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加勒比海之谜 - 五、玛波小姐作了决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白尔格瑞夫少校的丧礼第二天就举行了。玛波小姐由浦利斯考特小姐陪同参加。甘农主持追悼仪式,过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白尔格瑞夫少校之死,也不过是一椿很快为人遗忘的憾事而已。人住在此地只限于阳光、大海与社交的乐趣。一颗阴魂扰乱了这些活动,留下一片短暂的阴影,刹时间又散去了。何况,也没有人对这位死者有多少认识。他其实是个喋喋不休、在俱乐部里专门讨人厌的那型人物,总喜欢说一些人家并无特别兴趣的个人掌故。他在世界上任何角落都找不到一个长久栖身之处。他太太好多年前就去世了。他活得孤寂,死得也凄清。不过,他那种寂寞却又是在人群中度过的,而这种打发日子的方式,倒也没什么难过的,纵令白尔格瑞夫少校是个寂寞的人,他似乎也挺乐观的。他有自得其乐的方法,如今他死了,埋了,没人在乎;再过一个礼拜,大概人们连记都不记得他,甚至想都不会想他了。
  唯一说得上可能会想念他的,就只有玛波小姐了。倒不是基于个人的亲切感,而是他代表了她所熟知的一种生活。她心中在回想:人一上了年纪,就愈来愈容易习惯听人说话,听的时候虽不一定有多大兴趣,但是她与少校之间,却存在着一种两位老年人一给一取的温馨谅解。她对白尔格瑞夫少校并不真的悲悼,她只是想念他。
  丧礼过后的那天下午,她坐在自己最中意的角落里织毛线的时候,葛兰姆医生来了。她放下毛线踉他打了招呼。他立刻深表歉意地说:“很抱歉,我带来的消息一定很令你失望,玛波小姐。”
  “真的?是我那张——”
  “是的,我们还没找到你那张珍贵的照片。我想你一定很失望。”
  “是的,是的,我是有一点。不过,当然也不是太大不了的事;也只是一种感情作祟。我现在想通了。不在白尔格瑞夫少校的皮夹子中吗?”
  “没有。他其他的东西里头也没有。有一些信件、新闻剪报杂七杂八的东西,几张者照片,却没有你说的那张照片。”
  “啊呀,真是的,”玛波小姐说:“唉,那就没办法了……多谢你,葛兰姆医生,让你这么费心。”

  “呵,真的没什么,不过我自经验中知道有些家中的小事对一个人有多重要,特别是上了年纪的时候。”
  他觉得,这位老太太竟真能这样处之泰然。他想,也许白尔格瑞夫少校在皮夹子里取东西的时候,又看见那张照片,也想不起是怎么跑到他皮夹子里去了、,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给撕掉了。不过,对这位老太太来说,却是很重要的了。然而,她却显得很轻松,似乎挺看得开的。
  可是,玛波小姐内心里,可既不轻松,也一点都看不开。她需要一点时间,把事体好好想一想,但她也决定把眼前的这个机会充分的利用一下。
  她毫不遮掩地向葛兰姆医生表示了与他聊天的热望。那位好好先生呢,也把她的滔滔不绝认作是老太太们寂寞时的自然流露,为了尽力岔开她遗失照片的烦心,他也轻松愉快地跟她谈起了圣安诺瑞的生活,以及一些玛波小姐可能有兴趣去游玩的所在。谈着谈着,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活题又转回到白尔格瑞夫少校的死上来了。
  “总觉得很伤感,”玛波小姐说:“想想一个人老死异乡。从他告诉我的话里猜想,他好像也没什么近亲。他好像一个人住在伦敦。”
  “我相信他长年在外旅游。”葛兰姆先生说:“至少在冬天是如此。他不喜欢我们英国的冬天。这真不能怪他。”
  “那是自然,”玛波小姐说:“也说不定他有特殊的原因,比方说肺不健康之类的毛病,必须在海外度过冬天?”
  “呃,不,我想的不是的。”
  “我相信他有高血压的毛病,这年头真可怕。到处都有人谈这种病。”
  “他跟你说过,是吧?”
  “喔,没有。没有,他本人没说。是别人告诉我的。”
  “喔?真的。”
  “我想,”玛波小姐又说:“在这种情形之下,死亡是随时有可能的了。”
  “那也未必,”葛兰姆医生说:“现在已经有控制血压的方法了。”
  “他的死好像很突然,可是我想你大概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这个嘛,以他的年龄来说,虽不认为特别的意外,也实在没料到会这么快,坦白说,我一直觉得他身体很硬朗的,当然他没有找我求诊过。我从来没有给他量过血压什么的。”

