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荒漠甘泉 - 《荒漠甘泉》8月(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荒漠甘泉》8月21日
  “他又领我到宽阔之处,他救拔我,因他喜悦我。”(诗18:19)
  这“宽阔之处”究竟是什么呢?这不是别的,乃是神自己——一切生命河流的归宿。神实在是一个宽阔之处。大卫被领到宽阔之处,是先经过羞耻和侮辱的。——盖恩夫人
  “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出19:4)
  《荒漠甘泉》8月22日
  “其余的人,可以用板子,或船上的零碎东西上岸。这样,众人都得救上了岸。”(徒27:44)
  保罗上罗马去的那奇异的经历——所受的试炼和所得的荣耀——真是信徒走信心道路的一个好模型。其中最宝贵的教训乃是:在我们所到的一切困难狭窄的地方,都有神特殊的办法和预备的。
  按照人们普通的眼光看来,信心的道路,一定是满撒着鲜花的;什么时候神要拯救他的子民脱离危险,神会立刻将他们从困难中提出来。事实却正相反。圣经上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见证人——从亚伯拉罕起,一直到最近一个殉道者——都是先受试炼,后得荣耀的。
  保罗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神的孩子,无论受多少苦,仍能不在灵里受压。保罗因为在大马色宣传耶稣的缘故,犹太人商议要杀他,我们看见那时候天上并没有在火焰雷电中降下战车战马来把这位大使徒从仇敌的势力范围中护送出去,他是 “用筐子…从城墙上缒下去的。”(9:25)。你看,被装在一只旧的衣筐里面!象一包皮送出去洗涤的衣服一般!耶稣基督的仆人竟这样坍台地从窗户口缒下去!
  后来我们又看见他被下在监里;我们看见他怎样被亲友遗弃,怎样受残酷可耻的鞭打;就是在神允许拯救他以后,我们还看见他被留在波涛汹涌的海中颠簸;最 后,拯救来了,可是天上并没有大船飞下来把这位尊贵的囚犯接出去;也没有天使在水面上平静狂獗的怒涛;船上的人,必须有的抓住桅杆,有的抓住木板,有的攀 住破船的碎片,有的跳下水去游泳,才能得救上岸。这就是神对待我们的方法。
  这是神给我们安排的生活方式,对于那些生活在实际环境中的人们,这是个有助的福音,神的应许与神的旨意,并不立刻将我们从试炼中提出来,但是因这些试炼完成了我们的信心,于是神才喜欢用他那爱的金线,交织在我们日常生经验的经纬之中,使之获得美丽与光荣。
  《荒漠甘泉》8月23日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道往哪里去。”(来11:8)
  这就是不凭眼见的信心。凡凭眼见的,就不是凭信心,乃是凭理由了。轮船横渡大西洋,也是本着信心的原则的。我们在海面上看不见什么途径,也看不见什么海岸,我们却能一天过一天在航海图上划着标号。当轮船前行了若干哩的时候,我们立刻就会知道我们已经到了什么地方。
  但是我们是怎样来测量我们所划的行程的呢?我们的船主每天拿着他的测量器望着天,籍着太阳来规定他的行程。他是籍着天上的光——不是地上的光——来航行的。
  信心也是这样航行的——望着天,籍着神的光;虽然并没有看见航线、灯塔、或者途径。许多时候,信心的脚步似乎牵引我们进入了黑暗和灾祸,但是神开了路,夜半变成了黎明。让我们今天也这样前行罢——不是因着知道,乃是因着相信。——译自地上的天上生活
  我们中间有许多人常常要先看清路程,才肯起行。这样,怎能在基督里有长进呢?信、望、爱,是不能象长熟的苹果那样从树上摘下来的。创世记一章一节 “起初”后面接着就说 “神。”神是全能的,神不单引领那自己帮助自己的人,神也引领那自己不能帮助自己的人。你只要全心依赖他就是了。

  等候神,比用自己的脚,更能迅速抵达我们旅程的终点。
  良好的机会,常是因审慎过度失去的。——选
  《荒漠甘泉》8月24日
  “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腓4:18)
  在我一本园艺书籍里面,有一篇叫做□生在黑暗里的花□。内中讲到有一种小花,是从来不需要日光的。我的先生告诉我说,这种小花不但不怕黑暗,并且在黑暗里反倒生长得快。
  灵界里也有同样的小花。当物质环境最黑暗的时候,它们就出来了。它们是生在黑暗里的。
