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活出全新的自己 - 27不哭的向东终于溃堤————终结问题的根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7不哭的向东终于溃堤————终结问题的根源
  所有人都被向东的悲惨故事所震撼,好长一段时间,全场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老先生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儿,又突如其来地问一句:“你父母为什么吵架?”
  向东耸耸肩,无所谓地答道:“听别人说,爸爸不满意妈妈连续生了姊姊和我两个女孩子,说她肚子不争气,有本事就生个男孩子看看。妈妈只是回了一句:‘本事在你身上,又不是我!’爸爸听了勃然大怒,赏她一巴掌,她就……”
  老先生听到这里,点点头站起来,开始端详同学们,准备叫人上台担任角色,开始排列。他看到坐在第一排的幸雄,就叫他上去,幸雄求之不得,一个箭步冲上台。旁边的助教指示幸雄:“你扮演她的父亲。”
  很巧的是,海爷爷又叫了坤儿上台,扮演向东的母亲,并且让幸雄和坤儿面对面地站著。这个能量场的阵容一摆好,向东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刚才还若无其事地好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她可以完全置身事外,此刻她却感觉有一股巨大的悲哀能量从头到尾灌顶而下,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手脚立刻变得冰凉。

  幸雄一站好,就觉得胸口升起一股很奇怪的情绪。看著对面的坤儿,他突然感到无比愧疚,愧疚到他想立刻冲过去拥抱她,甚至跪地求饶,只要她能原谅自己。但坤儿却只是漠然地看著他,甚至还退后了几步。 一旁的向东看到这样的场景,此时已经忍不住开始啜泣了。从小到大很少哭的向东,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在几百人面前这样垂泪,不能自已。
  老师这时招手示意向东入场。一踏进那个能量场,向东和母亲(坤儿)立刻相视大哭。
  坤儿看著向东,心里有一千万个歉意和不舍。孩子还在襁褓中,就丢下了她,再怎么狠心的母亲也做不出来啊,当时真是鬼迷心窍了,竟然如此没有理智。坤儿的感觉是:“女儿啊,妈妈对不起你,真舍不得你。这么多年了,你出落得如此如花似玉,妈妈看到你又激动、又伤心。”
  向东看著母亲,心中压抑多年的泪水早已决堤:“妈妈,妈妈,我好想念你啊!你为什么丢下我?妈妈,我需要你,需要你啊!”母女相望,如此沉重的伤痛,多年的思念、悔恨、失落、无助……种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情绪,都在这一刻完全呈现。

  幸雄在一旁慌了手脚,看著自己心爱的两个女人相视垂泪,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幸好老师叫了向东的姊姊入场,在一旁扶持爸爸。扮演姊姊的人一上来,也无可避免地开始嚎啕大哭。
  老师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四个人的能量慢慢整合,然后他示意坤儿说:“谢谢你,把两个女儿带得这么好!”坤儿照做了。幸雄一听,泪水不听使唤地落下,哽咽地说:“孩子的妈,我对不 起你啊!对不起!对不起!”幸雄也忍不住开始大声哭泣。
  停了好一会儿,老师问坤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坤儿此时居然冷静地对幸雄说:“是时候了,我该走了,跟你无关。”
  幸雄这时说:“你放心地走吧,我会好好照顾孩子的。”
  夫妻两人此时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全场鸦雀无声注视的这一出家庭悲剧,此刻产生了戏剧化的转变。
  原来向东的妈妈就只是时候到了,该走了,就算向东的爸爸不打她,她也会找另外的方式结束这次的旅程。这些都是在灵魂层面的决定和约定,不是我们人脑的表意识可以理解的。

  老师最后指示他们四个人抱在一起,大家痛哭个够,也让多年来的悲欢离合做一个总结。
  向东和姊姊错怪了爸爸这么多年,致两个人的亲密关系都出现严重问题。向东一直云英未嫁,姊却是离了两次婚,在索性搬去和爸爸同住,也不打算找男人了。
  而向东的父亲背负了这份血债这么多年,心头的悔恨一直啃噬著他,他终身未曾再娶。他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不到七十岁的人,看起来格外苍老,一身是病。 这次排列结束之后,海爷爷语重心长地说了几句话:“中国人说的慎终追远,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要尊崇、认可自己血缘的源头。一个人如果想要过好的生活,一定要孝敬父母,真心地敬爱父母和他家族的长辈,否则,就算外在事业丰足,这个人还是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好运的。”
  向东回到座位上,几乎瘫在幸雄怀里。她喃喃自语:“我真的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爸爸,爸爸,妈妈,妈妈……”幸雄就是一直安慰她、支持她,最后看向东实在撑不住,就带著她回房休息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曾许诺·殇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悠悠时光看似漫长,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已卧黄土陇中,曾经容颜如花的少女,已是枯骨一堆,那些恩恩怨怨的悲欢离合,都只变成了街角巷尾人们打发闲暇的故事,即使最跌宕起伏的传奇,在一年又一年的时光中,也渐渐失去了色彩,消抿于风中。只有那山坡上的野花烂漫无主,自开自落,自芳自华,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都绚烂缤纷。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2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1
作者:佚名
章节:121 人气:2
摘要:2006年夏,正当美国房地产泡沫如日中天之时,我对即将来临的金融海啸已深感忧虑,《货币战争》一书正是在这样一种不安和焦虑之中诞生的。在我看来,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1971年以来的美元体系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全世界的货币大厦事实上建立在美国的债务沙滩之上,而美元的债务本位既不可能稳定,也不可能持续,随着世界经济总吨位的增长,美元地基已在沉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厦将倾的危机。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香蜜沉沉烬如霜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霜降,寒月,更深露重。百花宫中,二十四芳主次第跪伏在剔透琉璃铺就的大殿上,屏息凝神。一阵夜风过,殿外树影婆娑,将月色筛成一地零落的碎玉。殿中央,水色的纱帘轻轻摇摆,似帘内人起伏微弱的气息。那人侧卧在云衾锦榻中,发簪墨梅,眼尾迤逦,半阖半张,脸容清艳绝伦,虽是惨白羸弱却难掩眉宇间风流仪态,堪堪让人难以逼视。白雾般的月光洒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尖。 [点击阅读]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靠姿色靠青春不如靠能力前言如果说“女人十八一枝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二十几岁的女人则是盛开的花,相较于“十八”这只花骨朵来说,更加成熟、有魅力。二十几岁的女人有着年轻的容颜、**的活力、对生活的渴望;有着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也有着不太成熟的性格、初为**的羞涩,对生活的迷茫……总之,二十几岁的女人拥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同时,这些与众不同时刻决定着自己一生的命运。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3
摘要:在自由冈车站走下大井町线的电车,妈妈拉着小豆豆的手朝检票口走去。小豆豆以前很少乘电车,所以她珍惜的把车票攥在手里,舍不得交出去。她问检票员叔叔:“这张票能留给我吗?”“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小豆豆指着检票箱里积满了的车票问:“这些全是叔叔的吗?”检票员叔叔一边匆忙地收票一边回答说:“不是我的,是车站的。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