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二卷 第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又一次证明了只有靠机遇才能解决问题。
  斯居塔里在庆祝节日,从港口直到苏丹的亭子以外的各个码头上挤满了人,而在海峡对面的君士坦丁堡在从第一座浮桥直到托普哈内广场兵营的码头上也同样如此。土耳其人、阿尔巴尼亚人、希腊人、欧洲人或亚洲人,乘坐着小船、挂满彩旗的小艇,在金科尔纳港口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水面上、在两个大陆的海岸之间不断地来来往往。
  显而易见,一定是有什么不寻常的引人注目的景象才能把这么多人吸引到这里来。
  所以当阿赫梅和塞利姆、阿马西娅和纳吉布缴了税,在托普哈内码头上岸之后,就处于一阵快乐的欢呼声之中,只是他们没什么心情去分享。
  不过无论这是什么景象,它既然能吸引这么多人,那么在好奇的人群之中当然就会有范-密泰恩大人——他现在也是库尔德的大人了!——他的未婚妻、尊贵的萨拉布尔和他的内兄亚纳尔大人,顺从的布吕诺跟随着他们。
  阿赫梅也在码头上发现了这几个旅伴,是范-密泰恩在带着新的家人散步呢,还是他被她领着散步?后一种可能性看来要大得多。
  不管怎么样,当阿赫梅碰到他们的时候,萨拉布尔正在对她的未婚夫说:
  “是的,范-密泰恩大人,我们在库尔德斯坦的节日还要热闹得多!”
  范-密泰恩则以顺从的口气答道:
  “我是完全相信的,美丽的萨拉布尔!”
  这句话博得了亚纳尔大人毫无表情的评价:
  “这就对了!”
  这时候人群里不时响起一些喊声——简直是一些显得不耐烦的喊声——但是阿赫梅和阿马西娅几乎没有注意。
  “不,亲爱的阿马西娅,”阿赫梅说道,“我很了解我的叔叔,可是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固执到如此冷酷的态度!”
  “那么,”纳吉布说,“只要这笔税还要缴,他就永远不到君士坦丁堡来了?”
  “他?……永远不会来!”
  “我如果对凯拉邦大人要使我们失去的这笔财产感到遗憾的话,这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你,只是为了你!”
  “让我们把这一切都忘了吧……”阿赫梅答道,“为了把这一切忘得更快,为了和这个一直被我当成父亲的、不通情理的叔叔一刀两断,我们离开君士坦丁堡回到敖德萨去!”
  “啊!这个凯拉邦!”塞利姆愤怒地喊道。“应该判他死刑!”
  “对,”纳吉布回答说,“就像做那个库尔德女人的丈夫一样!为什么不是他娶那个女人呢?”
  萨拉布尔一心关注她刚刚重新获得的未婚夫,当然没有听到纳吉布的叫人生气的想法,也没有听见塞利姆的回答:
  “他?……他最终会制服她的……就像他固执到底,连野兽都能制服一样!”
  “很可能!”布吕诺悲哀地自言自语。“但是在这之前却是我的主人进了这个笼子!”
  不过对于佩拉码头和金科尔纳码头上发生的一切,阿赫梅和他的同伴们却并不关心。在目前的精神状态下,他们对这些没什么兴趣,所以只是勉强听见了一个土耳其人对另一个土耳其人说的话:
  “这个斯托尔希真是一个胆大的人!竟敢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而且用这种方法……”
  “是呀,”另一个人笑着答道,“那些对小船收新税的人根本料想不到会有这种办法!”
  阿赫梅即使不想弄清这两个土耳其人在说什么,但在听到对他的招呼时也不能不回答了。

  “哎!这不是阿赫梅大人吗?”
  那是警察局长——就是他激怒了凯拉邦开始环绕黑海的旅行——在对他说话。
  “哦!是您,先生?”阿赫梅答道。
  “不错……说实话,我们要祝贺呢!我刚才听说凯拉邦大人成功地实现了他的诺言!他没有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刚刚到达了斯居塔里!”
  “确实如此,”阿赫梅非常冷淡地回答说。
  “真是了不起!为了不付10个巴拉,他大概化了几千磅!”
  “您说得不错!”
  “嗨!他预支的钱可真不少,凯拉邦大人!”警察局长嘲笑地说。“税永远要收,只要他还是那么固执,他就不得不从原路回到君士坦丁堡来!”
  “他如果愿意的话会这么做的!”阿赫梅答道。他对叔叔憋着一肚子气,对警察局长的嘲讽不想听也不想回答。
  “唔!他最终要屈服的,”局长又说。“他要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但是海关职员在窥视着小船,在他要上岸的地方等着他!……除非他游过来……或者飞过来……”
  “为什么不行,要是他觉得合适的话?……”阿赫梅毫无表情地说。
  这时候人群里产生了一阵好奇的蚤动,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响。所有的手臂都指向博斯普鲁斯海峡,指着斯居塔里,人人都伸长了脖子。
  “他在那儿!……斯托尔希!……斯托尔希!”
