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荒漠甘泉 - 《荒漠甘泉》5月(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荒漠甘泉》5月11日
  “我们经过水火;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诗篇66篇12节)
  只有那曾经历患难和痛苦的人才能得到安息。这种安息——从患难中产生的安息——不是勉强的镇静,也不是死寂,乃是顶自然地从里面涌出来的安息。
  平常我们以为顺利的人,从来不知道忧愁的人,是最有安息的人。可是错了。这种人从来没有受过试验,从来没有受过苦楚,所以或许轻轻的一震也受不住。凡 没有看见过风浪的水手,不是最可靠的水手;所以船上新来的水手,总是派在不重要的地位上工作的;风浪澎湃的时候,站在重要职位上的,总是那些曾遇见过许多 患难危险而能死里逃生的水手,他们能推测波浪的力量,他们能知道桅杆的坚度,他们能预料风雨的久暂,他们能断定轮索的韧性。
  当风雨吹淋,波浪翻腾时,按照环境看来,似乎是没有盼望了;但是有经验的人,好像一根受风刮的草一般:此时倒能躺下来安息了;等风浪一过,他们便又抬起头来说:“这是出于耶和华。”(撒母耳记上3章18节)
  信心把残破的希望,重又收拾了起来,紧紧系住在神的脚上,其结果为可信,可靠与安全。——选
  《荒漠甘泉》5月12日
  “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马可福音9章23节)
  许多合理的祈求,有时被神故意延搁,原因是为了神要教导我们信心的功课。在信心大学中有许多必修课:信心的试验,信心的实习,信心的忍耐,信心的毅力,信心的得胜,等等。这些都是要花许多时间去学习的。
  人的坚韧性,是从信心训练中发展出来的。如果你向神祈求了,可是答应并不来临。你怎样呢?
  继续相信神的话;不要因眼见或感觉摇动;在你这样站牢的时候,你的能力和经验都会增长的。即使你看到了对神的应许似乎发生了矛盾,你仍要丝毫不移动你的信心与立场,那是可以增加你的坚强。
  神往往故意迟延,这迟延就是对你的祷告的答复的一种,到你的所求实现的时候,其功效则并无二样。
  圣经中的伟人——亚伯拉罕,摩西,以利亚等——并非开始就是伟人,都是受过信心的训练以后,才能胜任神所为他们安排的地位的。
  姑以神训练约瑟为得埃及的冠冕为例。诗篇一百零五篇十九节说:“耶和华的话试炼他。”试炼他的,并不是囚犯生活的苦楚,乃是早年神在梦中应许他的话 ——他将比他的哥哥们更高贵;这句话常在他面前;按照他一生的经历,这个应许的实现似乎是不可能了——现在他孤孤单单地被囚在牢狱里,受着冤枉;别人应该 下狱的,倒得了释放。
  他在监中不知祈求过多少次:求神使他恢复自由,可是神故意把他的祈求延搁,好使他在绝望中多学习信心的功课。等到他的灵性长进了,“他所说的应验了。”(诗篇105篇19节),神看他有爱心和忍耐对付他的哥哥们了,神就把他放在首相的地位上。
  这样的经历是非常难受的。当神宣布了他的心意以后,过了好久,仍不实现,这实在是非常难忍的事情;但是这就是信心的训练,这训练能使我们更认识神。

  《荒漠甘泉》5月13日
  “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罗马书8章26节)
  神给我们的祷告的答应,常出我们意外。我们求忍耐,神却给我们患难;因为“患难生忍耐。”(罗马书5章3节)
  我们求顺服,神却给我们苦难,好使我们“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希伯来书5章8节)
  我们求不利己,神却给我们牺牲自己的机会,想念别人,为弟兄舍命。
  我们求能力和谦卑,神却给我们撒旦的苦害。直到我们躺在尘土里求告他。
  我们“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路加福音17章5节),神却使我们伤财,害病,失业,遭难,逼我们比以前更运用信心。
  我们求羔羊的生命,神却给我们最低微的职业,使我们受逼迫,因为“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不开口。”(以赛亚书53章7节)
  我们求温柔,神却给我们许多惹厌和激怒的东西。我们求安静,神却使我们每一根神经都紧张起来了,好叫我们到他那里去寻求安息。
