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一卷 第十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环游黑海历险记--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波斯烟草和小亚细亚烟草的优点。
  高加索位于俄罗斯南部,从西向东全是高山和无边的高原,长度约为350公里。北面伸展着哥萨克人的地区,斯塔夫罗波尔行政管辖区,以及游牧民族卡尔穆克和诺加伊斯的大草原;南面是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以及库塔伊斯、巴库、伊丽莎白特波尔、埃里温的行政管辖区,以及明格雷利亚、伊雷特里亚、阿布卡西亚、古里埃尔等省份。高加索的西面是黑海,东面是里海。
  高加索主要山脉南面的整个地区也叫外高加索,只与土耳其和波斯交界处的阿拉拉特山,根据《圣经》记载,是洪水以后挪亚方舟靠岸的地方。
  这个重要的地区有许多民族,有些定居,有些游牧,有卡兹特维尔人、亚美尼亚人、吉尔吉斯人;北部有卡尔穆克人和诺加伊斯人,蒙古族的鞑靼人;南部有土耳其族的鞑靼人、哥萨克人。
  按照在这方面最有资格的学者的说法,正是在这个半欧洲半亚洲的地区产生了今天布满欧亚的白种人。他们也把这个种族称为“高加索人种”。
  俄罗斯的三条大路穿过这个巨大的屏障,俯瞰它的是4000米高的夏特厄尔布鲁士山,4800米高的卡兹别克山——和勃朗峰①一样高,以及560米高的厄尔布鲁士山的顶峰。
  ①勃朗峰,法国中部最高的山峰。
  第一条路在战略和通商方面都很重要,沿着黑海海岸从塔曼通向波季;第二条路从莫斯多克经达里亚尔山口通向第比利斯;第三条路从基兹里亚尔经杰尔宾德通向巴库。
  在这三条道路当中,凯拉邦大人和他的侄子一样,当然都要走第一条路。何必进入高加索群山的迷宫,招来许多困难,最后还要迟到呢?这是一条直达波季的路,在黑海的东海岸上也并不缺少城镇和村庄。
  从罗斯托夫到弗拉基高加索,然后从第比利斯到波季自然都有铁路,这两条铁路之间几乎只相距100俄里,因此本来是可以连续加以利用的。但是阿赫梅明智地避免建议采用这种交通方式,因为在谈到陶里斯岛和切索内斯的铁路时,他的叔叔已经显得很不高兴了。
  一切都很令人满意。这辆坚不可摧的驿站马车只有几处稍微修了一下,就在9月7日一早离开了拉耶夫斯卡亚镇,奔驰在海岸的道路上。
  阿赫梅决心以最快的速度赶路。要在规定的日期赶到斯居塔里,他的行程还剩下24天。他的叔叔在这一点上和他的意见是一致的。毫无疑问,范-密泰恩更喜欢随意旅行,收集更为持久的印象,根本不想在一个最近的日子里到达,但是他们不征求范-密泰恩的意见。他不是别的,是到他的朋友凯拉邦家里去吃晚饭的客人。那么把他带到斯居塔里就行了,他还能再要求什么呢?
  不过布吕诺为了问心无愧,就在高加索的俄罗斯进行冒险的时候,认为应该向他提出一些建议。荷兰人听他说完以后,问他有什么结论。
  “那好,我的主人,”布吕诺说,“为什么不让凯拉邦大人和阿赫梅大人,让他们两个沿着黑海去无休无止地奔跑呢?”
  “离开他们,布吕诺?”范-密泰恩问道。
  “离开他们,是的,主人,在祝他们旅途愉快之后就离开他们!”
  “我们留在这儿?”
  “不错,留在这儿,既然不幸的命运把我们带到这里,我们就不慌不忙地游览一下高加索!毕竟这里和君士坦丁堡一样,我们都能躲过范……”
  “别说出这个名字,布吕诺!”
  “我不会说的,主人,决不会使您不高兴!不过都是因为她,我们才被卷进这样一场冒险之中!坐着驿站马车日夜奔波,差点儿陷进沼泽或者在荒野里被烤熟。说实话,这太过分了,这实在太过分了!所以我向您建议,决不要为此同凯拉邦大人争论——您不会占上风的!——而是让他走,同时用一句亲切的话告诉他您会到君士坦丁堡去找他的,当您乐于回到那里去的时候!”
  “这么做不合适,”范-密泰恩说。
  “但是很慎重,”布吕诺答道。
  “那么你觉得自己是很值得同情的了?”
  “太值得同情了,再说,我不知道您是否发现,我开始消瘦了!”
  “不太瘦,布吕诺,不太瘦!”
