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货币战争1 - 3.2 华尔街7巨头:美联储的幕后推动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华尔街的7个人现在控制了美国大部分基础工业和资源。其中J.P.摩根、詹姆斯.希尔、乔治.贝克(纽约第一国家银行的总裁),属于所谓摩根集团;其余4人,约翰.洛克菲勒、威廉.洛克菲勒、詹姆斯.斯蒂尔曼(国家城市银行总裁)、雅各布.希夫(库恩雷波公司),属于标准石油城市银行集团。他们所构成的资本的核心枢纽控制着美国。[2]
  — 约翰.穆迪,穆迪投资评估体系创始人,1911年
  华尔街的7位大腕是建立美联储的真正幕后推动者。他们之间及其与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秘密协调,最终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在美国的翻版。
  摩根家族的兴起
  摩根银行的前身是不太为人所知的英国乔治.皮博迪公司(George Peabody and Company)。乔治.皮博迪原是美国巴尔的摩的一个干货商,在发了一些小财之后,于1835年来到英国伦敦闯世界。他瞧准了金融行业是个发财的行业,就开始在伦敦和一些商人一起做起承兑银行(Merchant Bank)的生意,这是当时一种非常时髦的“高级金融”(High Finance)业务,客户主要包括政府、大公司和大富豪们。他们提供国际贸易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经营大宗商品,这就是现代投资银行的前身。
  乔治.皮博迪通过巴尔的摩的布朗兄弟公司在英国分号的引荐,很快打入了英国的金融圈子。不久,乔治.皮博迪非常吃惊地收到内森.罗斯柴尔德男爵的邀请前去做客。诚惶诚恐的乔治.皮博迪觉得能被名震世界银行界的内森请去做客,就好像天主教徒被教皇接见一般荣幸。
  内森开门见山地提出希望乔治.皮博迪帮他一个忙,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秘密公关代理人。罗斯柴尔德家族由于在欧洲巧取豪夺,虽然家财万贯,可也被很多人痛恨和鄙视。伦敦的贵族阶级就不屑于与内森为伍,屡次拒绝内森的邀请,虽然罗斯柴尔德在英国势力很大,但始终有些被贵族孤立的感觉。内森看中乔治.皮博迪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为人谦和,人缘颇佳,又是美国人,日后还可以派上大用场。
  乔治.皮博迪对内森的提议自然是满口应承,所有公关开销全由内森买单,乔治.皮博迪的公司很快就成为伦敦著名的社交中心。特别是每年7月4日在乔治.皮博迪家举办的美国独立节宴会,更是伦敦贵族圈子里的一件盛事。客人们可能没有想到,富丽堂皇和气派奢华的招待开销,岂是一个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所能负担得起的。
  直到1854年,乔治.皮博迪还只是一个百万英镑级别的银行家,在短短的6年之内,他却发了一笔近2 000万英镑的横财,一举成为美国重量级的银行家。原来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策动的美国1857年经济危机中,乔治.皮博迪由于大量投资于美国铁路债券和政府债券,当英国的银行家突然狂抛和美国沾边儿的一切债券时,乔治.皮博迪也被深度套牢。奇怪的是,英格兰银行在他濒临破产边缘的时候,仿佛天使从天而降,紧急提供了80万英镑的信用额度,不仅把他从死神身边夺了回来,更鬼使神差般地使一贯极端谨慎和早已失魂落魄的乔治.皮博迪赌上全部身家,大笔吃进被惊恐万状的美国债券投资者当做垃圾抛售的各类债券。1857年的危机全然不同于1837年的10年萧条,仅一年时间,美国的经济就完全走出衰退的阴影,结果,乔治.皮博迪手中的美国债券使他很快成为超级富豪,这与1815年内森的英国国债战役惊人的相似。在没有内线准确信息的情况下,刚从破产噩梦中惊醒过来的乔治.皮博迪,是断然不敢大量吃进美国债券的。

  乔治.皮博迪一生没有子嗣,庞大的产业无人继承,他为此煞费苦心,终于决定邀请年轻的朱尼厄斯.摩根(Junius Morgan)入伙。在乔治.皮博迪退休以后,朱尼厄斯.摩根接掌了全部生意,并将公司改名为朱尼厄斯.摩根公司(Junius S. Morgan and Company),仍然设在伦敦。后来,朱尼厄斯的儿子J.P.摩根接掌了公司,后来他将美国的分支改名为J.P.摩根公司。1869年,J.P.摩根和佐格索(Drexel)在伦敦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会面,摩根家族完全继承了乔治.皮博迪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关系,并将这种合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1880年,J.P.摩根开始大量资助重组铁路公司的商业活动。
  1891年2月5日,罗斯柴尔德家族和英国的其他一些银行家成立了秘密组织“圆桌会议集团”,美国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牵头的就是摩根家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圆桌会议集团”更名为“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英国的改为“皇家国际事务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美英两国政府的许多重要官员就是从这两个协会中被挑选出来的。
  1899年,J.P.摩根和佐格索到英国伦敦参加国际银行家大会。当他们回来时,J.P.摩根已经被指派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利益的首席代理人。伦敦会议的结果就是,纽约的J.P.摩根公司,费城的佐格索公司,伦敦的格伦费尔(Grenfell)公司,巴黎的摩根.哈杰斯.希公司(Morgan Harjes Cie),德国和美国的沃伯格公司(M. M. Warburg Company),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完全联系在一起了。[3]
