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幻夜 - 第四章(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今天的烤鱼套餐是盐烤鲱鱼。雅也喝了一口啤酒,用一次性筷子夹了一块鱼。他素来擅长吃鱼,鱼刺再多也不成问题。亲戚里的一位大婶甚至叫他“猫不理”,挪揄他吃鱼吃得太干净,还说正因为如此,雅也才适合干手工活。
  鲱鱼肥瘦适中,特别好吃。冈田可以随意加米饭,雅也很快吃完了一碗,冲有子招了招手。
  “食欲很好呀。”有子拿过碗,微笑道,“工作忙吗?”
  “不太忙。这里的饭好吃。”
  “听到你这么说,老板肯定高兴。”有子笑着去了厨房。她在店里称父亲为老板。
  其实工作相当繁忙。新年过后,小型车模的零部件订货增多了,社长福田还经常让雅也制造那些用途不明的奇怪部件,所以总要加班。但雅也感觉疲惫并非因为这些。美冬不定期地委托他干的工作已成为他最大的负担,不光费神,还要注意不被福田发现,特别辛苦。
  美冬依然不时拿来戒指或项链的图纸,求他照样制造。最近,她拿来的甚至已不再是图纸,而是在电脑中立体描绘的设计图。不知是从哪里学的,美冬精通电脑操作,有时会把一些名牌产品加工得像自己的原创,然后给他一张照片,让他按上面的样子做。雅也没有正式学过首饰雕刻,只能靠反复摸索,累得筋疲力尽。
  但每当看到把成品拿给美冬时她那欣喜的表情,这些辛苦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确信,为了她,自己可以付出一切。
  他曾经问过为什么让自己做这些东西,得到的回答总是一样的:“为了我们的未来。雅也,你帮我做的每一件作品,都会支撑我们的未来。”
  美冬并没告诉雅也这句话的含义。她好像打算在宝石饰品界放手一搏,但具体的步骤他并不清楚。
  那个美容师的事也让雅也有些在意。在雅也毫无所知的情况下,美冬竟然开了一家美容院。得知那里的店长就是青江,雅也惊讶万分,真不知美冬是如何拉拢他的。对雅也来说,开店这件事已如晴天霹雳。
  “这没什么,只是租件房子,装修一下。关键要看以后,如何让美容院出名才是取胜的关键。”
  看来美冬最终获胜了。她经营的MON AMI现在已成为知名美容院,青江人气旺盛,甚至经常接受杂志的采访。
  事业取得成功固然是好事,但每次看到美冬的行动,雅也都有种莫名其妙的不安。她究竟为何要干那些事情?它究竟想去往何方?雅也丝毫看不透。
  他想到了美冬脖颈上那两颗并排的黑痣。福田工厂原工人安浦被一名奇怪的女子害得丢了工作。那女子的身份至今依然是个谜,安浦唯一记住的特征就是她脖颈上有两颗黑痣。
  雅也觉得不太可能,但又觉得美冬肯定干得出来。福田工厂有段时期曾以银饰加工为主,现在还留有雕刻首饰的设备,正因如此,雅也才能满足美冬的要求。他开始怀疑,是不是她得知了这一情况,才建议自己去那家工厂上班?而且,为确保雅也能在那里工作,她还给安浦设下了圈套,因为他的工作性质和自己相同——难道这只是自己多虑了?
  烤鱼套餐吃得干干净净,啤酒也喝干了,雅也站起身。
  “今天不要饭团?”结账的时候,有子问。
  “嗯。洗完澡想马上睡觉。”
  “累了吧?”有子关切地问,“你一个人生活,打扫卫生、洗衣服之类的活怎么办呢?”