  “不!我很清楚,再照这个样子吃饭,我很快就会变成骨头架子了!”
  “你称过了吗,布吕诺?”
  “我在刻赤就想称的,”布吕诺答道,“可是我只找到一台称信件的秤……”
  “用那杆秤没法称吗?”范-密泰恩笑着问道。
  “没法称,我的主人,”布吕诺严肃地答道,“可是不用多久,它就足够称您的仆人了!——您看,我们是否让凯拉邦大人走他的路?”
  当然,范-密泰恩对这种旅行方式也并不高兴,因为他为人正直,性格稳重,从来不匆匆忙忙地办任何事情。不过要得罪他的朋友凯拉邦,抛弃他,这种想法是如此令人不快,他不能让步。
  “不行,布吕诺,不行,”他说,“我是他的客人……”
  “一个客人,”布吕诺喊道,“一个不是走一公里而是被迫走700公里的客人!”

  “这无所谓!”
  “请允许我对您说您错了,我的主人!”布吕诺反驳说。“我是第10次跟您说了!我们的倒霉事情还没有完呢,而且我有一种预感,您也许会比我们更倒霉!”
  布吕诺的预感会实现吗?未来会告诉我们的。无论如何,事先通知了他的主人,他就尽到了作为忠诚的仆人的责任,既然范-密泰恩决定要继续这次荒诞无稽而又劳累不堪的旅行,他当然也只能跟着了。
  这条海滨的路几乎一直是沿着黑海的海岸延伸的。有时它离岸稍远一点是为了避开地面上的某个障碍,或者通向某个旁边的村镇,但至多只偏离几俄里。几乎与这条路平行的高加索山脉的最后的分支,刚刚消失在这些人迹罕至的海岸的边缘后面。在东方的地平线上耸立着它终年积雪的顶峰,就像一根用长短不齐的鱼刺伸向天空的鱼骨。
  下午1点钟,他们在离拉耶夫斯卡亚镇七公里的地方,开始走上沿着泽姆小海湾的道路,以便再走八公里到达格朗西克村。
  看得出这些村镇彼此相距不远。
  在黑海各县的海滨地带,差不多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县。不过除了这些房屋集中,但有时也不比村庄大多少的地方之外,这个地区几乎荒无人烟,经商的多是沿海航行的人。
  这条位于山脉脚下和大海之间的狭长地带令人赏心悦目。地面上树木繁茂,都是一片片的橡树、椴树、胡桃树、栗树、法国梧桐,野葡萄的四处伸展的蔓枝像热带森林里的藤一样缠绕在树上。田野上到处都有鸣叫着飞起来的夜驾,而大自然则是这些肥沃的土地的唯一的播种者。
  将近中午的时候,旅行者们碰到了一个卡尔穆克人的游牧部落,这些人分成“乌鲁斯”,每个乌鲁斯包括几个“科托纳”。这些科托纳是真正的流动村落,由一些“基比卡斯”即帐篷组成。帐篷按酋长的意愿随处扎营,有时在草原上,有时在绿油油的山谷里,有时在水流边上。人们都知道这些卡尔穆克人源自蒙古人。他们从前在高加索地区数量极多,但是在俄罗斯政府的限制下——如果不是欺压的话,他们已经大量地迁移到亚洲去了。
  卡尔穆克人保持着特有的风俗习惯,范-密泰恩在他的记事簿上写着这些男人穿一条肥大的长裤,一双摩洛哥皮的靴子,一件“卡拉特”,也就是一种宽大的外套,还有一顶用一块包着羊皮的布缠成的方帽子。女人的服装和男人差不多,只是少了一根腰带,多了一顶帽子,这顶帽子里露出了扎有彩色丝带的发辫。孩子们几乎赤身裸体,冬天为了取暖就蹲在炉边,睡在热乎乎的灰烬里。
  个头矮小但很结实,是出色的骑手,敏捷灵活,靠一些用水煮熟的加有马肉片的面糊为生;然而是冷酷无情的酒鬼,经验丰富的盗贼,一字不识,极端迷信不可救药的赌徒,这就是在高加索大草原上不断地跑来跑去的游牧者。马车穿过他们的一个科托纳,几乎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稍微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看这些旅行者,因为至少有一个游客在很有兴趣地观察他们,也许他们曾向在路上奔驰的马车投去羡慕的目光。不过对于凯拉邦大人来说,幸运的是他们没有在那里停留,才得以在没有用马去交换卡尔穆克人扎营的小木桩的情况下到达了下一个驿站。
  绕过泽姆海湾以后,马车走上了一条夹在海滨的头几座山梁之间的窄道,但是穿过山梁之后就明显地宽了起来,变得好走了。
  晚上8点钟,到了格朗西克村。他们在这里换了马,简单地吃了晚饭,在9点钟又出发了。他们连夜赶路,天空时而多云,时而布满星星。秋分时天气不好,他们在浪涛的拍岸声中,于第二天早晨7点钟到达贝雷戈瓦亚村,中午到达哥舒巴村,晚上6点到达邓金斯克村,午夜到达纳布斯克村,第三天早晨8点到达格罗温斯克村,1点到达拉科夫斯克村,再过了两个小时就到了杜夏村。
  阿赫梅本来不想抱怨什么。旅行平安无事,他感到很高兴。但是平安无事却使范-密泰恩觉得恼火。他的记事簿上确实只有一堆堆枯燥乏味的地理名称,没有一点新的观感,没有任何值得记住的印象!
