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黄雀记 - 上阙 第12章 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2章 家
  天还没黑透,保润家的门口便亮起了霓虹灯的灯光。
  或者这么说,天还没黑透,马师傅的店铺外面便亮起了霓虹灯的灯光。这是香椿树街历史上第一家精品时装店,准备赶在五一劳动节开张,店面装修紧锣密鼓,灯光已在调试中了。
  绚烂的彩色光源照耀着小半条香椿树街,吸引了很多街坊邻居。不知是哪个性急的亲朋好友,早早送来一只大花篮,花篮摆在台阶上,红色绢带被固定了,开张大吉。恭喜发财。两排祝福特别醒目。有过路人从自行车上下来祝贺马师傅,有人甚至中途离开餐桌,端着饭碗跑到店堂来参观。时装店的面积虽然不大,却尽最大可能浓缩了时代的奢华,堪称时尚典范。墙纸是金色的,地砖是银色的,屏风是彩色玻璃的,柜子是不锈钢的,吊灯是人造水晶的,它们罗列在一起,发出炫目的竞争性的光芒。从福建广东与浙江定制的大批服装还在路上,金发碧眼的塑料模特已经提前站立在花丛中,赤膊上阵,随时愿意为主人的创业梦效劳。街坊邻居从时装店出来,都觉得心情复杂,马师傅用他的财富,如此轻易地改写了香椿树街的历史,寒酸破败的香椿树街,落后守旧的香椿树街,从此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这是马师傅的功劳,也是金钱的功劳。很多人由衷地称赞马师傅的大手笔,老马,你到底花了多少钱啊?才几天功夫,老疯子的破房间给你搞成了小香港!还有人向马师傅表达了自己的悔意,说,我就是胆小啊,要是前年跟你辞职下海就好了,我要是发了,就在隔壁开一家卡拉OK,街坊邻居都来唱歌,免费!
  也有个别邻居的心态不是那么健康,比如王德基,他背着手来看热闹,半句祝贺的话也不说,眼神里都是妒意,这也罢了,马师傅不便赶他,没想到王德基后来像一只壁虎似的,贴墙而立,竖起耳朵倾听着什么。马师傅忍不住地提醒他,王师傅你要听什么?我这儿开服装店,不是北京的回音壁啊。王德基回过神来,用手指叩了一下金色的墙纸,居然问,疯老头是不是死了?他是不是死在井亭医院了?马师傅没好气了,说,你去隔壁问!我这里生意还没开张,拜托你嘴里说点吉利话行吗?
  无论祖父是死是活,他曾经的房间,已经属于马师傅,一切都与祖父无关了。关于祖父的近况,香椿树街上大致流传着两种版本,一说他已经在井亭医院卧床不起,死期迫近,再也回不了家了,这传言的源头来自保润的母亲,经过左邻右舍的大力传播,属于主旋律。还有一种版本听起来像谣言,说疯老头已经挖到了祖先的尸骨,人已返魂,他在井亭医院天天闹着要回家,是家里人不准他回来了,小辈贪财,把疯老头的房间换成人民币了。
  保润驻守井亭医院,不知家里的变化日新月异。那天他被父亲替换回家,骑车到了家门口,一时不敢下车了。祖父的房间似乎被某个怪兽一口吞噬,消失不见了,临街的窗户与墙体经过扩张改造,变成了豪华的玻璃移门,移门里侧,是花花绿绿的时装森林。一个黑暗而衰败的世界被精心粉饰,旧貌换新颜,却是别人的世界了。保润推着自行车,站在家门口发愣,想起去年国庆节祖父闹着要回家,他许诺祖父春节带他回家。春节的时候祖父几次三番往井亭医院的大门闯,他又继续向祖父许诺,说看你这个春天表现好不好,表现好了,五一就带你回家。平心而论,这个春天祖父的表现还算是不错,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保润的许诺再次成为空头支票,五一节就要来临,祖父的房间,已经是别人的时装店了。
  保润不清楚父母与马师傅签的合约细节,他没有想到,连大门洞也割让一半给了时装店。原先的两扇黑漆木门只剩下了半幅,门洞后面形成了一条莫名其妙的夹弄,很黑,很窄。保润小心地扛着自行车通过夹弄,心里憋闷,嘴里大声叫起母亲的名字,粟宝珍,恭喜你,明年就成万元户了!