  1901年,J.P.摩根以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巨无霸—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J.P.摩根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可是,据国家临时经济委员会(Temporary National Economic Committee)的报告,他仅拥有自己公司 9%的股份。看来,声名赫赫的摩根还只是一个前台人物。
  洛克菲勒:石油大王
  老约翰.洛克菲勒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被人们冠以“最冷酷无情的人”。他的名字自然和大名鼎鼎的标准石油公司密不可分。
  洛克菲勒的石油生涯开始于美国内战时期(1861~1865),直到1870年他成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时,生意做得仍然属于一般水准。自从得到克里夫兰国家城市银行的一批种子贷款后,他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尤其是在恶意竞争方面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在他非常看好的石油精炼行业中,他很早就悟出石油精炼虽然短期利润极高,但由于缺乏控制的激烈竞争,终将陷入自杀般的恶性竞争。办法只有一个:毫不留情地消灭竞争对手,为此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具体方法是,首先由受其控制但不为人所知的中间公司提出用现金低价收购竞争对手,如果遭到拒绝,竞争对手将面临惨烈的价格战,直到对方屈服或破产。如果还不奏效,洛克菲勒最后将使出撒手锏:暴力破坏。殴打竞争对手的工人,放火焚烧对手厂房等,几个回合下来,幸存者寥寥无几。如此霸道的垄断行为,虽然引起了同行的公愤,但也招来了纽约银行家的浓厚兴趣。酷爱垄断的银行家非常欣赏洛克菲勒实现垄断的高度执行力。
  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煞费苦心想控制日益强大的美国,但屡屡失手。控制一个欧洲的国王比控制一个民选政府要简单得多。美国内战以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部署控制美国的计划。在金融业,有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在工业界,他们还一直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代理人选,洛克菲勒的所作所为,让罗斯柴尔德家族眼前一亮。如果在金融方面给予大量输血,洛克菲勒的实力会远远超出小小的克里夫兰地区。
  罗斯柴尔德家族派出他们在美国最重要的金融战略家库恩雷波公司的雅各布.希夫(Jacob Schiff)。1875年,希夫亲赴克里夫兰去指点洛克菲勒下一步的扩张计划。希夫带来了洛克菲勒想都不敢想的空前支持,由于罗斯柴尔德此时通过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95%的铁路运力,希夫拟定了一个由影子公司(South Improvement Company)出面,给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提供非常低廉的运费折扣,在这个运费折扣压力之下,没有几家炼油公司还能够继续生存。洛克菲勒很快就完全垄断了美国石油行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石油大王”。
  雅各布.希夫:罗斯柴尔德的金融战略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希夫家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上溯到1785年,当老罗斯柴尔德举家搬到法兰克福的一幢5层楼房时,与希夫家族合住了多年。同为德国犹太银行家,两家有长达百年的情谊。
  1865年,年仅18岁的雅各布.希夫在英国罗斯柴尔德银行见习了一段时间以后,来到美国。在林肯总统被刺杀之后,雅各布协调在美国的欧洲银行家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共同推动建立美国的私有中央银行制度。他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发现、培养欧洲银行的代理人,并将他们输送到政府、法院、银行、工业、新闻等各种重要的位置上,以待时机。
  1875年1月1日,雅各布加盟库恩雷波公司,并从此成为公司的核心。在强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支持之下,库恩雷波公司最终成为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之一。
  詹姆斯.希尔:铁路大王
  铁路的建设是严重依赖金融支持的重要基础建设,美国庞大的铁路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仰赖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资本市场的金钱才得以实现的。控制美国铁路债券在欧洲的发行,就成为掌握美国铁路工业命脉的直接手段。

  1873年,由于国际银行家们对美国突然实施金融紧缩,狂抛美国债券,美国铁路债券也未能幸免。到危机结束的1879年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已成为美国铁路最大的债权人,只要他们高兴,可以随时掐断任何美国铁路公司的金融命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靠汽船运输和煤矿起家的詹姆斯.希尔必须投靠在金融家的旗下,才可能在铁路行业惨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壮大,摩根正是他背后的金融靠山。在摩根的大力扶持下,利用1873年危机后大量铁路公司倒闭的机会,詹姆斯.希尔实现了迅速兼并和扩张的计划。