  立刻从四面八方响起了喊叫的声音。
  阿赫梅和阿马西娅、塞利姆和纳吉布、萨拉布尔、范-密泰恩和亚纳尔、布吕诺和尼西布,当时正在托普哈内码头附近,在金科尔纳码头的拐角上,所以能够看到呈现在好奇的人群面前的是一种什么动人的景象。
  在斯居塔里那边,离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水面大约600尺的地方,耸立着一座塔,名为勒安得尔①塔,这是赫勒斯滂②,也就是现在的达达尼尔海峡,这位著名的游泳者从塞斯托斯和阿比多斯之间穿过,去与维纳斯的迷人的公主赫萝会面——拜轮③爵士在大约60年以前更新了这一功勋,以作为一个用1小时零10分跨越两岸之间的1200米距离的英国人而自豪。
  难道说有个业余爱好者,出于对神话英雄和《强盗》的作者的嫉妒,要以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来更新这个伟大的功绩?不是。
  ①勒安得尔,古希腊神话中阿比多斯的少年,他爱上了爱神在塞斯托斯的女祭司赫萝,每天晚上从阿比多斯游过赫勒斯谤海峡,到塞斯托斯去和她幽会,第二天早晨再游回阿比多斯。赫萝每晚在岛上塔楼挂灯为情人引路,有一次灯被暴风雨吹灭,勒安得尔在海上迷路,溺水而亡。赫萝发觉后亦跳海自尽。
  ②赫勒斯谤,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同兄弟一起乘坐金羊毛逃走,途中掉进亚欧之间的一条海峡淹死,后来这条海峡就被称为赫勒斯谤。
  ③拜轮(1788-1824),英国诗人,《强盗》是他在1841年发表的作品。
  勒安得尔塔现在名叫克兹库莱西,意思是圣母塔。一根长长的绳子从斯居塔里的岸上伸展到塔上,以此作为一个结实的支撑点,接着穿过整个长达1300米的海峡,拴在竖立于加拉塔码头和托普哈内广场的拐角的一个木塔上。
  原来是著名的杂技演员、了不起的斯托尔希——是同样了不起的布隆丹的一个竞争对手——要试图在这根绳子上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说实话,布隆丹在这样穿越尼亚加拉①瀑布的时候是完全冒着生命危险的,因为有可能从150尺的高处落入无法挣脱的激流之中;而这里的水面很平静,万一出了事故,斯托尔希也只是落到水里,不会受什么重伤就可以上岸。

  ①尼亚加拉,北美洲的河流。
  但是与布隆丹在穿越尼亚加拉瀑布时让一个非常信任他的朋友骑在他的肩膀上一样,斯托尔希也要和一个演杂技的同行一起走这条空中之路。不过斯托尔希不是让他骑在肩膀上,而是把他放在一辆独轮车里推着。车轮的轮缘上有一条凹槽,能够更加平稳地在绷紧的绳子上行驶。
  应该承认,这是一种罕见的景象:不是尼亚加拉瀑布的900尺,而是1300尺,这么长的路程可能会不止一次地掉下来!
  这时斯托尔希在连接亚洲海岸和圣母塔的绳子上出现了,他推着坐在独轮车里的同伴,平安地到达了克兹库莱西顶部的灯塔上。
  这个初步的成功博得了许多欢呼。
  接着人们看到这位杂技演员又灵活地沿着绳子走下来,绳子虽然绑得非常结实,但中间还是几乎垂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水面。他一直脚步稳健地推着他的同行,以冷静的技巧保持着平衡。确是妙不可言!
  当斯托尔希到达绳子中间的时候,难度要大得多了,因为现在要向上爬才能到达木塔的顶部。不过杂技演员肌肉结实,四肢灵活,他一直推着独轮车。他的同伴在车里一动不动、沉着镇定,当然像他一样危险和勇敢,因为稍微动一下就会危及车子的平衡。
  最后爆发了齐声的赞叹和一声欣慰的叫喊。
  斯托尔希平安地到达了木塔的顶部,他和他的同伴从一架楼梯上下来,楼梯通到阿赫梅和他的同伴们所在的码头拐角上。
  这个大胆的举动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不过应该承认,斯托尔希刚才在独轮车里推着的那个人,在亚洲向欧洲发出的向他们致敬的欢呼声中也有他的一半。
  然而阿赫梅是发出了一声什么样的喊叫啊!他应该、他能够相信自己的眼睛吗?这个著名的杂技演员的同伴,在与斯托尔希握手之后就站在他的面前,笑眯眯地看着他。
  “凯拉邦,我的凯拉邦叔叔!”阿赫梅叫了起来,两位少女、萨拉布尔、范-密泰恩、亚纳尔、塞利姆、布吕诺,全都挤到他身边来了。
  他正是凯拉邦大人!