  厨房里响起锅盖落地的声音,母亲在煤气灶边回应道,你讽刺谁呢?我们老了,钱也带不到火葬场,腾房子挣点钱,都是为了谁?我们要当万元户,都是为了谁啊?你这孩子,是吃粮食长大的?
  他没有反对过父母的发家致富之路,但一切付诸现实之后,他发现了那条道路的泥泞之处,有点下贱,有点冷酷。这个家割让之后,局促了许多,也陌生了许多,屋檐下卑微而贫贱的气息愈加浓重了。保润有点厌恶这个家。厌恶七十年代的家具,厌恶潮湿的墙泥斑驳的墙壁,厌恶昏暗的十五瓦白炽灯,甚至厌恶桌上的青边大碗。母亲把晚餐端上餐桌,他斜着眼睛说,都成万元户了,还用这破碗?还吃油渣炒白菜?给我钱,我去买点卤牛肉来吃!
  母亲看他更不顺眼。他从母亲的铁盒子里拿过钱,这个事实无法掩盖。晚餐过后,母亲来问他那八十元钱的下落,他心虚,轻描淡写地说,算我借你的行不行?不就是八十块吗?看你那样子,像是天塌下来了。母亲追问他,你是不是交了女朋友,约会花掉的钱?他不说话,鼻孔里发出一声莫名的冷笑。这样的态度让母亲觉得可疑,盘问便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尖锐了,你哑巴了?拿那么多钱到底干什么去了?去赌了,还是去嫖了?他一下子恼了,大叫道,我天天伺候爷爷,上哪儿赌,上哪儿嫖?你们不是有钱了吗?我大便没草纸,那八十块钱,让我擦屁股了!母亲气急了,抓起一个锅刷冲过来,啪啪地打他的脑袋,我算看透了你这个孩子,你不是吃粮食长大的,你是吃屎长大的!八十块钱啊,不明不白的弄没了,你倒像吃了枪药?
  现在他难得回家,一回家,照旧迎来一个烦人的夜晚。保润听见母亲在楼下的房间里咒骂他,骂一会儿便调转枪口,开始抱怨父亲无能,教子无方,又责怪祖父遗传细胞不好,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个家里的三代男人,脑子不是少一窍,就是多一窍。母亲的怨诉有母亲的风格,无论愤怒与悲伤,都有着缓慢的节奏以及紊乱的方向。其后,母亲开始老调重弹,检讨自己的一生,她断定自己一生的悲剧从嫁入这个家庭开始,找错了婆家,嫁错了人,生错了儿,错一步错一生,再怎么努力,也就是个苦命人了。
  对于母亲宏观的全方位的批判,保润早已习惯,他说,妈,你好幽默。这是唯一的回应。睡觉前他从柜子里找出了一条裤子,搭在椅子上,准备明天更换。那条穿脏了的旧裤子,被他往楼下一扔,没扔远,落在楼梯口了,他过去捡起裤子,闻到裤管上依稀还散发着兔粪的气味。他又掏了一遍口袋,摸到口袋深处的两张皱巴巴的票根,一红一绿,两张票根,它们紧紧地卷在一起了。他小心地展开来,工人文化宫,旱冰场,四月四号,这些细小的文字记载了一个雨天湿润的信息,慢慢地绽放,在灯光下狡黠地眨巴着眼睛,也许在向他道晚安,也许只是提醒他:把我们留下吧,留下做个纪念。
  他留下了两张票根,把它们塞到了枕头下面。
  家里的枕头很软,被窝里很好。棉被上有阳光留下的香味,那香味使他安静,也使他困倦。母亲悲愤的声音断断续续浮上阁楼,经过散漫的变奏,渐渐成了他的催眠曲。
