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黄雀记 - 中阙 第34章 旧货交易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4章 旧货交易
  不仅是祖父,很多香椿树街居民都忘了保润的名字。
  有人注定被历史遗忘,保润是个典型。不知该归咎于他们家族在街上冷淡的人缘,还是要归咎于保润自己不清不楚的声誉,香椿树街对他的回归并没什么热情。保润回家了,保润是回家了,但这消息就像雨天屋檐上的一滴水,仅仅是滴答一声,落下来之后便什么也听不见了。
  只有柳生客气,执意要为保润接风。他带着春耕和阿六来征求保润的意见,喜欢什么样的热闹?是拉一帮朋友摆个酒席,还是去桑拿房洗桑拿,或者到歌厅包皮厢去唱卡拉OK?保润不肯选择。不要,都不要,你借我一个拉杆箱就行了。他说,我明天去省城看我妈,说不定不回来了,我姨夫当了大官,处级干部,听说很有权,他要是给我安排个好工作,我以后就在省城混了。
  保润坐火车去省城探亲,去了几天,一个人回来了。
  听说他姨妈一家对他很冷淡。他在亲友圈里一样名声不佳,姨妈带着一丝戒备之心接待这个外甥,姨夫干脆不屑于跟他说一句话。保润在姨妈家吃第一顿晚饭,吃到一半,姨妈姨父和表妹先后借故离去,饭桌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脾气上来了,把半碗饭往桌上一扣,从姨妈家扬长而去。与姨妈一家闹翻后,他放低了此行的目标,一心要把母亲接回家。可是,母亲也不是他想象中的母亲了。粟宝珍在省城找了老伴,老伴待她很好,那边的子女慢慢也接受了她。她的暮年生活曾经留下悬念,这个悬念在儿子出狱之后无情地揭晓了,在老伴与儿子之间,在异乡与故地之间,粟宝珍放弃了儿子,放弃了香椿树街。母亲的决定出乎儿子的预料,保润问母亲,你不回去,我一个人怎么过?粟宝珍反问他,都快三十的人了,你还要靠我吗?让我回家去伺候你?他找不到正当的理由劝导母亲,既不肯表态从此要做一名孝子,也羞于倾诉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他说服母亲的方式更接近某种诅咒,到底谁伺候谁,现在谁知道?他说,你以后要是老年痴呆呢?你要是瘫痪了呢?要是得癌症了呢?你要不要我伺候?粟宝珍气得朝地上连吐三口唾沫,她说,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有老张管我,你只要伺候好你爷爷,管好你自己,我就谢天谢地了。他还不死心,又对母亲说,我看你已经得上老年痴呆症了,忘了我是你儿子?儿子还不如一个糟老头?我看那糟老头子蹦跶不了几天的,老头哪天死了,你怎么办,还要不要回家?粟宝珍被逼急了,打了保润一个耳光,你咒我可以,人家老张没得罪你,不准咒他!实话告诉你保润,香椿树街那个家,我早放下了,从今往后都归你了,我的房间你尽管拆,我的东西你尽管扔,我靠不上老张也不靠你,我情愿死在老人院,也不回香椿树街了。

  这一次,他看清了自己的未来,是一个剩余的未来,剩余的未来里,不会再有母亲了。探亲之旅戛然终止,他趁着天黑,无声无息钻回家,闭门不出。人们只看见阁楼上的灯光,看不见他的人影。柳生听说保润回来了,去敲门,怎么也敲不开。他有点多疑,问隔壁药店的马师母有没有听到过保润的动静,马师母说,他跟鬼魂没两样,早晨阁楼上有响声,下午就听不见动静了。柳生去撞门,撞了没几下,门开了,保润出现在门后,满嘴酒气,手里拖拽着一条长长的麻绳,你撞什么门?他对柳生说,你们家死人了吗?
  柳生说,我们家没死人,我来看看你,看你是不是还活着。

