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货币战争2 - 6.4 希特勒被财神“撞了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国际银行家们早在l920年前后就开始在德国物色今后能够承担历史重任的政治代理人。他们广泛关注着德国战后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的五花八门的政治党派,试图从中找到能带来惊人回报的“超级原始股”,希特勒的几十号人的小党也进入了他们的雷达。
  国际银行家的情报系统效率惊人。早在1920年2月,摩根就安排多诺凡到欧洲进行秘密访问,付给多诺凡20万美元的费用来系统考察欧洲战后的各方面状况。正是在这次欧洲之行中,多诺凡在德国巴伐利亚的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遇到了希特勒,并且和希特勒长谈了一夜,他认为希特勒是个“有趣的谈话者”。这个多诺凡就是美国战略情报局( OSS)的创始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鼻祖。
  当然这次接触只是属于非常初步的摸底性质,德国当时的各种政治党派多如牛毛,华尔街的“风险投资”还需要进一步从数量庞大的候选人中发掘出真正有潜力的原始股。
  1924年德国马克投机风潮结束后,超级通货膨胀飓风终于过去了。在华尔街抄了德国经济的大底之后,美国的道威斯计划开始正式实施,大量的外国资本蜂拥而来,德国经济很快出现了强劲的复苏势头。,随着经济的复苏,纳粹的影响力迅速萎缩。其实,德国老百姓和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一样,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是人民最重要的追求,乱世中的打打杀杀和经济动荡下的起起伏伏都不是百姓们所渴望的。一旦天下太平,德国老百姓很快就将过去的痛苦和灾难淡忘了。从1924年到1929年,德国纳粹的括动陷入低潮,希特勒只能本本分分地玩起他并不擅长的议会政治。
  虽然纳粹基层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德国各地出现,纳粹党的选民支持率却相当可怜。究其原因,纳粹党蒙着浓厚的激进和暴力色彩,而此时德国社会逐步趋于稳定,经济有所好转,民众对愤青气十足的纳粹党自然敬而远之。1928年5月进行的德国大选中,纳粹党赢得区区12个议会席位,得票率只有可怜的2.6%。这一年的德国选情,以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联盟赢得40.4%的选票,天主教中央党赢得15%,而其他几个右翼党派如德国人民党则瓜分了余下42%的选票。
  希特勒本是个乱世枭雄,国家大治,天下安定,他是决无出头之日的。
  纳粹党本就像困在沙滩上的鱼儿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可正在此时,1929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德国经济急转直下,1930年,德国失业人口达到200万,1932年飙升到600万。纳粹党立刻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指责《凡尔赛条约》和战争赔款导致了德国的经济危机,抨击政府软弱无能,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使德国人民对魏玛共和同彻底丧失了信心,7年前痛苦的回忆又开始浮现,只是这次危机的程度和时间都远远超过了1923年,德国人开始转而支持纳粹。1930年9月的大选中,纳粹党获得18.3%的选票,首次超过德国共产党,成为仅次于社会民主党的议会第二大党。1932年7月的大选中,纳粹党获得37,4%的选票,一举超过社会民主党的36.2%而跃居议会第一大党。

  眼看着纳粹气势如虹的蹿升势头,国际银行家终于决心把宝押在希特勒的身上。
  1933年11月,荷兰突然出现了一本小册子,其中有一位名为西德尼·沃伯格的银行家与希特勒的数段对话,里面披露了美国最顶端的工业家和金融家,包括洛克菲勒与亨利.福特,在希特勒上台前后,通过JP摩根与大通曼哈顿银行集团向他提供了数额达到3200万美元之巨的资助。这本书在1934年就被在禁了,它所影射的法本公司美国和德国的董事沃伯格兄弟也矢口否认和这本书内容有关,但是,书中翔实的细节却和诸多现实资料一致,遂成疑云,普遍被人们认为是华尔街的国际投资者们与纳粹合作的一项佐证。