  “洗衣服嘛,高兴的时候自己洗。从不打扫卫生。”
  偶尔过来的女人帮我打扫——这种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房间太脏对身体不好。”有子皱了皱眉,低声说道,“我去帮你打扫吧,我挺会收拾。”
  有客人在招呼有子,她扭头答应一声,与雅也道别。他微微点点头,离开了餐馆。
  在回住处的途中,雅也想,如果和有子这样的女人生活会怎样呢?他对有子不十分了解,但感觉如果和她在一起,肯定能过上踏实平静的生活,靠着不可能有太大变化的收入,精打细算地过日子。有子应该不会有任何抱怨,也许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乐趣,构建幸福的家庭——至少不会给自己施加过多的紧张感。

  回到房间,发现门上的信箱上夹着什么东西,拿下来一看,是寄给他的信。雅也既困惑又惊讶。自从搬到这里,从未收到过信,因为几乎没人知道这里的地址。
  收信人姓名是打字机打印的。雅也看了看下面,也是打印的字。一看到寄信人姓名,他差点惊呼失声。
  上面写着“米仓俊郎”。
  雅也从未忘记这个名字。不管手头在干什么,那是的情景总像幻影一样不时浮现在眼前——在发生阪神淡路大地震的早晨,他敲碎了舅舅的脑袋。
  为什么会以这个名字给自己寄信?雅也对寄信人的意图作着各种猜测,打开了信封。
  里面是一张信纸和一张照片。信纸上同样是打印的字:
  我想出售那天早晨的证据,报价1000万日元,低于这个价格拒绝成交。汇款账户为xx银行新宿支行普通账户1256498杉野和夫,预期为1996年3月底。
  如在期限内未汇款,则视为交易不成立,今后不会再与你联系。证据将交给包皮括司法相关人员在内的第三方。
  雅也全身颤抖。他看了看照片,刚看了一眼,立刻头晕目眩。照片上正式那天早晨的情景。倒塌的建筑物,倾斜的水原制造所的招牌,还有身穿绿色防寒服的高个子男人。男人正挥舞着什么,他脚下还有一个男人,被压在瓦砾下。
  雅也拿着照片颓然跌坐在地。他第一个想到的是佐贵子,还有她那未正式结婚的丈夫小谷。他们早就怀疑是雅也杀了俊郎,一直在竭力寻找证据。
  这封信是他们寄的?终归找到了新的证据?
  但他们绝不会匿名。
  雅也再次仔细看了看照片,画面绝对称不上清晰。这幅影像雅也曾经见过,与佐贵子夫妇想弄到手的那盘录像带上的画面酷似,但那盘录像带中没有雅也这样挥手打人的场面。
  他想和那盘录像带比较一下,但已不可能:美冬交给他后,他马上亲自烧毁了。
  究竟是什么人?雅也正在思索,电话突然响了,他刹那间几乎跳起来。
  是美冬,说现在要过来。雅也慌了,犹豫着是否该把恐吓信的事情告诉她。
  “怎么?不方便?“
  “没,没有。”
  “那我现在过去,大约五分钟后到。”
  挂断电话后,雅也把照片和信放回信封,塞进工作服的口袋,然后开始换衣服。当他换上运动裤和汗衫时,门铃响了。
  “晚饭吃了吗?”刚打开门,美冬就这样问道。
  “吃过了。”
  “哦,我顺便去了麦劳。”她举了举白色的袋子。和雅也在一起时,她依然用关西方言说话。估计只有在他面前,她才会把麦当劳说成麦劳。
  “怎么突然来了,又要做戒指?”雅也问道。
  “别说得好像我只有在有事求你时才来,我就是想见你了。”美冬冲他莞尔一笑,但马上沉下脸,诧异地皱起眉头,“怎么了?”
  “没,没什么。”雅也移开了目光。
  “你脸色不好,感冒了?”美冬伸手去摸雅也的额头。
  “没事。”他说着把她的手拨开了。她惊讶地抬头看他。
  “对不起,真没什么。”他摆了摆手,“我去冲咖啡。美冬,你吃汉堡吗?”
