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十九章 胡乐塔贝耶请我在城堡酒吧与他共进早餐(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九章 胡乐塔贝耶请我在城堡酒吧与他共进早餐(4)“从达扎克先生的坚持上我看得出来,他不仅仅希望能把那个凶手可以接近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可能性降低为零,甚至希望这种不可能性对凶手来说也显而易见,这样他才能放心地马上离开。当我们告别时,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要注意可能会有对斯坦森先生、雅克大叔、弗里德里克?拉森先生以及庄园中其他任何人的任何方式的袭击。’“这位可怜的男士离开我时,几乎不知道自己究竟都说了什么。我用我的沉默和眼神告诉他,我已经猜到了他的秘密的一大部分。而且,确实,他肯定是无路可走了,才会在这个时间过来见我,才会在预知到危险的前提下,还把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一个人丢在庄园。“在他走了之后,我开始思考我应该要比凶手更为狡猾,这样当他明天晚上到来的时候,他才不会立刻发现我们是有所准备的。当然了!我会让他走得足够近,这样,不管是抓住死的还是活的,我都能看清楚他的脸!我必须要除掉这个凶手,不让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再受到他的任何威胁与伤害。”“对,就是这样。”说完这些,胡乐塔贝耶把烟斗放在桌子上,喝光了杯子里剩下的苹果酒,“我必须看清楚他的脸,以帮助我发挥正确的推理逻辑。”“马修大叔因病在床休息时,她看起来开心多了。”胡乐塔贝耶对我说。但是我的眼睛既没有看着胡乐塔贝耶,也没有被女主人的微笑所吸引,我完全地陷入对我的年轻朋友说的最后几句话的思考中了,并且还在反复思考着罗伯特?达扎克先生的奇怪举动。吃完了他的鸡蛋饼之后,我们又单独相处了,胡乐塔贝耶继续讲起他自己的案件分析。“今天早上我给你发电报的时候,”他说,“我只知道达扎克先生说,凶手‘可能’会在今晚再次出现。但是现在,我敢肯定他一定会在今晚出现。我在等着他了。”“是什么让你这么肯定呢?”“自从今天早上十点半以来,我就可以肯定凶手今晚一定会出现了。在我们在花园的院子里看到阿瑟?兰斯先生出现在窗边之前,我就确定了。”“啊!”我说,“但是,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呢?还有,为什么是今天早上十点半以后呢?”“因为,在十点半的时候,我有证据表明,尽管罗伯特?达扎克先生非常警惕、坚决反对,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还是做了很多努力帮助凶手进来。”“怎么可能呢!”我叫道,“你不是告诉过我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很爱罗伯特?达扎克先生吗?”“我确实这么说过,这也确实是事实。”“那么你不觉得这些很奇怪吗——”“这一案件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奇怪的,我的朋友,但是记住我的话,现在你感觉到的奇怪与即将要到来的怪异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么说来,”我说,“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和凶手是有联系的了?难道是通过写信?”“大胆地猜测吧,我的朋友。你会有收获的!我告诉过你她书桌上的那封信吧,在神秘的走廊事件发生的那晚,那封信被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藏进她的口袋了。为什么那封信不可能是一个要求会面的召唤呢?一旦确定了达扎克先生的离开,难道凶手不会马上安排‘第二天夜晚’的会面吗?”我的朋友默默地笑着。这时,我不禁怀疑他是不是正在嘲笑我。酒吧的门被打开了。胡乐塔贝耶像遭到了电击一样,突然站了起来。“阿瑟?兰斯先生!”他叫道。阿瑟?兰斯先生在我们面前平静地鞠了一躬。
或许您还会喜欢: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
诺贝尔的囚徒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本书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一部经典小说呢?它的主题既不是战争,也不是异化——这两者乃是20世纪里小说的主要题材。卡尔-杰拉西的《诺贝尔的囚徒》(Cantor’sDilemma)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首次真实地描写了科学家的生活和道德观念。而在刚刚过去的那个狂暴动荡的世纪里,科学技术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卡尔-杰拉西是一个极富叙事技巧的作家,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科学家——他自诩为“口服避孕药之母”。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