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荒漠甘泉 - 《荒漠甘泉》7月(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荒漠甘泉》7月1日
  “主对他所说的话,都要应验。”(路1章45节)
  “到了时候,这话必然应验。”(路1章20节)
  亨利马太(Henry Mathew)说:“当我们四面的出路都被封了起来,对于神的应许发生了疑问的时候,就该想神的应许,是不能不应验的。因为“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叫神因我们得荣耀。”(林后1章20节)
  《荒漠甘泉》7月2日
  “你行走,脚步必不至狭窄。”(箴4章12节)
  神从来不替我们预先建筑一架信心的桥梁来等待我们经过的,必须等我们走到那里,他才为我们开路;如果他先替我们建筑好了,那就不能称作“信心的桥梁”了,眼见的不能算作信心。
  一个花园大门旁边有一种出口的小门。当我们行近那门的时候,它一点都没有变动。我们在它旁边站立一天,仍旧不见它打开一点。但是如果我们向前走去,门上的机轮,经了人体的推动,就会向左转动;这样,便给我们一个出口。
  走信心的道路,也是如此。无论我们的拦阻是江河,是铜门,是高山,我们只要大着胆向前走去就是了。如果是一道江河,当我们脚一入水的时候,江河便会变 成干地。如果是一扇铜门,当我们向前推进的时候,铜门便会自动开展。如果是一座高山,当我们奋勇前进的时候,高山便会倒入海中。
  读者,你的道路上现在有没有东西在拦阻你前进?你只要奉主的名向前走去,一切的拦阻都会冰消瓦解了。——崔伦保(Henry Clay Trumbull)
  《荒漠甘泉》7月3日
  “那耕地为要撒种的,岂是常常耕地呢?”(赛28章24节)
  一天初夏,我走过一块美丽的草场。上面的青草非常柔软,浓厚,纯粹,真象一块东方的绿色大地毯。草场的一隅栽着一棵佳美的古树,树上停着无数美丽的野鸟;晴爽的空中充满了它们悦耳的歌声。两只母牛躺卧在凉爽的树荫下,洋洋得意。
  路旁种着黄色的蒲公英,蒲公英中间,又夹着紫色的紫罗兰。
  我倚着竹篱呆望了好久,尽量饱享了一顿眼福,心中想着:神所造的宇宙中,没有一处能比这里更美丽更可爱了。
  第二天我又走过那条路,看啊!那幅美丽的图画全被拆毁了。一个农夫扶着铁犁,站在畦间,在一天之内造成了这一个大破坏!绿色的青草没有了,留着的只是 一片丑陋光秃的黄土;歌唱的野鸟不见了,却换来了几只抓土啄虫的老母鸡。路旁的蒲公英,美丽的紫罗兰,一概都不见了。我忧忧愁愁地自语着:“这样美丽的东 西,也有人忍心损害吗?”

  那时全能的手打开了我的眼睛,叫我看见已熟的禾稼等待人去收割。我能够看见巨大迟笨的草人巍立在日光之下;我能够听见秋风掠过麦穗的响声。我就领悟到:若不经过那块丑陋光秃的黄土,就得不到收割禾稼的光荣。
  《荒漠甘泉》7月4日
  “因为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虽然迟延,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哈2章3节)
  有一本美丽的小书,名叫《期望所》(Expectation Corner),里面讲到斯罗门(Adam slowman)在异象中进入神的储藏室,在那里他看见了许多奇异的东西。在许多奇异的东西中间,有一间“延福室。”(Delayed Blessings Office),里面藏着人们向神求告的一切东西,神将那些东西留在储藏室内,等候相当的时日赐给人们。
  许多人不明白,“迟延”不是“拒绝”。他们不能领会,“迟延”是神的慈爱和智慧!以赛亚三十章十八节说:“耶和华必然等候,要赐恩给你们。”你所遭遇的患难,他都知道;他必定不是叫过于你能忍受的试炼临到你;他必须等到你里面的废物都烧尽了,才来救助你。
  读者,你不要怀疑神的慈爱来伤神的慈心。你应当为着正在途中的拯救抬起头来赞美他;这样,你一定会得到更丰富的报偿。
  《荒漠甘泉》7月5日
  “…我必劝导他,领他到旷野,对他说安慰的话。从那里我必赐他葡萄园,又赐他亚割谷作为指望的门,他必在那里歌唱,与幼年的日子一样。。”(何2章14-15节,直译)
  在什么地方找到“葡萄园?”在“旷野”里!真奇怪,在一个连出路也难找的“旷野”里找 到“葡萄园”!读者,这给我们看见:我们属灵的丰富能在“旷野”里——寂静的地方——找到。不但能找到“葡萄园”,也能找到“亚割谷(亚割意译苦难)作为 指望的门”。“他必在那里歌唱,与幼年的日子一样!”
  是的,神知道我们需要旷野的经历。他知道在什么地方能生出忍耐来,他也知道怎样能生出忍耐来。我们的心是叛逆的,善于崇拜偶像的,最会忘记神,也最会 固执地说:“我要随从我所爱的。。”(5节,直译)到我们绝了望被人弃绝的时候,神却说:“我必劝导他,领他到旷野,对他说安慰的话。”啊,我们的神是一 个爱的神啊!
  《荒漠甘泉》7月6日
  “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我们的眼目,单仰望你。”(代下20章12节)