  使徒保罗写这封腓立比书信的时候,正在罗马作俘虏。那时候,他一生的事业似乎将要结束了。正是在这样受围困的黑暗里,花儿开放得特别可爱。也许保罗以前已经看见过这些花儿,但是它们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浓郁美丽的。神的话替他揭开了一个他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藏。
  在这个宝藏里面有几样奇异的东西:基督的恩典,基督的爱,基督的喜乐和平安;这些东西似乎需要黑暗去开发它们的神秘和荣耀一般。经历了黑暗以后,保罗开始发现他以前所没有发现的属灵产业的广大和丰富了。——乔怀德
  每一朵花,就是最美丽的,在日光下也都有它的黑影的。
  光越大,影越黑。
  《荒漠甘泉》8月25日
  “但信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关到那将来的信显明出来。”(加3:23直译)
  在基督的福音还未传世之前,神往昔让受难的人禁闭在律法之下,为的是要人知道信心的意义。在律法下面,人能看见神圣洁的标准;在律法下面,人能看见自己的完全无能;在这样没有办法的时候,他乐于学习神的信仰之道。所以加拉太书说:“律法是我们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里。”
  神现在还是常常喜欢将我们关闭起来,只留给我们一条信心的道路。我们的天性,我们的环境、试炼、失望,都是神用来关闭看守我们的东西,要叫我们看见: 唯一的出路,乃是神所预备的信心的道路。摩西年少的时候,在埃及曾想用自己的努力,个人的势力,甚至武力、暴力,来拯救他的民族,所以神必须将他关闭野外 四十年,然后才用他去做神的工作。
  保罗和西拉往腓力比去宣传福音,受了鞭打,被下在监里,两脚上了木狗。他们四面的出路都关住了,只剩下一条信心的道路。他们信靠神。在最黑暗的光景里还祷告,唱诗,赞美神,神就向他们施行拯救。
  约翰被放逐到了拔摩海岛。他四面的出路都关住了,只留下一条信心的道路。如果他不经过这样关闭的话,他决不能见到神荣耀的启示。
  亲爱的读者,你是不是正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呢?是不是正有一件极大的失望临到你呢?这件事情是不是叫你悲哀,叫里遭到说不尽的损失呢?你是不是很难过去 呢?不要紧,你四面的出路虽然都已经关住了,却还留着一条信心的道路。好好地负起你的困难来交托神。赞美他!因为他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 处。”(罗8:28)。并且 “神为等候他的人行事。”(赛64:4)。你受过试炼以后,神的祝福,帮助,启示,都要加倍地临到里;除里自己以外,还有许多别的人,也都会因着你的试炼 得到亮光和祝福。
  《荒漠甘泉》8月26日
  “深渊说,不在我内。”(伯28:14)
  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我说: “我所需要的是海洋”,我就到有海洋的地方去,但是海洋说:“不在我内”!海洋并不照我所要的给我成就。于是我说:“高山一定会使我得到安息”,我就到有 高山的地方去;我清晨醒来,前面立着我所渴望的巍然高山;但是高山说:“不在我内”!高山又不能使我满足。哦!我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呢?我所需要的乃是神 的爱海和真理山。深渊说,智慧不在它里面;是的,智慧本不象珍珠黄金,和宝石那样多。唯有基督是智慧,是我们最大的需要。我们的烦恼,只有基督的友谊和爱 情能安慰我们。——濮登

  你没有法子将一只老鹰扣留在森林里。你就是替他聚集了一群最美丽的小鸟在他四周歌唱,你就是给他在最大的松树上安放一根栖木,你就是差遣有翼的使者带最美味的珍馐给他,都不能动他的心。伸展着高耸的翅膀,他喜欢飞往他自己的老家——磐石,暴雨,瀑布中——去安息的。
  人类的心,也象老鹰一般。如果没有永久的磐石,就永远得不到安息。我们的老家乃是天家。“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诗90:1)——马可特夫
  《荒漠甘泉》8月27日
  “耶稣领他离开众人,到一边去。”(可7:43)
  保罗不但在活动的时候忍受了试炼,在被禁的时候也忍受了试炼。我们在最剧烈的劳动下受苦,也许还站得住;但是到了放下一切活动的时候,被监禁在牢狱中的时候,恐怕最容易失败吧!