  在杜夏村,马车要停两个小时,因为驿站站长要去找他的正在放牧的马匹。
  “那好,”凯拉邦说,“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尽量舒舒服服地吃顿晚饭吧。”
  “对,吃晚饭,”范-密泰恩也说。
  “让我们好好吃一顿,要是可能的话!”布吕诺望着自己的肚子小声地说。
  “也许这次休息,”荷兰人又说,“会给我们带来一点旅途中缺少的意外事情!我想年轻的阿赫梅朋友会允许我们去透透空气的吧?……”
  “直到马来了为止,”阿赫梅答道。“现在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九天了!”
  杜夏旅馆相当普通,建在名叫德西姆塔的小河边上,湍急的河水是从附近的山梁上流下来的。
  这个村子很像哥萨克人的村子“斯塔米斯迪”,有栅栏和大门上面有个方形的小塔楼,有哨兵日夜监视。房屋都在浓密的树荫下面,高高的茅屋顶,涂有粘土的木板墙,住在里面的居民的生活即使不算富裕,至少也不至于贫困。

  此外,由于与东部俄罗斯乡村的不断接触,哥萨克人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特性。但是他们依然勇敢灵活、富于警惕,是委托他们警戒的军事防线上的出色卫士,因而无论是在对长期造反的山民的追捕中,还是在马上的比武或竞赛中,他们都被正确地视为世界上第一流的骑手。
  这些本地人的服装已经和高加索山民的服装互相混同,但是从他们的优雅动人的体形上,还可以辨认出他们源自一个优秀的种族,在高高的皮帽下面也不难看出这些坚强有力的面孔,浓密的胡子盖满了整个颧颊。
  当凯拉邦大人、阿赫梅和范-密泰恩在旅馆的餐桌旁边坐下的时候,端上来的饭菜是从附近的“杜坎”里拿来的:猪肉商,屠夫食品杂货商往往在这种杜坎里同躁一业。这顿晚餐有一只烤火鸡,加牛奶干酪块的玉米面蛋糕,这种蛋糕名叫“加夏普里”;必不可少的传统菜“布利尼”,就是一种加酸奶的油煎鸡蛋薄饼;然后是鱼,几瓶浓啤酒,几小瓶伏特加,这是烈性的烧酒,它在俄罗斯人当中的消耗量令人难以置信。
  说实施,在黑海边缘的一个偏僻小村的旅馆里,是不能再要求吃得更好了,加上胃口大开,所以客人们对这顿改变旅途中单调食谱的晚餐大加赞赏。
  吃完晚饭,阿赫梅离开餐桌,布吕诺和尼西布还在大吃他们那份火鸡和传统的鸡蛋饼。他按照习惯自己到驿站去,以便催促拉车的马匹必要的话除了车夫的小费之外,对于和驿站站长讲好的每匹马每俄里五个戈比的价钱,哪怕多付10倍也行。
  在等他的时候,凯拉邦大人和他的朋友范-密泰恩来到一个青翠的亭子里,河水潺潺地流过亭子下面长满苔薛的柱子。
  如此悠闲地沉浸在甜蜜的梦想之中,这种机会真是绝无仅有,东方人称之为“至高无上的享受”。
  此外,对于一顿值得好好消化的晚餐来说,水烟筒的作用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补充。两支水烟筒被仆人从马车里拿来交给了吸烟的人,在命运赐给他们的这种消磨时光的温馨中显得十分和谐。
  两支水烟筒立刻就装满了烟草。当然不用说,凯拉邦大人按照自己的习。惯装的是波斯的东贝基烟草,范-密泰恩装的则是他常用的小亚细亚的拉塔基亚烟草。
  然后两支烟筒就点着了。两位吸烟者互相挨着躺在一张长凳上。长长的金蛇烟管上缠着金丝,末端是一个波罗的海的琥珀吹口,它在两个朋友的嘴唇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芳香的烟雾在被清水巧妙地变凉之后才到嘴里,很快就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凯拉邦大人和范-密泰恩有一阵沉浸在水烟筒提供的这种远胜于烟斗、雪茄、香烟的无比的快乐之中,默默地半闭着眼睛,就像被烟雾托在空中的鸭绒一样飘飘欲仙。
  “啊!这才是纯粹的享乐!”凯拉邦终于说道,“要消磨一个小时,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和自己的水烟筒讲知心话更好的方式了!”
