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一卷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环游黑海历险记--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凯拉邦大人在地理学方面比他的阿赫梅侄子所料想的要强得多。
  刻赤城位于陶里斯岛东端的刻赤半岛上。在这个狭长的半岛的北面,呈新月形。一座山峰雄伟地俯瞰着它,山顶上曾经耸立过一座卫城,这就是米特里达特山。米特里达特①是罗马人的可怕而无情的敌人,差点儿把他们赶出了亚洲。这位大胆勇敢的将军,通晓多种语言的专家,传奇般的毒物学家,在这座曾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王国的首都的城市对面拥有他的位置,的确再恰当不过了。正是在这个地方这位蓬特王国的国王,可怕的欧巴特尔,由于他钢铁般的身体经得起任何毒药,他无法毒死自己,就让一个高卢士兵用剑把自己刺穿了。
  ①米特里达特六世,即欧巴特尔(约公元前132-前63),蓬特国国王,长期与罗马人交战,在被庞培击败后让一个士兵把自己刺死了。
  这就是在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里,范-密泰恩认为应该向同伴们上的短短的历史课。这堂课使他的朋友凯拉邦得出了这个答案:
  “米特里达特只是一个笨蛋!”
  “为什么?”范-密泰恩问道。
  “他要是真想毒死自己的话,只要到我们那个阿拉巴旅馆里去吃晚饭好了!”
  听到这句话,荷兰人相信不能再继续赞扬这位美人莫尼姆的丈夫了。不过他指望在会给他留下的几个小时里,能够好好地游览一下这个伟人的首都。
  马车穿过城市,它奇特的套车方式使各族居民万分惊讶。这个城里有大量的犹太人,也有鞑靼人、希腊人,甚至有俄罗斯人——居民一共大约有12000人。
  阿赫梅一到“君士坦丁旅馆”,首先关心的是打听第二天早晨有没有马匹可换。使他极为满意的是,这一次在驿站的马厩里有的是马。
  “幸好,”凯拉邦注意到,“萨法尔大人没有把这个驿站里的马都拉走!”
  不过,阿赫梅的没有耐心的叔叔对这个竟敢走在他前面而且把驿站的马都拉走的讨厌鬼还是怒气冲天。
  无论如何,单峰驼是没有用了,他就把它们转卖给一个到伊埃尼卡雷海峡去的沙漠商队的主人,不过这两只活骆驼只卖了死骆驼的价钱。爱记仇的凯拉邦就把这笔明显的损失记在萨法尔大人的负债表上。
  这个萨法尔当然不会再在刻赤了——这无疑使他避免了与他的对手进行一场最严肃的辩论。两天前他离开了这座城市,坐上了去高加索的火车。幸亏如此,他不在这些决定要沿着海岸走的旅行者们的前面了。
  “君士坦丁旅馆”里的一顿丰盛的晚餐,在相当舒适的房间里好好地睡了一夜,使主仆们忘掉了一切不快。阿赫梅给敖德萨寄去的一封信,也可以说旅行正在按计划进行。
  第二天是9月5日,由于出发的时间定在上午10点钟,认真的范-密泰恩黎明即起,好去游览城市。这次阿赫梅准备陪他一起去。
  于是两人穿过刻赤的宽阔的、两边有石板人行道的大街,街上野狗乱窜,一个波希米亚人负责用棍子打死它们,是公认的刽子手。不过这个刽子手夜里肯定喝酒去了,因为阿赫梅和范-密泰恩费了一些力气才摆脱这些危险的畜生的獠牙。
  在由海岸的转弯处形成的海湾深处,用石块砌成的码头一直延伸到海峡的两岸,使他们散步时更加方便。那里耸立着总督的宫殿和海关的建筑物。由于缺水,船只都在靠外海的地方抛锚,刻赤港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合适的锚地,离检疫站不远。自从该城在1774年让与俄罗斯以后,这个港口就生意兴隆,里面还有一个供佩雷科普的各个盐场放盐的仓库。
  “我们有时间登上去吗?”范-密泰思指着米特里达特山问道,山上现在建了一座希腊人的寺庙,装饰着刻赤省大量拥有的战利品——寺庙代替了从前的卫城。
  “嗯!”阿赫梅说,“可不能让凯拉邦叔叔等着!”
