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货币战争4 - 2.4 “我的命运,我自己操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933年6月,伦敦经济会议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事件。正在衰退的沼泽地中挣扎的世界各国,纷纷将希望寄托在伦敦会议这根稻草上。这是一次注定将不欢而散的大会。因为美国与英国的关注焦点,非但无法重合,反而相互矛盾。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英镑区的割据使英国经济有了巩固的根据地,如果想重新夺回英镑霸权的地位,就需要扩大国际贸易,英国的对外贸易占国民收入的20%以上,金融业严重依赖贸易。国际贸易不通畅,金融业不恢复,则经济根基就不稳固。因此,必须将美元区和法郎区的贸易版图纳入英镑区的统一管理之下。但糟糕的是,美元居然也脱离了金本位,而且贬值比英镑还狠,法郎由于没看懂局势,仍然死抱着金本位不放,所以法郎不足为惧。当务之急,是尽快稳定英镑、美元与法郎的汇率。只有稳定货币,才能保证国际贸易的复苏和英镑地位的强化。当然,战争债务还要力争减免。因此,英国要谈的只有两点:一是稳定货币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提,二是战争债务能减则减。
  美国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套。美国认为,美元目前处于弱势,数千家银行倒闭,经济衰退还在恶化,所以必须首先振兴经济,积蓄力量,等待美元东山再起的机会。美国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美国的市场是自我依赖型,对外贸易仅占国民收入的2%~3%,所以罗斯福关注的焦点是国内经济复苏,而不是美元的外部稳定。美元贬值既能解决国内价格下跌,同时还能促进出口,增加就业,打击英镑,那有什么不好呢?至于减免战争债务,连想都别想!
  在桌面上,英美畅谈的是货币稳定和经济复苏谁更优先的官话,桌下双方踢的却是货币无影腿。
  会议开幕当天,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在致欢迎词时,转弯抹角地提到盟国战争债务问题,美国人立刻抗议这违反了英国事先的承诺。
  当英国人提及货币稳定时,罗斯福闻讯后指示美国代表团,不要在此问题上纠缠,美国要集中讨论经济复苏的问题。但英国人不依不饶,扭住美元不能过度贬值的问题不放。结果,罗斯福只得用事实开导英国人了。

  会议之前,英国人得到消息,美国可能将美元贬值到1英镑:3.5美元的水平,但会议期间,美元大幅贬值到1:4.18,英国人开始尖声呼叫。到了6月27日,美元进一步贬值到1:4.3,这是美国内战以来的最低汇率,英国人的嗓子已经喊哑了。第二天,美元跌到了1:4.43,这次再也听不到英国的抗议声了。“罗斯福的讨价还价策略在6月17日到20日之间,取得了超过他自己最大想象的成功。外国人终于相信美国人不会承诺稳定货币。他们只得将这一点作为事实接受下来。他们现在只要求美国作出某种姿态,哪怕是某种微不足道的姿态,这种姿态绝不会限制他在美元上的行动自由,但却仍能抑制此前三周疯狂的汇率投机。” [6]
  尽管罗斯福取得了会议的主导权,但他却发现美国代表团中的某些人跟他并不是一条心!其中就有他的金融顾问詹姆斯.沃伯格和纽约美联储银行行长哈里森。罗斯福三番五次申明,不要谈货币稳定的问题,我正在贬值美元,进行价格再通胀,谁要约束我的货币贬值政策,我就要谁的好看!
  但国际银行家们有个独特的癖好,那就是喜欢私下开“小会”。英格兰银行行长诺曼、法兰西银行行长莫内(莫罗的继任者)、纽约美联储银行行长哈里森等人,躲开了大会的聚光灯,秘密地找了个地方继续讨论货币稳定的方案。他们几乎达成了私下的协议,英镑保持在相对于黄金贬值30%的水平不变;美元应该回升,保持在相对于黄金贬值20%的水平;法郎继续与黄金挂着,保持价值不变。这样的安排对英镑相对有利,同时又为法郎担心的无限贬值筑了个底,美元适度贬值,而不是大幅贬值。这是一个几方中央银行家妥协后的共识。

