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呼吸秋千 - 鱼龙混杂的一群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特鲁迪•佩利坎和我,还有雷奥帕德•奥伯克,是赫尔曼城来的。上牲口车厢之前,我们并不认识。阿图•普里库利奇和贝娅特里斯•查克尔,就是图尔和贝娅,他们打小就认识,都来自喀尔巴阡-乌克兰,一个三国交界处名叫陆基的山村。理发师奥斯瓦尔德•恩耶特来自拉克耶夫〔乌克兰西部外喀尔巴阡州城市〕,也是那片地方的。另外来自三国交界处的还有手风琴师康拉德•凡恩,来自小城苏霍洛〔离陆基村不远的小城镇,中间有森林火车相连〕。跟我一起跑车的同伴卡尔利•哈尔门,来自克兰贝契科黒客〔罗马尼亚巴纳特地区的一个小镇店,1786年迁移来第一批德国人〕,后来和我一起在矿渣地窖干活的阿尔伯特•吉翁,是阿拉德〔罗马尼亚城市,阿拉德县首府〕人?手上长着像丝一般小绒毛的莎拉•考恩慈,来自沃尔姆洛赫〔罗马尼亚锡比乌地区的一个村庄〕;另一位食指上长着小肉痣的莎拉•旺特施奈德,来自卡斯滕霍尔茨〔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的一各地区,行政上属于罗西亚地区管辖〕。来劳动营之前,她们并不相识,但长得像姐妹一样。在劳动营我们就管她们叫策莉〔策莉(Zirri)在特兰西瓦尼亚德语方言中即指莎拉(Sarah)〕姐妹。伊尔玛•普费佛来自小城德塔〔罗马尼亚巴纳特地区的城市〕,聋哑人米茨——全名安娜玛丽•伯克,来自梅迪亚什〔罗马尼亚锡比乌地区的城市,是罗马尼亚?部的交通枢纽〕。律师保罗•加斯特和妻子海德伦•加斯特是上威绍〔罗马尼亚北部马拉穆列什县的小镇〕人。鼓手科瓦契•安彤,来自巴纳特〔中欧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现在跨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三国〕的山区小城卡兰赛贝什〔罗马尼亚西南部巴纳特地区卡拉什-塞维林县的小城〕。卡特琳娜•塞德尔,我们都叫她“巡夜人卡蒂”,来自巴克瓦〔巴纳特地区罗马尼亚部分的一个村庄,为蒂米什县布济亚什镇所辖〕。她是个弱智儿,整整五年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因石煤烧酒过量而致死的机械师彼得•施尔,来自柏加霍施〔?马尼亚蒂米什县的村庄〕。“唱歌的萝妮”,伊萝娜•米悉是卢戈日〔罗马尼亚巴纳特地区蒂米什县的小城〕人。裁缝霍易施先生,来自顾滕布伦〔罗马尼亚巴纳特地区阿拉德县的小镇〕。等等,等等。
  我们都是德国人,都是从家里被带走的。除了科琳娜•玛尔库,她来劳动营时,头顶着像酒瓶一样的卷发,身穿皮大衣,脚蹬漆皮鞋,丝绒长裙上还别着一枚猫形胸针。她是罗马尼亚人,夜里在布乌泽的火车站被押运我们的士兵抓了,塞进了牲口车厢。可能是我们旅途中有人死了,用她来顶名单上的缺。来这里的第三年,她在给一个铁路段铲雪时?死了。另外还有大卫•洛玛,他是犹太人,因为会弹奏齐特琴,大伙都叫他“齐特-洛玛”。他的裁缝铺被没收了,所以做了个“游方裁缝”,出入于上流社会人家。他不明白怎么会作为德国人上了俄国人的名单。他老家在布科维纳30〔中欧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域,南部属于罗马尼亚〕地区的多洛霍伊城〔罗马尼亚最东北部的城市〕。父母、妻子以及四个孩子为了躲避德国人逃难去了,他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他们也早在他流放到此之前就和他断了音讯。他被带走的时候,正在格罗斯泊特〔罗马尼亚锡比乌地区的一个地方〕给一位军官夫人缝制羊毛套装。

  我们都没参过战,但对俄国人来说,作为德国人就该对希特勒所犯下的罪行负责,包皮括齐特-洛玛在内。他在劳动营待了三年半。一天早晨,工地前停了一辆黑色轿车,两个头戴着优雅的卡拉库尔羊毛帽的陌生人下车和工头说了几句,然后就带齐特-洛玛上了车。从那天起,工棚里齐特-洛玛的床就一直空着。他的箱子和齐特琴,可能被贝娅•查克尔和图尔•普里库利奇拿到集市上卖掉了。
  听贝娅•查克尔说,戴着优雅的卡拉库尔羊毛帽的人是来自基辅的高官。他们把齐特-洛玛带到敖德萨市〔乌克兰最重要的黑海港市,人口约一百万〕,再从那儿送他上船,回了罗马尼亚。
  理发师奥斯瓦尔德•恩耶特是图尔•普里库利奇的老乡,所以有胆子问他:为什么去敖德萨呢?图尔说:这里不是洛玛待的地方,从敖德萨他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没对图尔,而是对理发师说:他会想去哪儿呢?家里都没人了。图尔•普里库利奇正屏住呼吸,不让自己摇晃。理发师用一把生锈的剪刀给他剪鼻毛。等第二个鼻孔也弄妥了之后,他把那些蚂蚁一样的碎毛屑从下巴上刷下来,并半转身背对着镜子,这样图尔就看不见他在对我使眼色了。你还满意吗?他问。图尔说:鼻子还行。外面院子里的雨已住了。大门口那儿,装着面包皮的手推车正穿过水洼,哐啷作响。每天都是同一个男人,推着装满了盒式面包皮的车,经由劳动营的大门到食堂的后院。�]包皮被一块白色床单覆盖着,像一堆尸体。我问这个送面包皮的人是什么军衔。