  “这种谈话不会发生争论,”范-密泰恩答道,“只会使人更愉快!”
  “所以,”凯拉邦又说道,“土耳其政府用税收来打击烟草,使它的价格涨了10倍,这样做是考虑得太不周到了!由于这种愚蠢的想法,水烟筒的用途就会逐渐消失,而且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这确实会令人遗憾,凯拉邦朋友!”
  “至于我,范-密泰恩朋友,我对烟草偏爱到这种程度,宁可死去也不会放弃它。是的!死也不会!我在阿穆拉特四世时代生活过,这个暴君想以死刑来强迫禁烟,但是人们只会在看到我的头和肩膀掉下来之后,才会看到我的烟斗从嘴唇上掉下来!”
  “我的想法和您一样,凯拉邦朋友,”荷兰人说着接连猛吸了两三口。
  “别吸这么快,范-密泰恩,求求您,别吸这么快!您这样来不及品味美妙的烟雾,使我觉得您像一个囫囵吞枣的饕餮之徒!”
  “您总是有道理的,凯拉邦朋友,”范-密泰恩答道,他无论如何都不想用争吵来干扰如此温磐的安宁。
  “总是有道理的,范-密泰恩朋友!”
  “不过说实话,凯拉邦朋友,我感到惊讶的是,我们这些烟草批发商会从我们自己的商品中获得那么多的乐趣!”
  “那是为什么?”凯拉邦问道,他不时地向后靠一下。
  “这是因为,糕点师傅通常都讨厌糕点,糖果商通常都讨厌糖果,我觉得一个烟草商应该害怕……”
  “听我说一句话,范-密泰恩,”凯拉邦答道,“只说一句话,请您听一听!”
  “哪一句话?”
  “难道您曾经听说一个酒商蔑视他出售的饮料吗?”
  “当然没有!”
  “那好,酒商或者烟草商完全是一回事。”
  “对了!”荷兰人答道,“我觉得您的解释真是妙极了!”
  “不过,”凯拉邦又说,“既然您在这方面好像要跟我争论……”

  “我不想跟您争论,凯拉邦朋友!”范-密泰恩赶紧回答。
  “想的!”
  “不想,我向您保证!”
  “归概结底,既然您就我对烟草的兴趣提出了一种带有一点挑衅性的看法……”
  “请您相信……”
  “不……不!”凯拉邦说着激动起来,“我会理解含沙射影的话……”
  “我没有说过任何含沙射影的话,”范-密泰恩答道,他不太清楚为什么——也许是刚刚吃的丰盛的晚餐的影响——开始对这种固执感到不耐烦了。
  “说过,”凯拉邦反驳说,“现在该轮到我对您说一句了!”
  “那就说吧!”
  “我不明白,不!我不明白您竟敢在一支水烟筒里吸拉塔基亚烟草!这样缺乏鉴赏力就算不上是一个自重的吸烟者!”
  “但是我认为我完全有权利吸它,”范-密泰恩回答说,“既然我更喜欢小亚细亚的烟草……”
  “小亚细亚!真的!说到烟草,小亚细亚远不及波斯!”
  “这要看情况!”
  “东贝基烟草即使洗了两遍,依然保持着浓烈的特色,比拉塔基亚烟草不知好多少倍!”
  “我完全相信!”荷兰人喊道。“过分的浓烈的特色,是因为含有颠茄的缘故!”
  “适量的颠茄只会提高烟草的质量!……”
  “适用于那些想慢慢地毒死自己的人!”范-密泰恩反唇相讥。
  “这根本不是毒药!”
  “这是一种毒药,而且是最厉害的一种!”
  “难道我因此就死了吗?”凯拉邦吼道,这关系到他的事业,他把一口烟全吞了下去。
  “没有,但是它会使您死去的!”
  “那好,即使在我死的时候,”凯拉邦重复着,他的声音强烈得令人担心,“我还是主张东口基烟草比被称为拉塔基亚烟草的干草要好!”
  “对这样一种谬论决不能放过去!”范-密泰恩说,他也激动起来了。
  “可是它能过去!”