  “也不能让他的侄子等着!”范-密泰恩微笑着说。
  “确实如此,”阿赫梅又说,“在这次旅行当中我几乎只考虑马上回到斯居塔里去!您理解我的意思吗,范-密泰恩先生?”

  “是的……我理解,年轻的朋友,”荷兰人答道,“虽然范-密泰恩夫人的丈夫完全有权利不理解您!”
  说了这个已被鹿特丹的家庭生活所证实的感想之后,由于离出发还有两个小时,两人就开始攀登米特里达特山。
  从高处眺望刻赤海湾,只见一派雄伟的景象。南面呈现出半岛的顶端,东面在伊埃尼卡雷海峡之外,两个围绕塔曼海湾的半岛构成了圆形。纯净的天空使人可以瞥见地形的起伏,而这些“库尔干”,也就是古代的坟墓,则布满了原野,直至最微小的珊瑚礁。
  阿赫梅认为到了该回旅馆的时间了,他指给范-密泰恩看一个装有栏杆的宏伟的台阶,它从米特里达特山通向城里,直到市场。一刻钟以后,两人又见到了凯拉邦大人,他正在徒然地想和旅馆的主人、一个最平心静气的鞑靼人辩论一场。他们到得正是时候,因为他正在为没有找到机会发火而生气呢。
  马车在那儿,套上了来自波斯的好马,这种马的买卖在刻赤是一种重要的贸易。每个人都坐好之后,马车就奔驰起来,使人再也不会去怀念单峰驼的使人疲倦的小跑了。
  阿赫梅在接近海峡时并非没有感到某种不安。因为他想起了在凯尔森改变路线时发生过的事情。由于侄子的坚决要求,凯拉邦大人同意决不去绕亚速海,以便走最短的路穿越克里米亚。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大概想到一路上的每个地方都不会没有坚实的土地。他弄错了,而阿赫梅没有做任何事情来消除他的误解。
  他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土耳其人,一个极其出色的烟草批发商,却并不精通地理学。阿赫梅的叔叔很可能不知道,亚速海的海水流入黑海是通过一条宽阔的水道,它是古代西米里族人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名称是伊埃尼卡雷海峡,因此他就不得不穿越这条位于刻赤半岛和塔曼半岛之间的海峡。
  然而凯拉邦大人的侄子早就知道他讨厌海洋。当他面对这条航道,而且由于水流或者水太浅而必须从约有20海里的最宽处穿过去的时候,他会说些什么呢?要是他固执地拒绝冒险呢?要是他主张重新走过克里米亚的整个东海岸,再沿着亚速海的滨海地带一直走到高加索的头几条山梁呢?那样旅行该延长多少路程!要耽误多少时间!要损失多少利益!怎么能在9月30日赶到斯居塔里?
  这就是在马车穿越半岛时阿赫梅的想法。两点钟以前它就要到达海峡,叔叔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是否现在就使他对这种严重的意外情况有所准备比较适宜?然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巧妙手段,才能使谈话不至于恶化成辩论,辩论不至于恶化成吵架?如果凯拉邦大人固执己见,那就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他的想法,不管你乐意不乐意,他都会迫使马车从刻赤返回去。
  所以阿赫梅拿不定主意。他如果承认自己的诡计,就有可能使他的叔叔大发雷霆!更好一点的办法,是不是他自己应该装得愚昧无知,在以为会发现道路的地方看到一条海峡的时候,假装惊讶得手足无措?