  “是我,朋友们,”他以胜利者的声调说道,“是我找到了这位勇敢的杂技演员,代替了他的同伴的位置,我穿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没有……!是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面过来的,为了在你的婚约上签字,阿赫梅侄儿!”
  “哦!凯拉邦大人!……我的叔叔!”阿马西娅喊道。“我知道您是不会抛弃我们的!”
  “太好了!”纳吉布拍着手不住地说。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范-密泰恩说。“在整个荷兰都找不到的!”
  “这是我的看法!”萨拉布尔冷冷地说。
  “是的,我过来了,而且没有付,”凯拉邦这次是对警察局长说话,“对!没有付……除了我用2000皮阿斯特换得了在独轮车里的位子,还有在旅途上花掉的80万!”
  “我祝贺您,”警察局长答道,面对这样一种固执,他也只能屈服了。
  从四面八方响起了向凯拉邦大人致敬的欢呼声,而这个做好事的固执者则在快乐地拥抱着他的女儿阿马西娅和儿子阿赫梅。

  “现在我们到君士坦丁堡的法官那里去!”他说。
  “对,叔叔,到法官那里去,”阿赫梅答道。“哦!您真是最好的人!”
  “无论你说过什么,”凯拉邦大人反驳说,“我都一点也不会固执了……除非有人反对我!”
  接下去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当天下午,法官接受了婚约,然后伊玛目在清真寺里念了一段经文,然后他们回到加拉塔的家里,在这个月30日午夜的钟声敲响之前,阿赫梅和他亲爱的阿马西娅、银行家塞利姆的巨富的女儿结婚了。
  当天晚上,沮丧的范-密泰恩准备与内兄亚纳尔大人、尊贵的萨拉布尔一起去库尔德斯坦,在那个遥远的国家里举行最后一次仪式之后,她就要最终地成为他的妻子了。
  在告别的时候,当着阿赫梅、阿马西娅、纳吉布和布吕诺的面,他不禁对他的朋友进行了温和的责备:
  “当我想到,凯拉邦,我是为了不想使您不高兴才结婚的……第二次结婚!”
  “我可怜的范-密泰恩,”凯拉邦大人答道,“如果这个婚约不是一个梦的话,我是永远不会原谅自己的!”
  “一个梦!……”范-密泰恩又说。“难道这看起来像一个梦?哦,要是没有这封电报就好了!……”
  他这么说着,又从口袋里掏出那封弄皱了的电报,机械地看了一遍。
  “对!……这封电报……‘范-密泰恩夫人,五个星期前,去世……她的丈夫……’”
  “去世她的丈夫?……”凯拉邦喊道,“这是什么意思?”他说着把电报夺过来念道:
  “‘范-密泰恩夫人,五个星期前,去见她的丈夫,已动身前往君士坦丁堡。’是去见!……不是去世!”
  “他不是鳏夫!”
  这些字眼从大家的嘴里脱口而出,凯拉邦大人则喊叫道,这次倒是有道理的:
  “这个愚蠢的电报局又犯了一个错误!……它从来就不会干别的事情!”
  “不是!不是鳏夫!……不是鳏夫!……”范-密泰恩不住地说,“能够回到第一个妻子的身边,我太高兴了……因为我害怕第二个!”
  当亚纳尔大人和尊贵的萨拉布尔知道事情的经过之后,他们都大发雷霆,但最终也只能承认事实。范-密泰恩结过婚了,而且当天就能和他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妻子团聚。作为和解的标志,她给他带来了一个“瓦朗西亚”的球茎。
  “我们会有更好的,妹妹,”亚纳尔安慰着这个无法安慰的寡妇,“比……”
  “比荷兰的这个冰块更好的人!……”尊贵的萨拉布尔回答说,“而且不难找到!”
  于是他们两人就动身去库尔德斯坦,不过范-密泰恩的富裕的朋友很可能拿出了一大笔线,以补偿他们的奔波,使他们在回到那个遥远的国家里去的时候不至于那么艰难。
  但是归根结底,为了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凯拉邦大人不可能总是在君士坦丁堡和斯居塔里之间拉一根绳子,那么他就永远不再穿过海峡了吗?
  不!在一段时间里,他坚持不出去走动。但是有一天,他直接向政府提议赎回乘坐小船穿过海峡的权利。他的建议被接受了。他肯定为此付出了一笔巨款,不过他也更出名了。现在来这里的外国人都要去拜访一下“固执的凯拉邦”,把他视为奥斯曼帝国首都的最惊人的珍品之一。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野性的呼唤
作者:杰克·伦敦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于是为了生存,它学会了只求活命、不顾道义的处世原则,变得凶悍、机智而狡诈。最后,在森林中狼群的呼唤下,巴克狼性*复萌,逃入丛林,重归荒野。在小说中,杰克·伦敦运用拟人手法,把狗眼中的世界及人类的本质刻画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现实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客观现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