  我们求爱心,神却放我们在最不可爱的人中,让他们刺激我们的神经,刺伤我们的赤心;因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爱是不轻易发怒。爱是凡事包皮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得胜和得安息的方法,就是直接从爱父的手中接受他所给你的每一个环境,每一个试炼;而享受其中互相效力的益处。——选
  《荒漠甘泉》5月14日
  “正当那日…遵着神的命。”(创世记17章23节)
  立刻的顺服是唯一的顺服;延迟的顺服不是顺服。每次神给我们一个命令,他同时给我们一个应许;顺服他的命令是我们的事,成就他的应许是他的事。
  不顺服则已,要顺服就当在“正当那日”,象亚伯拉罕一样。可是我们常先要看神的命令是否容易,是否合乎自己的喜好,是否合乎群众的心理…考虑再三,然 后再顺服。我们以为这样总比不顺服好。但是,你要知道,延迟的顺服决不能叫你得到神所预备给你的完全的祝福。若要不折不扣得到他所应许的福祉,除非立刻顺 服。
  延迟是剥夺了自己从神那里赐下的机会,经文说:“正当那日”,换一句话说,就是立刻去做。——译自《晨更信息》(Messages for the Morning Watch)
  马丁路得说:一个真肯顺服的信徒已经把他的“为什么”钉死了。他的顺服是无疑问的顺服。看见了迹象才信的人不是最智慧的人,我要不问原由而顺服。
  顺服是信心的果子,忍耐是果子的彩色。——罗赛弟(Christina Rossetti)
  《荒漠甘泉》5月15日
  “现在有云遮蔽,人不得见穹苍的光亮。”(约伯记37章21节)
  云彩点缀了世界的美丽,天上如果永远蔚蓝一片,缺少了变幻多端的云彩的美景。地球也会失去常态,变成一片单调。人生也时有云彩罩上来,有时阴暗,有时灿烂宜人,有时漆黑如夜;但任何一种云,都有它的光明面,所谓 “我把虹放在云彩中。”(创9:13)
  如果我们能从另一方向去观察,这些云彩静伏如波涛,高耸如阿尔卑斯山的峰峦,浴于它们所遮断的光明中,我们将惊叹它们的灿烂与美丽。

  我们在地上抬头看见的是它向下的一面,谁能从整个的空间,居于云端之上,给我们描述那照耀着云锋,云谷的光明呢?次之,每一滴使生命滋长的水分,亦不是云给我们带来的吗?
  神的孩子啊,使你痛心的遭遇,使你流泪的难处,都是你灵程中的乌云。你若从地上望上去,果然是又黑又暗;可是你若从与基督同坐的天上望下来,如果你知 道了它们在天堂的美景,基督春光满面的笑貌,那么你对它们在山麓上投下的阴影也会欣然接受,不再沮丧了。你只要知道,在神的清风之前,云彩永远是在来来去 去的。
  《荒漠甘泉》5月16日
  “但以理啊,不要惧怕,因为从你第一日专心求明白将来的事,又在你神面前刻苦己心,你的言语已蒙应允,我是因你的言语而来。但波斯国的魔君,拦阻我二十一日。”(但以理书十章12-13节)
  这几节圣经,给我们看见祷告方面一件非常的事情,就是撒旦直接的拦阻。
  但以理禁食祷告了二十一天,在祷告上花了极大的苦工;可是没有得到答应。从历史上我们看见这并非是因为但以理有罪的阻隔,也并非是因为他的祷告不正当;乃是因为撒旦特别的攻击。
  神的使者告诉但以理:当但以理一开始祷告,神就差遣使者去答应他;但是波斯国的魔君中途拦阻神的使者,和他摔跤。以至但以理在地上受苦。
  “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摔跤,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天空属灵气的恶魔摔跤。”(以弗所书6章12节)
  撒旦延迟了神的答应有三星期之久。但以理差不多要悲伤死了(但以理书10章2节),撒旦的目的原想使他悲伤至死的;但是神不让他的儿女背负过于他们所能背负的轭。
  许多基督徒的祷告都同样被撒旦拦阻;但是你用不着怕你的祷告和信心会堆积得太多;因为不久它们要像洪水一般骤然冲来,不但带着答应,也带着新的祝福。
  最属灵的信徒,常会受到最厉害的试探。但是神必不遗弃他们。——华金生(W.L.Watkinson)
  《荒漠甘泉》5月17日
  “过了四十年,在…旷野,有一位天使…显现…说…你来,我要差你往埃及去。”(使徒行传七章30-34节)
  神常从我们工作中召我们出来,叫我们休息一时,趁此静心学习功课,然后重新出发到他所指定的工场中去工作。这段等候的时期,绝非耗废。
  从前有一位战士,从他仇敌手中逃出来,半途发觉他的马有换马蹄铁的必要。焦急催他从速逃生,勿稍耽延;但是智慧教他停在路上一家铁匠门口,花数分钟重 换马铁;虽然他听见追踪者的脚步由远而近,他仍耐性等着马铁装好。当仇敌和他只有一百码距离的时候,他一跃马鞍,似风驰去,顷刻间脱离了危险。他的暂停并 不失算,反加快他的速率。
  神也常如此:在我们工作之前叫我们有片刻的暂停,好恢复我们的体力和灵力来走前面的路程。——译自《地上的天上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荒漠甘泉》5月18日