  以色列人中,有人因为未奉神命,轻易用人手去扶住约柜,以致遭了击杀。虽然他去的目的顶好——为着要按住约柜的震动——但是他的僭越使他丧失了生命。
  信心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呢?就是自己一点不管,让神去负全责。
  如果我们已经将一件事情完全交托了神,我们自己就不该再去过问;全能的神难道还需要我们的帮助吗?他所作的难道还不及我们吗?诗篇三十七篇七节说:“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达的,和那恶谋成就的,心怀不平。”
  也许你看见事情越过越糟了,但是我们既知道,神哪里会不知道呢?如果我们真心完全托付他,让他按照他自己的方法和时间去成就,他一定会在适当的时间起来的。在许多事情上,我们能完全不动,真是莫大的帮助;反之,如果我们自己仍不息地工作着,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荒漠甘泉》7月7日
  “他使我成为磨亮的箭。”(赛49章2节,直译)
  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派司开特罗地方,有一个着名的“卵石滩。”滩上的石子时时受着海滨大浪的冲击,有时被残酷大浪卷去抛掷,有时被抛在尖锐的峭壁上受到擦磨。它们日夜受着这样的磨练,得到怎样的结果呢?
  全世界的游客蜂拥着到那里去采集圆滑美丽的石子,采集了回去,将它们谨谨慎慎地安置在陈列室中,装饰在客室的壁板上。
  但是你如果到冲破海浪的峭壁尖顶去看,或者到风雨侵蚀不到的凹处去找,你能够看见大量从来没有人去搜寻的卵石。
  为什么这些卵石总没有人来采集呢?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没有经过海浪的冲击擦磨,它们平静的生活使它们变得又粗糙,又丑陋。啊,原来光泽是由苦难磨出来的!
  神知道我们配做哪种器皿,他就将我们磨成哪种器皿。他知道我们要去担任的是哪种工作,他就照我们所需要的磨练我们,给我们相当的准备,我们只要完全信靠他就是了。
  《荒漠甘泉》7月8日
  “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赛40章31节)
  相传有一个寓言,说鸟类最初被造的时候,是没有翅膀的。神将翅膀造好了放在它们面前,对它们说:“来,戴起这些翅膀来。”
  那时的鸟类也有丰美的羽毛和悦耳的歌喉;它们能唱悠扬的乐歌,它们的羽毛能在日光下放光,只是它们不能翱翔空中。神吩咐它们戴起翅膀来的时候,它们起初还不大愿意,但是不久就服从了,用嘴尖啄起翅膀来,安在肩头上。

  起初,肩头上的担子似乎很重,背着也很费力,但是不一会,它们将翅膀展开,觉察了利用翅膀的方法,于是就能高飞空中——啊,重担变成了翅膀!
  读者,这是一个比喻,我们就是那些无翅的小鸟,我们的工作和职务是神替我们预备带领我们向天的翅翼。我们也顶会望着我们面前的重担畏缩;但是只要我们一挑起那担子来,它们便会变成我们的翅膀,藉着它们我们便能飞向神去。
  如果我们高高兴兴地用爱心负起一切重担来,我告诉你,没有一件重担不能变成我们的福祉。神原命定我们的工作来做我们的帮助的。
  《荒漠甘泉》7月9日
  “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赛48章10节)
  感谢神,神给了我们多大的安慰! 这真像火焰中忽然来了一阵细雨,又像给我们穿上了一身耐火衣,使火势不能将我们焚伤。苦难啊,你尽管来吧,神已经拣选了我。贫穷啊,疾病啊,你们尽管来袭击我吧,神已经拣选了我。无论什么患难临到我的时候,我就知道神已经拣选了我。
  信徒啊,不要惧怕;主是常与你同在的。在你一切猛烈的试炼中,他的同在是你的慰藉和平安。他决不会离开他为自己所拣选的。他曾允许过:“不要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创26章24节)——司布真(C.H.Spurgeon)
  《荒漠甘泉》7月10日
  “我呼叫他,他却不回答。”(歌5章5节)
  神常常喜欢在赐给我们信心以后,用迟延的方法来试炼我们的信心,他常常容忍他的仆人们大声呼喊着,却不去回答他们。他们推着门,门却依然丝毫不动,好似门键上长满了铁锈一般。他们常像耶利米一样哀呼:“你以黑云遮蔽自己,以至祷告不得透入。”(哀3章44节)
  许多忠信的圣徒都曾持久不变地耐心等候,可是他们还没有得到答复,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祷告不够迫切,也不是他们的祷告不蒙悦纳,乃是神喜欢这样!神是天地的主,他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意旨赐恩给我们。如果他喜欢让我们忍耐经过试炼,为什么不可以呢?
  没有一个祷告会虚耗。我们的祷告神从来不会不答应或者不注意;有许多事情我们以为被拒绝了,实在,只是迟延罢了。——彭纳(H.Bonar)
  主有时延迟他的救助,为着要试炼我们的信心,催促我们的祈祷。船被波浪掩盖了,耶稣却仍睡着;但是在船沉以前,他自然会醒过来的。他睡是睡,却从来不会睡过度;在他没有“太迟了”的事情的。——马克拉伦(Alexander Maclaren)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