  “人能不能知道——我是说,医生能否从一个人的外貌看出他有没有高血压?”玛波小姐一副天真无知的神情问道。
  “光看是看不出来的,”医生笑着说:“总得要检查一下的。”
  “喔,是这样的。就是那种可怕的玩意儿,用一条橡皮带子缠在人的膀子上往里打气——我讨厌死了那种东西。好在我的大夫说按我的年纪来看,我的血压很好。”
  “这真是好消息。”葛兰姆医生说。
  “当然了,少校是相当喜欢农夫果汁酒的。”玛波小姐话里有意地说。
  “是的。酒——对血压的确不是好东西。”
  “我听说可以服药片,对不对?”
  “是的。市面上有很多种出售。他房里就有一瓶——镇定剂。”
  “今天的科学真了不起,”玛波小姐说:“医生们可说无所不能,对吧?”
  “我们都有一个超等的对手,”葛兰姆医生说:“你知道,那就是自然的力量。经常一些很好的祖传秘方仍然会派上用场的。”
  “就像用蜘蛛网敷伤口?”玛波小姐说:“我小时候就常那么弄。”
  “很精明。”葛兰姆医生说。
  “咳嗽历害的时候,就把亚麻子砸碎了糊在胸口上,再用樟脑油往上揉。”
  “怎么你全晓得呀!”葛兰姆医生笑着说。他站起身来。“膝盖怎么样了?还疼不疼了?”
  “不疼了。好像好得多了。”
  “那我们就不敢说是自然的神力还是我药丸的效力了。”葛兰姆医生说:“真抱歉,我没能帮上你什么忙。”
  “可是我已经应该很感谢你了,真不好意思费了你那么多时间。你是说少校的皮夹子里一张照片都没有吗?”
  “喔,有的——有一张他自己很老的照片,是他年轻时候打马球照的,还有一张是只死老虎。他脚踩在上头。都是这一类的生活照片——纪念他的青年岁月的。可是我很小心地找过,我敢向你担保,就是没有你说的你外甥那张。”
  “我相信你一定仔细找过的——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忘不下。我们都喜欢保存些怪东西的。”

  “过去的宝藏。”医生带笑地说。
  他说了再见,就离开了。
  玛波小姐思潮起伏地仍然看着面前的棕榈树与大海。有好几分钟她都没有拿起放在膝间的毛线。她现在在手头有了一项事实了。她得好好琢磨一下这项事实所包含的意义。上校从皮夹子拿出来的那张照片,又慌张地放回去的,在他死后竟然不在他的皮夹子里。那种物件,白尔格瑞夫少校是不会随便扔掉的。他放回到他皮夹子里的,他死了之后应该还在他皮夹子里才对的。钱嘛,还有人会偷,可是一张生活照片?除非,是有人有特别的理由得偷……
  玛波小姐的脸色一下子深沉下来。她不能不作个决定了。她到底让不让白尔格瑞夫少校在坟墓里安详地长眠呢?那样不是更好吗?她摒住气心头引述着一句话:“邓肯死了。一阵生命的狂热发作之后,他睡得正酣!”白尔格瑞夫少校现在是感受不到什么伤害了。他已经到危险碰不到的所在去了。他竟然在那天夜里死去,只是一次巧合呢?或者可能不是巧合呢?医生是很容易接受老年人死亡的事实的。特别是他屋里放了一瓶高血压的人每天都得服用的药片。但是如果有人从少校的皮夹子里偷了那张照片,这个人也可能把那瓶药片放在他的房里。她本人从不记得见过少校服用药片;他也从未向她提起过自己的高血压毛病。对于他的健康他只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他承认:“岁月不饶人了。”他偶尔有些气促,那只是轻微的气喘病,别的毛病就没有了。可是却有人说他有高血压——莫莉?浦利斯考特小姐?她记不得了。
  玛波小姐叹了一口气。嘴中虽没有念出来,心中却用这样的话大声地告诫自己。
  “好了,珍呀,你心里到底在猜疑或是想些什么?也许,这都是你的幻想吧?你真的有什么具体的实情去那么想吗?”
  她尽量地,一步一步地,把她与少校聊天时谈起的谋杀与凶手的话题,重新回想一番。“啊呀,我的天,”玛波小姐想:“即使——真是的,我看我也没什么办法。”
  但是她心里明白她是要试试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