  勇敢的小鸟,在翱翔的时候,能高飞直上云霄,忍受长途的辛劳;但是在笼中的时候,却只能垂头丧气地在笼门上拍着无力的翅膀了。你一定看见过:大鹰被幽禁在笼中的时候,是怎样无生气地低着头,垂着翅膀!啊!不活动是一个多么悲哀的景象啊!
  保罗在监狱!这是另一面的生活!你要不要看看他在监狱中作什么呢?他所望的,不是监狱,乃是狱顶上面的天;不是仇敌,乃是仇敌头上顶着的天!我看见他 在缮写书信,签上了他的名字——不是非斯都的囚犯,也不是该撒的囚犯;乃是——“基督耶稣的囚犯。”(弗3:1直译)在这一切的事上他只看见神的手。他看 监狱为宫殿,所以监狱中满布了胜利的欢呼,赞美,和喜乐。
  被强迫离开了所喜爱的工作,他设立了一个新的讲坛——一个新的见证坛——他的监禁带给了我们一条最甘甜,最有益的自由之路。他在黑暗的拘禁中所带给我们的信息和亮光,是多么可贵啊!
  保罗之后,曾有好多圣徒入狱。十二年之久,本仁(Bunyan)的口,在培特福(Bedford)监狱中,一声都不准开!但是在那里他却成功了他一生 最伟大最佳美的工作。在那里他着作了一本书——除了圣经以外,最被人诵读的书。他说:“我在监狱中,和在家中一样安适;我一直坐下来写,写,因为喜乐催促 我写。”
  那个奇异的梦照耀了无数疲劳的旅客的路程。那位精神焕发的法国女士盖恩夫人(Madame Guyon)也曾许久被囚在监狱中。小鸟常会因受监禁唱出更悦耳的歌来,盖恩夫人心的音乐恶远荡出了牢狱墙外,驱散了人们不少的愁苦与伤心。
  哦,属天的安慰都是从寂寞中流出来的!——李斯
  《荒漠甘泉》8月28日
  “耶和华…在那里试验他们。”(出15:25)
  有一天,我到一家大规模的钢厂试验室去参观。在我四周都是一间一间分开的小房间。钢受 试验到一个限度,就用数码标着优劣的等级。有的一绞就断,有的可以拉得很长,有的可以压得很紧:他们扭力、紧张力、和压力的大小,都有数码标明在上面的。 厂主知道这一块钢受得住多少压力。他知道这一块钢如果用来造大船,造屋宇,或造桥梁,能够承担多少的重力。他知道,因为他的试验室这样告诉他。
  神的孩子也常如此受试验。神不要我们象玻璃或者瓷器的花瓶一样脆弱。他要我们象坚韧的钢一般,无论怎样受绞受压,都不会破碎。
  神不要我们作花棚里面的花草,他要我们作能被风雨击打的橡树;他不要我们作会被疾风吹散的沙丘,他要我们作抵抗狂风的花岗岩。要将我们作得这样,他必须带我们到他受苦的实验室去。我们中间有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可以证明:受苦实在是神信心的实验室。——马可康该

  对别人讲说信心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神常常将我们丢入坩埚里去提炼我们,要把贵金与劣金分别出来。哦,如果颠簸我们生活的飓风,能使我们的主更加宝贵的话,我们的颠簸也是舒适的了。有基督同在的风雨,比无基督同在的平静更好!——马可特夫
  若不受苦,神不能设法叫里的生命成熟。
  《荒漠甘泉》8月29日
  “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约19:17)
