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加勒比海之谜 - 五、玛波小姐作了决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白尔格瑞夫少校的丧礼第二天就举行了。玛波小姐由浦利斯考特小姐陪同参加。甘农主持追悼仪式,过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白尔格瑞夫少校之死,也不过是一椿很快为人遗忘的憾事而已。人住在此地只限于阳光、大海与社交的乐趣。一颗阴魂扰乱了这些活动,留下一片短暂的阴影,刹时间又散去了。何况,也没有人对这位死者有多少认识。他其实是个喋喋不休、在俱乐部里专门讨人厌的那型人物,总喜欢说一些人家并无特别兴趣的个人掌故。他在世界上任何角落都找不到一个长久栖身之处。他太太好多年前就去世了。他活得孤寂,死得也凄清。不过,他那种寂寞却又是在人群中度过的,而这种打发日子的方式,倒也没什么难过的,纵令白尔格瑞夫少校是个寂寞的人,他似乎也挺乐观的。他有自得其乐的方法,如今他死了,埋了,没人在乎;再过一个礼拜,大概人们连记都不记得他,甚至想都不会想他了。
  唯一说得上可能会想念他的,就只有玛波小姐了。倒不是基于个人的亲切感,而是他代表了她所熟知的一种生活。她心中在回想:人一上了年纪,就愈来愈容易习惯听人说话,听的时候虽不一定有多大兴趣,但是她与少校之间,却存在着一种两位老年人一给一取的温馨谅解。她对白尔格瑞夫少校并不真的悲悼,她只是想念他。
  丧礼过后的那天下午,她坐在自己最中意的角落里织毛线的时候,葛兰姆医生来了。她放下毛线踉他打了招呼。他立刻深表歉意地说:“很抱歉,我带来的消息一定很令你失望,玛波小姐。”
  “真的?是我那张——”
  “是的,我们还没找到你那张珍贵的照片。我想你一定很失望。”
  “是的,是的,我是有一点。不过,当然也不是太大不了的事;也只是一种感情作祟。我现在想通了。不在白尔格瑞夫少校的皮夹子中吗?”
  “没有。他其他的东西里头也没有。有一些信件、新闻剪报杂七杂八的东西,几张者照片,却没有你说的那张照片。”
  “啊呀,真是的,”玛波小姐说:“唉,那就没办法了……多谢你,葛兰姆医生,让你这么费心。”

  “呵,真的没什么,不过我自经验中知道有些家中的小事对一个人有多重要,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时候。”
  他觉得,这位老太太竟真能这样处之泰然。他想,也许白尔格瑞夫少校在皮夹子里取东西的时候,又看见那张照片,也想不起是怎么跑到他皮夹子里去了、,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给撕掉了。不过,对这位老太太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了。然而,她却显得很轻松,似乎挺看得开的。
  可是,玛波小姐内心里,可既不轻松,也一点都看不开。她需要一点时间,把事体好好想一想,但她也决定把眼前的这个机会充分的利用一下。
  她毫不遮掩地向葛兰姆医生表示了与他聊天的热望。那位好好先生呢,也把她的滔滔不绝认作是老太太们寂寞时的自然流露,为了尽力岔开她遗失照片的烦心,他也轻松愉快地跟她谈起了圣安诺瑞的生活,以及一些玛波小姐可能有兴趣去游玩的所在。谈着谈着,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活题又转回到白尔格瑞夫少校的死上来了。
  “总觉得很伤感,”玛波小姐说:“想想一个人老死异乡。从他告诉我的话里猜想,他好像也没什么近亲。他好像一个人住在伦敦。”
  “我相信他长年在外旅游。”葛兰姆先生说:“至少在冬天是如此。他不喜欢我们英国的冬天。这真不能怪他。”
  “那是自然,”玛波小姐说:“也说不定他有特殊的原因,比方说肺不健康之类的毛病,必须在海外度过冬天?”
  “呃,不,我想的不是的。”
  “我相信他有高血压的毛病,这年头真可怕。到处都有人谈这种病。”
  “他跟你说过,是吧?”
  “喔,没有。没有,他本人没说。是别人告诉我的。”
  “喔?真的。”
  “我想,”玛波小姐又说:“在这种情形之下,死亡是随时有可能的了。”
  “那也未必,”葛兰姆医生说:“现在已经有控制血压的方法了。”
  “他的死好像很突然,可是我想你大概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这个嘛,以他的年龄来说,虽不认为特别的意外,也实在没料到会这么快,坦白说,我一直觉得他身体很硬朗的,当然他没有找我求诊过。我从来没有给他量过血压什么的。”