  到1893年,詹姆斯.希尔拥有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争夺中西部铁路(Chicago,Burlington and Quincy Railroad)控制权时,詹姆斯.希尔遇到了强大的对手,由洛克菲勒财团支持的太平洋联合铁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向他发动了突然袭击。太平洋联合铁路的总裁哈里曼开始秘密收购詹姆斯.希尔控制的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Northern Pacific)的股票,当詹姆斯.希尔惊觉即将失去控制权时,哈里曼还差4万股就大功告成了。詹姆斯.希尔立即向正在欧洲度假的后台老板摩根紧急求救,摩根马上指令手下反击洛克菲勒的挑战。一时间华尔街烽烟四起,对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股票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每股价格一度达到1 000美元的天价。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后国际银行家们不得不出面调停,达成的最终结果是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北方证券公司(Northern Securities Company),两强共同控制美国北方的铁路运输。在公司成立当天,麦金利总统被刺杀,副总统老罗斯福继任。在老罗斯福的强力反对下,北方证券公司被美国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反垄断法》强制解体。受挫之后,詹姆斯.希尔的发展方向掉头向南,收购了从科罗拉多直抵得克萨斯的铁路。到1916年去世时,詹姆斯.希尔积累了5 300万美元的财产。
  沃伯格兄弟
  1902年,保罗和费里克斯兄弟从德国法兰克福移民到美国。出身于银行世家的两兄弟对银行业务十分精通,尤其是保罗,堪称当时的金融顶尖高手。罗斯柴尔德非常看重保罗的天分,特意从欧洲战略联盟的沃伯格家族银行(M. M. Warburg and Co.)将两兄弟抽调到急需人才的美国战线上。
  此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推行私有中央银行的计划已近百年,始终起起伏伏没有最终得手。这一次,保罗将承担主攻任务。在抵达美国不久,保罗加盟先头部队雅各布.希夫的库恩雷波公司,并娶了希夫妻妹的女儿,费里克斯则娶了希夫的女儿。
  老罗斯福和威尔逊总统两朝的金融顾问加里森(Colonel Ely Garrison)指出:“在奥尔德里奇计划在全国招致愤恨和反对的情况下,是保罗.沃伯格先生把《美联储法案》重新组合起来的。这两份计划背后的天才智慧都来源于伦敦的阿尔弗雷德.罗斯柴尔德。”[4]
或许您还会喜欢: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史蒂芬·柯维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乔登(DavidStarrJordan),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25余年来,我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工作经验中,接触过形形色色表面上事业有成、内心却感到匮乏的人,他们极渴望过和谐、圆满的生活,并享有不断开展的良好人际关系。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到Google公司,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也在国内引爆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讨论。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将于9月2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二:白银溪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我拉挖开了神圣的坑穴和地洞将仇敌地精放进浅坟之中我们今天的工作不要开始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石头下的金属闪耀生光火炬将白银溪流照亮在此避开了窥伺的旭日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锤子将纯粹的秘银敲响一如古昔的矮人矿场此处匠人的工作永无休止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我们向矮人的神高声歌颂再将另一半兽人放进浅坟之中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已经开始这土地上,白银的溪水飞逝※※※在黑暗的宝座上,栖息着黑暗的龙。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叛逆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又跌下来了吗?她苦笑。明天,要记得叫人来铺上长毛地毯。室内空调似乎没有发挥它的效用,冷,是唯一的感觉。功能再强有什么用?一点都不暖的暖气,明天要顺便换掉它!她坐起身,赤脚下楼。打开冰箱,里头塞得满满,应有尽有。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