  她没有回答。雅也一看,她正站在那里紧咬着嘴唇。
  “雅也,”她冷静地小声说,“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要瞒着我?我们不是一条心吗?我们不是发过誓吗,如果有什么困难,就应该彼此帮助。”
  “真的是……”雅也说不下去了,他被美冬真挚的目光震慑住了。
  雅也从工作服里取出信封,默默地递给她。他本不想和她谈起杀死俊郎的事,他一直觉得那是两人都避讳的事情。
  读恐吓信的时候,美冬在一瞬间瞪大了眼睛。反复读了好几遍后,她端坐在榻榻米上看着雅也。“能猜出这张照片是怎么来的吗?”

  “猜不出来。”
  “也猜不出寄信人是谁?”
  “勉强说,也许是佐贵子夫妇,但我觉得他们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这不是普通的照片,是从录像带中打印出来的。”
  “本以为是从那盘录像带中弄下来的,可……”不知美冬能不能明白那盘录像带的含义,不过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那上面有这样的场面吗?”美冬立刻问道。
  “我觉得没有。虽然照上了我的身影,却没有这种场景。”
  美冬又把目光转向照片,歪了歪头。雅也望着她的脸想,我们真是不正常,谈起杀人竟然像谈论一件小事一般。
  她抬起头:“这个,你准备怎么办?”
  雅也回答不出。他正一筹莫展时,她就打来了电话。
  “你想付钱?”
  雅也轻轻叹了口气。“我怎么可能会有一千万。”
  “如果有,你就给吗?”
  “不知道……”雅也摇摇头。他不知该如何回答。恐吓信上写得很清楚,若不支付就要告诉警方。那似乎并非单纯的恐吓。”
  “如果你无论如何都想给钱,我可以帮你出。”
  “什么……”雅也望着她的脸。
  “可我认为不该给钱。”美冬用手指捏起照片,轻轻摇摆着说,“这是陷阱,而且,一旦掉下去就是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地狱。如果你认为寄这封恐吓信的人会就此罢休,那你就太天真了。以后他还会提出更无理的要求,估计一生都会缠着你不放,这样好吗?”
  “怎么可能好呢?可如果警察知道了就全完了。”
  美冬把照片放到桌子上。“我认为那人不会这样干。至少,就算你没有在期限内付钱,他也不会立即报案。那样做对他没有丝毫好处。”
  “可又不能置之不理。如果这样拖下去,那人肯定又会想出新招。”
  “问题就在这里。以目前的情况,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不知道对方究竟是谁。要想对抗,首先要查明敌人的身份。这需要一定的线索。这次先不理他,就像你说的,这样敌人肯定会作出某种反应。对方不想再被无视,下次估计会采取更为猛烈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的目的。人呀,只要一着急,肯定会暴露缺点。”
  看着她瞪着的大眼睛、说话时甚至面带微笑的样子,雅也突然想,也许这女人觉得这样运用策略很好玩。
  “能像你想的那样?”
  “不能任其发展。我们也必须绞尽脑汁想办法,但目前什么也做不了。可以查到这个银行账户的开户人,但肯定是化名。这年头能随意开设虚假的账户。”
  雅也也有同感。“看看情况再说……”
  “我觉得应该这样。”美冬点点头。
  “喂,美冬,有件事我早就想问你了。”雅也缩了缩下巴,眼睛上翻,看着她。
  她恢复了严肃的表情。“你是想问那盘录像带的事?”
  “那东西你是怎样弄到手的?佐贵子他们应该也行动了。”
  “那次特别危险。如果晚了一步,肯定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只能说运气好。”
  “所以问你是怎样……”
  “录那盘带子的是大阪的无业游民。我说要在电视台播这盘带子,轻而易举就得到了对方的信任,拿到了带子。那人应该和这封信无关。”
  “嗯……”雅也没见过那人,不好说什么。
  美冬拿起信封凝视。“是麹町邮局的邮戳。如果是关西人,不会只为了寄封信专门跑到东京。”
  “指定的银行也是新宿支行。”
  “虚假账户这东西在全国各地都能弄到。既然专门指定新宿分行的账户,那里对对方来说肯定很方便。”
  雅也也有同感。“可我在东京没有认识的人。最主要的是,在东京的人绝不可能知道那次地震中发生的事情。”
  “也许那人在地震发生时住在关西,现在来到了东京,或者一直就在东京,通过某种途径弄到了照片或者录像带……”美冬似乎在眺望远方,“明天我去一趟西宫。”

  “去西宫?”