  “我们…遭遇苦难,被压太重……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哥林多后书1章8-9节)
  遭遇苦难,常使我们重视生命。每一次死里逃生之后,我们觉得这真是一个心的开始,该怎样多事神事人。遭遇苦难,也使我们能谅解、同情别人的苦难。
  人们总常喜欢批评别人没有信心,逃避试炼;但是曾经苦难的人绝不如此,他知道、懂得别人所遭遇的苦是什么。保罗说: “死在我们心中发动,生却在你们心中发动。”(林后4:12)
  苦难是催逼我们前进的必需品,正如船中的炉火是使船驶行的必需品一般。——信宣(A.B.Simpson)
  《荒漠甘泉》5月19日
  “话还没说完…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他不断的以慈爱诚实待我…………。”(创世纪24章15节,27节)
  每一个正当的祷告,都是“话还没说完”神就答应的。这是因为神已经给了我们他的应许-凡奉主的名(就是与主并他的旨意合一)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
  神不能抵赖他所应许的,当我们履行了这些简单的祷告条件,他不能不答应我们所求的。“话还没说完”,在天上宝座前就已经成全了;虽然在地上不一定就能看见。
  所以祷告之后,最好用赞美来作结束-赞美神已经听了我们的祷告,赞美神不断的以慈爱诚实待我们(参读但以理书9章20-27节,又10章12节)。-译自晨更信息(Messages for the Morning Watch)
  当我们相信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相信的行为-我们的动作,我们的祷告,都当和我们的信心相符。我们应该算神已经给了我们所求的,这才是信心的态度。——选
  一个妇人结婚之后,她当进入一种的生活态度,一切行动都要以这个结婚的事实为依据。我们既尊基督是我们的救主,我们成圣称义的引导,诊治我们疾病的医 生,拯救我们的恩主,他就希望我们亦采取一种新的态度,一切以承认他是我们的救主,导师,医生,恩人的事实为依据,并且盼望他的确是我们所希望的一样完全 来成全我们。
  《荒漠甘泉》5月20日
  “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刀入鞘罢,我父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约18:11)
  神塑造我们,比艺术家作画要辛苦千倍,要经过许多充满悲痛的笔法,加以各种色调的背景,才把我们造成他心目中最高贵的形式。而在我们方面,只要以正当的精神接受他所赐的“没药。”
  但若把那杯推开,抹煞或漠视这些充满悲痛的感情,对于灵魂就会造成比以往所能修补者更大的伤害。没有人能想象神以何等超越的爱,把没药赐给我们,我们应该接受这对灵魂有益的恩赐。然而我们却让它在不注意的疏忽中过去,于是从他那儿得不到什么。
  口中却抱怨起来,说道:“主啊,我是如何的饥渴,心中是如何地黑暗!”亲爱的孩子,我告诉你,你要打开心扉接受神所赐的苦药,这比仅有情感和虔诚,对你更为有益。——陶勒
或许您还会喜欢:
零的焦点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秋天,经人做媒,板根祯子和鹈原宪一订了婚。祯子二十六岁,鹈原三十六岁。年龄倒很相配,但社会上看来,结婚似乎晚了点。“三十六岁还打光棍,不知过去有过什么事?”提亲时,祯子的母亲最为介意。也许有过什么事,三十六岁还没有碰过女人,似乎说不过去。但媒人说绝对没有。好像是在撒谎。作为一男人,也太懦弱了。工作已经多年,置身于男人世界里的份子是这样想的。事实上,和女人完全没交往的男人,会叫人瞧不起。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高尔夫球场的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知道有这么一则已为人所共知的铁事,它的大意是:一位年轻作家决心要把他的故事的开头写得独具一格、有声有色,想借此引起那些读腻了声色犬马之类文章的编辑们的注意,便写下了如下的句子:“‘该死!’公爵夫人说道。”真怪,我这故事的开头倒也是同一个形式.只不过说这句话的女士不是一位公爵夫人罢了。那是六月初的一天,我在巴黎刚办完了一些事务,正乘着早车回伦敦去。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