  “愿安拉帮帮我吧!”阿赫梅思量着。
  他顺从地等待着穆斯林的真主来帮他摆脱困境。
  刻赤半岛被古代形成的一条长长的、人们称之为阿科斯围墙的壕沟分开。从城里直到检疫站的道路是沿着壕沟的,相当好走,到通向海岸的斜坡上就变得滑溜溜地很难走了。
  所以上午马车走得不快,使范-密泰恩对切索内斯的这一部分有了更加完整的了解。
  总起来说,这里是荒凉的俄罗斯大草原。一些穿越草原的商队沿着阿科斯围墙寻找歇脚的地方,宿营地呈现出一派东方式的动人景象。原野上覆盖着无数的“库尔冈”,也就是帐篷,看起来就像一座巨大的公墓,并不令人愉快,然而考古学家们却深深地挖掘了同样多的坟墓,里面的大量财富,如伊特鲁立亚的花瓶、衣冠冢里的宝石、古代的首饰,现在都装饰着刻赤寺院的围墙和博物馆的展厅。
  将近中午的时候,天边出现了一座巨大的方形塔楼,四角各有一座小塔楼:这是耸立在伊埃尼卡雷镇上的要塞。在南面,刻赤海湾的尽头呈现出俯瞰黑海海岸的奥布卢姆海角。然后出现了两端形成“里曼”即塔曼海湾的海峡。远方是亚洲海岸上的高加索的模糊轮廓。这条海峡显然像大海的一条支流,范-密泰恩了解他的朋友凯拉邦对大海的反感,所以神色异常惊讶地看着阿赫梅。

  阿赫梅示意他别作声。非常幸运的是叔叔还在睡觉根本没有看到黑海和亚速海的海水混合在这条水道里,它最狭窄的地方宽度也有五到六海里。
  “见鬼!”范-密泰思想道。
  确实令人遗憾的是凯拉邦大人没有晚生几百年!如果他现在来进行这次旅行的话,阿赫梅也就用不着这样担心了。
  因为这个海峡逐渐被沙淤塞,由于含贝壳的沙子的堆积,它最终成了一条水流湍急的狭窄的航道。如果说在150年以前彼得大帝的舰队还能越过它去包围亚速海的话,现在的商船却不得不等待南风把水推过来,到10至12尺深的时候才能通航。
  然而这是1882年,不是2000年,所以必须接受当时的水文地理条件。
  这时马车已经驶下通向伊埃尼卡雷的斜坡,使躲在深草丛里的大鸨惊得振翅乱飞。马车在镇上最大的旅馆门口停下,凯拉邦大人醒了过来。
  “我们到驿站了吗?”他问道。
  “对!到伊埃尼卡雷驿站了,”阿赫梅答了一句话。
  大家下车走进旅馆,让马车到驿站去了。马车应该从驿站驶向上船的码头,那里有一条渡船,专门运送步行、骑马和坐大车的旅客,甚至把从欧洲到亚洲或从亚洲到欧洲的沙漠商队渡过河去。
  伊埃尼卡雷镇上做着各种赚钱的生意:盐、鲟鱼子酱、油脂、羊毛,民民几乎全是希腊人,其中一部分人捕捞鲟鱼和大菱民水手们醉心于驾驶有两块三角帆的小船,沿着海峡和附近的海岸作短途的航行。伊埃尼卡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在1771年,俄罗斯把它从土耳其人手里夺去之后进行加固的原因。它是黑海的一个门户。黑海的安全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伊埃尼卡雷,另一个就是塔曼。
  休息了半个小时以后,凯拉邦大人示意同伴们出发,他们就朝著有渡船等着他们的码头走去。
  凯拉邦的目光起初东看西看,接着发出了一声惊呼。
  “您怎么了,叔叔?”阿赫梅很不自然地问道。
  “这是一条河吗,这个?”凯拉邦指着海峡说。
  “不错,是一条河!”阿赫梅答道,他觉得应该让叔叔蒙在鼓里。
  “一条河!……”布吕诺喊道。
  他主人的一个手势使他明白不该刨根问底。
  “不对!这是一条……”尼西布说。
  他没能说完。他正要对这里的水文地理加以形容的时候,他的同伴布吕诺用手肘猛撞一下打断了他的话。
  这时凯拉邦大人一直在注视着这条挡住去路的河流。
  “它很宽哪!”他说。
  “的确……非常宽……可能是涨了几次大水!”阿赫梅答道。
  “大水!……是雪融化后引起的!”范-密泰恩补充说,以便支持他年轻的朋友。
  “雪融化了……在九月里?”凯拉邦转向荷兰人问道。
  “也许是的……雪融化了……多年的积雪……高加索的积雪!”范-密泰恩回答着,自己也不太清楚在说些什么。
  “可是我没有看到能够过这条河的桥啊!”凯拉邦又说。
  “对,叔叔,桥不再有了!”阿赫梅说着把两只手半合成一个望远镜的样子似乎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条所谓的河流上的所谓的桥。
  “不过应该是有一座桥的……”范-密泰恩说道。“我的旅行指南上提到了有一座桥……”
  “哦!您的旅行指南上提到了有一座桥?……”凯拉邦皱着眉毛盯着他的朋友的面孔问道。
  “是的……这座著名的桥……”荷兰人结结巴巴地说。“您很清楚……欧兴桥①……古人所说的PontusAxenos……”
  ①欧兴桥,黑海的古名。
  “真是太古了,”凯拉邦的话从他半闭的嘴唇中嘘嘘地吹出来,“它经不起雪融化以后产生的大水……多年的积雪……”

  “是高加索的!”范-密泰恩总算补充了一句,不过他已经是绞尽脑汁了。
  阿赫梅站得稍远一点。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的叔叔,不想引起一场结局显然不妙的争论。
  “那好,侄儿,”凯拉邦以冷淡的口气说道,“既然没有或者不再有桥了,我们怎么过这条河呢?”
