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九章 记者与侦探(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九章 记者与侦探(2)“稍后我会向你解释所有这些,先生,当我觉得时机成熟时。但是如果我的假设正确的话,现在对这个案件我没有什么更重要的要说了。”“那么你的假设是什么呢?”“如果我的假设证明不是事实的话,我是不会说的。只要它还仅仅是一个假设,我就不会公开地说出来。”“那么,至少,你对谁是凶手有些想法了吗?”“没有,先生,我还不知道谁是凶手,但是不用担心,罗伯特?达扎克先生——我会知道的。”我无法不注意到达扎克先生被深深触动的表情,而且我怀疑胡乐塔贝耶自信的态度并未令他开心。我问自己,如果他真的害怕凶手被找到的话,为什么他还要帮助我们的记者来寻找凶手呢?我年轻的朋友显然也注意到了达扎克先生的表情,因为他鲁莽地说:“达扎克先生,难道你不想我找到凶手是谁吗?”“哦!——我恨不能亲手将凶手杀掉!”马蒂尔德?斯坦森的未婚夫喊道,他的愤怒令我感到一丝震惊。“我相信你,”胡乐塔贝耶严肃地说,“但是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现在,我们正走在胡乐塔贝耶一分钟前告诉我们的灌木丛旁边。我走了进去,并且发现了一个人曾经在里面藏身的明显痕迹。胡乐塔贝耶再一次说对了。“是的,是的!”他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活生生的人。这些痕迹会告诉我们真相的。”说完这些,他向我要了那张由我来保管的脚印形状的纸样,把它放到灌木丛后面一个非常清晰的脚印上面。“啊!”他站起身来说。我以为现在他要沿着凶手的足迹追踪到客厅的窗户下面,但是相反,他将我们带到左边,说在泥土里搜寻是没有用的,而且他已经确定凶手走的哪条路了。“他沿着墙走到树篱笆和干枯的水渠旁,然后跳过水渠。看,在通往湖边的小路前面,那是他能出去的最近的路。”“你怎么知道他去了湖边呢?”“因为弗里德里克?拉森先生从今天早上起就在湖边调查。那里肯定有些重要的印记。”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湖边。这是一个沼泽般的小湖,四周长满了芦苇,湖面上漂浮着一些干枯的荷叶。伟大的弗里德里克先生可能已经看到我们走近了,但是仍继续用他的手杖拨弄着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看!”胡乐塔贝耶说,“这里又有逃走的凶手留下的脚印了,这些脚印绕着湖边,最后在这条通往高速公路的小路前消失了。这个人接下来逃往巴黎了。”“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我问道,“因为这些脚印没有继续下去吗?”“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这些脚印就是我希望找到的!”他指着一个轮廓鲜明的整洁的靴子印叫道,“看!”他向弗里德里克?拉森先生喊道。“弗里德里克先生,这些整洁的脚印看起来在犯罪案件发生时就有了。”“是的,年轻人,是的,这些脚印留得非常仔细,”弗里德里克没有抬头,回答道,“你看,这里有来的脚印,还有回去的脚印。”“这个人还有一辆自行车!”我们的记者叫道。这时,看到了自行车留在整洁的脚印后的痕迹,有来的有回去的,我觉得自己有话要说:“这个自行车解释了凶手的大脚印消失的原因。”我说,“凶手穿着粗糙的靴子,蹬着自行车。他的帮凶,穿着整洁的靴子,在湖边带着自行车在等他。这里应该是凶手和帮凶会合的地方。”
或许您还会喜欢: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恐怖的隧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金秋10月,天气分外晴朗。一辆公共汽车正在沿着关门公路向南行驶。秋田直治坐在车中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他知道车马上就要驶到关门隧道了,透过宽大明亮的车窗玻璃,他看到深秋时的天空湛蓝而高远,没有一丝浮云。往日,北九州市因为是一座工业城市,所以上空总是被浓烟笼罩着,空气污染的十分厉害。就连与它相邻的部分地区也被污染了,香川县的坂付市,远远望去,它上空墨色的污浊气体象一片拖着长尾的薄云。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