  另一位被公认资助希特勒的国际银行家就是科特·冯·施罗德男爵( Barun Kun von Schioder)。施罗德家族也是“十七大国际银行家族”之一,在伦敦和纽约都开设了银行。施罗德和洛克菲勒l936年在纽约成立合资银行,约翰·洛克菲勒的侄儿担任副主席和董事。
  施罗德毕业于波恩大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帝国国防军。战争结束后,他加入科隆的斯坦银行并当上合伙人。他的右翼政治信仰使他同情并资助纳粹党。他促成了德国人民党党魁巴本和希特勒的会面,这次会面使希特勒以后得以当上政府总理。
  施罗德还是纳粹核心圈子“经济同仁圈”的关键人物,这个圈子也叫“凯普勒圈子”,创始人是威廉·凯普勒。凯普勒是典型的红顶商人,在政界人脉广泛,政治嗅觉敏锐。“凯普勒圈子”于1931年初步形成。希特勒曾与凯普勒有过一番深谈,谈到想有一批可靠的企业家为纳粹掌权以后提供咨询时,希特勒说:“找一些企业界的领袖,他们现在可以不是纳粹党员,我们上台后会为我们服务。”
  凯普勒果然不辱使命,他网罗来资助希特勒的圈子包括:
  弗利兹-克兰夫斯(Fritz Kranefuss):凯普勒侄儿,希姆莱的助手
  卡尔·克洛格曼(Karl Vincenz Kiogrruinn):汉堡市长;
  奥古斯特,罗斯特格( August Roster8):法本子公司的总经理;
  埃米尔·梅耶(Emil Meyer):ITT子公司和GE德国的董事;
  奥图·斯泰布林克( Otto Seeinhrinck):联合钢铁公司的副主席;
  雅尔马·沙赫特(Hjalrna Schacht):帝国银行董事会主席;
  埃米尔·赫尔弗里奇(Em.I HelfFrich):美孚控股公司德美石油的董事会主席;

  弗雷德里奇·伦霍德( Friedrich Reinhardt):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主席;
  埃瓦德,海克( Ewald Hec,ker):ILSEDER HUITE的董事会主席;
  格拉夫·冯,俾斯麦( Craf von Bismarck):斯德丁的执行主席。
  凯普勒1933年被选进帝国议会并一度成为希特勒的财务顾问。短短几年,他就捞到几家公司董事的肥差,包括法本集团两家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法本和美孚石油关系密切。法本曾从美孚石油得到生产合成汽油的技术,欧洲战争爆发后曾紧急转让给美孚石油2000多项外国专利。
  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ITT由索申尼斯.奔尼(Sosthenes Behn)和荷南德·奔尼( Hemand Behn)兄弟二人于1921年成立,受摩根家族控制。奔尼和希特勒的第一次会面是1933年8月在贝希特斯加登。后来奔尼和凯普勒圈子搭上线而认识了施罗德。奔尼看中了施罗德和希特勒及纳粹的亲密联系,邀请施罗德成为ITT在德国利益的守护人。施罗德帮助ITT在德国投资利润丰厚的军工企业(包括生产战斗机的Focke – Wulf公司),并在这些公司的董事会任职。ITT的利润又再投资到这些企业中。如此一来,“二战”中希特勒是以美国投资生产的战斗机对抗美国和盟军,施罗德当属其中关键人物。不仅如此,他还把ITT的资助转给特务头子希姆莱的盖世太保。ITT的捐款占战争中美国公司对盖世太保捐款的1/4。
  “二战”后盟军在1945年11月19口对科特-冯·施罗德的审问记录说明施罗
  德、ITT和纳粹之间根深蒂固的关系:
  问:在以前的记录中,你说曾经和ITT或标准电气有关的几家德国公
  司有往来,那么ITT或标准电气和其他德国公司往来吗?
  答:是。洛伦兹公司在战前持有不来梅的Focke – Wulf公司25%的股
  份。Focke – WuLf为德国空军制造战斗机。我相信后来Focke – Wulf因扩
  展而吸收更多的资本,洛伦兹下降到刚刚低于25%。
  问:那么这发生在上校奔尼通过ITT持有洛伦兹近100%股份之后?
  答:是。
  问:上校奔尼批准洛伦兹购入Foeke – Wulf的股份?
  答:我确信上校奔尼在他的驻德国的代表正式批准以前就已经同意了。
  问:洛伦兹在哪一年购入Fncke – WuW公司25%的股份?