  “哦!我们完全能够找到一个地方涉水而过!”阿赫梅漫不经心地说:“只有这么少的水!……”
  “刚刚没过脚后跟!……”荷兰人在旁边帮腔,他显然还是不说话的好。
  “好吧,范-密泰恩,”凯拉邦大声地说,“您把长裤卷起来,走到河里去,我们跟着您!”
  “可是……我……”
  “快点!……卷起来!……卷起来!”
  忠心的布吕诺认为应该使他的主人摆脱困境。
  “这么做没什么好处,凯拉邦大人,”他说。“我们不用把脚弄湿就能过去,有一条渡船。”
  “哦!有一条渡船?”凯拉邦答道。“幸亏有人想到了在这条河上放一条渡船……好代替那座被冲垮的桥……那座著名的欧兴桥!……为什么不早说有一条渡船?——它在什么地方,这条渡船?”
  “它在这儿,叔叔,”阿赫梅答道,指着系在码头上的渡船,“我们的马车已经在里面了!”
  “真的!我们的车子已经在里面了?”
  “是的,而且是套好的!”
  “套好的?是谁让这么做的?”
  “没有人让这么做,叔叔!”阿赫梅答道。“驿站站长自己把它赶来了……他一向是这么做的……”
  “自从不再有桥之后,对吧?”
  “何况,叔叔,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继续旅行了!”
  “还有一个办法,阿赫梅侄儿!就是回去,从北面绕过亚速海!”
  “要多走200公里,叔叔!那我的婚礼呢?斋月30日的日期呢?您是不是忘了斋月30日了?……”
  “一点没忘,侄儿!在这个日期之前我就回来了!走吧!”
  阿赫梅此刻非常激动。他的叔叔会执行往回走的荒唐计划吗?或者相反,他会在渡船里坐好并穿越伊埃尼卡雷海峡?
  凯拉邦大人向渡船走去。范-密泰恩、阿赫梅、尼西布和布吕诺跟随着他,不想给他以任何挑起可能爆发的激烈争论的借口。
  凯拉邦在码头上停了好一会儿,注视着周围。
  他的同伴们都停了下来。
  凯拉邦进了渡船。
  他的同伴们也跟着他进去了。
  凯拉邦坐上了驿站马车。
  其他人也爬了上去。
  接着渡船解缆离开码头,被水流带向对岸。
  凯拉邦不说话,人人都沉默不语。
  幸运的是水面非常平静,船夫们毫不费力地躁纵着渡船,随着水的深浅时而用长蒿,时而用宽桨,可是有一阵大家都担心要出什么事故了。
  确实有一股从塔曼海湾的南面的沙嘴转过来的不大的水流,从侧面抓住了渡船。使它有可能不在这个海角靠岸,而是被带向海湾的深处,那样就要穿越五公里而不是一公里了。凯拉邦大人很容易不耐烦。也许会下令往回走。
  但是在上船之前,阿赫梅已经向船夫们说了一些话——其中卢布这个词重复了几好次——所以他们躁纵得如此灵活,完全成了渡船的主人。
  因此在离开伊埃尼卡雷海峡码头一个小时之后,旅行者们马匹和车子都靠上了南面的沙嘴,它的俄文名称是伊乌叶那亚-科萨。
  马车顺利登岸,水手们拿到了一笔可观的卢布。
  从前这个沙嘴形成了两个岛屿和一个半岛,也就是说它被一条航道分成了两个地方,马车是不可能通过的。但是这些沟渠现在都被填满了,所以从沙嘴到塔曼镇的四俄里,马车一口气就能越过去。
  一个小时以后,马车就进镇了,凯拉邦大人看着他的侄子,只说了一句话:
  “显而易见,亚速海的海水和黑海的海水在伊埃尼卡雷海峡里相处得还不错!”