理发师说,什么军衔都没有,那套制服大概是什么人传给他的,或是他偷的。拥有这么多面包皮,置身于这么多饥饿之中,他需要制服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推车有两个高高的木轮和两个长手柄。它像是老家磨剪子的师傅们走街串巷时推的车。整整一个夏季,他们会辗转于各地。送面包皮的人只要离开推车一步,就会一瘸一拐的。理发师说,他的一条腿是木头做的假肢,是用铲柄钉在一起而成的。我羡慕这个送面包皮的,他虽然少了一条腿,却有许多面包皮。理发师也目送着面包皮车,他只体会?半饥饿的状态,说不定间或还会跟送面包皮的人做点交易。就连腹中饱足的图尔•普里库利奇也会目送着他,也许是在监视他,也许只是漫不经心地看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总觉得理发师想转移图尔•普里库利奇对面包皮车的注意。不然的话我没法解释,怎么会我刚坐到椅子上,他就说:我们劳动营里真是鱼龙混杂呀,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就像是住旅店,会暂时一起住上那么一段时间。
  那时我们还在工地上干活。像“鱼龙混杂”、“旅店”、“暂时”这些词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理发师并不是劳动营负责人一伙的,但却享有特权。他可以在理发室里住和睡。我们?在工棚,成天和水泥打交道,脑子里已经连一个笑话都没有了。白天,奥斯瓦尔德•恩耶特也没法独享理发室,我们都在那里出出进进。不管有多么惨不忍睹,他都要给我们理发剃须。有些男人照镜子时哭了。月复一月,他看着我们进出他的门,变得越来越形容枯槁。整整五年他都清楚地知道,谁还会再来,虽然已经瘦得一半是蜡做的了。他也清楚地知道,谁再也不会来了,因为干活太累了,思乡成疾,或是已经死了。我可不愿意忍受他所看到的一切。但另一方面,奥斯瓦尔德•恩耶特不用忍受工作大队和那该死的水泥日子,也不用在地下室值夜班。他?我们的憔悴所包皮围,但却没有彻头彻尾地被水泥所欺骗。他必须要安慰我们,我们也在充分利用他,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饿坏了,思乡成疾,脱离了时间,也脱离了自己,跟世界不再有任何关系。应该说,这世界不再和我们有任何关系。
  当时我从椅子上跳起来吼道,我跟你不一样,我没有什么旅店,只有水泥袋。然后我踹了凳子一脚,差点踹翻了。我接着说:您在这里是旅店老板,恩耶特先生,我不是。

  雷奥你坐下,他说,我想我们是以“你”相称的。你弄错了,老板的名字叫图尔•普里库利奇。图尔从嘴?伸出粉红的舌头,点点头?他傻透了,还觉得自己是受了恭维,对着镜子梳梳头发,吹了吹梳子。他把梳子放到桌上,剪刀放到梳子上,然后又把剪刀放到梳子旁边,梳子再放到剪刀上,接着就走了。图尔•普里库利奇到外面之后,奥斯瓦尔德•恩耶特说:看到了吗,他才是老板管着我们,不是我。你还是坐下吧。搬水泥的时候你可以一声不吭,我却得跟每个人都说点什么。你该感到高兴才是,你还知道旅店是什么。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所熟知的一切早就变了样了。是啊,一切都变了,除了劳动营,我说。
  那天我再也没有坐回去,固执地走开?。那时我还不愿意承认,我其实和图尔•普里库利奇一样虚荣。恩耶特跟我讲和的态度其实没有必要,却让我很受用。他越是求我,我走得就越坚决,胡子都可以不剃。脸上的胡子茬儿让水泥变得更加无法忍受。四天以后我又去了他那儿,坐在凳子上,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工地的活儿把我累坏了,他那句关于旅店的话我都无所谓了。理发师也没再提这事儿。
  几星期之后,有一次,送面包皮的人把空车拉出劳动营大门时,我又想起了“旅店”这个词。我突然喜欢起它来,并不厌其烦地用着。我刚卸完水泥,下了夜班,像牛犊一样缓步踱过清晨的空气。工棚里还睡着三个人。我?那样脏兮兮地躺到床上对自己说:在这里住店的人都不需要钥匙。没有服务台,开放式住宿,就像在瑞典一样。我的工棚和箱子总是对外开放的。值钱的东西是盐和糖。枕头下面是干了的、从我牙缝里省下来的面包皮。它太宝贵了,自己都会看好自己。我是瑞典的一只牛犊,每次回到旅店房间时,牛犊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它先要看看枕头下的面包皮还在不在。
  这半个夏季我都在搬水泥。我是瑞典的一只牛犊,下了白班或夜班之后,脑子里就在转悠旅店的事。有时我禁不住偷偷乐,有时这旅店会自己、确切地说是在我心里可怕地轰然坍塌,泪水直涌上来。我想要?作起来,但我已经不认识自己了。这该死的词“旅店”!整整五年我们都紧紧挨着生活在一起,像在集合点名。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宇宙尽头餐馆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许多种族相信宇宙是由某种神所创造的。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