  有一首诗名叫《换来的十字架》里面讲到一个疲乏的姊妹,以为她的十字架,一定比别人的 更重,所以渴望和别人换一个背背。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中她到了一个地方,在那里横着许多十字架——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十字架。有一个小十字架形 状最美丽,上面镶嵌着宝石和黄金。这个姊妹一看见就说:“啊,这一个背着一定舒适。”所以她就把它拿起来,不料她虚弱的身体,竟在这个十字架下面震颤了。 宝石和黄金果然美丽,可是它们太重了,她背不动。
  后来,她又看见一个可爱的十字架,雕刻的木架上,盘着美丽的鲜花。她想,这一定容易背了。她就将它举起来,不料鲜花下面,有许多尖锐的刺,刺痛了她的皮肉。
  她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一个一个试着,发现每一个十字架,都不容易背。最后,她看见一个朴素的十字架,上面没有宝石也没有雕刻,只书着几句亲爱的话。她 拿起它来,觉得这是许多中间最容易背的一个。她向它仔细一看,在阳光下,她认得这原来是她自己的旧十字架。啊!这个旧十字架竟是许多十字架中间最好最轻的 一个!
  亲爱的读者,神知道我们需要背的是那一个十字架。我们不知道别人的十字架多么重。我们常常羡慕有钱的人——他们的十字架是黄金的,上面镶嵌着宝石—— 我们却不知道这十字架是多么重。还有一些人,她们的生活似乎很是可爱——她们背着盘着鲜花的十字架——我们却不知道鲜花下面有许多尖锐的刺。如果我们能去 试试别人的——我们以为比我们自己的更轻的——十字架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十字架中间,没有一个象我们自己这个那样叫我们满意。——译自信徒生活一瞥
  《荒漠甘泉》8月30日
  “在海上坐船,在大水中经理事务的,他们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并他在深水中的奇事。”(诗107:23-24)
  凡是风,都是叫我们的灵程得帮助的。不能帮助我们的,乃是全然无风。北风、南风、东 风、西风,都没有关系,只要是风,都可以帮助我们进港。所以你应当寻求一件事:生活在海洋里,不要惧怕风雨。让我们祷告说:“哦,主啊,送我们到海洋里去 ——到大水中去。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太靠近岩石了,和恶魔稍微一争,我们就会撞得粉碎。主啊,送我们到海洋里去——到大水中去,在那里我们可以有够大的地 域来得到荣耀的胜利。”——披尔斯
  在受试炼的时候,我们的信心最大。一切不能忍受试验的,都不过是肉体的信心。顺境中的信心不是信心。——司布真
  《荒漠甘泉》8月31日
  “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眼见的事物是多么靠不住,所以神必须保守我们在看不见的事物里,这是多么要紧的一回事!如果一只鸟儿要飞,他必须离开墙垣和树枝单独信赖他的翅膀。如果他要接近地面,他飞行的工作就要受到亏损。
  亚伯拉罕必须先看见自己的力量完了,自己不能在作什么了,自己已经死了然后才肯完全让神来作;当他不看自己,单独信靠神的时候,他才能完全相信;神所 允许的必能作成。这就是现在神所要我们学习的功课;神必须拿去一切鼓励我们的东西,直到我们能够不凭东西来信靠他;那时候他就要叫他的话语成为事实。—— 宣信
或许您还会喜欢: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