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霍比特人 - 第十七节 奇变骤生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黑暗用更为惊人的速度将大地笼罩起来,黑云以扑天盖地之势出现,罕有的冬雷和狂风在山上肆虐,闪电照亮了山峰;在雷声隆隆之中,另外一群黑影如同潮水一般涌出。他们并非是狂风所带来的迷雾,而是从北方飞来的怪物,连阳光也无法射穿这些怪物紧密的队形。
  “停下来!”甘道夫单枪匹马出现在突进的矮人和防御的联军中间,双手高举,开口命令道。“停!”他以如炸雷一般的嗓音大吼,法杖跟着迸出如同闪电一样的耀目白光,“邪恶已经降临了!他们比我原先推测的快了许多。半兽人们已经出阵了!北方的半兽人王波格(阿索格之子)已经挥军南下。丹恩,是你在摩瑞亚杀死了他的父亲。大家小心!蝙蝠群像是蝗虫一样地跟随着他们的队伍,半兽人们骑着座狼正向着我们攻来!”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笼罩在无比的惊愕和困惑中,即使在甘道夫警告大家的同时,黑暗依旧不停地扩张。矮人停下脚步,看着天空,精灵部队中发出惊呼声。
  “来吧!”甘道夫说:“我们还有时间讨论,请耐恩之子丹恩,赶快加入我们的行列!”
  这就是出人意料,被后世称为“五军之战”的惨烈战役。一边是半兽人和野狼所组成的部队,另一个阵营则是精灵、人类和矮人所组成的联军。战争开始前的情势是这样的:在迷雾山脉的半兽人王被杀死之后,他们对矮人的仇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信差不停地往来于他们的殖民地、城市和要塞间,他们决定这次要征服整个北方大陆。半兽人们以极端秘密的方式集结部队,悄悄地在地底会合,他们在山丘和河谷间昼伏夜出,同时利用地道作为交通的方式。
  最后,半兽人在北方的刚达巴大山之下(也是他们的首都所在地)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准备无声无息地挥军南方,让敌人措手不及。同时,他们又得知恶龙的死讯,因此士气大振,开始日夜兼程赶路;最后,他们才突如其来地出现在丹恩部队的后方,连矮人们用来传信的渡乌都没查觉他们的神出鬼没。直到他们踏上孤山与其它丘陵之间的平地后,他们的形迹才被人发现。我们不确定甘道夫掌握多少情报,但很明显的,局势转变之快,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因此,他和精灵王、巴德、丹恩开始拟定作战计划。由于半兽人是各种族的公敌,因此所有的人都抛弃成见,团结起来对抗他们。联军唯一的希望是引诱半兽人深入谷地,进入山脉的包皮围之中,守军则必须固守山脉的东坡和南坡。但是,如果半兽人人数足够,他们将可以直接攻入山中,进而从山顶和山脚同时夹攻守军,这就会让守军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中。糟糕的是,已经没有时间拟定其它的作战计划和召唤援军了。

  很快的,黑云夹带着雷声飘向东南方,成群的蝙蝠却在此时沿着山势低飞靠近,遮蔽了阳光,让众人心中充满了恐惧。
  “往山上撤!”巴德大声下令:“往山上撤!赶快进入我们的防御阵地!”
  精灵沿着南坡和底下的乱岩布阵,人类和矮人则是沿着东坡固守阵地,巴德和极少数的人类及精灵,爬到东边山脉的顶点来观查北方的动向。很快的,他们可以看见山前平原被覆盖上成群的黑影,不久之后,敌方的前锋就绕过了山边,开始冲向谷地。这些前锋是速度最快的狼骑士,狂野的嚎叫声伴随着他们势如破竹的气势一路奔窜。少部分的人类被安插在敌军攻势的正前方,担任佯攻的任务,在接获往两边撤退诱敌的命令之前,许多人已经在猛烈的攻势下牺牲。正如同甘道夫所预料的一样,半兽人大军集结在攻势受阻的前锋后,一旦打开阵线,立刻狂怒地冲向东坡和南坡之间的平地,想要与敌决战。他们红黑色的旗帜密密麻麻难以计算,部队就像一股黑红色的怒潮一样,暴乱凶猛地往前狂卷而去。
  这是场惨烈无比的战争,也是比尔博有生以来经历过最恐怖的一场战争,也是让他当时最痛恨的战争:不用说,稍后也自然成为他最骄傲、最喜欢回忆的经历;只是,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实在微不足道。事实上,我必须说清楚,他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就戴上了他的戒指,躲开了众人的注意,却不见得闪得过所有的危险。在半兽人部队冲锋的阵势中,这样的魔戒并没办法提供完整的防护,同样的,魔戒也无法阻挡无眼的刀斧和箭矢;不过,魔戒还是可以有效地让你避开锋头,或者是不让半兽人战士瞄准你的小脑袋。
  精灵们是守军中首先发动攻势的部队,他们和半兽人之间的宿怨十分深重。他们的刀剑和枪矛在幽暗中闪动着冷焰般的光芒,每个战士胸中都充满着不斩尽半兽人势不罢休的杀气。在敌人涌进低处的谷地之后,他们立刻居高临下以箭雨压制敌军,每一支利箭彷佛都带着熊熊的怒火插进敌人身体。在仇恨的箭雨之后,千名精灵枪兵挟着震耳欲聋的杀声向敌阵冲锋;一时间,岩石上沾满了半兽人的黑血。
  精灵部队的冲锋结束后,正当半兽人好不容易从猛烈的攻击下恢复阵脚时,低沉的吼声又跟着充斥在山谷中,铁丘陵的矮人们吼着“毋忘摩瑞亚!”和“丹恩万岁!”的战呼,挥舞着沉重的鹤嘴锹从另外一边展开突击;来自大湖边的人类,拿着长剑和他们并肩冲锋。