  “您竟敢对一个买了20年烟草的人说这种话!”
  “而您竟敢对一个卖了30年烟草的人说相反的话!”
  “20年!”
  “30年!”
  进入了这个辩论的新阶段,两个争论的人同时站了起来。然而当他们激烈地指手画脚的时候,烟嘴从他们的嘴唇里掉了下来,烟管也落在地上了。两人立刻把它们捡了起来,同时还在继续争论,以至开始进行人身攻击。
  “显而易见,范-密泰恩,”凯拉邦说道,“您确实是我认识的最最固执的人!”
  “不如您,凯拉邦,不如您!”
  “我!”
  “您!”荷兰人控制不住地吼了起来。“您就看着从我嘴唇里吐出的拉塔基亚烟草的烟雾吧!”
  “那您呢,”凯拉邦以牙还牙,“就看着我吐得像一块芬芳的云彩一样的东贝基烟草的烟雾吧!”
  两个人就在他们的烟嘴上吸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两个人都把烟雾向对方脸上喷去!
  “您就闻闻吧,”一个说,“我的烟草的气味!”
  “您就闻闻吧,”另一个重复着,“我的烟草的气味!”
  “我会迫使您承认,”最后范-密泰恩说道,“说到烟草,您是一窍不通!”
  “那您呢,”凯拉邦反唇相讥,“你连最差的吸烟者都不如!”
  这是两个人都在火头上,嗓门大得连外面都听见了。他们显然就要破口大骂,就像在战场上那样向对方扔炸弹。
  然而这时阿赫梅出现了。布吕诺和尼西布也听到了声音,跟着他走了进来,三个人停在亭子的门口。
  “瞧!”阿赫梅大笑着叫了起来,“我的叔叔凯拉邦吸着范-密泰恩先生的水烟筒,而范-密泰恩先生吸着我叔叔凯拉邦的水烟筒!”
  尼西布和布吕诺都齐声附和。
  确实如此,两个争吵的人在捡起他们的烟嘴弄错了烟管,因此都没有发现在炫耀他们所偏爱的烟草的优良品质的时候,凯拉邦吸的是拉塔基亚烟草,而范-密泰恩吸的是东贝基烟草!
  毫无疑问,他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所以归根结底,他们高高兴兴地握了手。正如两个朋友一样,任何争论,哪怕是关于一个如此严肃的问题的争论,也不可能损害他们的友谊。
  “马车套好了,”阿赫梅说,“我们该出发了!”
  “那就出发吧!”凯拉邦说。
  范-密泰恩和他把差点成为战斗武器的水烟筒交给布吕诺和尼西布,大家很快就在马车里坐好了。
  不过在上车的时候,凯拉邦忍不住小声地对他的朋友说:
  “既然您已经品尝过了,范-密泰恩,现在请您承认东口基烟草要比拉塔基亚烟草好得多!”
  “我宁可承认这一点!”荷兰人答道,他为自己敢于顶撞他的朋友而感到后悔。
  “谢谢,范-密泰恩朋友,”凯拉邦被他这种委曲求全的态度所感动,说:“您的承认我永远不会忘记!”
  “两个人以有力的握手巩固了一份永远不会破裂的新的友好条约。
  这时车子被马拉着。奔驰在海岸的路上。
  晚上8点钟,到了阿布卡西亚的边界,旅行者们在驿站里休息,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春潮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引自古老的抒情歌曲夜半一点多钟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发走点燃灯烛的仆人,他便猛然坐到壁炉边的安乐椅里,用双手捂住了脸。他还从未感觉到这样疲乏——肉体的与精神的。 [点击阅读]
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三个漂流者蓝天上万里无云。在一望无际波浪不惊的大海上,只有小小的浪花在无休止地抖动着。头顶上初秋的太阳把光线撒向大海,使海面泛着银光。往周围望去,看不到陆地的一点踪影,四周只有宽阔无边的圆圆的水平线。天空是圆的,海也是圆的,仿佛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似的。在这无边的大海中央,孤零零地漂着一个小得像罂粟籽般的东西。那是一只小船。船舵坏了,又没有一根船桨,盲无目的地任凭波浪将它摇来荡去。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3:月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丈夫,潘乔感谢你的耐心、关爱、友谊和幽默感以及心甘情愿在外就餐也感谢我的孩子们,加布、塞斯及艾利感谢你们使我体验了那种人们甘愿随时为之付出生命的爱火与冰①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火,有人说是冰。从我尝过的欲望之果我赞同倾向于火之说。但若它非得两度沉沦,我想我对仇恨了解也够多可以说要是去毁灭,冰也不错,应该也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