  答:我记得就在战争爆发之前,也就是侵入波兰之前。
  问:威斯特里克知道洛伦兹购入Focke – Wulf公司25%的股份的所有细节吗?(威 斯特里克在“一战”、“二战”中充当德国间谍)。
  答:是。比我更清楚。
  问:洛伦兹投资的金额是多少?
  答:最初是25万马克。后来又增加不少。具体多少我记不清了。
  问:上校奔尼在战争爆发之前有机会把在德国赚到的利润转回美国吗?

  答:是。转回美国的利润会因为汇率减少一点,但绝大部分能回到美国。上校奔尼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要求我这样做。他似乎愿意将利润留在德国投入厂房和设备以及其他军工企业。柏林的哈斯公司是其中一个。哈斯生产军用无线电和雷达部件。我记得洛伦兹持有哈斯50%的股份。
  问:你从1935年担任洛伦兹的董事。这期间洛伦兹和Focke – Wulf从事军工设备生产。你知道或听说上校奔尼或他的代表对这些为德国备战的企业提出抗议吗?
  答:没有。
  凯普勒圈子和希姆莱走得越来越近,也被称为“希姆莱圈子”。在1936年2月25日给希姆莱圈子的同仁埃米尔·梅耶的信中,施罗德描述了希姆莱圈子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在科隆的斯坦银行开设的特别“S”账户的长远目标。
  第三帝国领袖的朋友圈子:
  应第三帝国领袖邀请的幕尼黑两天之行结束时,朋友圈子同意在科隆的斯坦银行开设由帝国领袖支配的特别“S”账户。其中的资金用于预算外的任务。这样帝国领袖可以依靠他所有的朋友。在慕尼黑大家决定应由签署人来设立和处理该账户。同时,我们想告诉每一位参与人,如果他代表公司或朋友圈子为以上说明的帝国领袖的任务捐款,捐款应存到朋友圈子同意在科隆的斯坦银行开设的特别“S”账户(帝国清算账户,邮政支票账户号1392)。
  希特勒万岁!
  科特.冯·施罗德
  这封信解释了为什么战后陆军上校波格丹(前纽约施罗德银行主管)千方百计把调查从科隆的斯坦银行引开,转到纳粹时期的大银行上。因为斯坦银行藏着美国跨国公司和纳粹当局在“二战”中勾结的秘密。
  施罗德对纳粹的支持在纳粹上台后得到丰厚的回报,施罗德担任了以下职务:
  国际清算银行的德国代表;
  德意志帝国银行的首席私人顾问;
  盖世太保的高级领导,一、二级铁十字勋章;
  德意志Verketm – Kredit – Bank银行(受帝国银行控制)的董事会主席;
  驻瑞典总领事。
  战后,科特·冯.施罗德被德国法院认定犯有“反人类罪”,这位著名的国际银行家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3个月。
  “反人类罪”可不是个小罪名,而在“二战”中直接为希特勒提供资助而且被“抓个现行”的施罗德仅仅被象征性地关了3个月。在下面我们还会看到当过纳粹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首脑,在整个战争进程中主管筹资的“财神爷”沙赫特于审判中被当庭释放。看来施罗德还有理由为自己获刑3个月叫屈了。
  除了“十七大国际银行家族”之一的施罗德参与了资助希特勒之外,麦克斯·沃伯格也是一个重要人物。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1圣诞节前夜,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流冰来到东宅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通红的脸蛋,好冷啊。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思考致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思考与财富》你的意志力量,是决定你成败的力量。要想成功,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你思想所要的,都可以实现。■"思想"使一个人走上与爱迪生的合作之路"思想决定一切",这话一点不假。当思想与目标、毅力以及获取物质财富的炽烈欲望结合在一起时,思想更具有强有力的力量。几年前,艾德温·巴尼斯发现,人们只要去思想就可致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一味去弥补性格缺点的人.只能将自己变得平凡;而发挥性格优点的人.却可以使自己出类拔萃——罗杰·安德生代序:为什么我们勤奋工作仍不能成功?你知道吗?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性格格格不入的工作。尽管他们勘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