  还有几口气,死不了。保润砰地关上门。过了两秒钟,门又打开了,保润堵着门,手里拿着一股绳子,斜着眼睛看柳生。柳生说,你闷在家里玩绳子?这有什么意思,我带你出去散散心?保润沉默了一会儿,将手里的绳子一抖,绳子驯顺地盘缠在他肩上,像一条蛇。我不需要散心,我要温习功课。保润说,好久没玩绳子了,十八种绳结,我已经想起来十一种了,你要进来也可以,让我在你身上试试,试试法制结。柳生摆摆手说,谢谢你对我这么客气,我就不进来了,那个法制结,你还是在自己身上试吧。
  几天后保润有了迎接新生活的迹象,开始在家里大扫除了。老房子尘封太久,厨房的碗橱里爬满了蟑螂,五斗橱被潮气腐蚀,门关不上,抽屉拉不出来,靠背椅子断了榫头,洗澡的大木盆漏水,都被他一个个抬出来,放在门口出售。起初标价很高,自然无人问津,后来每隔一天降一次价,街坊邻居还是不捧场,最后实在太便宜了,一个收破烂的货郎路过,用五十块钱把所有旧家具搬上了他的板车。隔壁的马师母走出店堂,正好赶上了最后那笔交易,她听见保润问那个货郎,还有一张大床,便宜给你要不要?货郎检查了一下板车的空间说,便宜就要,床是实木的吗?保润说,是我爹妈的老床,当然是实木,五十块给你,你要我就拆,立等可取!
  马师母本要上去阻止,被儿子媳妇拉回了药店,按在店堂里看电视连续剧。隔着大门玻璃,能听见隔壁保润的锤子声。咣。咣。咣。保润在敲。保润在拆卸父母的大床。咣。咣。咣当一下,沉重的床架訇然倒下时,马师母打了个寒战,捂着胸口说,造孽啊。他们一家人目送着货郎的板车满载而去,这一笔旧货交易,令人目瞪口呆。以和睦幸福的马家人的眼光来看,隔壁人家不啻发生了一起杀父弑母的凶案,连空气都血淋淋的。马师母咬牙切齿地评价道,粟宝珍真是命苦,养了这个孽子,还不如养一条狗护家呢。儿媳妇的感受非常简单,她说,那个保润是蛮恐怖的。只有小马的态度稍微开放一点,他开导母亲和妻子说,你们也别那么骂人家保润,不过是些老东西,迟早都要卖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么。

  过了没多久,保润来了。保润抱着一只陶瓮推开了药店的门,店堂里涌入一股肃杀的寒气。马家人一齐惊慌地站了起来,就像迎接一个凶手来访。马师母问他陶瓮里装的什么,保润说,我爸爸的骨灰,放在我妈妈床底下的。马师母尖叫起来,你把骨灰盒搬我店里干什么?还要卖?我不买你爸爸的骨灰!保润说,你们店里有没有磅秤?我想借用一下,称一称,我爸爸还有多重。马师母差点被他气哭了,说,没有磅秤,有磅秤也不给你称骨灰!保润低头注视着陶瓮,掂了一下,太轻了,我就是不相信,我爸那么大一条汉子,死了怎么就剩下这一点点?不到一公斤吧?
  马师母忌讳那只骨灰瓮,毫不客气地驱逐保润,一边推他出门,一边训斥他,没见过你这样的不孝子啊,你这样慢待你爸爸的骨灰,他的魂灵升不了天的,难道你妈妈没告诉过你,你爸爸的墓地在哪里?赶紧去,赶紧去安葬了。保润被马师母推着走,勉强地回过头说,我妈妈说是光明公墓,你们知道光明公墓在哪里吗?马师母挥挥手说,别问我,我们家不跟墓地打交道,去找柳生吧,柳生经常开车带人去扫墓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夜谭十记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不负十年寒窗苦读,我终于赢得一个“洋翰林”的尊号,在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当我穿上黑袈裟样的学士服,戴上吊须绦的学士方帽,走上台去,从我们的校长手里领来一张金光灿烂的毕业证书,真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以为从此以后,摆在我面前的就是青云直路、鹏程万里了。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