  半兽人们开始慌乱,正当他们调转阵形,准备迎接这场攻势时,精灵们又再度派出更大量的兵力冲进敌阵。许多的半兽人开始往河的方向撤退,想要逃出这个陷阱,半兽人军队中的狼群,也开始趁机吞食战场上的死尸和奄奄一息的伤患。正当联军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山顶上却传来了让人胆颤心惊的呼喊声。
  半兽人已经从另外一边绕上了山顶,许多部队出现在恶龙洞穴大门上的斜坡,其他的半兽人则不顾生死地飞奔而下攻击坡地上的守军,即使有许多的同伴从悬崖失足落下也无法阻挡他们的速度。东坡和南坡各有一条狭窄的山路到达,守军没有足够的兵力长时间固守这两条通道。原先几乎到手的胜利瞬间化为泡影,守军们只能勉力抵挡住恐怖黑潮的第一波猛烈反击。
  时间慢慢地流逝,半兽人们再度集结在谷地中,成群的座狼跟着进入,身后则是半兽人大王波格的禁卫军。这群禁卫军们个个身材都异常高大,手持锋利的钢铁弯刀。很快的,夜色开始渐渐覆盖乌云密布的天空,巨大的蝙蝠依旧在精灵和人类头上飞舞,甚至贪婪地吸着伤患的鲜血。巴德的东坡阵地受到猛烈的攻击,守军被迫慢慢后退。精灵们被围困在乌丘的前哨站附近,精灵贵族则死守在国王四周。
  一声惊人的呼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龙穴门口传来了号角的声音──他们都忘记索林了!龙穴口的护墙在机关的运作下轰隆地落进护城池中,山下国度的国王一马当先冲出了龙穴,他忠心的伙伴们紧跟在后。他们脱下了斗篷,穿着闪耀的盔甲,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红光。在幽暗的战场上,这群矮人们看起来像是火焰余烬中红热的黄金一般耀眼。
  山顶的半兽人丢下大量的石块攻击他们,但他们依旧奋不顾身地冲下山坡,杀向战场。狼骑士们的阵形完全被冲散,不是遭到砍死就是四散奔逃。索林狂暴地挥舞着战斧,似乎没有任何兵器伤得了他。
  “跟我来!跟我来!精灵和人类!跟──我──来!同胞们,冲啊!”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如同胜利的号角一般来回震汤着。
  丹恩旗下所有的矮人全都舍弃原先的敌人,奔来援助索林。许多人类也狂奔而来,连巴德都拦阻不住他们,另一方侧翼的精灵枪兵同样地展开反攻。半兽人们又再度被压制回低处,谷地中堆满了半兽人黑压压的尸体。座狼群完全被冲散,索林直冲向博格的禁卫军,但他左突右刺,就是无法突破禁卫军的阵线。
  此时,他的身后已经有许多人类和矮人壮烈牺牲,很多本该在森林中快乐生活的长寿精灵们也献出了碧血。随着战线的开拓,他的进展速度越来越慢,他的兵力太少了,侧翼更无人防卫;很快的,反攻者遭到了逆袭,原先主导攻势的战将们被迫围成圆阵,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半兽人和恶狼展开一波波毫不留情的突袭。半兽人大王波格的禁卫军也同时狂嚎着展开主动攻势,索林薄弱的阵线,彷佛面对大浪的沙堡一样开始瓦解。包皮围圈外的友军更无暇他顾,因为此时半兽人们加强了攻势,东坡和南坡的守军遭到两倍以上兵力的打击,两边残存的精灵和人类都被彻底压制住。

  比尔博束手无策,只能哀伤地看着这惨剧在他眼前发生,他和精灵们一起守在乌丘的阵地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从那里逃脱的机率比较大,一部分是因为(当然,这是他血管内的图克
  家族血统作祟)如果必须战死沙场,他宁愿和精灵王并肩作战。同样的,甘道夫也坐在地上,陷入了沉思,似乎在准备最后一个玉石俱焚的法术。
  看来已经决到最后的胜负关键了。“一切就快要结束了!”比尔博想着:“半兽人很快就会攻下龙穴,我们不是惨遭屠杀,就是被俘虏为奴隶。在我经历了这么多冒险之后,这景况依旧伤感得让我想哭。我宁愿那只恶龙还活着守护那该死的宝藏,也不愿意看着庞伯、巴林、菲力、奇力和其他人都死无葬身之地;还有巴德、人类和精灵们也是一样。我真是可怜!我听过了这么多传颂战争的歌曲,一直都明白虽败犹荣的道理,可是等到实际经历的时候,却还是感觉很不舒服,更别提那股子失望的感觉了。真希望我不在这里!”
  乌云被强风扫开,落日的余晖照亮了西方,在这难得的光芒下,比尔博趁机打量着战场上的状况。他大喊一声,眼前出现了让人振奋的景象:一群尊贵的黑色身影出现在远方的光芒中……
  “巨鹰!巨鹰!”他大喊着:“鹰王来了!”
  比尔博的视力极少出错。巨鹰乘着风势,一群一群地出现,以这个数量来看,似乎整个北方的鹰群都集结在鹰王的麾下。
  “巨鹰来了!鹰王来了!”比尔博挥舞着手臂大喊大叫。虽然精灵们看不见他,却还是听得见他发出的吵杂声。很快的,他们也开始大喊,许多好奇的目光也开始跟着搜寻着天际,不过此时所有人依旧只看得见南方山脉矗立在天际的轮廓。
  “老鹰来了!”比尔博又再次大喊了一次,在同一瞬间,山上丢下来的石头重重地砸在他的脑袋上;他轰然一声倒下,丧失了知觉。
或许您还会喜欢: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