  而这就够了,说明阿赫梅侄子的河流也好,范-密泰恩朋友的欧兴桥也好,对他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假曙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懒洋洋的七月天,空气中弥漫着干草、马鞭草和樨草的清香。阳台的桌子上,放着一只淡黄色的碗杯,里面漂浮着几枚大草霉,在几片薄荷叶的衬托下显得那么鲜红。那是一个乔治王朝时代的老碗杯周围棱角很多,折射出错综复杂的亮光,雷西的两只手臂正好刻印到狮子的双头之间。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
午夜的五分前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
摘要:店内的摆设几乎没有变化。除了满眼遍布的令人一看便联想到店名“圣母玛利亚号”的轮船模型、老旧航海图和小小的地球仪勉强算得上个性外,它与学生街上数不清的各色咖啡馆并没有太多分别。虽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不过想要喝杯咖啡的时候,学生时代的我总是来到这家店。在我和小金井小姐面前摆上两杯水,为我们点菜的店老板也没有变化。他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装裤,显然这样的装扮与咖啡店店主的身份不甚相称。 [点击阅读]
四大魔头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我曾经遇见过以渡过海峡为乐的人,他们心平气和地坐在甲板的凳子上,船到港口时,他们静静地等船泊好,然后,不慌不忙地收好东西上岸。我这个人就做不到这样。从上船那一刹那开始,我就觉得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定下心来做事。我把我的手提箱移来移去。如果我下去饮食部用餐,我总是囫囵吞枣,生怕我在下面时,轮船忽地就到达了。我这种心理也许是战争时假期短暂的后遗症。 [点击阅读]
回忆录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银色马一天早晨,我们一起用早餐,福尔摩斯说道:“华生,恐怕我只好去一次了。”“去一次?!上哪儿?”“到达特穆尔,去金斯皮兰。”我听了并不惊奇。老实说,我本来感到奇怪的是,目前在英国各地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可是福尔摩斯却没有过问。他整日里紧皱双眉,低头沉思,在屋内走来走去,装上一斗又一斗的烈性烟叶,吸个没完,对我提出的问题和议论,完全置之不理。 [点击阅读]
夜城1·永夜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私家侦探有着各式各样的外型,只可惜没一个长得像电视明星。有的私家侦专长征信工作,有的则是带着摄影机待在廉价旅馆里抓奸,只有极少数的私家侦探有机会调查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件。有些私家侦探擅长追查某些根本不存在或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至于我,我的专长是找东西。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找不出那些东西,不过既然干了这行就别想太多了。当时我门上招牌写的是泰勒侦探社。我就是泰勒,一个又高又黑又不特别英俊的男人。 [点击阅读]
夜城3·夜莺的叹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任何形式的能量都有,不过想要在这里成为电力供货商的话,不但需要稳定的能量,还得要不受外界干扰才行。不管怎样,夜城中形形色色的霓虹灯光总是得要有电才能运作。身为一座大城市中的小城市,夜城拥有许多能量来源,包皮括某些不合法甚至不自然的能量,比方说活人血祭、囚禁神祇、折磨理智,甚至是吸收了能量力场的小型黑洞。还有一些十分浩瀚恐怖、诡异奇特的能量来源,以人类心智无法承受的方式运作。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心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每朵云里有一个朋友在充满恐惧的世界朋友无非如此连我母亲都说这很正常别提什么朋友想想正经事吧——盖鲁徼?如果我们沉默,别人会不舒服,埃德加说,如果我们说话,别人会觉得可笑。我们面对照片在地上坐得太久。我的双腿坐麻木了。我们用口中的词就像用草中的脚那样乱踩。用沉默也一样。埃德加默然。今天我无法想象一座坟墓。只能想象一根腰带,一扇窗,一个瘤子和一条绳子。我觉得,每一次死亡都是一只袋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