  一朵云从临街的小窗挤进阁楼,沿着多角形的天花板款款浮动,几乎触手可及。他认识那朵云。那朵云的面孔,是一张少女清新纯洁的面孔,带着促狭傲慢的微笑。他知道那朵云的名字。空气中弥漫着淡蓝色的雾气和栀子花香,那朵云降落下来,居然有两只脚,穿着一双浅绿色的旱冰鞋。他好奇地张开了双臂,但是他抱不住云,抱住的是一团虚无。即使在梦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那是一朵云,那是一个少女抱不住的魂。他起床开灯,关上了临街的小窗,云被阻隔在窗外了,梦依然结伴而来,后半夜的梦与现实成功焊接,焊出一片巨大的旱冰场。旱冰场悬浮于半空,微微颤动,状如一块椭圆形的漂浮的巨毯。一群陌生的男孩沿着巨毯的边缘站立,像一圈路灯的灯柱。灯光很亮,他看见仙女的绿色旱冰鞋放射出两片绿光,在巨毯上跳跃。别人都轻易地攀上了巨毯,只有他上不去。巨毯上男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众星捧月,与仙女组成S形的路线,沿着巨毯的弧线行进,一路欢呼。S形的仙女。S形的快乐。他能听见仙女夸张的笑声,还隐约听见了巨毯的纤维丝断裂的声音。他想跳,跳,跳起来抓住那块巨毯,把它从空中抽掉,但是他的手够不到,怎么也够不到。他够不到巨毯,他够不到仙女。

  他的手在绝望地攀援,充满了愤怒,愤怒通过灼热的指尖,先压迫他,然后又挑逗他,他的手因此下探,不断地下探。一阵酥痒的快感集中在保润的小腹以下,忽然不可抑止地喷发了。这么深奥的梦,这么愤怒的梦,终究还是引发了雷同的结果,噗地一声。喷发。喷发。他在黑暗中醒来,不免有点羞恼,又有点恐惧。他试着分析自己的生理现象,越分析越纳闷,听说别的男孩梦遗,都与色情有关,他不一样。他的梦遗,总是与羞辱有关,与愤怒有关,甚至与S形有关。他的身体,为什么会准时发出噗地一声?那是破碎的声音,确实有个什么气泡破碎了。梦遗使他听见了身体里的一条谜语,这谜语与魂灵有关,他以祖父的遭遇作为猜谜的途径,努力地想象谜底。祖父的魂丢了,它从后脑勺的疤痕处飞出,那是魂灵最普通的出逃之路。他不一样。他怀疑自己的魂灵从头脑里坠落,一直坠落到生殖器的区域来了。噗地一声。那是魂灵破碎的声音,他听到了。他的魂与别人不一样,它是白色的,有一股淡淡的腥味,具备狡黠善变的形态,它能从液态变成固体,从固体变为虚无,它会流淌,也会飞翔,它从生殖器这个出口逃出去了。他与祖父不一样。他的魂,是被黑夜弄丢了。不,他的魂,是被她弄丢了。
  早晨起床后他有点疲惫,丢魂的夜晚,总是给白天留下创伤。他来到阁楼的小窗边俯瞰街景,看见久别重逢的香椿树街躺在灰蓝色的晨光里。街上小雨,路面湿漉漉的,到处闪着蚌壳状的圆形光亮,过路的行人匆匆奔走,都是腿短身子长的体型,都是心急如焚的步态。有个穿雨披的妇女走得很慢,沿途用雨披遮挡手里的一炷香,嘴里高喊着一个名字,小美,小美,回家来!
  那妇女的声音太凄厉了,听起来毛骨悚然。他探出窗子追逐她的身影,认出那是会计师老陈的老婆,她女儿小美,是香椿树街最漂亮的女孩之一,因此,保润对小美的境况很好奇,跑到楼梯口问母亲,那个小美,怎么啦?
  母亲心里存着一股气,不愿意和他说话,别来跟我说话,我不跟吃屎的孩子说话。母亲跑到门外,细细地听了一会儿街上的喊魂声,自己有了谈兴,回来告诉儿子,听说小美丢了魂啊,不会说话只会哭,老陈的老婆喊了几个早晨了,还是没把魂喊回来。
  又丢一个魂?他说,小美还是个中学生么,怎么也丢魂?
  母亲说,去年是老人丢魂,今年轮到年轻人了,谁搞得清楚?老陈的老婆说小美是吃错了一只烂桃子,拉了一次肚子,从马桶上站起来,就丢了魂!骗鬼呢,谁没拉过肚子?吃一只烂桃子能把魂吃丢吗?拉一次肚子能把魂拉丢吗?她肯定在编谎呀,家丑不可外扬的,马师母说小美是早恋,不知被谁搞大了肚子。

  谁?他追问道,是谁搞大了小美的肚子?
  鬼知道是谁。母亲停顿了一下,忽然戒备起来,用什么东西敲了敲楼梯,你关心这种事干什么?人家小美未成年,不管是谁,都要枪毙的!