  “不论怎样,敌人为了查清你的住所,肯定四处打听过,应该在某些地方留下了踪迹。我去查一查。我现在时间正好比较宽松。”
  “我和你一起去?”
  “你最好别去,不知道敌人在西宫是怎样行动的。你工厂里也很忙吧,最近不是一直在加班吗?我也总让你干些稀奇古怪的活,把你累坏了。”
  “没有,那倒没什么。美冬,你一个人去?”
  “嗯,交给我吧。”她用力拍了拍胸口,用真挚的目光注视着雅也,“这对我们来说是第一个难关,但绝不能因为这种事败下阵来,必须闯过去。”
  “我明白。”雅也也注视着她的眼睛。
  美冬特意在麦当劳买来的汉堡已经凉透。她在炉子上烤了烤,又从冰箱里拿出啤酒。
  “只要和雅也在一起,什么都好吃。”美冬咬了一大口汉堡。
  雅也也喝了啤酒,然后两人在被窝里抱在一起。好久没有晒过的被子硬邦邦、冷冰冰的,但两人赤裸着紧贴在一起,不一会儿就暖和得几乎冒出汗来。
  美冬将手伸向雅也的下身,但他的反应并不太敏锐。她抬头探询地望着他:“还是不放心恐吓信的事?”
  她说的没错。雅也明知现在想也无济于事,可信中的内容依然在脑中萦绕。
  “没关系,我一定会想办法查个水落石出,看究竟是哪个家伙想让你痛苦。”
  雅也一只胳膊环绕着她的肩,空着的那只手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头发散发出香味。雅也猜那是她经营的美容院里用的香波留下的。
  “喂,雅也,”美冬抬起头,“如果查清了对方的来历,你打算怎么办?”
  雅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说实话,他真不知该怎么办。就算查出了对方是谁,并不意味着因此不再受恐吓,当然,更不能去报警。
  美冬的手指头开始在雅也的胸脯上移动。似乎在写什么。“雅也,我已作好了思想准备。”
  他抬起头,和他四目相对。“思想准备……”
  她看着他的眼睛点了点头。“以前也曾说过,这世上充满了战争。我的伙伴只有你,你的伙伴也只有我。为了生存下去,要作好干任何事情的思想准备。”
  雅也明白她的意思。若想今后再也不用担心恐吓者出现,方法只有一个。雅也并非没有想过这件事,但那想象太恐怖,被他有意识地排除了。
  “雅也,“见他默不作声,美冬说,“根本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
  “嗯……”
  “如果避开不愿干的事情,就很难开拓道路。”
  “这个我明白,但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
  “可那时你已经做到了。”美冬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雅也明白她说的“那时”的含义。
  “那……是一个错误。”
  “你在后悔?如果那时没有杀死舅舅,会怎样呢?”
  雅也也不清楚。如果那时没有杀死舅舅,究竟会怎样?父亲的保险金肯定会被拿走,也许那样更好?
  “尽管我不清楚详情,但不论是出于冲动还是什么,你肯定无论何时都能马上选择最好的道路。你能做到这一点。”
  “难道那是最好的道路。”
  “我相信你的判断能力。而且,道路是否正确,要看以后的行动。不论起初的选择多么正确,如果之后的做法不对,那也不行。”
  之后的做法……难道是让所有碍事的人都消失?这难道就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道路?雅也想问美冬,却问不出口。
  “喂,你不能想着走阳光大道。”美冬的语气极为严肃。
  雅也不太明白什么意思,看了看她。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黑夜中的道路上前行。即便四周如白昼一样明亮,也只是不真实的白昼。对此我们早已认命。”
或许您还会喜欢: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