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十三章 “神坛没有损失任何魅力,(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十三章 “神坛没有损失任何魅力,(5)“拉森先生也对我承认道,所有这些可能只是一个非常值得怀疑甚至怪异的假设,但是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情况。首先有一些我无法解释的事情——达扎克先生自己曾经于24日前往邮局,询问马蒂尔德小姐已经于前一晚就拿到的信件。邮局员工对那个男人的描述在各个方面都与达扎克先生相符,但是面对治安警官的询问,达扎克先生拒绝承认他曾经去过邮局。现在他甚至承认那封信是他写的——我并不相信这一点——他知道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收到了那封信,因为他曾经在爱丽舍宫的花园里见过她拿着那封信。那么,在24日去邮局的人就不可能是他了,因为他知道信件当时已经不在那里了。“在我看来很清楚的是,有一个看起来很像达扎克先生的人,偷了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手袋,并且在那封信里向她要了一些东西,她却没有给他。那个人肯定对自己请求的失败非常惊讶,所以他来到了邮局,想知道他的信是否已经送到了收信人的手里。发现那封信已经被取走后,他非常愤怒。他要的是什么呢?只有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知道。然而,在接下来的那天夜里,她就受到了袭击,第二天,我发现教授同时被抢劫了,凶手用的就是邮局信件里提到的那把钥匙。那么看起来,这个去了邮局询问信件情况的男人肯定就是凶手。拉森先生提出的所有这些论据,都将凶手指向了达扎克先生。你应该能够想到,治安警官、拉森先生和我,都尽了最大努力试图从10月24日值班的邮局员工那里得到一些关于那个男人的具体细节。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我们不知道那个男人来自哪,或者他去了哪。除了那些使他很像达扎克先生的描述,我们一无所知。“我在一些主要杂志上发表声明说,在10月24日上午10点左右,任何前往邮局40号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都能收到一笔丰厚的报酬。相关信息可以寄给《时代》杂志办公室的‘M.R.’。但是我们并没有收到任何回音。那个男人有可能是走路去邮局的,但是也有可能他很着急,所以坐了一辆出租马车。我不停地在问自己,是谁这么像罗伯特?达扎克先生呢?是谁买了那把已经落入拉森先生手里的手杖呢?“最为严重的事实是,与达扎克先生非常相似的人出现在邮局的同一时间,达扎克先生本来要在巴黎大学上一堂课。但是他没有出现,而是请他的一个朋友代为上课。当我问他在那段时间做了什么时,他告诉我他去布伦公园散步了。你认为一个教授会放弃给学生上课而去布伦公园散步吗?当弗里德里克?拉森先生就这一点问他时,他平静地回答说他在巴黎是如何度过自己的时间的与拉森先生无关。弗里德里克?拉森先生则大声地发誓说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他也一定能发现真相。“表面上看来,所有这些都很符合拉森先生的假设,那就是斯坦森先生为了避免一场丑闻,而放凶手逃脱。这一假设被进一步具体化为达扎克先生曾经在黄色房间中,并且被斯坦森先生放了出来。我并不相信这一假设,拉森先生却被它误导了,如果这一假设不会影响到一个无辜的人话,我也不会很在意。现在的问题是,这一假设真的误导了弗里德里克?拉森先生吗?这就是问题——这就是问题。”“可能他是对的。”我打断了胡乐塔贝耶的话,大声说道,“你确定达扎克先生是无辜的吗?在我看来这些巧合太不寻常了——”“巧合,”我的朋友回答说,“是事实真相的最大敌人。”“现在治安警官是怎么认为的呢?”“在缺乏确凿证据的前提下,马奎特先生正在犹豫是否要逮捕达扎克先生。然而舆论的压力不仅是针对达扎克先生的,甚至还针对斯坦森先生和马蒂尔德小姐。马蒂尔德小姐爱着罗伯特?达扎克先生。如果凶手是达扎克先生的话,不管她看得多么不清楚,谁也不会相信她会认不出达扎克先生。尽管黄色房间里的光线很弱,但是那里亮着一盏夜灯。不管灯有多小,还是有些亮光的。现在我要对你说,我的朋友,就在三天前,或者说三个夜晚之前,一件异常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