  母亲终归是母亲,他下楼,看见早餐已经放在厨房的桌子上了。他坐下来,对着大饼油条和豆浆发愣,脑海里盘踞着两个女孩,一左一右,左侧是小美,坐在马桶上,右侧是仙女,她站在旱冰场上。母亲说,吃啊,都是粮食做的,记得吃了粮食,以后要说人话。他说他没有胃口。母亲说,有没有胃口都要吃,吃饱了上学去。他如梦初醒,忽然想起父亲替换他回家,是要让他回烹饪学校上学去的。他焦躁起来,推开早餐说,吃饱了就押赴刑场?我不吃!母亲说,你这是人话吗?学校是刑场?不吃不求你,早点上学去,我们已经跟王校长打好招呼了,你今天到他办公室去一下,学校里那堆事情,王校长会交代你的。
  久违的书包皮早就放在楼梯口了,椅子上挂着雪白的厨师帽和围裙,都是母亲隔夜为他准备好的。按照父母的算盘,他要回烹饪学校上几天课,把实习考试应付过去,应付过去,就可以拿到厨师的证明了。父亲说那是他的前途,母亲说那是他的饭碗。他对着那只蓝色的书包皮思索着,手伸进去,抓到了一本彩色菜谱,油腻腻的,封面上是一盆松鼠桂鱼。松鼠桂鱼。他在烹饪学校曾经热衷于制作这道著名的菜肴,但这个早晨,那盆金黄色黏糊糊的东西让他感到反胃,他一扬手,把菜谱扔到了阁楼上。
  趁着母亲在厨房里灌开水,他跑过厨房,把自行车从家里推到了街上。很不巧,自行车偏袒母亲,存心跟他作对,人都骑上了车,他发现轮胎泄了气,返身回去拿打气筒,拖延了两分钟,他的行踪便暴露了。母亲先是在餐桌上发现了保润的厨师帽,而后在楼梯口看见了保润的书包皮,捡起东西追出来,嘴里大叫,你这孩子也丢魂了?你不带书包皮不带厨师帽,去上什么学?
  保润匆匆地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他说,上学的事以后再说,我今天不回学校,回井亭医院。
  你敢!母亲脸上变了色,咬牙切齿地拉住儿子的自行车,王校长那边都打点过了,两瓶好酒两条好烟,花了不少钱。告诉你多少遍了,回学校混几天,你就拿到厨师执照了。
  厨师执照谁稀罕?又不是飞行员执照。我骗你不是人,今天井亭医院要开护理观摩会,乔院长要我去表演,上午去一级病区,下午去二级病区,缺了我不行。
  母亲诧异起来,问,什么事情缺你不行?你表演什么?乔院长到底让你表演什么?
  他撸一撸袖管说,我能表演什么?捆人啊。
  母亲很快明白过来,眼里气出了泪花,跺脚道,都是你爷爷害人啊,井亭医院去不得了,你这孩子的魂,丢了,丢了,也丢了!我明天跟小美他妈一样,要上街喊魂了!
  母子俩在街上拉扯一辆自行车,做母亲的毕竟气力不支,两只手被儿子掰开,眼睁睁地看着自行车飞驰出去了。邻居都出来看热闹,看见保润已经扬长而去,粟宝珍瘫坐在门槛上,拍着胸口为自己疏导怒火。邻居问,保润到底怎么啦?她瞪着天空,指着天说,丢魂了,不公平啊,我们一家四口人,已经丢了两颗魂!邻居追问保润丢魂的症状,她心情不好,又要面子,随口搪塞道,他不肯上学,要去学雷锋。邻居说,学雷锋是好事,怎么是丢魂呢?她站起来拍拍裤子,说,怎么不是丢魂?别人学雷锋做好事,他学雷锋,是去捆人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蝉翼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楔子死亡白先生无疑是武林中最有名望的人。白先生的名望不在于他的武学造诣,而是在于他的人格。无论黑白两道,无疑,对白先生曾经在沙场上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忠烈所折服。更叫人敬仰的,白先生血战胡虏十二次后,竟视功名如蔽物,而甘心退隐江湖做个升斗小民。谁对白先生都只有敬佩的分!可是,白先生竟然被人暗算在他居住的玉星居!白先生之死,无疑是武林中最震撼的事。更叫人骇然相告的,是楚老五的判断。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3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