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活法 - 让梦想成真(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让梦想成真(3)
  “我们内心有个吸引灾难的磁石。生病是因为有一颗吸引生病的羸弱的心。”读到这一章节,我牢牢盯住了这些话。谷口先生使用“心要上”这个词,阐述了人生中的遭遇全部是自己内心吸引来的,生病也不例外。所有一切都是由心相投影到现实中来的。
  生病由心相投影而至的说法有些残酷,但对那时的我来说恰恰说准了。原来我叔父患了结核病,离开自己的家疗养时,我非常害怕传染,总是捏着鼻子跑过叔父睡觉的房前。而我父亲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看护的责任,我哥哥也认为不会那么容易感染坦然处之若无其事。总之,只有我似乎非常嫌忌亲戚生病,总在回避。
  似乎遭受上天的惩罚,我的父亲和哥哥没有任何问题而只有我感染了。原来如此,我想通了。想回避、逃避的心,非常厌恶生病的我的那颗羸弱的心吸引了病灾。就因为害怕,而害怕的事情就在我的身上发生了。我体会到是消极思考的内心吸引了消极的现实。
  原来心相就是现实,少年的我对谷口先生的话深有感触,也对自我行为进行反省,并发誓以后尽可能朝好方面着想。但是,这正是众生凡人的悲惨之处,心相仍难改变,在那以后继续着坎坷曲折的人生。
  心态决定命运
  幸亏结核病治愈,我又可以返回学校读书了。在那之后,我和失败、挫折的缘份并未完全中断。大学入学考试或第一志愿也不合格。进入本地大学求学,成绩相当好,但是毕业时,恰逢因朝鲜战争的军需而出现的繁荣景象逐渐消失,经济开始不景气,多次就业考试接连失利。有时,我们这些地方新办大学的毕业生甚至连考试机会都没有。我不禁诅咒世道不公和自己命运之不济。
  为什么我是一个这么不走运的人呢?买彩票,前后的号码都中奖,只有我“没有中”。反正结果总是白干,于是心慢慢朝错误的方向倾斜,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我对自己的空手道颇有信心,于是就想破罐子破摔,一度曾在闹市区的某个暴力团事务所门前徘徊良久。

  在大学教授的关照下,我总算进入京都的电瓷制造工厂。其实这是一家任何时候倒闭都不足为奇的破烂不堪的公司,到期发不出工资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经营家族内部还在发生内讧。
  好不容易进去的公司竟然是这种状态!同期进入公司的几位同事每每相遇,都在抱怨,发汇不满,商量着什么时候辞职。不久,同事们一个个相继辞职,另寻他就,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留在公司孤军奋战。
  不料,改变了以前进退两难、犹豫不决的心态后,反而似乎豁然了,心情也愉快了。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亦是枉然,于是心情有了180度大转变,决心使出干劲搞好工作,努力参与研究。从那以后,我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要求自己每天坚持研究。
  心境的变化的似乎有了回报,研究成果日见成效。好结果有目共睹,随之上司好评如潮,而自己则更加忘我工作,然后收获更好结果,由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终于,我通过独特方法,首次在日本成功合成、开发了应用于电视机晶体管里电子枪上的精密陶瓷材料。其时电视机刚刚开始普及。
  因此,周围给予的评价就更高了。我甚至已经不关心工资的延期支付,感觉工作极其有趣而体会到人生的意义。随后,基于此时掌握的技术和积累的成绩,我创办了京瓷公司。
  从改变内心想法的瞬间,我的人生开始转运。以前的恶性循环终止,良性循环随之开始。从这段经历中,我体会到人的命运不是像铺设的铁轨一样被事先定下来,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志能好能坏。
  总之,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意念的结果。经过种种挫折和曲折后,我终于体会到这个贯穿人生的真理,并一直把它铭刻在心底。
  人生有盛衰荣辱,即使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用自己的双手开拓的人,其人生低谷与高峰、幸福与不幸也是由自己的心相呼唤而至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播下的种子。

  的确,所谓命运,在我们的生命期间俨然存在。但是,它不是人类力量无法抗拒的“宿命”,而是因我们的内心而改变。人生是由自己创造的,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内心。在日本思想里,这就是“立命”。
  思维方式的画笔在人生的花园里描绘出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彩图。因此,人生色彩如何,取决于你的心相。
  锲而不舍必定成功
  能够完成一件新工作的人是坚信自己的“可能性”的人。所谓可能性,是指“将来的能力”。如果根据现在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那就永远也做不成新的事情或困难的事情。
  相信自己的可能性,给自己规划一个超出现有能力水平的更高目标,并为在未来某一时刻实现目标而倾尽全力。此时你所需要的是使自己的“愿望”像不来的火焰一样持续燃烧。这样成功或成绩就会如期而至,自己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京瓷公司在第一次接到IBM公司的大量元器件采购订单的时候,IBM的要求苛刻得几乎令人难以相信。通常规格书是一页纸的分量,而IBM的规格书却足有一本书那么厚,内容也极尽详细和严格。因此,多次试产也因不合格而被淘汰。最后我们以为产品按照规格要求做出来了,结果还是被打上不合格品的烙印退回来了。
  IBM要求的尺寸精度严格得比以前高一个数量级,甚至我们公司连达到这个精度的测量仪器都没有。坦率地讲,我曾经几次想过,也许我们的技术做不出来。但是,对当时不过是毫无名气、中小企业规模的京瓷公司来讲,为了提高技术、提高公司知名度,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于是对消极气馁的员工,我严加申斥,指示他们竭尽全力,竭尽所能,干其应该干的,投入所有的技术。尽管如此,进展仍然不顺利。
  无计可施之时,我对在锅炉前烧制陶瓷、茫然无措的技术负责人问道:“你向神灵祈祷了吗?”已尽人事,剩下的就只好听天命。其实我想问他是否已经竭尽全力。

  经过多次反复努力,我们终于成功开发出满足水准、要求极高的、“崭新的”产品。二年多的时间里,工厂满负荷运作,巨量订单都在要求的供货期内出厂了。在欢送最后一辆装满产品的卡车离去时,我感慨万千:
  “人类的力量真是无穷大啊!”
  对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毫不畏缩,倾注极大热情,一心一意地钻研。这使得我们自身的能力得到惊人的提高,或者说让沉睡中的巨大潜能迸发出来。
  所以,哪怕是无能为力的事,那也只是现在的自己无能为力,将来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将来进行时”考虑是很重要的。应该相信自己还有潜能,等待机会唤醒、迸发出来。
  那时候的我接受了大大超出当我们现有技术水平的工作。就这个意义来讲,也可以说是我过于鲁莽了。
  但这是我的惯用手段。从创业初期起,经常承担一些大型厂家因为困难而拒绝的项目。而现实是如果你不这样去做,作为一家没有业绩的新兴中小企业,你就根本拿不到项目。
  当然,大企业拒绝的高技术水平的项目我们没有指望做成。但是,我绝对不说“我做不到”,也不含糊其词地说“也许可以”,而是鼓起勇气断言“我能行”,把这个困难的项目承揽下来。每一次我的部下都不知所措,畏缩不前。
  但是,这个时候,我总是认为“我们一定能成”。而且,我给部下出主意让他们如何去做,并饱含热情地告诉他们如果该项目成功的话将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好处,于是所有相关人员产生饱满热情,努力接受挑战。
  尽管如此,往往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每一次面对困难时,我都激励大家:
  “所谓已经不行了,已经无能为力了,只不过是过程中的事。竭尽全力直到极限就一定能成功。”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