人早已厌烦了。两年之内,他换过五个男仆。他喜欢找个新的来出气。不过,他跟我相处得倒一直很好。”“贾克森先生看起来倒像个很尽责的青年人,对不?”
  “他很会做人,懂的也很多,”伊淑说:“当然,有时候他也有点——”她停下来没说下去。
  玛波小姐心中打了一转。“他那份工作有时也挺不好作?”
  她替她接了下去。
  “这很难说。其实两者都不是。不过——”她笑了笑说:
  “我看他倒是会找乐子的。”
  玛波小姐把这话又推敲了一番,却悟不出所以来。她又继续叽叽咕咕地扯了起来,没多久,她就听闻了许多有关那两对喜爱大自然的戴森与希林登夫妇的事情了。
  “希林登夫妇至少这三、四年都到这里来。”伊淑说,“但是戴森夫妇就比他们来得久多了。他对西印度群岛了如指掌。
  我想,他起先是跟他第一任太太一道来的。她身子很虚弱,冬天得出国,去个暖和的地方。”
  “她后来死了?还是离婚了?”
  “她死了。我想就在这儿:我不是指在这个岛上,反正在西印度洋一个岛上。好像事情还挺复杂的,出了什么桃色案件之类的。他从未提起过她。是别人告诉我的。依我看,他们夫妇俩处得并不好。”

  “后来他就娶了这位叫‘幸运’的女人?”她说这个名字时,浑身很不是滋味,好像想说:“真是的,怎么叫这么怪的名字!”
  “我听说他与他第一任太太有亲戚关系。”
  “他们多年前就认识希林登夫妇了吗?”
  “这,我想是在希林登夫妇到此地来之后才认识的吧。顶多三、四年。”
  “希林登夫妇倒像是很近人的,”玛波小姐说:“当然,都不大说话。”
  “是的,夫妇俩都很沉默。”
  “大家都说他们夫妇彼此非常相爱。”玛波小姐说。语气中却透着些怀疑的味道,伊淑-华德丝锐利地盯了她一眼。
  1可是你认为不尽然,是不?”她说。
  “你自己也不太相信吧,是不,亲爱的?”
  “这,我有时候也的确有点怀疑……”
  “像希林登上校这样沉默寡言的男人,”玛波小姐说:“常常对妖艳的女人会很动心的。”她刻意地停顿了一下,又说:
  “幸运——真是个很奇特的名字。你想戴森先生会不会觉察到有什么事情不太对劲吗?”
  “多嘴舌的老不死,”伊淑-华德丝心里骂道:“真是的,这帮老女人!”
  她冷冷地说:“我不知道。”
  玛波小姐又转了一个话题。“白尔格瑞夫少校真凄惨,你说是不?”她说。
  伊淑-华德丝有些敷衍地表示同意。
  “我倒很替肯道夫妇难过,”她说。
  “是的,我想旅馆里出了这种事情,也的确够倒霉的。”
  “你想,客人到这儿来是找乐趣来的,对不对?”伊淑说:
  “把病痛、死亡、所得税和水管结冻的事都放在脑后。他们不愿意——”她突然用一种全然不同的心态说道:“听到有关死亡的事。”
  玛波放下手中织的毛线。“说得真好,亲爱的,”她说:
  “说得太好了。你说得很有道理。”
  “你知道,她们夫妇都还年轻,”伊淑-华德丝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从山德森夫妇手中接过这个饭店才不过六个月,他们很担心事业不成功,因为他们俩都没什么经验。”
  “那么你认为出这种事,对他们是很不利了?”
  “呃,不,坦白说,我看不会,”伊淑-华德丝说:“我想这种事,人们不过一、两夭就忘怀了。在这种地方,大家都抱着‘到这儿来是找乐子的,何妨得乐且乐。’我想有人死了,顶多让大家一、两天之内心里不舒服,等到葬礼过后,就没人想它了。除非有人老没完地提起这档子事。我就会这样劝过莫莉,可是她天生是个爱揪心的人。”
  “肯道太太爱揪心?她好像总是很乐天的嘛。”
  “我看那多半都是装出来的,”伊淑缓缓地说:“其实呀,我看她是那种凡事都怕出毛病、天生揪心病的人。”

  “我还以为他比她更爱担心呢。”
  “不会,我认为不会。我认为爱担心的是她,而他担心是因为她爱揪心,你懂我的意思吧?”
  “这我倒没想到。”玛波小姐说。
  “我认为奠莉是在拼命地外表装出乐天、轻松的模样。她卖力地工作,但是却又撑不住。何况,她常犯忧郁的老毛病。
  她有些——呃,心理有些不平衡。”
  “可怜的孩子,”玛波小姐说:“的确有这样的人,而外人往往是看不出来的。”
  “是看不出来,他们装得很好,对不对?不过嘛,”伊淑又说:“我认为这件事,莫莉大可不这么尽心。我是说,这年头,常有人因为心脏冠状动脉血塞或是脑溢血一下子就死掉的。至少在我看来比以往多得多了。只有食物中毒或是伤寒之类的,才会把客人吓走的。”
  “白尔格瑞夫少校从没跟我提起过他有高血压的毛病,”玛波小姐说:“他跟你提起过吗?”“反正他是对人说过的——
  我也不知道是谁。说不定是对赖菲尔先生说的。而赖菲尔先生却老是反着说的,他总是这样!至少贾克森跟我提起过一次。他说少校该小心一点自己饮酒的习惯。”
  “喔,是这样的,”玛波小姐若有所思地说。之后她又问:
  “我想你一定认为他是很讨人嫌的老头子吧?他很喜欢说掌故,而且说了又说的。”
  “最糟的正是这一点,”伊淑说,“除非能想法子立刻止住他,否则就听不完了。”
  “当然我倒不介意,”玛波小姐说:“因为我对这种情形早已习惯了。如果有人常跟我说同样的故事,我也不怕再听,因为我通常听了就忘记了。”
  “这就好了。”伊淑说着轻快地笑了起来。
  “有一个故事他最喜欢讲了,”玛波小姐说:“是讲谋杀的。
  我想他也跟你说过吧,有没有?”
  伊淑-华德丝打开了手提包,在里头摸索。她拿出一支口红说:“我还以为掉了呢。”之后她又说:“对不起,你刚才说什么?”
  “我问你白尔格瑞夫少校有没有跟你说过一个谋杀故事?”
  “我想讲过吧,我现在想想,好像有人吸煤气寻死,是不是?可是其实是那个太太毒了他的,我是说,她给他先服了一种镇定剂,然后把他的头塞进煤气炉的烤箱里的,是这个故事吗?”
  “好像不是这样。”玛波小姐说着凝神地看着伊淑-华德丝。
  “他说过那么多故事跟掌故,”伊淑-华德丝有些歉意地说:“我也说过没有人注意听的。”
  “他有一张小照片,”玛波小姐说:“常拿给人看的。”
  “我想有的……我可想不起来是什么照片了。他有拿给你看过吗?”
  “没有,”玛波小姐说:“没有拿给我看。我们的闲聊被人打断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秘密花园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玛丽·伦诺克斯被送到米瑟斯韦特庄园她舅舅那里,每个人都说没见过这么别扭的小孩。确实是这样。她的脸蛋瘦削,身材单薄,头发细薄,一脸不高兴。她的头发是黄色的,脸色也是黄的,因为她在印度出生,不是生这病就是得那病。她父亲在英国政府有个职务,他自己也总是生病。她母亲是个大美人,只关心宴会,想着和社交人物一起寻欢作乐。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