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回到汉朝当诸侯 - 第一一七章 茶寮之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一七章 茶寮之行
  七月间、张和的船队来到江州后,买卖了货物,多少能赚点,蜀锦与漆器却是将随身带来的钱,几乎买尽,太昂贵了,只是普通的蜀锦,就要五金一匹,成色好些的又贵些,漆器就更不用说了,市面上你就买不到上好货。。
  买齐了货物后,张和领着众人大包小扛的,一路回到了船上。跟在身后的赵海一行,有些不好意思的向张和请求:“公子,我与兄弟们好久没回家乡了,想回去看看乡邻大伙,不知可否?”
  “恩、你们去吧。等回来后领我去拜见兴霸的尊堂。”张和见此,便打算逗留一两日,顺道看望下义弟甘宁的父母。都到了此地了,怎么也要去拜访下的。
  那赵海听了反而惊讶了:“公子,莫非你不知么?”
  张和听赵海这般说辞,不由问道:“知道什么?”
  “甘大哥他当年的事。”邓谦一旁提醒道。
  “知道啊、但这与我见尊堂有什么关系呢?”张和更加疑惑了。
  “自从那事后,甘大哥就没敢回过家,我们也是不晓得他的家邸的。”听了赵海的话,张和这才明白过来。
  有些失落,但也没事,回去问了甘宁,下次来就是了。
  赵海他们几个走后,张和与陆瑁好好的逛起江州的大街来。巴郡的建筑与中原有些不同,地处南蛮,人们的衣着便多有民族特色。
  闲步走在街道上,就近欣赏起江州的人文建筑与水土人情来。张和与陆瑁不时的谈论着所见所闻,不知不觉间便提起了川蜀的时政来。在刘焉统治时期,一直利用的是宽容的政策,虽然对民业民生有些促进,却也纵容了一些豪门大户,产生了很多欺压良善的现象。。这些却是张和所要极力避免的。
  “那如何才能消除这等弊端乎?”张和与陆瑁走到一个茶摊后,坐了下来歇息,同时探讨一下良政之策。
  “难啊、天下分士农工商,其中世族因其掌握了才识,一直是天子宠臣,族中弟子多为百姓父母官,牵一发而动全身,就算有一些明事理的官吏,也只能尽力多为百姓施仁政而已。是万万不敢与整个天下士族对抗的。”陆瑁虽然年少,却理论知识不凡。一语道破其中的因由。

  正当张和深思之时,邻座有一茶客却朗声道:“这位小郎说的在理,却也并非无良策。昔日秦一统天下时,却未听闻多有士人作恶焉。可见万世之法,皆有对立。就看人如何的取舍了。”这铿锵之言,一下子将张和与陆瑁的好奇心勾了去。抬头看去,茶寮中三张桌子有茶客,说话的便是与张和斜对的一张茶几上,坐落着两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年纪比张和稍年长,估摸着四旬的年纪。其实张和的年纪也不小了,来到三国也近十年,不枉人生虚度了三十几个春秋。
  入目之间,这两人均是消瘦之人,一位给人两袖清风之感,另一位却有些不堪入眼了点。属于那种小孩子一看就要躲在妈妈背后的相貌。这在古代以貌取人的观风中,确实有些吓人了。
  张和心里却有了些猜想,强自忍耐自己的心态,起身抱拳向二人请教道:“不知二位兄台可否过来一叙?余愿洗耳恭听。”
  “如此我等就却之不恭了。”得张和相邀,方才开口的文人也便与同伴做了个相请的动作,二人一同来到张和的桌前。。
  “在下张和、不知二位兄台如何称呼?”张和率先介绍道。
  “余姓法、名正,字孝直,这位是我友,姓张名松、字永年。”为首的文士也自我介绍道。
  “啊!原来是两位先生。这倒是张和的失敬了。”张和一听,竟然是法正与张松,难怪那另一人长得如此不敢教人仰视。不过张松的才能确实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被刘璋奉为别驾。不过此时尚是刘焉主政,应该还没他出头之日吧。能得在江州之地遇上二人,却也是巧了。
  “哦?张兄有听过我二人之名?”那法正看见张和如此的恭敬,顿时有些不适来,倒是一旁的张松,面色颇为受用的感觉。
  “自然,我虽是初次来蜀地,却也听人言及两位先生,早已久仰,今日得见,却是三生有幸了!哦、我来介绍下,这位小郎姓陆名瑁,字子璋,从祖父乃昔日庐江太守陆公。”