  “人能不能知道——我是说,医生能否从一个人的外貌看出他有没有高血压?”玛波小姐一副天真无知的神情问道。
  “光看是看不出来的,”医生笑着说:“总得要检查一下的。”
  “喔,是这样的。就是那种可怕的玩意儿,用一条橡皮带子缠在人的膀子上往里打气——我讨厌死了那种东西。好在我的大夫说按我的年纪来看,我的血压很好。”
  “这真是好消息。”葛兰姆医生说。
  “当然了,少校是相当喜欢农夫果汁酒的。”玛波小姐话里有意地说。
  “是的。酒——对血压的确不是好东西。”
  “我听说可以服药片,对不对?”
  “是的。市面上有很多种出售。他房里就有一瓶——镇定剂。”
  “今天的科学真了不起,”玛波小姐说:“医生们可说无所不能,对吧?”
  “我们都有一个超等的对手,”葛兰姆医生说:“你知道,那就是自然的力量。经常一些很好的祖传秘方仍然会派上用场的。”
  “就像用蜘蛛网敷伤口?”玛波小姐说:“我小时候就常那么弄。”
  “很精明。”葛兰姆医生说。
  “咳嗽历害的时候,就把亚麻子砸碎了糊在胸口上,再用樟脑油往上揉。”
  “怎么你全晓得呀!”葛兰姆医生笑着说。他站起身来。“膝盖怎么样了?还疼不疼了?”
  “不疼了。好像好得多了。”
  “那我们就不敢说是自然的神力还是我药丸的效力了。”葛兰姆医生说:“真抱歉,我没能帮上你什么忙。”
  “可是我已经应该很感谢你了,真不好意思费了你那么多时间。你是说少校的皮夹子里一张照片都没有吗?”
  “喔,有的——有一张他自己很老的照片,是他年轻时候打马球照的,还有一张是只死老虎。他脚踩在上头。都是这一类的生活照片——纪念他的青年岁月的。可是我很小心地找过,我敢向你担保,就是没有你说的你外甥那张。”
  “我相信你一定仔细找过的——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忘不下。我们都喜欢保存些怪东西的。”

  “过去的宝藏。”医生带笑地说。
  他说了再见,就离开了。
  玛波小姐思潮起伏地仍然看着面前的棕榈树与大海。有好几分钟她都没有拿起放在膝间的毛线。她现在在手头有了一项事实了。她得好好琢磨一下这项事实所包含的意义。上校从皮夹子拿出来的那张照片,又慌张地放回去的,在他死后竟然不在他的皮夹子里。那种物件,白尔格瑞夫少校是不会随便扔掉的。他放回到他皮夹子里的,他死了之后应该还在他皮夹子里才对的。钱嘛,还有人会偷,可是一张生活照片?除非,是有人有特别的理由得偷……
  玛波小姐的脸色一下子深沉下来。她不能不作个决定了。她到底让不让白尔格瑞夫少校在坟墓里安详地长眠呢?那样不是更好吗?她摒住气心头引述着一句话:“邓肯死了。一阵生命的狂热发作之后,他睡得正酣!”白尔格瑞夫少校现在是感受不到什么伤害了。他已经到危险碰不到的所在去了。他竟然在那天夜里死去,只是一次巧合呢?或者可能不是巧合呢?医生是很容易接受老年人死亡的事实的。特别是他屋里放了一瓶高血压的人每天都得服用的药片。但是如果有人从少校的皮夹子里偷了那张照片,这个人也可能把那瓶药片放在他的房里。她本人从不记得见过少校服用药片;他也从未向她提起过自己的高血压毛病。对于他的健康他只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他承认:“岁月不饶人了。”他偶尔有些气促,那只是轻微的气喘病,别的毛病就没有了。可是却有人说他有高血压——莫莉?浦利斯考特小姐?她记不得了。
  玛波小姐叹了一口气。嘴中虽没有念出来,心中却用这样的话大声地告诫自己。
  “好了,珍呀,你心里到底在猜疑或是想些什么?也许,这都是你的幻想吧?你真的有什么具体的实情去那么想吗?”
  她尽量地,一步一步地,把她与少校聊天时谈起的谋杀与凶手的话题,重新回想一番。“啊呀,我的天,”玛波小姐想:“即使——真是的,我看我也没什么办法。”
  但是她心里明白她是要试试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2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