  但这种私下的协议,却犯了罗斯福的大忌!最令罗斯福痛恨的,还不完全是他们讨论的内容,而是这种秘密协议的方式。这相当于中央银行家们先定下调子,然后回头去说服或胁迫各自的政府答应这些协议。如此倒行逆施的行径,究竟把我罗斯福置于何地呢?所有的老板,最厌恶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手下人背着自己与其他人悄悄密谋策划,对自己的话阳奉阴违。这简直就是吃里爬外!
  货币稳定秘密协议的事走漏了消息!
  盛怒之下的罗斯福,让白宫公开发表声明,对于哈里森等人的行为,美国政府既不知道,也不会允许!为了强调他的愤怒,罗斯福放出了真正的狠话,白宫发言人刻意对记者强调,哈里森并不是美国政府的代表,他仅仅代表纽约美联储银行,而这是一家独立于美国政府的实体!
  作为一家私营公司,纽约美联储银行自然不是美国政府的一部分,罗斯福当然早就知道;但他此刻放出这等狠话,摆明了是敲山震虎,警告哈里森和纽约美联储银行,谁才是真正的老板!
  罗斯福并不是穷人家的孩子,靠着个人努力而登上总统宝座的。那些并无根基的总统,其实并非实权派,他们必须仰赖支持他们上台的利益集团。但美国历史上,的确有手握实权的强势总统,罗斯福就是其中之一。
  罗斯福的曾祖父詹姆斯.罗斯福,于1784年创建了纽约银行,可谓美国最古老的银行家族之一,该银行的业务直到罗斯福竞选总统时一直由他的堂兄乔治打理。罗斯福的父亲也叫詹姆斯,是美国工业界的大亨,拥有煤矿、铁路等多处庞大的产业,更是美国南方铁路证券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是美国第一批以兼并铁路产业为主的证券持有公司。罗斯福本人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律师出身,主要客户就包皮括摩根公司。在强大的银行背景支持下,年仅34岁的罗斯福就出任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罗斯福还有一个当过总统的叔叔,列奥纳多.罗斯福。他的另一个表兄乔治.爱姆伦.罗斯福也是华尔街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铁路大合并的时代至少重组了14家铁路公司,同时身为摩根麾下的担保信托投资公司、汉华银行、纽约储蓄银行的董事,所担任的其他公司的董事名单可以打出一本小册子。罗斯福的母亲德拉诺家族也是簪缨世家,一共有9位总统与他们家沾亲。在美国近代史上,没有一位总统比罗斯福拥有更为强大的政治资源和银行资源。

  哈里森看到新闻,简直惊呆了,他还从来没有丢过这么大场面的人。他没脸再待在伦敦开会了。他后来在纽约对朋友说,那种感觉,“就像被驴子当面踢了一脚”。
  眼看着哈里森被罗斯福打得鼻青脸肿,沃伯格还要去自讨没趣儿。这次他亲自出马,再度和英国人与法国人接触,继续讨论货币稳定问题。
  这次罗斯福简直气炸了肺!他就不明白了,先有哈里森,后有沃伯格,居然几次三番地公然和他唱对台戏。他决定彻底颠覆整个伦敦经济会议!显然,这个会的调调事先已经被国际银行家们定好了,美国代表团里的这些人并不是总统自己的人,他们不是在为总统去谈判,而是以总统的名义去为他们自己谈判!
  7月2日,罗斯福给在伦敦的美国代表团发出了亲自起草的声讨货币稳定的战斗檄文,“在我看来,它(货币稳定)就是一场灾难,简直是世界性的悲剧…… 如果在这次最伟大的盛会上,各国的目的是为所有国家的大众,带来更为真实和永久的金融稳定,那么那些少数人搞出来的、纯粹人为和实验性的货币稳定方案,就是国际银行家们陈腐的行事方式”。这封电报的内容被公开透露给全体与会者,伦敦经济会议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沃伯格与罗斯福翻脸了[7]。
  罗斯福和所有的强势人物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永远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或许您还会喜欢:
催眠师手记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搭档表情平静而坦然地说:“是的,之前我并没有开过相关的诊所,也没有和任何人合作过。”我:“哦……那你为什么对我感兴趣呢?你怎么就能确定我们之间会有默契,并且足以支撑一个诊所经营下去?”搭档笑了:“我不会看错人的,或者说我看人很准。”我:“假如从心理学角度看,你这句话说得很不专业……”搭档点点头表示赞同:“非常不专业。”我:“……呃,我还没说完。 [点击阅读]
30岁前别结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6
摘要:序言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中国教育部,2007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 [点击阅读]
九重紫
作者:佚名
章节:34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争执窦昭觉得自己可能活不长了。老一辈的人常说,梦死得生,梦生得死。她这些日子总梦见自己回到了小时候,坐在开满了紫藤花的花架子下摆动着两条肥肥的小腿,白白胖胖像馒头似的乳娘正喂她吃饭。有风吹过,垂落的紫藤花蔓挤在一起,累累迭迭的紫藤花籁籁作响,像群围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小姑娘。她觉得有趣,笑嘻嘻地跑了过去,抓住一根藤蔓,顺手就揪下了一朵盛放的紫藤花来。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重生之夏日倾情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夏曦茫然的走在大街上,她只觉得眼前的这一切明明那么熟悉,可是却陌生的让她感到害怕和颤栗。10月的天,路上的行人多还是短袖打扮,可夏曦只觉得冷,她伸出双手试图环抱住自己,可是触眼所及的这双白皙纤细毫无瑕疵,缀着漂亮甲绘的手陌生的让她简直想尖叫。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迷航昆仑墟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3
摘要: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5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遇险自救全攻略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在世,几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谁都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平平安安、幸福快乐。相信这也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但是,人生之路多坎坷,在现实生活当中,随时都会有意外事情的发生,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随时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与险境。关于人生,尼采曾这样说道:人生就是一场苦难。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2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长相思2诉衷情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神农山位于中原腹地,风景优美,气势雄浑,共有九山两河二十八主峰,北与交通军事要塞泽州相连,南望富饶的燕川平原,东与天然屏障丹河守卫,西是著名的城池轵邑(ZhiYi)。轵邑曾是神农国的王都,在轩辕和神农的战争中受到重创,繁华烟消云散,百姓生活困顿。一百多年前,神农族的小祝融受黄帝委任,成为轵邑城主,掌管中原民生。他说服青丘涂山氏的太夫人,再次把轵邑作为涂山氏生意的中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