  “小子陆瑁,见过两位先生。”陆瑁也起身行礼来。
  “原来是陆公之后人,失敬失敬,想那陆公高风亮节,一身正气。令我等后辈钦佩之至焉。”二人连忙客气回礼道。
  “诸兄,请坐。”张和招呼了店家重新上茶,再添了几样小碟,继续提起方才的话来:“方听法先生之言,令张和颇有同感,只是不知若是施政,该如何作为?”
  “自当尊法。”法正傲然道。
  “哦?先生推崇法家?”张和更加的感兴趣了,想来法正与诸葛孔明同为刘备的左膀右臂,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据说法正是扶风郡眉县(今陕西眉县)人。建安初年与同乡孟达投奔刘璋,既不被重用又受到排挤,很久才任新都县令,后来又任军议校尉。刘璋请刘备进入西川时,张松作为使节谒见刘备,并称道其雄才大略,法正便欲归顺刘备。法正和张松一起引刘备占领成都,并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建议刘备向关中拓展,进军汉中,诛杀夏侯渊。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在成都称王,法正任尚书令、护军将军。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去世,谥号翼侯。
  想来现在便是不得志的时候了。不然怎会出现在巴郡?只是这张松本不该也出现在此地才是。这令张和想不明白。却也不想了。
  “世人皆言暴秦,其实不过是秦皇老年昏庸罢了。与秦律却是无关的。不然秦始皇又如何以一国之力统一六国焉?”不得志的人,就是这般言词犀利,法正慷慨激昂的口吐真言。全然不顾本朝忌讳上朝之事。他与诸葛亮不对付,想来也与他的性格有关,但张和想更多的却是应该是刘备御下的手段了。
  见张和点点头,法正的心态也放松了不少。别看他口角犀利,其实也只是借机发泄下不满罢了。人有优劣,谁也不例外,法正的缺点就是太在乎他人的看法了。

  “都说苛政猛于虎,其实不然,猛于虎的非政治,而是苛捐杂税也。无论施行什么样的政法,百姓不会活不下去。让老百姓生活难以为继的只有赋税而已。”
  “哦?愿闻其详。”张和的眉头眺了眺,虚心请教道。
  “本朝赋税以农税三十税一收取,然真正的税赋除此之外尚有苛捐杂税五十一种,另有徭役征用。若在太平年间尚可,一旦遇着灾年,便是颗粒无收。当年的黄巾乱因,便在于此。若是朝廷施救得当,也不会造就如今这般景象。唉!”不知怎的,法正有些说不下去了。但他的话里,却让人听了明白,治理国家,首重在税。
  “仆受教了!”张和起身向法正施礼道谢道。
  “不敢不敢,些许肺腑之言,兄台不必放在心上。”感慨过后,法正也收起了那份愤青的心。继而继续说道:“严格执法,无论士农工商,一律同等对待,自然不会再有士族欺压良善之事来。”说得诸人纷纷点头。
  “先生大才,不知若是与一郡之地由阁下治理,先生可能令百姓丰衣足食呢?”知晓法正的身份后、张和便起了招揽之心,此时出言试探道。
  “怎么?兄台信不过法某?”法正却又开始偏激起来了。不过正好合了张和的心意。
  “不试过又怎能知道呢?”张和微笑的喝了口茶,眼带挑衅的目光,看向了法正。
  法正顿时火了:“哼!”起身一甩衣袖扭头便想走。张和一把拉住他,“法兄,桂阳一郡,你能治么?”
  “你是何意?”法正回头有些奇怪地望着张和。
  “长沙~张和。”张和轻轻地吐出四字来。
  “什么?”不说法正,连陪同的张松,也大感惊讶。
  “南荆州久受宗贼祸害,望先生助我。”张和不再多言,直接请将道。
  法正愣了很久,不知怎的,竟懵懵懂懂的答应了张和,随他南下一行看看。而张松却是舍不得眼下的幕僚之位,留了下来。
  这个茶寮之行,让张和收益匪浅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恶魔之魂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黑龙耐萨里奥开始了一个全新而有大胆的尝试:他要收集所有龙族的精华,在他那黑暗密室了做出了一个毫不起眼却有拥有强大法力的金色圆环——龙之灵魂。与此同时,被年轻的德鲁伊玛法里奥用古老的法术击毙的暗夜精灵参事哈维斯在他的主子萨格拉斯强大法术下再生了,只是他改变了容颜,变得像一头四蹄兽,他已经变成了拥有更强邪恶法术的萨特。 [点击阅读]
悠情似雨浓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大清年间傲风堡偏厅。内首席端坐着一名老者,由外观看来,约已年届七旬,虽两鬓斑白,威严肃穆的神情却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犀利睿智的眼眸不但并无垂老之色,精锐中反而带着一股天生的权威气势,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一旁卓然而立的男子抿紧了薄唇,英挺卓众的容颜散发着与老者相同的慑魄气势,轻拢的眉宇间有着凝然与苦恼。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